二 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二 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10 21:2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
课标要求:
1.简述英国责任制内阁建立的基本史实,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
2.说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制度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恩赐的产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英国的议会制度.内阁制度.政党制度和法国共和制度形成过程的学习,形成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初步认识,并购能运用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来分析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例让学生增加对英国的议会制度.内阁制度.政党制度感性认识。通过分组讨论,加强学生对英国.法国民主制度特点的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往往与历史传统.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通过英法体制的比较人是民主政治形式的多样性与民主政治本质的普遍性的共存。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1.君主立宪制度
(1)含义: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
(2)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条件:
A.政治条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的建立;
B.历史条件:悠久的宪政传统;
C.法律依据:《权利法案》及其他法案(《王位继承法》和《三年法案》)
(3)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复习回顾:《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原则?为什么《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原则:(1)法律至上(2)限制王权(3)议会主权至上
理由:《权利法案》从法律上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是用法律形式对议会主权至上原则的认定。从此,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政体由君主专制变为君主立宪制)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限制王权,议会权力至上
(5)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封建时代的君主制的区别:
国家政治体制的构成.国王和议会的地位
(6)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意义:A.对英国:资产阶级分享到国家权力;英国社会获得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制度保障;在本质上逐渐实现向现代民主国家的转变。B.为很多国家效仿
2.责任制内阁
(1)含义:责任内阁制即内阁由议会产生,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2)形成:
萌芽:16——17世纪都铎王朝时期枢密院中的外交委员会;
形成:18世纪早期辉格党领袖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实行首相;
进一步完善:18世纪后期19世纪上半期,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的经过。
1.“光荣革命”前,国王有一个最高的咨询机构——枢密院。
2.“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3.乔治一世不出席内阁会议,内阁会议无人主持

4.1721年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创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并逐渐形成一些惯例。
5.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问题:在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的过程中形成了哪些惯例?
1.沃波尔时期:◆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即应辞职的先例
2.小皮特时期
◆开创了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
3.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内阁大臣免去了向国王呈报公文的例行手续
◆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领袖担任内阁首相
(3)内阁的职权:最高行政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4)首相.内阁.政府产生的法定程序:英王任命在下院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政府首相,首相根据国王授权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呈请国王批准,内阁和政府便告成立
(5)首相的地位和职权:政府首脑.多数党领袖,掌握国家实权;受议会监督
责任内阁形成的意义:既完善了英王君主立宪制,又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后来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此种方式。
▲问题:内阁与国王的关系如何?与议会的关系如何?
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
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可以解散议会。
▲联系必修一,回顾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原则:
①内阁由下院多数党组成(内阁大臣必须是下院议员),下院多数党领袖为首相(他负责挑选内阁成员,并拥有免职权)。
②内阁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
(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对外必须全体一致,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③内阁失去下院信任时,首相必须辞职(或通过国王解散下院,重新大选,由选民决定内阁是否继续执政。)
④内阁是英国政府的核心机构。
※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间接民主;更多的弹性.更广泛的包容性和更大的自由度;保留中世纪的传统特征(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只是国家权力重心发生了变化。)
※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意义:
A.对英国:缓解社会矛盾,使英国进入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顺应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
B.对世界:对于欧洲.北美地区及其他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政治文明进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许多国家采用了英国式的代议制民主政治
4.两党制的演变:
(1)发端于复辟王朝时期:辉格党
托利党
(2)形成于1832年议会改革【19C议会改革后】:自由党.保守党轮流执政
(3)演变【20C初至今】:工党保守党
▲英国近代的民主历程
争取民主-------资产阶级革命
确立民主---------《权利法案》
完善民主------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议会改革
两党制
▲问题:从英国民主制度确立.发展的过程中分析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
1.代议制的含义
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和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
2.代议制的特点:
历史悠久,具有连续性
具有渐进性
具有创新性
是一种间接民主
具有包容性和较大的自由度
(英国代议制的建立体现了英国的妥协的传统,国王议会政党民众之间有较强的互相包容性,很少出现像法国那样过激的行为)
3.代议制的影响:
1.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使英国进入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2.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资产阶级和政治文明的发展
3.是人类民主思想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对世界民主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代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有哪些?
代议制、君主立宪制、内阁制、政党制、民主共和制等
▲雅典民主政治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不同特点是什么?
直接民主制---全体男性公民参政。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
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议会等,行使国家的主权。
▲英国代议制民主在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特点包括
A.是间接民主
B.保留着中世纪的传统特征
C.内阁是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
▲思考:明朝的内阁与英国的责任内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明朝的内阁是封建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没有独立的行政权力;英国的内阁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有独立的行政权力。
▲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总体把握
①是代议制立宪政体
②王权受法律和议会的限制③议会权力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权力
④英国资产阶级分享到了国家权力
⑤英国社会获得了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阅读思考:
法国共和制何时确立的?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历程?试分析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
1.斗争过程:
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1804年称帝,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
1815年封建专制波旁王朝复辟(1815--1830),极力恢复封建秩序。
1830年巴黎人民“七月革命”推翻封建的波旁王朝,建立君主立宪政权,代表金融贵族利益。(1830--1848)
1848年“二月革命”取得成功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
1852年,路易.波拿巴宣布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拿破仑三世对内独裁,对外扩张。在普法战争的失败中灭亡。
1871巴黎人民起义推翻第二帝国,建立第三共和国,1875年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0--1940)共和派险胜帝制派,最终确立共和制。
2.确立标志:1875年宪法
1875年宪法确认法国为议会制共和国。此宪法是君主派和共和派的产物,但它为共和国的存在提供了法律依据,限制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
1879年共和政体最终确立。共和派赢得总统选举,由此操控了(议会两院.内阁和总统)三大机构,共和派一统天下标志着法国人民反封建斗争任务的完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艰难曲折原因:
(1)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