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四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 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10 22:0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 图一 图二 图三近代中国
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一、维新派:维新变法
1、背景
国际大势:资本主义发展,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日趋完善
国内局势:
①社会背景: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②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
④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和发展。
2、序幕:公车上书①直接原因:1895年四月《马关条约》的签订近期全国各阶层人士的愤怒②主要内容康有为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思想主张。康有为指出变法才是立国自强的根本。变法涉及到的问题首先是治国之法,仿行西方君主立宪的制度;其次是强国之法,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各项政策;其三是教民之法,改革教育制度、科举制度等。③意义它冲破了清政府“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使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由思想理论传播发展为政治实践。 1)、背景: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 2)、开始:1898年,光绪帝下《定国是诏》。3、高潮—百日维新破格召见新人,询问变法事宜,并酌受官职,令参与变法许天下士民上书言事;改革上谕及各部行政命令的传达方式;裁撤闲散结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节俭设立国家银行;设立农工商总局;提倡土地开垦和私人兴办实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等等裁撤驿站改科举,改试策论,设经济特科;提倡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派人出国留学、游历等等精练陆军,改习洋操;添造兵船,增设海军;力行保甲,实行团练等等裁撤绿营废八股取士3、新政内容4. 评价1.积极意义2.局限性没有触动封建体制,没有触及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也没有实行维新派所倡导的定宪法、设议院和实行君主立宪制等主张。①在政治上,给予了资产阶级一定的言论、出版、结社等自由;在经济上,承认、鼓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在文化上,提倡兴西学、废八股。这些都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政议政,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传播。
②近代中国人民对民主政治的实践由此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③百日维新的失败暴露出清朝统治阶级的腐朽与顽固,血的教训使人们警醒,也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开始向革命转化。二、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帝制(辛亥革命)背景戊戌变法起了比较广泛的思想启蒙运动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兴中会与中国同盟会的成立)爆发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成就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制度深入人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 (3)意义: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
民主宪法(2)性质: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3、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4、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5、实行责任内阁制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以宪法形式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体;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提出主权在民思想,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对专制的法律武器。 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反对专制、倡行民主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袁世凯只做了83天的皇帝便忧惧而死,说明了什么问题?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捍卫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袁世凯专权刺杀宋教仁袁世凯复辟帝制 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为了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1913年,孙中山发动“兴师讨袁” 孙中山两次发表《讨袁宣言》 孙中山于1917年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 1920年底,孙中山在广州重组军政府袁世凯镇压,失败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遭到滇、桂军阀的排挤而失败 因陈炯明发动叛乱而失败 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合作探究 一、 试猜想一下:导致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可以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双方力量的对比、变法的内容及过程来考虑)失败原因:客观原因:
封建顽固势力力量雄厚
主观原因: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1)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予幻想;
(2)脱离民众,害怕民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来进行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国际环境:
19世纪末,列强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并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弱小 二、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是如何体现近代民主化的一般历程的?请举例说明。一般历程:
民主理论——民主运动——法律文献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派: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今以后,任凭他那一种异族,野蛮咧,文明咧,日本咧,欧美咧,独占咧,共管咧,若再要来打那统治中国的坏主意,可断断乎做不到了。任凭甚么人,尧舜咧,桀纣咧,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咧,王莽、朱温、袁世凯咧,若再要想做中国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这回革命,就像经过商周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部落酋长的世界;就像经过秦汉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贵族阶级的世界,所以从历史上看来,是有空前绝大的意义,和那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性质完全不同。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随堂练习(1)年份:1921年。(若答“民国十年”也可)意义:粉碎列强统治中国的企图;结束君主专制制度;激发民族民主意识,推动社会进步。
(2)“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争权夺利的斗争(改朝换代);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原因: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梁启超的这篇文章写于哪一年?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空前绝大的意义”。
(2)“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和辛亥革命两者在性质上有何不同?简要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不会退回”的主要原因。D2、胡适的《留学日记》载: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此观点没有认识到(  )。
                                  
  
A.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B.戊戌变法的历史地位
  
C.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中体西用的局限性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