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近代民主理论的形成 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二 近代民主理论的形成 课件(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11 16:2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简述欧洲君主专制的形成过程形成过程:①中世纪欧洲罗马教皇和神学家鼓吹“教权至上论”,既加深了教权与君权的矛盾,又为君主专制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②在君权与教权斗争中,16世纪英王亨利八世进行宗教改革,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确立了英国国教。从此,君权合并教权,君主专制逐渐加强。
③17世纪初英王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和“王权至上”,加紧控制议会,君主专制得以强化。第2课 近代民主理论的形成课标要求:知道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理解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根本区别,树立支持民主、倡导进步的历史意识。 选修二·专题一
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何谓民主?民主思想指关于民主的学说和理论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一种政体形式,
指的是政府的权力源于被统治者的认可,而且公民有权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参与决策的过程。本节所讲民主思想,指的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为维护资产阶级革命和统治进行辩护的思想,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第2课 近代民主理论的形成背景代表人物影响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理论洛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卢梭的“人民主权论”1.古希腊时期民主思想、民主制度的发展为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出的政治要求;
3.中世纪封建专制阻碍经济发展和人权的实现
4.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成了思想解放
●思考一:近代欧洲民主思想发展的原因 西方民主思想源远流长,古希腊城邦时期就有关于民主的论述和争论。
开启近代民主思想先河的思想家是谁?他提出了什么学说?他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斯宾诺莎
天赋人权理论
斯宾诺莎 17世纪荷兰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出生于阿姆斯特丹犹太人家庭。深受笛卡尔哲学、霍布斯等思想家影响,形成了唯物主义哲学。
1656年,他因坚持思想自由,怀疑灵魂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怀疑上帝的存在,被犹太教革出教门,后被市政当局逐出阿姆斯特丹,后靠磨镜片为生。
1670年,他在阿姆斯特丹匿名发表《神学政治论》,该书以无神论被查禁。1675年,完成其哲学代表作《伦理学》,出版受阻挠,不得不放弃。一、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理论1、提出的背景政治:尼德兰革命的成功但不彻底经济:荷兰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思想:基督神学还统治着人们的头脑。荷兰资产阶级急需在思想理论上反对封建专制,捍卫资产阶级的利益。①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反封建民主思想兴起②荷兰:斯宾诺莎一、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理论2、思想主张
天赋人权(反对封建专制理论)
社会契约论
3、意义:
天赋人权理论后来经霍布斯与洛克发扬光大,最后由卢梭完成系统化,为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思想奠定了重要基础。
开启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先河。
①天赋人权(自然权利)说(二)、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理论材料:“自然之力不过是自然中个别成分之力
的集合,每个个体应竭力以保存其自身,不顾一切,只有自己,这是自然的最高的律法与权利。”人类和自然的本性是趋利避害。他只把天赋之权交付给大多数,他是那个社会的一分子。
思考:
(1)斯宾诺莎认为人的本性是什么?
自我保存,趋利避害。②社会契约论:国家的目的是保障人的自然权利材料:没有人把他的天赋之权绝对转付于人,以
致对事物再不能表示意见,他只把天赋之权按
大多人的意志交付某个机构,这个机构将能确保
大多数人的自然权不受侵犯。
(1)斯宾诺莎认为国家出现的目的是什么?
保障个人自然权利。
二、洛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问题:
洛克的主要著作是什么?他提出民主思想的背景是什么?洛克的主要思想?约翰·洛克(英国)《政府论》主要著作:1、背景:①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资本主义政权建立②为捍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1690年洛克发表《政府论》 17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洛克生活经历了英国革命的全过程,而其主要活动则是在革命后期。洛克曾因政治原
因而逃往荷兰,在荷兰期间深受他亲跟所见
的荷兰人的自由精神和英雄气概所感染,
代表作有:《论宗教宽容》被认为是对思想
和信仰自由的最早的系统阐述。最著名的政
治哲学著作则是《政府论》两篇,成了英国
革命最系统、最深刻的理论表述。洛克(1632---1704年)二、洛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②实行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⑤最佳政体论:君主立宪政体③分权制衡论:立法权(属议会)、行政权和对外权(属国王)
④社会契约论:议会集体约束下的君主政体为了防止君主专制2、洛克的主要思想①天赋人权说: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等 (二)、洛克的主要思想 1、天赋人权(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等)
——第一次系统提出天赋人权
思考:(1)洛克如何发展了天赋人权说?
将之理解为生命、自由、财产等权利。
(2)这些人权有何特点?
是上帝赋予的,人与人的权利是平等的。材料四:“每个人生来就享有与他人同等的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在内的一系列自然权利,这些权利乃是由自然法加以昭示并予以保护的,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无权予以损害和剥夺。” 既然是天赋人权,洛克认为如何来保障人权呢?材料五:
“处于政府之下的人们的自由,应有长期有效的规则作为生活的准绳,这种规则为社会一切成员所共同遵守,并为社会所建立的立法机关所制定。”“每个个人和其他最卑微的人都平等地受制于那些他自己作为立法机关一部分所制定的法律”思考:(1)、洛克认为什么是法律?(2)、应由谁来制定法律?(3)、他表达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一切成员共同遵守的规则立法机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保障人权:(1)实行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行分权(限制“公权”) 洛克把国家权力分为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对外权——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和对外权属于国王 ②洛克对行政权和外交权加以区分,并把两者均归于君主。
孟德斯鸠则把行政权和外交权加以合并统称为行政权,同时增加了司法权,并主张议会享有立法权,司法独立,君主享有行政权,从而使三权之间真正形成了三足鼎立并相互监督制约的关系。思考:
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与洛克分权学说的差异? ①洛克的三权指: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
孟德斯鸿的三权指: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材料:
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而不是来自上
帝,只有在人民共同决议的契约的基础上建
立的国家才是合法的国家。我并不反对君主
制,但我坚决反对君主的权力无限庞大……社会契约论
最完美的政体:君主立宪制材料反映出洛克的什么观点?2、意义两个第一第一次系统提出“天赋人权”学说、
首创资产阶级分权制衡学说两个影响对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
美国革命产生影响。三、卢梭的“人民主权论” 在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发出要求民主的最强音的人著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新爱洛依丝》、《爱弥儿》、《忏悔录》等 三、卢梭的“人民主权论”1、内容:
2、影响:对法国大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产生重大影响①天赋人权说:平等权②社会契约论:人生而自由平等③人民主权说:国家主权源于人民(民主共和国)④政体说:最好的政体应该是民主共和国①人生来就有天赋之权利
②人民是国家的最高主权者,一切权力来自人民
③当人民的权利被剥夺时,人民就有理由起来推翻当权的统治者,夺回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利
④人们以暴力推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卢梭“人民主权”理论的内涵是什么?1.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
2鼓励了中日等亚洲国家仁人志士的斗争;
3.为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设计出了可行的模式。近代民主思想的影响:17C18C17C晚期荷兰英国法国 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反封建民主思想兴起捍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启蒙运动在法国兴起都是资本主发展受到封建专制主义阻碍,特别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严重禁锢着人们头脑民主思想专制思想君权神圣
君权神授
王权至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说斯宾诺莎、洛克、孟德斯鸠、卢梭阿奎那、詹姆斯一世、资产阶级封建势力主权在民朕即国家 根本区别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17世纪中期以来,英国流传着一句民间谚语:“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我的破茅屋)。”下列人物的思想中能体现这一民间谚语精髓的是
A.达·芬奇
B.霍布斯
C.洛克
D.孟德斯鸠C.洛克 卢梭的理想社会是“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得足以购买另一个人,也没有一个公民穷得不得不出卖自身”。这句话揭示了卢梭追求的平等社会目标之一是
A.法律上的平等
B.事实上的经济平等
C.政治上的平等
D.私有财产导致了人类社会的不平等 ⑴平等是卢梭追求的首要目标 ①卢梭追求的平等不仅是法律上的平等,还包括事实上的经济平等。 ②卢梭认为导致不平等的根源是什么? 私有财产(或私有制) ③卢梭对私有制持什么态度? 尽管卢梭认为私有制是导致不平等的根源。但也承认私有制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因此他不主张消灭私有制。 ⑵社会契约思想 ②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 材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观点? 这一思想的实质是什么?其积极意义何在? 社会契约思想 实质是建立资本主义法制社会。 积极意义: ①否定了专制王权
②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 比较洛克与卢梭在社会契约学说上异同点
1、相同点:都认为国家或政府是人民通过定立社会契约而建立的。2、不同点:
洛克认为在议会集体意志约束下的君主
政体是社会契约的完美体现,主张君主立宪
制。
卢梭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最高主权者,一切
权力来自于人民,属于人民。应当建立民
主共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