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二
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
二
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自我小测
人民版选修2
一、选择题
1英王与议会的斗争实际上是对国家最高统治权的争夺。下列文献使英国议会逐步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是( )
①《权利法案》 ②《王位继承法》 ③《独立宣言》 ④《人权宣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下图中的人物是当今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她( )
①是“统而不治”的虚位君主 ②是英国的国家元首
③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④有否决或批准议会法案的实际权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史学界普遍认为,君主立宪制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你是如何理解这一“创新”的( )
A.国王丧失了一切权力
B.议会掌握国家实权
C.国王和议会同时存在
D.国王只为议会服务
4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这场改革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推动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对于其背景,某班同学产生了如下四种结论。那么,你认为其背景是( )
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削弱
B.代议制下王权需要继续削弱
C.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权利
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之一是英王虽依然是国家元首和国家的象征,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始于( )
A.17世纪后期
B.18世纪早期
C.18世纪中期
D.18世纪后期
6由政治实践开创的某些宪法惯例是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1746年,首相佩勒姆要求国王任命一位重要内阁大臣,遭到国王拒绝。佩勒姆带领内阁成员集体辞职,以示抗议,最后,国王不得不向佩勒姆让步。该事件开创了内阁集体辞职的先例,这一事件还
( )
A.削弱了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B.强化了国王对政府的干预
C.进一步显示了议会的力量
D.严重破坏了英国的民主传统
7政党制度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之一。那么,关于英国两党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英国是最早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
B.辉格党和托利党是世界上最早的两个政党
C.“光荣革命”后,托利党与辉格党先后执政,两党轮流执政开始
D.两党制的出现与逐步完善有利于政局稳定,使避免暴力交接政府权力成为可能
8某班学生在模拟现代英国责任内阁的组成及其相关活动的场景时,出现了以下几幕,其中错误的是( )
A.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
B.负责主持内阁的大臣成为内阁首相
C.由国王行使最高行政权力
D.内阁对提交议会讨论的政策作出决定
9据统计,从1887年到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会议全部时间的84.5%。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规则,内阁制定具体的实行细则。这种现象反映出英国( )
A.议会已有名无实
B.内阁权力在逐渐增强
C.内阁已取代议会
D.议会已丧失立法权力
10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在此之前,法国三次建立共和国的时间依次是…( )
A.1791年、1793年、1848年
B.1792年、1848年、1870年
C.1792年、1793年、1840年
D.1791年、1848年、1875年
11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这说明…
( )
①由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②新生事物总是在曲折发展中前进的 ③当时的封建主义势力比较强大 ④广大人民极为反对共和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英军在马士拉街头巡逻
2009年6月30日,驻伊美军正式从伊拉克城镇撤军,由伊拉克安全部队接手控制权。美国总统奥巴马计划2010年8月前撤出大部分驻伊美军,余下部队定于2011年12月前全部撤出。而2009年7月伊拉克境内的英军已全部撤离。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后,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思路很明确,在“日不落”帝国已成历史之后,跟胜者走是英国唯一的选择。2003年春天,虽然与法德所代表的欧洲大陆反战派只隔着一条窄窄的海峡,但他毅然站在大西洋的另外一边,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
请判断:
(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2)女王伊丽莎白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因此撤兵?为什么?
(3)现任首相布朗在组阁时应经过怎样的程序?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
——1791年宪法
材料二 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众议院依选举法所规定的条件,用普选方式选出……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7年,连选得连任。
第三条 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统率武装部队,任命全体文武官员。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
第五条 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1875年宪法
请完成:
(1)依据上述材料指出,1791年宪法和1875年宪法分别规定法国实行什么政体?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部宪法规定的两种政体有哪些异同点?
14(2009江苏高考,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就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本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
——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1781年英军在约克敦的投降造成巨大的冲击波,国内舆论纷纷指责政府,指责乔治的个人干预造成了北美的巨大失策。……
1782年,诺思(首相)顶不住美国革命胜利的冲击波而宣布辞职,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实际上寿终正寝。……一个企图恢复个人权力的国王在议会已取得主导地位的时代想抗拒历史发展的潮流,终于造成国家的伤害、个人的悲剧。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正是美国的爱国者感染了英国的激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权口号,激励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通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奋斗。他们还为英国的改革分子展示了组织政治运动的方式以及如何在不引起太多内乱的前提下达到改革的目标。
——[英]H.T.迪金森《美国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具体原因及其政治根源。
(2)据材料三,英国激进分子所面临的政治使命是什么?由此,19世纪30年代前期兴起的政治运动是什么?这一运动有何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
1解析:《独立宣言》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通过的,《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故排除含③或④的选项。
答案:A
2解析: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议会权力至上,国王只是虚位君主,没有实际的权力,因此,④的叙述不正确。
答案:A
3解析:早在中世纪,英国的议会就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部分,C项不符合题意;君主立宪制实行之后,国王逐渐“统而不治”,但国王仍是国家元首和国家的象征,并非“丧失了一切权力”,也非“只为议会服务”。因此,A、D两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答案:B
4解析: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权利,因此出现了英国议会改革。
答案:C
5解析:自1718年后,英王乔治一世不再参加内阁会议,而是指定由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从此,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而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逐渐成为惯例。故选B项。
答案:B
6解析:国王向首相让步,批准首相要提名的内阁大臣,这极大地削弱了国王任免首相及大臣的权力,削弱了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答案:A
7解析:“光荣革命”后,最先执政的是在政变中起主要作用的辉格党,近半个世纪后托利党上台,故C项与史实不符。
答案:C
8解析:按照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规定,内阁按照议会规定的政策行使最高行政权力。
答案:C
9解析:题目给定的材料表明,英国内阁的权力逐渐增强,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
答案:B
10解析:法兰西第一、二、三共和国建立的时间分别是1792年、1848年、1870年。1791年确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1793年雅各宾派颁布《1793年宪法》,1875年最终确立共和政体。
答案:B
11解析:①和②属于法国共和制确立直接说明的问题;③属于法国共和制确立从反面说明的问题;法国共和制是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经过无数仁人志士数十年的不懈奋斗而最终确立的,故排除含④的选项。
答案:A
12参考答案:(1)赞同。内阁成员与首相对国家事务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2)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3)①由英王任命。②根据国王授权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③呈请国王批准,组成内阁。
13解析:第(1)问可依据材料一中“行政权委托给国王”、材料二中“共和国总统……以绝对多数票选出”等信息进行判断;第(2)问中的“相同点”可从阶级利益、政治原则等方面进行思考,“不同点”需要从立法权、行政权、国家元首等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1)1791年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1875年宪法规定实行共和制。
(2)相同点: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不同点:1791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民议会,1875年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1791年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国王,1875年宪法规定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1791年宪法规定国家元首是世袭的国王,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参议院、众议院由选举产生。
14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国王与议会的权力斗争和矛盾。第(1)问考查概括材料、提炼观点的能力。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具体原因要从乔治三世自身因素找到答案;在回答前一问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乔治三世到处施威,处处涉政,试图突破《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力的限制。第(2)问从材料三中关键词“选举权”“改革”等可知激进分子积极倡导改革,扩大选举权;再联系问题中的时间“19世纪30年代前期”,不难想到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然后再回答其意义,要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考虑。
参考答案:(1)具体原因:乔治三世指使下院剥夺威尔克斯议员资格;北美独立战争中英国的惨败;国王个人干预造成英国在处理北美问题上的重大失策。根源:乔治三世试图突破《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力的限制。
(2)使命:扩大选举权;进行议会改革。运动:1832年议会改革。影响:扩大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