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北伐战争(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北伐战争(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10 18:31:16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12课北伐战争 教学设计
课题 北伐战争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国民党“一大”的建立;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图片资料和播放视频,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探讨国民革命失败原因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主动求知的精神。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2)通过学习共产党人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认识到他们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一直激励后人为目标前进。
重点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歌曲《国民革命歌》,师:刚才一起欣赏了革命歌曲,歌词中唱到“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呢?这次事件中打到了哪些军阀呢?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究这些问题。 倾听革命歌曲,进入探究新知阶段。 通过歌曲导入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我们先学习第一篇章。第一篇章 国共合作共同办军校师: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孙中山为了挽救革命,同共产党合作,继续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国共两党是怎样合作的呢?一、国共合作的实现师:我们先学习国民党“一大”召开。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师:哪位同学找到了国民党“一大”召开时间和地点?(1)时间:(2)地点:(3)内容:师:国民党“一大”制定了哪些内容呢?教师强调:大会确立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又称新三民主义)。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有什么意义呢?(4)意义:教师明确: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师:我们一起去看看国民党“一大”召开的会场。课件展示图片:国民党“一大”会场,见第6张PPT。教师明确: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教师组织学生探讨:为什么说国共合作的实现为推动国民革命起到重要作用呢?教师明确:1.改组了国民党,壮大了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通过国民党这个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恢复和发展工农运动。2.国共合作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在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国民党建立了黄埔军校,培养出了一大批军事干部,建立了一支革命武装。师:黄埔军校是怎样建立的呢?有哪些影响呢?2.黄埔军校的创办:师: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呢?(1)目的:师:我们通过一段材料来了解一下。课件展示材料:见第7张PPT。材料: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成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如果没有好革命军,中国的革命永远还是要失败。所以,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教师明确:黄埔军校创办的目的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师:在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孙中山认识利用军阀军队进行革命是不够的,必须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革命才能成功。因此,他在在广州黄埔创办了这所军校。 2.黄埔军校的创办: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回答以下问题(1)时间:(2)地点:(3)主要领导人:(4)作用:课件播放视频:黄埔军校的建立,见第9张PPT。教师明确:(2)时间:1924年6月;(3)地点:广州黄埔;(4)主要领导人:军校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5)作用:培养了一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北伐胜利进军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师:我们去看看黄埔军校的大门。课件展示图片:黄埔军校的大门,见第11张PPT。教师补充: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幅对联贴在黄埔军校的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 “革命者来”。体现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的新一代军人。师:我们在看看黄埔军校第一任领导人的图片。课件展示图片:黄埔军校的主要领导人,见第12张PPT。师:黄埔军校迅速发展壮大,培养了大批的政治军事人才,为什么黄埔军校当时能培养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教师组织学生议一议:为什么黄埔军校当时能培养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教师明确:1.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2.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因此,培养大批优秀军事政治人才。过渡:袁世凯等人利用北洋军队作为自己独裁专制的工具,继续祸国殃民。所以,要想挽救国家危亡,就必须针动用枪杆子来解决问题,北伐战争的枪声终于打响了。让我们进入第二篇章。第二篇章 同仇敌忾共奏胜利曲二、北伐战争1.背景:师:在北伐战争的前夕,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逝世了。 (1)孙中山逝世: 师:孙中山虽然逝世了,但革命任务还没有完成,同志还需努力。师:国民党人建立了自己的政府。(2)国民政府的成立:师:我们一起去来看看汪精卫建立的广州国民政府吧!课件展示图片:汪精卫和广州国民政府分成立,见第16张PPT。教师补充:为了统一全国,中国国民党政治委员会决议筹组国民政府,于1925年7月1日在广州正式成立,采取委员制,以汪精卫为主席,并设置军事委员会,以蒋介石、汪精卫、谭延闿为常务委员,并取消各地方部队名称,统一称作国民革命军,计划北伐。师:国民党有自己的政府了,也有军队了,北伐战争的枪声打响了。2.概况:(1)目的:(2)正式时间:(3)主要对象:教师明确:(1)目的: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2)正式时间:1926年7月;(3)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师:北伐战争有哪几个战场呢?(4)战场:教师明确:一路指向湖南、湖北(主要战场);一路指向江西;一路指向福建、浙江。课件展示图片:北伐战争的形势图,见第18张PPT。教师:结合图片讲解,三派军阀的位置和路线。师:在北伐战争中,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当前,作为北伐军的先前部队,率先北上。师:我们认识一下独立团的团长叶挺。课件展示图片:叶挺,见第19张PPT。教师补充:叶挺(1896~194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军事家。1919年投身民主革命,1924年加入共产党。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率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为先遣队,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师:什么是独立团呢?课件补充:独立团的由来,见第20张PPT。独立团的前身是周恩来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抽调的部分共产党员,和各地调来的工人、农民建立的军队。后来发展成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独立团,叶挺为团长。师: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去感受那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吧!课件播放视频:北伐战争,见第21张PPT。师:我们刚才重温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的情景。师:在北伐战争中,有哪些著名的战役呢?(5)主要战役:师:我们一起看看这两场战役的位置。课件展示图片:见第22张PPT。教师补充:1926年8月,北伐军先后夺取汀泗桥和贺胜桥。共产党叶挺率领第四军独立团英勇作战,立下赫赫战功。师:北伐军1926年9月,北伐军占领了汉口和汉阳,10月10日攻克武昌,全歼了吴佩孚的主力。课件展示图片:北伐军攻克武昌后军民联欢大会,见第23张PPT。教师补充:1926年9月,北伐军先后占领汉阳和汉口,10月10日攻克武昌,全歼吴佩孚部主力。共产党员曹渊等100余官兵英勇牺牲,用鲜血铸成了“铁军”的荣誉。北伐军在江西战场和福建战场也都取得了胜利。师:我们再一起看看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课件展示图片: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见第24张PPT。教师演示:北伐军的进军过程。教师强调:1927年1月,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师:北伐战争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呢?(6)成果:教师明确:不到半年时间,北伐军声震全国。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师:北伐战争对工农运动有什么影响呢? 教师明确:促进工农运动的高涨。1927年3月,上海举行总罢工,后在陈独秀、罗亦农、赵世炎、周恩来等领导下,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解放上海。 师:我们去看看这次起义的图片。课件展示图片:周恩来和上海工人纠察队庆祝武装起义胜利,见第26张PPT。教师补充: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由周恩来担任总指挥。经过30多个小时的战斗,解放了上海。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教师明确:1.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重要)2.北伐的战略方针正确。3.国民革命军广大官兵英勇杀敌,特别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4.各地工农群众的支持。过渡:我们看到北伐进军非常顺利,但是国民革命的发展是否就一帆风顺,它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进入第三篇章。第三篇章 政府建立人民渡劫波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师:南京国民政府是在什么情况下建立的呢?背景:教师组织学生:讲述“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 师:同学们讲的很精彩,准备的非常充分。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和人物是什么呢?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时间和人物:(2)性质:师:南京国民政府的发展表现在什么方面呢?3.发展:教师明确:1927年9月,武汉国民政府迁到武汉,实现了“宁汉合流”。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实行了什么政策呢?4.政策:教师明确:实行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党的优秀儿女夏明翰、向警予等相继牺牲。师:我们一起去读读夏明翰的诗。课件展示图片:夏明翰和他的诗,见第32张PPT。师: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积极分子惨遭屠杀。但是,英勇的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而是从地下爬起来,檫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重新投入战斗。师:当时北京的《晨报》对国民党右派制造大屠杀进行了报道。课件展示图片:《晨报》对国民党右派制造大屠杀的报道,见第33张PPT。教师补充:南京国民政府坚持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师: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也惨遭毒手。课件展示图片:李大钊遇害时的绞架,见第34张PPT。教师补充:1927年4月28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北京李大钊等20名革命党人。教师强调: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秋,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有33万多人;全国5万多名共产党员只剩下7000多人。师: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积极分子惨遭屠杀。但是,英勇的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而是从地下爬起来,檫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重新投入战斗。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北伐取得了巨大成功,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教师明确:1.蒋介石等人背叛革命,建立了反共反人民的政府。2.旧军阀被打败,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3.北伐的目的没有达到,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国民大革命失败了。教师组织学生进入巩固提升。1.歌谣“打倒列强!打到列强!除军阀,除军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答案:A2.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的时间是在( )A.1924年5月 B.1926年5月 C.1926年7月 D.1927年5月答案:C3.下列对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②完成了北伐战争的目的 ③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④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⑤部分共产党员在北伐军中担任了党代表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⑤ D. ①③⑤ 答案:D4.南京国民政府是中华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B.是由汪精卫建立的政府C.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D.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答案:C5.读图说史题:观察右图。 请回答:图中字母AB所代表战役的名称。 (2)在两次战役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谁率领的第几军独立团?答案:(1)A是汀泗桥战役;B是贺胜桥战役。(2)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 齐读第一篇章名称。生:1924年1月生:广州。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观看图片。学生相互讨论。学生朗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创办黄埔军校的目的。学生观看视频。学生结合视频回答。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学生互相讨论。学生齐读第二篇章生:1925年3月12日。生:1925年7月,在广州成立,汪精卫为主席。学生观看图片。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图片。学生朗读独立团的由来。学生观看视频,激昂澎湃。生:汀泗桥、贺胜桥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观看图片。学生相互讨论。齐读第三篇章名称。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观看图片。生甲:1927年4月12日,在蒋介石的指使下,大批青红帮武装流氓,冒充工人,向上海工人纠察队发动突然袭击,尾随在后的反动军队,借口“工人内讧”,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械,当场打死打伤300多人,愤怒的工人举行示威游行,遭到反动军队的机枪扫射,当场死难100多人,伤者不计其数。生乙:“七一五”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下令封闭各种团体,并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捕杀共产党人。生: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生: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观看图片,朗读夏明翰的诗。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义愤填膺。学生互相讨论。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相互讨论。 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感知。学生能了解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学生能知道国民党“一大”的内容。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历史兴趣。培养学生从视频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第二篇章形成整体感知。培养学阅读材料能力。能知道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感知。培养学生从教材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教材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能了解三派军阀所在的位置。学生能了解叶挺的事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创设历史情景,感受轰轰烈烈的战争。学生能知道两场战役的位置,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学生能了解北伐军的主要进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从教材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能了解对工农运动的影响。能了解上海工人起义的情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第三篇章形成整体感知。学生能知道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背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能知道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和人物。能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能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发展情况。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能了解《晨报》对国民党右派制造大屠杀的报道内容。有利于学生认识北洋军阀的狠毒。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课堂小结 师: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掀起了国民革命的高潮。1927年,国民党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 观看课堂小结内容。 有利于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板书 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合作的实现 2.黄埔军校的创办:时间、地点、主要领导人、作用 1.背景北伐战争 2.概况:目的、时间、主要对象、战场、成果、其它影响1.背景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3.发展和政策 学生默记板书内容。 有利于学生归纳,记住所学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伐战争》练习
一、选择题:
1.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 )
A.黄埔军校的成立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国民党“二大”的召开 D.北伐战争
2.担任黄埔军校第一任校长职务的是( )
A.孙中山 B.周恩来 C.廖仲恺 D.蒋介石
3.请看右图,这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军校开幕典礼的铜制纪念币,
该学校创立的时间是( )
A.1921年 B.1923年 C.1924年 D.1926年
4.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是( )
A.湖南、湖北 B.江西、湖北 C.福建、浙江 D.福建、湖南
5.历史资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间,请看下面的一段誓词:“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这一誓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抗日战争 D.北伐战争
6.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威震全国,下列歌词中哪一首歌词最适合北伐战争( )21cnjy.com
A.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像太阳 B.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全国开展“清党”中,被屠杀的共产党员是( )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 ③向警予 ④夏明翰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8.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威震全国。下列对其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B.北洋军阀的腐朽涣散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D.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
9.正当北伐北伐军胜利进军的时候,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21*cnjy*com
A.没有打败军阀张作霖 B.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反动派大肆屠杀
C.国民党实行“清党”运动 D.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10.下列历史事件中,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①国民党“一大”召开 ②黄埔军校建立 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④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
二、填空题:
1.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 ①___;地点是_ ② ;意义是_③____。
2.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 ④_ (年、月、日);性质是 __⑤ 。
三、材料题:
1.材料一 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成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如果没有好革命军,中国的革命永远还是要失败。所以,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材料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这个军校”指的是什么军校?建立的时间是哪一年?
(2)依据材料一,该校的创办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3)依据上述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说说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关系?
《北伐战争》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国民党“一大”召开意义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国民党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认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政策;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只有B项符合题意。故选B。2·1·c·n·j·y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国民党“一大”召开意义的相关知识,审题时需考虑全面。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埔军校成立时主要领导人的知识。根据所学可知,黄埔军校的总理是孙中山,校长是蒋介石,党代表是廖仲恺,政治部主任是周恩来。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黄埔军校成立时主要领导人的相关知识。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埔军校成立的相关知识。依据图片所给信息“广州陆军军官学校”,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6月,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创办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黄埔军校成立的相关知识,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伐军兵分三路:一路指向湖南、湖北;一路指向江西;一路指向福建、浙江。两湖地区是北伐战争开始时的主要战场。故选A。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学生识记能力的知识。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阅读题干所给关键信息:“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可知,其中蕴含着明显的反对军阀、反对帝国主义的意思,按照孙中山的遗命,挥师北伐,D项符合题意;A项是反帝反封建,但不符合“本军兴师”、“总理遗命”;B项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没有采取武装运动;C项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不符合题意。故选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知识,需熟练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主要战场。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依据题干所给信息“1926年的北伐战争”,结合所学可知,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7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和题干无关。故选C。21·cn·jy·com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做题时需仔细审题。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南京国民政府大肆屠杀共产党员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实行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党的优秀儿女夏明翰、向警予等相继牺牲,③④两项符合题意。故选D。2-1-c-n-j-y
【点评】本题有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南京国民政府大肆屠杀共产党员的知识。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伐军胜利进军主要原因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国共两党共同努力的结果,C项符合题意;B项说法错误,北洋军阀统治中国将近十多年,不可能是涣散的政府;AD两项是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的是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要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打垮了旧军阀,但是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新军阀是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因此说大革命失败了,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只是国民革命失败表面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D。【来源:21cnj*y.co*m】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的是国民革命失败的知识,需仔细审题。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重要历史事件排序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①项召开的时间是1924年1月;②项成立的时间是1924年6月;③项北伐战争正式出师时间是1926年7月;④项建立的时间是1927年4月,所以正确的排序是①②④③。故选A。【出处:21教育名师】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重要历史事件排序的相关知识,需仔细审题。
二、填空题
1.【答案】①吴佩孚;②孙传芳;③张作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主要对象的知识。根据所学可知,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版权所有:21教育】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知识。
2.【答案】④1927年4月18日;⑤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知识。
三、材料题: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黄埔军校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一所给信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培养军事人才,1924年6月,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创办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21*cnjy*com
(2)本题考查的是黄埔军校作用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因此,培养大批优秀军事政治人才。
(3)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二所给信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结合所学可知,为了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7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不到半年时间,就威震全国。21教育网
(4)本题考查的是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之间关系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埔军校培养大批优秀军事政治人才,它的创立为国民党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3张PPT)
第12课 北伐战争
历史川教版 八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歌曲: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
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国共合作共同办军校
第一篇章
(1)时间:
(2)地点:
(3)内容:
(4)意义: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大会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认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政策。
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1924年1月
广州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图为国民党“一大”会场。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为什么说国共合作的实现为推动国民革命起到重要作用呢?
1.改组了国民党,壮大了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通过国民党这个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恢复和发展工农运动。
2.国共合作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在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国民党建立了黄埔军校,培养出了一大批军事干部,建立了一支革命武装。
你知道吗
(1)目的: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2.黄埔军校的创办:
材料: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成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如果没有好革命军,中国的革命永远还是要失败。所以,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1)时间:
(2)地点:
(3)主要领导人:
(4)作用: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2.黄埔军校的创办: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回答以下问题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视频:黄埔军校的建立
(1)时间:
(2)地点:
(3)主要领导人:
(4)作用: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军校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培养了一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北伐胜利进军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1924年6月
广州黄埔
2.黄埔军校的创办: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革命者来
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幅对联贴在黄埔军校的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 “革命者来”。体现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总理孙中山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教官恽代英
校长蒋介石
党代表廖仲恺
黄埔军校的主要领导人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2.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因此,培养大批优秀军事政治人才。
为什么黄埔军校当时能培养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
议一议: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同仇敌忾共奏胜利曲
第二篇章
(1)孙中山逝世:
(2)国民政府的成立:
(3)建立军队名称: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国民革命军
1925年3月12日
1925年7月,在广州成立,汪精卫为主席。
二、北伐战争
1.背景: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的合影
汪精卫
为了统一全国,中国国民党政治委员会决议筹组国民政府,于1925年7月1日在广州正式成立,采取委员制,以汪精卫为主席,并设置军事委员会,以蒋介石、汪精卫、谭延闿为常务委员,并取消各地方部队名称,统一称作国民革命军,计划北伐。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目的:
(2)正式时间:
(3)主要对象:
2.概况:
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1926年7月
(4)战场: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一路指向湖南、湖北(主要战场);一路指向江西;一路指向福建、浙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第二篇章
  北伐军兵分三路:一路指向湖南、湖北;一路指向江西;一路指向福建、浙江。
  两湖地区是北伐战争开始时的主要战场。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北伐战争形势图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叶挺(1896~1946)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军事家。1919年投身民主革命,1924年加入共产党。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率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为先遣队,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
叶 挺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独立团的前身是周恩来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抽调的部分共产党员,和各地调来的工人、农民建立的军队。后来发展成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独立团,叶挺为团长。
独立团的由来
视频:北伐战争
教学
新课讲解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汀泗桥、贺胜桥
(5)主要战役:
1926年8月,北伐军先后夺取汀泗桥和贺胜桥。共产党叶挺率领第四军独立团英勇作战,立下赫赫战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926年9月,北伐军先后占领汉阳和汉口,10月10日攻克武昌,全歼吴佩孚部主力。共产党员曹渊等100余官兵英勇牺牲,用鲜血铸成了“铁军”的荣誉。北伐军在江西战场和福建战场也都取得了胜利。图为北伐军攻克武昌后军民联欢大会。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广州
浙江
福建
郑县
北京
南昌
桂林
南京
直隶
广州
桂林
长沙


山东



武昌


湖南

西


湖北
浙江






上海
国民政府
1927年1月,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7)其它影响:
(6)成果:
不到半年时间,北伐军声震全国。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促进工农运动的高涨。1927年3月,上海举行总罢工,后在陈独秀、罗亦农、赵世炎、周恩来等领导下,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解放上海。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周恩来
上海工人纠察队庆祝武装起义胜利
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由周恩来担任总指挥。经过30多个小时的战斗,解放了上海。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重要)
2.北伐的战略方针正确。
3.国民革命军广大官兵英勇杀敌,特别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各地工农群众的支持。
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分组讨论: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政府建立人民渡劫波
第三篇章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正当北伐战争不断取得胜利的时候,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先后发动“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残酷地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背景: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学生活动:讲述“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
“四一二”政变:1927年4月12日,在蒋介石的指使下,大批青红帮武装流氓,冒充工人,向上海工人纠察队发动突然袭击,尾随在后的反动军队,借口“工人内讧”,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械,当场打死打伤300多人,愤怒的工人举行示威游行,遭到反动军队的机枪扫射,当场死难100多人,伤者不计其数。
“七一五”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下令封闭各种团体,并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捕杀共产党人。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
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时间和人物:
(2)性质:
3.发展:
1927年9月,武汉国民政府迁到武汉,实现了“宁汉合流”。
4.政策:
实行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党的优秀儿女夏明翰、向警予等相继牺牲。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夏明翰
(1900-1928)
夏明翰牺牲前写的诗
读一读: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南京国民政府坚持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图为《晨报》对国民党右派制造大屠杀的报道。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927年4月28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北京杀害李大钊等20名革命党人。
李大钊遇害时的绞架
  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秋,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有33万多人;全国5万多名共产党员只剩下7000多人。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蒋介石等人背叛革命,建立了反共反人民的政府。2.旧军阀被打败,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3.北伐的目的没有达到,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北伐取得了巨大成功,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分组讨论: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1.歌谣“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2.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的时间是在( )
A.1924年5月 B.1926年5月
C.1926年7月 D.1927年5月
A
C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3.下列对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②完成了北伐战争的目的 ③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④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⑤部分共产党员在北伐军中担任了党代表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⑤ D. ①③⑤
D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4.南京国民政府是中华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B.是由汪精卫建立的政府
C.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D.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
C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5.读图说史题:观察右图。
请回答:
(1)图中字母AB所代表战役的名称。
(2)在两次战役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谁率领的第几军独立团?
(1)A是汀泗桥战役;B是贺胜桥战役。
(2)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掀起了国民革命的高潮。1927年,国民党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
教学目标
板书
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黄埔军校的创办:时间、地点、
主要领导人、作用
1.背景
2.概况:目的、时间、主要对象、战场、成果、其它影响
1.背景
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3.发展和政策
北伐战争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