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
一
欧洲君主专制理论的构建
1.从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
教皇为查理大帝加冕
A.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 B.王权神圣不可侵犯
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
解析: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样世俗君主的权力就有了神圣的性质,但是,这也体现出王权必须依附于教权,受到教权的制约。
答案:A
2.阿奎那从基督教的宗教权力至上出发,提出“君权神圣”理论,这一理论的实质是( )
A.完善神学理论
B.讨好教会和君主
C.从神学的角度为君主的权威辩护
D.宣传君权高于教会的权力
解析:阿奎那给世俗权力赋予神权色彩,有利于证明君权统治的合理性。
答案:C
3.欧洲的一位名人说:“国王完全有理由被尊称为神……国王是神在人世间呼吸的翻版。”这人最可能是( )
A.阿奎那
B.詹姆士一世
C.斯宾诺莎
D.詹姆士二世
解析:依据教材内容可知,是詹姆士一世提出的观点。
答案:B
4.英王某国王曾在议会中声称:“国王完全有理由被尊称为神,因为他在人间行使类似神权那样的权力……国王是神在人世间带着呼吸的翻版。”他的这种理论( )
A.引发了英国的宗教改革
B.缓和了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C.巩固了英王的封建统治
D.为其实行专制奠定了基础
解析:从题目提供的材料来看,詹姆士一世认为国王就是人世间的神,在“人间行使类似神权那样的权力”,这实际上是为其专制统治寻找理论依据。
答案:D
5.在中世纪的欧洲,王权同教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主要是因为( )
A.基督教的神学理论不利于国王的专制统治
B.王权不甘心居于神权之下
C.罗马教会阻碍了西欧各国民族经济的发展
D.欧洲君主反对基督教信仰
解析:在中世纪的欧洲,王权长期受制于神权,但王权不甘心屈尊于教权之下,同教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答案:A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世纪早期的教会作家,虽然承认财产公有和人与人的平等才符合“自然法”,但却认为这些原则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而只能在“来世天国”中实现。到封建制度高度发展时,阿奎那为了论证封建等级的合理性,改变了“自然法”的内容,赋予“自然法”的观点以不同的意义。他认为“自然理性的光辉”是“神的光辉”在人身上的“印记”。因此,归根到底,“自然法”服从于“神法”。他说:“像在上帝所建立的自然秩序中,低级的东西始终服从高级的东西的指示一样,在人类事务中,低级的人也必须按照自然法和神法所建立的秩序,服从地位比他们高的人。”这就是说,上帝创造的自然,本来就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低级的东西应当受制于高级的东西。在人类社会中也是如此,“下等人”应当服从“上等人”的统治,社会才不至于分崩离析。这样一来,阿奎那就将封建等级制说成是符合“自然法”的合理的制度了。
——《世界通史》
材料二 17世纪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提出,按“自然法”精神,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但为了防止争斗和战争,就必须按照人们的共同意识,相互订立契约,成立国家来保护人民的公共权利。
思考:
(1)对于“自然法”中人与人之间、人与权利之间的关系,中世纪早期的教会作家、阿奎那、霍布斯在认识上有何不同?
(2)在国家起源的问题上,阿奎那和霍布斯的认识相同吗?说明理由。
(3)阿奎那对“自然法”进行论述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解析:中世纪早期神学家与阿奎那对自然法的不同认识可从材料一中概括出来;材料二主要阐释了霍布斯对自然法的认识以及国家的起源问题,阿奎那对于国家起源问题的认识可从材料中分析出答案。
答案:(1)中世纪早期神学家认为财产公有和人与人的平等才符合“自然法”,但这些原则只能在“来世天国”中实现;阿奎那认为人有贵贱之分,“下等人”应服从“上等人”的统治;霍布斯则认为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自由和人身权利是平等的。
(2)不相同。阿奎那认为国家和社会是上帝创造的,霍布斯则认为国家是人们按契约创造的。
(3)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一、选择题
1.“教权至上”论认为一切世俗权力均来自神(即上帝),教会权力高于世俗权力。下列关于中世纪“教权至上”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说明基督教会势力强大
B.主张教权高于世俗权力
C.认为世俗权力来自上帝
D.得到世俗君主大力宣扬
解析:“教权至上”论认为罗马教皇高于国王等世俗的统治者,对世俗君主的权力构成了强大威胁。
答案:D
2.著名经院哲学家阿奎那的核心思想是( )
A.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王权
B.国家和君权都是上帝的创造物
C.首倡教皇的权力直接来自上帝
D.天主教是基督耶稣的门徒彼得创立的
解析:B项为A项服务,C、D两项是教皇格里高利七世的主张。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A
3.阿奎那是13世纪著名的神学家,有人对他做出了如下评价,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阿奎那神学体系的核心是教权高于王权
B.阿奎那鼓励世俗君主们向教会发起挑战
C.阿奎那神学体系适应了维护神权的需要
D.阿奎那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君主统治的合法性
解析:阿奎那宣扬“教权至上”论的目的是维护教会的神权统治,由此可以看出B项不正确。
答案:B
4.“辩论上帝所做的事情等于侮慢神圣,臣民辩论国王所做的事情等于煽动叛变。”持这种观点的人在宣传( )
A.直接民主
B.君主专制
C.君主立宪
D.民主共和
解析:直接民主是指全体公民直接参与政权,故A项错误;从
“臣民辩论国王所做的事情等于煽动叛变”,可知反对臣民反抗国王,宣传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君主立宪是指君主的权力受宪法制约,故C项错误;民主共和是指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而不是由世袭的国王担任,故D项错误。
答案:B
5.从中世纪阿奎那的“君权神圣”到近代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的学说( )
A.违背了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西方君主权力上升的潮流
B.重视人民的基本权利
C.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
D.不符合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结合阿奎那的“君权神圣”和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的相关内容分析。
答案:C
6.“君权神圣”与“君权神授”属于教权与王权之争,詹姆士一世宣扬“君权神授”的根本目的是( )
A.实行中央集权,消除割据势力
B.维护极端专制的君主统治
C.顺应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
D.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
解析:实行中央集权,消除割据势力是为了维护其君主专制统治,B项与D项相比,B项更符合“根本目的”这一要求。
答案:B
7.英王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思想,推行极端专制的君主统治,主要原因是( )
A.詹姆士一世不了解英国的基本国情
B.英国尚未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
C.新兴阶级力量与专制王权矛盾激化
D.詹姆士一世不是英格兰王室的正统
解析:詹姆士一世当政时期,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而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其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专制王权矛盾激化,故选C项。
答案:C
8.17世纪中叶英国的思想家哈林顿说道:正像一个人到了一定的时候必然会死亡一样,君主专制政体到了一定的时候,也必然会崩溃。这种观点根源于英国( )
A.资本主义的发展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产生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宗教迫害的加剧
解析:17世纪,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日益增强,他们同推行封建专制的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了君主专制政体的崩溃。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9.观察下图:
如图描述的事件是“卡诺莎之辱”。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7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据说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
探究:
(1)上述事件反映出中世纪欧洲的什么政治状况?
(2)出现上述政治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第(1)问中的政治状况即为世俗王权被迫屈从于教权;第(2)问要注意结合11世纪德国四分五裂的封建割
据状态去作答。
答案:(1)世俗王权被迫屈从于教权。
(2)11世纪,西欧处于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状态,尤其是在德意志,皇帝始终未能建立中央集权的统治,实际权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