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专题三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二 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决战 一、民主派的纲领——《大抗议书》1.背景(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a、根本原因: b、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c、标志:长期会议的召开。
d、过程:(2)议会同国王展开了争夺国家_____________的斗争。2.通过:长期议会在1641年11月通过。
3、目的:抗议与限制王权4.内容(1)揭露无议会期间国王查理一世的过失和滥用职权的行为。最高统治权革命的过程(1640—1688)(2)重申__________拥有决定征税、拨款等权力。(3)要求废除各种___________,实现工商业活动的自由,按议会的选择任命官员,建立大臣对议会负责制等
5、特点: 态度比较激进;提出要求更彻底6.意义(1)集中体现了议会中各种________力量的政治、经济要求。(2)成为革命初期__________________联盟的政治纲领。7.结果:查理一世拒绝《大抗议书》,决定对议会进行镇压。(引发英国内战的 爆发)议会下院封建特权反王权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点:强调议会的权利,限制王权。【思维拓展】 《大抗议书》是在国王与议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的条件下通过的,提出废除封建特权,进行政治改革,特别是提出议会的相关权力,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权的要求;《大抗议书》通过后,国王拒不接受,并挑起了内战。二、革命的巅峰:共和国的成立1、背景:
第一次内战(1642-1647年)
A、原因:查理一世无法容忍议会的挑战,宣布讨伐议会
B、经过:马斯顿荒原战役、纳斯比战役
C、结果:歼灭王军主力;俘获国王
第二次内战(1648年)
A、原因:查理一世再次挑起内战;王党暴乱
B、经过:
C、结果:再次俘获国王
——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战胜封建势力、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奠定基础。两次内战,推翻斯图亚特王朝二、革命的巅峰:共和国的成立2、建立:
(1)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处死,其意义在于否定了君权神授。
(2)1649年3月废除君主制和上院,下院行使国家主权。
(3)1649年5月以法律形式宣布英国为共和国,国务会议执掌最高行政权1649年;特点:既无国王又无上议院1.克伦威尔独裁统治
(1)背景
①国内:王党分子在北部积聚力量准备反扑;未得到土地的 举行抗议活动。
②国外:法国、荷兰统治者不满英国事变;爱尔兰、苏格兰拥立查理为新国王。农民(2)措施
①1651年,镇压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反抗行动。
②1652年,征服 。
③1653年12月,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3)评价
①在稳定政局、巩固 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②集权统治脆弱,1658年克伦威尔病逝之后,英国政局随之动荡起来。爱尔兰革命成果军事独裁;但不是封建势力的专制统治,与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有本质的区别。 实质:如何认识克伦威尔从一个反对王权者变成“护国主”?对内:政治上以武力维持统治;
经济上发展工商业;
宗教上厉行清教法规。对外:征服爱尔兰,公布《航海条例》,进行第一次“英荷战争”。 总的来说,克伦威尔代表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擅权专断,1653年被宣布为“护国公”,多次解散议会,成为军事独裁者。2.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复辟
①1660年4月,查理发表《 》。
②5月,查理即王位,称查理二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2)反动政策
①对内:大肆屠杀、迫害革命的参与者;恢复 ,实行宗教歧视和迫害政策。
②对外:实行亲法政策,把敦刻尔克低价卖给法国。布列达宣言国教教会3.光荣革命
含义:政变没有经过战争、没有造成伤亡,就完成夺取政权的任务,所以被英国人称为“光荣革命”。
(1)原因
①查理二世内外政策损害 的利益。
②詹姆士二世准备在英国恢复天主教。
(2)过程:1688年11月,议会邀请威廉三世登陆英国, 逃跑。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詹姆士二世“女婿登基,丈人逃亡”实质:英国资产阶级与新旧贵族妥协的结果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光荣革命(1688)4.革命的结果和意义《权利法案》 1689年(1).结果:a、目的:b、作用:限制国王权利标志君主立宪制确立政治:推翻封建专制的君主制, 建立君主立宪制。经济: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反映世界历史发展趋势,标志世界近代史的开端。(2).意义:a、国内:b、国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呈现出什么特点?主要原因和影响各是什么?
提示: (1)特点
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
②革命过程中呈现曲折性和反复性。
③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2)原因
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较弱;资本主义代表了历史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他们与封建势力联系密切。
③斯图亚特王朝不甘心失败,必然会垂死挣扎。
(3)影响
①推翻了英国封建专制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②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二、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决战1、基本线索:民主派的纲领-大抗议书议会的召开 1640苏格兰起义 1638《大抗议书》1641革命的巅峰-共和国成立宣布共和(1653-1660)两次内战(1642-1649)审判国王 1649初反复的较量-“资阶”统治确立“光荣革命”独裁统治(1653-1658)王朝复辟(1660-1688)材料一:资产阶级革命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清除和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完成了它所应做的一切: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
据材料一,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什么?
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政体,发展资本主义。材料三:英国没有专门的宪法法典,实行不成文的宪法,其体系包括历史上制定的宪法性质的文献如《权利请愿书》《权利法案》等
据上图与材料三说明资产阶级通过哪些斗争完成革命任务?英国议会会场两次内战形势图议会斗争
要求限制王权,提出掌握政权的需要,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取得对革命的领导权
武装斗争:
组建军队,进行了马斯顿荒原、纳西比战役,打败王军,推翻斯图亚特王朝;
法律建设:
运用法律手段限制王权,巩固革命成果。如《大抗议书》、《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案。
【学习思考】1、你认为英国革命不可避免的理由是什么?(教材P49)
①当时的英国正处于民族国家形成和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②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大力巩固和加强专制王权,议会和王权矛盾尖锐。教材习题:【学习思考】2、英国革命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为什么革命以剧烈的方式开始却以缓和的方式结束?(教材P52)
①英国革命经历了内战、复辟、“光荣革命”三个阶段。
②以剧烈的方式开始是由于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不得人心,激起民众的强烈反抗;以缓和的方式结束是由于此时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所以资产阶级与新贵族联合在一起,对封建势力妥协,采用缓和的政变方式。
【材料阅读与思考】(材料见教材P53)
请回答:
(1)《权利法案》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什么意志?
以法律限制王权,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2)《权利法案》体现了什么原则?确立了什么政体?有何历史意义?
①体现了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原则。
②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体。
③英国结合自己的历史传统和国情,选择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无疑使英国从此步入近代民主社会,有利于英国的发展与进步。1.议会斗争(1)革命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议会为领导中心,为限制王权呈递了《权利请愿书》,提交《大抗议书》。(2)1649年议会审判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3)资产阶级在议会中与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斗争,如通过《人身保护法》限制王权。2.军事斗争:议会军队与王党军进行了纳西比战役,两次俘获国王查理一世,为建立英吉利共和国扫清了障碍。3.双方妥协(1)针对克伦威尔死后的混乱局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在1660年同意查理二世建立复辟王朝。(2)针对詹姆士二世的反动统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于1688年发动“光荣革命”,推翻了复辟王朝,迎立荷兰执政威廉及玛丽为英国国王,建立了君主立宪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国已名存实亡。共和制试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政权形式如同无国会专制一样,都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二者恰好相对,分别代表着两种极端,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
材料二 在经济政策上,复辟王朝奉行重商主义,支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符合议会的要求。在对外政策上,双方都拥护对荷战争。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
材料三 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遏止了168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从根本上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原有的君主制形式继承下来,国王继续保持了许多重要权力……但他只能在议会广泛限制的范围内行使这些权力,一遇冲突,只要议会采取不妥协态度和运用财政手段,总能迫使国王屈服,国家主权的重心已无可挽回地从国王一边转到议会一边。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找出当时的英国为什么不能确立共和制?
(2)材料二中复辟政府的政策有何特点?原因何在?
(3)从上述材料看,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的确立过程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贯穿这一过程的根本性问题是什么?
(4)依据材料,分析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原因。
(5)就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确立的过程,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 本题是对英国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的过程的考查,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及综合、归纳的能力。第(1)问,解题时注意材料一“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尊重传统、崇尚中庸”、“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等相关信息,据此概括、归纳即可。第(2)问解题时注意材料二中“奉行重商主义”、“拥护对荷战争”等信息概括复辟政府的政策特点,其原因应注意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背景、查理二世的许诺等方面去分析、归纳。第(3)问依据材料所反映的英国政体的特点概括、归纳;根本性问题应注意从其代表的阶级利益角度去分析。第(4)题联系相关史实作分析说明;第(5)题在前面答题的基础上引申分析说明问题答案: (1)原因:英吉利民族尊重传统、崇尚中庸;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不成熟。
(2)特点:与议会妥协合作,采取了有利于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
原因:①革命对封建统治冲击的结果。②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③封建势力也不甘心完全让出权力。
(3)发展阶段:共和制解决、复辟试验、“革命解决”三个阶段。根本性问题:国家主权所属问题。
(4)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尚不成熟;英国有尊重议会的历史传统,崇尚中庸;共和国试验和“复辟解决”相继失败,“光荣革命”成功。(5)认识:一种新的政体的确立要经历曲折和反复;一定的政治体制最终能否确立主要取决于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