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一
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
二
近代民主理论的形成自我小测
人民版选修2
一、选择题
1
16世纪80年代初,荷兰独立后所面临的形式不包括( )
A.西班牙强权的外部威胁
B.内部存在各种社会矛盾
C.基督教神学被彻底摧毁
D.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荷兰著名思想家斯宾诺莎在《神学政治论》中明确提出了天赋人权的理论,某班四位同学小蕊、小强、小刚与小聪对此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四种不同的答案,请判断一下谁的研究最符合史实( )
A.小蕊:人们不可转让和剥夺的自然权利
B.小强:人们以社会契约转让的自然权利
C.小刚:人们签订社会契约所产生的权利
D.小聪:凡人的理性都来源于上帝的理性
3欧元启动前,荷兰流通的1000盾的纸币上印有斯宾诺莎的头像。斯宾诺莎在西方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他最早提出了( )
A.“人民主权”说
B.“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C.分权学说
D.三权分立学说
4英国著名政治思想家洛克在1690年出版了《政府论》一书,在书中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这一观念( )
A.源于法国大革命中的平等思想
B.因不可能实现而没有任何作用
C.得到启蒙思想家的认同和发扬
D.为当今的世界各国人民所摈弃
5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上帝创造了大自然供人享有,但是谁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采摘大自然的果实,谁才有权享有。财产权是上帝赋予的基本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种财产权的观念在当时主要是( )
A.适应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封建剥削的需要
B.适应了封建主阶级积累财富的需要
C.适应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拓展海外贸易的需要
D.适应了广大平民反抗封建压迫的需要
6英国思想家洛克认为,“处在政府之下的人们的自由,应有长期有效的规则作为生活的准绳,这种规则为社会一切成员所共同遵守,并为社会所建立的立法机关所制定”。这表明他( )
A.主张法律至上
B.强调社会秩序
C.倡议召开议会
D.倡导遵纪守法
7卢梭是18世纪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民主权论”对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下列对其理论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国家的主权来源于人民
B.人民有权推翻专制统治
C.最好的政体是民主共和国
D.最早提出天赋人权理论
8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理想社会是“既没有乞丐,也没有富豪”,“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得足以购买另一个人,也没有一个公民穷得不得不出卖自身”。这表明他( )
A.主张废除私有制
B.反对过分的贫富悬殊
C.推崇自由和平等
D.渴望社会经济的繁荣
9在启蒙运动时期天赋人权理论的提出,犹如一把利剑深深地刺入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的心脏,下列人物曾经对天赋人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作出贡献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妇女们应该在家中劳动,永远不要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难道世界上还有比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母亲更感人,更让人尊敬的吗?这表明卢梭反对妇女( )
A.拥有教育权
B.获得劳动权
C.争取人身自由权
D.享有政治参与权
11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认为社会不平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出现的现象是( )
A.富人订立国家契约
B.被赋予合法权力的国家产生
C.私有财产权开始确立
D.合法权力转变为专制暴力
二、非选择题
12识读下列三幅历史人物图片:
请完成:
(1)上述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有哪些?
(2)上述人物的核心观点分别是什么?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增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材料二 不应实行英国式的议会制。因为人们在选举议员时可以自由投票,是主人;而在选出议员后,就又变成了奴隶。所以,应该实行直接民主制,由全国公民开全体大会,共同决策和立法,不需选举议员或代表。
请思考:
(1)根据材料一,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2)材料二所提出的主张是切实可行的吗?为什么?
14阅读下列材料:
卢梭曾激烈地批判文明。他认为,科学使人道德败坏,艺术虚伪做作,戏剧是“淫欲炼成所”。它们都只不过是“点缀了专制统治的锁链”。在他看来,诚实的农民要比谄媚的朝臣好得多,没有过多“书本知识”的人要比学者好得多。他主张回归自然,过简朴的生活,孩子的教育也要顺其自然天性。
伏尔泰不赞成卢梭的观点。他在给卢梭的一封信中说:“我收到了你的与人类对抗的新书,谢谢你。从来没有人使用这样深刻的智慧来说服人,使人相信自己是一只野兽。读了你的著作,使人真想用四只脚走路。但是,我很不幸,由于我已经把这种习惯丢了60多年,不可能再恢复那种习惯了。”
但是,当得知当局要封禁卢梭的著作时,伏尔泰挺身而出为之辩护。他对卢梭说:“我坚决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请完成:
(1)伏尔泰和卢梭的观点有何分歧?
(2)伏尔泰对卢梭的言论持何态度?这种态度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解析:斯宾诺莎通过对宗教典籍的研究,猛烈批判神学经典,说明基督教神学在荷兰独立后依然大量存在。
答案:C
2解析:斯宾诺莎认为,人们保留着的那些既不能转让、又不能被剥夺的自然权利,就是天赋人权,故A项符合题意;B项属于人们同意转让的自然权利,C项是指国家的权力,D项属于托马斯·阿奎那的思想主张。
答案:A
3解析:A项是卢梭提出的,C项是洛克提出的,D项是由孟德斯鸠在洛克分权理论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
答案:B
4解析:A项颠倒了洛克的思想主张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B项表述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D项与当今世界各国人民依然力求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现实相矛盾。
答案:C
5解析:洛克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财产权是上帝赋予的基本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封建主的搜刮和剥削提供了理论依据。
答案:A
6解析:洛克所说的“规则”就是由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为社会一切成员所共同遵守”,表明他主张法律至上。
答案:A
7解析:天赋人权理论最早是由思想家斯宾诺莎提出的,后经霍布斯与洛克发扬光大,最后由卢梭等人完成系统化。
答案:D
8解析:题目提供的材料表明,卢梭既反对社会上存在“富豪”,也反对存在“乞丐”,这表明他主张大体平均的小私有社会。
答案:B
9解析:天赋人权理论最早由斯宾诺莎提出,后经霍布斯与洛克发扬光大,最后由卢梭等人完成系统化。
答案:D
10解析:本题实质上考查卢梭思想主张的局限性,关键是明确“公共集会”的含义。卢梭主张妇女“永远不要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实际上是反对妇女参加政治活动。
答案:D
11解析:A、B两项发生在不平等的第二个阶段,D项发生在不平等的第三个阶段。
答案:C
12参考答案:(1)人物:图1是斯宾诺莎,图2是洛克,图3是卢梭。代表作: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洛克的《政府论》,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新爱洛依丝》《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2)斯宾诺莎提出天赋人权理论;洛克主张法治并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
13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准确理解材料以及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准确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其中,第(1)问既要注意材料一中“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等信息,又要明确“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等的区别;第(2)问应注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1)国家学说: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严格监督。人权学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共同意志,并不是个人不受限制的自由。法治学说: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观点:材料二的观点是不切实际的。理由:全国人民召开全体大会来决策和立法是不可能的,属于不切实际的空想。
14参考答案:(1)卢梭对文明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伏尔泰坚决倡导文明。
(2)态度:伏尔泰坚决反对卢梭的观点,但他誓死捍卫卢梭说话的权利。伏尔泰的态度说明启蒙思想家把自由看做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