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决战
问题导学
探究问题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国已名存实亡。共和制试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政权形式如同无国会专制一样,都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二者恰好相对,分别代表着两种极端,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
(1)依据材料一找出当时的英国为什么不能确立共和制?
材料二 在经济政策上,复辟王朝奉行重商主义,支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符合议会的要求。在对外政策上,双方都拥护对荷战争。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
(2)材料二中复辟政府的政策有何特点?原因何在?
探究问题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斗争方式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王权像是一株根枝蔓延的大树,如果只砍树梢,而任凭其他的分枝和树根不动,它还会再生而恢复新的力量。……当这种王权由一个名叫查理者掌握时,各界人民异口同声怨其压迫。……于是,你们这些缙绅,在你们集议于国会时,号召穷苦老百姓来援助你们。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寄生在一个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但是,天啊!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依然照不到穷苦老百姓的身上。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什么时候的情况?材料一中的“暴政的树梢被砍掉了”指的是什么事件?“缙绅”指的是什么阶级?
材料二 英国没有专门的宪法法典,实行不成文宪法,其宪法体系包括历史上制定的各种宪法性质的文件,如《自由大宪章》《权利请愿书》《人身保护法》《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英国资产阶级是通过哪些斗争形式来完成其革命任务的?
1.克伦威尔的护国政体建立的原因有哪些?
通过两次内战,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被推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英国建立了共和国。在共和国时期,又出现了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其主要原因有:
(1)克伦威尔在内战期间树立的威信。
(2)长期的专制独裁统治的习惯、封建专制思想的存在。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议会民主不健全。
(4)英国政局的动荡、革命阵营内部的分歧等。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呈现出什么特点?主要原因和影响各是什么?
(1)特点
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
②革命过程中呈现曲折性和反复性。
③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
(2)原因
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较弱;资本主义代表了历史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他们与封建势力联系密切。
③斯图亚特王朝不甘心失败,必然会垂死挣扎。
(3)影响
①推翻了英国封建专制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②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
当堂检测
1.1641年,长期议会通过了《大抗议书》。《大抗议书》的出台实质上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要求( )
A.废除王权
B.废除封建特权
C.进行改革
D.掌握政权
2.观察下图,图中场景描绘了1653年发生在英国伦敦的一幕,某人带领军队闯入议会,手中挥舞宝剑,怒气冲冲地对敢于“犯上”的议员们吼道:“恶棍们,滚开!”议会被驱散后,英国由此确立了( )
A.君主专制政体
B.共和政体
C.护国政体
D.君主立宪政体
3.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光荣革命”的相同目的主要是( )
A.确立君主立宪制政治体制
B.对付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
C.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已有成果
D.与荷兰建立资产阶级同盟
4.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材料二 1962年出版的纳萨尔尼·克鲁奇的《克伦威尔的历史》一书指出:“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材料三 丘吉尔在《英国民族的历史》一书中认为:“如果说在危急的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的面貌而出现的,他作为士兵和政治家的全部品质,却是和英国人民的天性永不协调的。”
材料四
请完成: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是怎样评价克伦威尔的?
(2)材料在对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评价克伦威尔的分歧反映了什么问题?
(3)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克伦威尔?
答案:
【问题导学】
一、活动与探究:(1)提示:英吉利民族尊重传统、崇尚中庸;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不成熟。
(2)提示:特点:与议会妥协、合作,采取了有利于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原因:①革命对封建统治冲击的结果;②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③封建势力也不甘心完全让出权力。
二、活动与探究:(1)提示:情况: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1649年推翻斯图亚特王朝。事件:处死查理一世。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2)提示:斗争形式:①议会斗争——要求限制王权,并提出掌握政权的要求,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取得对革命的领导权;②武装斗争——通过组建“新模范军”等新型军队,进行了马斯顿荒原战役和纳西比战役等,打败了王军,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③法律建设——运用法律手段限制王权,巩固革命成果,如《大抗议书》《人身保护法》《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案。
【当堂检测】
1.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解题时注意关键词“实质”。《大抗议书》是为限制王权而提出来的,从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权的愿望。
2.C 解析:1653年,克伦威尔用武力驱散议会,并在高级军官和大商人的拥护下,改共和政体为护国政体。
3.C 解析:166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政府和军队的统治不力深表不满,宁愿恢复王权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光荣革命”也是出于各自的利益,联合起来,推翻复辟王朝。
4.B 解析:“光荣革命”后国王地位发生了变化,王权受到限制,并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因此B项正确。
5.参考答案:(1)材料一认为克伦威尔是野心勃勃的军事独裁者,他破坏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制;材料二认为克伦威尔领导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建立共和国,是为国家自由而奋斗的战士;材料三认为克伦威尔曾拯救议会,但他毕竟是专制的独裁者,实际上持否定态度。
(2)缺乏实事求是的全面评价。评价上的分歧实际上反映了各个时期的阶级斗争、政治斗争以及评论者的政治观念。
(3)克伦威尔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共和国后期,他逐渐成为军事独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