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
1982年9月,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应邀访问中国,两国领导人就香港前途进行了讨论,双方本着维持香港繁荣和稳定的共同目的,同意在这次访问后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商谈。
1997年7月1日,在香港回归仪式上,查尔斯王子发表讲话。他说,这一重要而特殊的仪式标志着香港在经历了150多年英国的统治之后,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
图1
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
图2
江泽民与英国查尔斯王子握手
请想一想:英国首相和王子(代表国王)在外交事务中的职权各是什么?这一分工是由哪一政治制度决定的?
提示:首相掌握外交事务的决策权,国王是国家元首和国家的象征。责任内阁制。
课标要求:简述英国责任制内阁建立的基本史实,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
一、让王权不再神圣——英国议会制的发展
1.确立
(1)资产阶级在反对王权的斗争中,通过_______________限制王权。
(2)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_______________》和《王位继承法》,_______________逐步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2.构成
由_______________组成。
3.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
(1)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_______________和工人阶级力量壮大,而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
(2)结果
①拥有_______________的选民人数大增,贵族势力削弱。
②_____________权力加强,议会权力重心开始逐渐由______________转向________。
《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形成了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的局面,实现了统治方式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有利于英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只对议会负责——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演变趋势
行政权力逐渐由英王向________转移。
2.演变过程
(1)17世纪后期:枢密院逐渐演变为________,成为实际上的________,对英王负责。
(2)乔治一世统治时期:国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由______________主持内阁会议逐渐成为惯例,负责主持内阁的大臣成为事实上的________。
(3)1742~1746年:相继开创了内阁首相在失去下院支持时应当________和________的先例,极大地削弱了国王任免________及________的权力。
(4)18世纪40年代以后:内阁开始逐渐摆脱________的控制,成为只对________负责的行政机构。
3.意义
既完善了英国________,又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英国结合自己的历史和国情,选择了君主立宪制体制,促进了英国的发展和进步,这充分说明制度的选择必须立足本国的国情。
三、政党政治的鼻祖——两党制的开始
1.产生及发展
(1)1679年,议会内部因________问题形成辉格党和托利党,政党政治形态初现。
(2)1688年,两党共同以政变方式发动“________”,政变后________成为执政党。
(3)18世纪后半期,________上台执政,两党开始轮流执政。
(4)发展成为了________的政党模式。
2.意义
(1)有利于__________和平有序地交接,避免了暴力和________。
(2)维持了英国政局的________。
(3)其所遵循的________和________为后来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所效法。
四、法兰西的共和政体——法国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1.背景
(1)思想:法国大革命中,形成了________思想。
(2)实践:大革命所宣布的________和________,为大多数法国人所拥护。
2.过程
(1)1791年制宪会议制定宪法,确立________。
(2)1792年9月,国民公会宣布废除__________,建立了__________。
(3)1793年,雅各宾派颁布的《________》虽未真正实施,但为法国____________的确立创造了条件。
(4)1848年二月革命推翻了________,建立了________,公民享有较为广泛的民主自由权。
(5)1870年,__________建立,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法国共和政体建立的曲折过程:
答案:一、1.(1)议会
(2)权利法案
议会
2.上下两院
3.(1)工业资产阶级
(2)①选举权
②下院
上院
下院
二、1.责任制内阁
2.(1)内阁
最高行政机关
(2)下院多数党领袖
首相
(3)辞职
内阁集体辞职
首相
大臣
(4)国王
议会
3.君主立宪制
三、1.(1)王位继承权
(2)光荣革命
辉格党
(3)托利党
(4)执政党和反对党
2.(1)政府权力
社会动荡
(2)长期稳定
(3)方式
原则
四、1.(1)共和主义
(2)主权在民
平等原则
2.(1)君主立宪政体
(2)君主立宪制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3)1793年宪法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4)七月王朝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问题1】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既完善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又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那么,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有哪些呢?
提示:责任内阁制的完善标志着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本问题阐释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把握本问题,能够形成对责任内阁制的全面认识。
(1)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实质上是政党内阁制。内阁是政府的领导核心,由议会的多数党领袖组成。这里的所谓“责任内阁”,实际上不过是议会多数党的政府,内阁成员既是政府的行政官,又是议会的议员。他们是立法议案的倡议者,直接参与立法辩论,发表政见,并通过控制立法程序,促使政府立法提案通过。因此,这种责任内阁制与其说是议会监督内阁,还不如说是内阁控制议会。
(2)内阁是英国最高行政机关,其职能已不仅仅局限于行政领域,而是成为了“融合”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工具和有效统治英国的机构。目前内阁的权力日益集中于首相手中,内阁政府有被首相政府取代的倾向。
(3)内阁对议会负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在英国逐渐形成了这样的惯例: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问题2】马克思说:“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那么,应如何全面认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提示: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是世界上较早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它的确立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社会的发展。本问题应从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和作用等方面分析。
(1)基本原则:限制王权和议会权力至上。限制王权就是通过议会分权的办法来分割和架空君主的权力,国王受到法律和议会的限制。议会权力至上,就是指议会成为一个常设性最高立法机构,由它掌握立法、财政、司法、军事等最重要的国家权力。除此以外,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还包括:法治原则、权力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人民主权和保障人民各项自由平等权利原则。
(2)作用
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②各派政治力量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其政治斗争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进行,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③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结束了英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④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不少国家后来纷纷效仿,既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也是它对欧洲乃至世界作出的贡献。
【例题1】
1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人士W.白芝浩特说:“议会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则材料说明(
)。
A.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作用
B.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
C.英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政治体制
D.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存在很大弊端
解析:C、D两项与题干材料没有直接关系,可以首先排除;英国国王属于国家元首,扮演着仪式性的角色,故A项表述错误;题干材料体现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从而说明英国国王并没有掌握实际权力,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例题2】
英国著名歌剧《劳兰斯》中的一段唱词流传很广:“我时常感到可爱滑稽,人间万事是这样离奇:降临到人世间的每个活生生的男孩和女孩,要么是一个小自由党人,要么是一名‘小托利’。”这段唱词反映了英国政治生活的主要趋势是(
)。
A.责任内阁制的逐渐形成
B.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C.两党制的政治影响巨大
D.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解析:题干材料说明英国人受到自由党或托利党的影响,符合英国两党制自18世纪中后期不断发展的史实,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点拨:本题容易错选A项,主要是混淆了责任内阁制与两党制的关系;英国两党制是伴随着责任内阁制的发展而形成的,由下院多数党的领袖主持内阁逐渐成为惯例。
【例题3】
下图是英国的漫画家为某一历史事件创作的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图中的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仅仅是装饰品
C.法国最终确立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D.法国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解析:本题实质上考查了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艰难历程。自1789年以来,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经历了君主制与共和制的反复斗争,是在政治局势纷繁复杂的背景下形成的,反映了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等信息不符。
答案:D
点拨:漫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其寓意深邃、针砭时弊、催人思考的特点而成为近年单科历史和文科综合试题的取材内容,较多出现在选择题中。解答历史漫画题的能力要求:①能读懂历史漫画的内涵,能清晰地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历史信息。②能深刻领会其通过夸张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反映出的事件的内在本质特征。③能初步掌握品读历史漫画的一些方法,并进一步培养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
下图中的人物是当今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她(
)。
①是“统而不治”的虚位君主
②是英国的国家元首
③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④有否决或批准议会法案的实际权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之一是英王虽然仍是国家元首和国家的象征,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始于(
)。
A.17世纪后期
B.18世纪早期
C.18世纪中期
D.18世纪后期
3
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在此之前,法国三次建立共和国的时间依次是(
)。
A.1791年、1793年、1848年
B.1792年、1848年、1870年
C.1792年、1793年、1840年
D.1791年、1848年、1875年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
——1791年宪法
材料二
第一条
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众议院依选举法所规定的条件,用普选方式选出……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7年,连选得连任。
第三条
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统率武装部队,任命全体文武官员。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
第五条
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1875年宪法
请完成:
(1)依据上述材料指出,1791年宪法和1875年宪法分别规定法国实行什么政体?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部宪法规定的两种政体有哪些异同点?
答案:1.A 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议会权力至上,国王只是虚位君主,没有实际的权力,因此,④的叙述不正确。
2.B 自1718年后,英王乔治一世不再参加内阁会议,而是指定由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从此,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而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逐渐成为惯例。故选B项。
3.B 法兰西第一、二、三共和国建立的时间分别是1792年、1848年、1870年。1791年确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1793年雅各宾派颁布《1793年宪法》,1875年最终确立共和政体。
4.参考答案:(1)1791年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1875年宪法规定实行共和制。
(2)相同点: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不同点:1791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民议会,1875年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1791年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国王,1875年宪法规定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1791年宪法规定国家元首是世袭的国王,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参议院、众议院由选举产生。
解析:第(1)问可依据材料一中“行政权委托给国王”、材料二中“共和国总统……依绝对多数票选出”等信息进行判断;第(2)问中的“相同点”可从阶级利益、政治原则等方面进行思考,“不同点”需要从立法权、行政权、国家元首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