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练习
选择题:
1.历史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请看右图,反映的历史事
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1919年6月,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 。材料中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取消了“二十一条” ②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③释放被捕的学生 ④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21cnjy.com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下列对“五四精神”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自由 B.平等 C.和平 D.爱国
4.请看下面一首诗:“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一上阵,露锋芒,春雷响。这首诗词中的“学子激扬焚佞府”和“众工人一上阵”分别发生在( )
A.北京、上海 B.上海、南京 C.上海、北京 D.南京、北京
5.下列对五四运动,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导火线是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外交失败 ②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③运动的口号有: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 ④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诞生,最重要的条件是( )
A.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
C.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 D.李大钊、陈独秀等建立的早期组织
7.下列图中的历史人物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其中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优美的诗句,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也能反映重要的历史事件。请看下面一句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王尽美与董必武等革命家一起见证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宣传马克思主义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新文化运动
9.下列哪个词语可以概括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 )
A.开天辟地 B.同仇敌忾 C.星火燎原 D.内战烽火
10.下列历史事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
①五四运动爆发 ②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③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④中国共产党诞生
A.①②④③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1.五四运动爆发时间是 ①___(年、月、日);地点 _ ② 和主力_③____;上海工人举行了大罢工的时间是 ④_ (年、月、日);__⑤ 成为斗争的主力。
三、材料题:
1.材料一 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材料二
1921年中共会议会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1921年中共会议的名称什么?这次会议的召开有怎样意义?
(3)阅读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悟?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依据图片所给信息“曹汝霖等免职令”,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为了声援学生的爱国运动,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举行了大罢工,后全国20多个省的工人也相继罢工,在全国人民的强大压力下,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的职务。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21·cn·jy·com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识记能力。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是“1919年6月”、“政治改革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为了声援学生的爱国运动,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举行了大罢工,商人罢市;在上海工人罢工的影响下,全国20多个省的工人也相继罢工,工人阶级等上了政治舞台,成为斗争的主力。在全国人民的强大压力下,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由此可知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需从全局考虑。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精神”的知识。根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精神: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史实。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由“学子激扬焚佞府”可知,1919年5月4人,五四运动中,群情激昂的学生火烧赵家楼,运动的中心是北京,学生为运动主力。由“众工人一上阵,露锋芒,春雷响”可知,1919年6月5日,为了声援学生的运动,上海工人举行大罢工 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后,在斗争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中心转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运动主力。 故选A。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性质是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由此可知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D。
【解析】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知识,需熟练掌握爆发的时间和主力。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析事件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共诞生的阶级基础,是最重要的条件,A项符合题意;B项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C项为中共诞生的外部条件;D项为中共诞生作了组织上的准备,BCD三项也是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但不是最重要条件。故选A。2·1·c·n·j·y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做题时需仔细审题。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共一大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参加的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③④两项符合题意;陈独秀和李大钊因忙于其他公事,没有参加中共一大,需排除含①或②项的ACD三项。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学生识图和识记能力的知识。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题干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依据材料所给信息“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召开的。王尽美与董必武都参加了中共一大的召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的是从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要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中共一大意义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21教育网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的是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需仔细审题。
二、填空题
1.【答案】①1919年5月4日;②北京;③学生;④1919年6月5日;⑤工人阶级。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知识。根据所学可知,因为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5月4日,北京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集会,发生了五四运动。为了声援学生的运动,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举行了大罢工,商人罢市;在上海工人罢工的影响下,全国20多个省的工人也相继罢工,工人阶级等上了政治舞台,成为斗争的主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知识。
三、材料题:
1. 【答案】(1)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2)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革命走向胜利,坚持党的领导等。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所给关键信息:“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为了声援学生的运动,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举行了大罢工,商人罢市;在上海工人罢工的影响下,全国20多个省的工人也相继罢工,工人阶级等上了政治舞台,成为斗争的主力。据此可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2)本题考查的是中共一大的相关知识。观看图片所给关键信息:“1921年中共会议会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这次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本题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鸦片战争到日本侵华战争,从“南京条约”到“二十一条”,从封建军阀割据到帝国主义扶植的国民党的派系争夺;那时候的中国列强帝国主义纷纷踏来,武力的掠夺与经济的压迫,使中国丧失主权,陷于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为需找救国之路的人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给寻求民族独立、解放的人们希望。中国共产党在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革命斗争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我们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革命走向胜利,坚持党的领导等。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