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3课 推敲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3课 推敲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10 17:2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推敲
教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单  元:在学习中成长
板  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人故事、学习故事也是数不胜数,《推敲》的故事便是这沧海中的一粟。贾岛与韩愈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代,文化与科技都在世界是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文化,可以说人人吟诗,处处歌舞。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情节生动、引人入胜,能轻松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会写本课十个生字,会读文中十一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即使……也……”造句。
3.
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叙述顺序,知道“推敲”的来历。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讲述这个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用趣味识字的方式学习、记忆本课生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激趣导入新课。1.
板书:“推”,让学生做一做推的动作。板书:“敲”,让学生做一做敲的动作。2.
教师导入:这两个字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将它们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词语后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导语: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课《推敲》。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
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2.
检查生字预习情况。三、再读课文,理解“推敲”。1.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韩愈认为选用“推”还是“敲”,理由是什么?
2.
课件出示课文第七自然段指名读文,学生叙述理由。思考:为何说“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联系第二自然段内容,“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以有声反衬无声。3.
整体阅读课文,贾岛认真严肃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四、复述课文、深入思考。1.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讲述《推敲》的故事。2.
思考:通过听故事,你认为贾岛是怎样的一个人?3.
思考: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收获了什么?
五、指导书写课前布置了预习,课上只需指导难写的生字。教师和可以引导学生给本课生字适当分类。例如将结构相同的字归为一类;结构相同的字还要仔细分析它们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分类是还可以将形声字等构字方法相同的字放在一起来分析。
将“推敲”一词拆开来板书,请同学们分别做出动作,体会其中的不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利用肢体更好地理解课文中对“推敲”斟酌部分的意思。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通过预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通过对“推”和“敲”的斟酌,让学生了解贾岛的严谨态度和韩愈对贾岛的宽容与指点,以及贾岛对韩愈的尊敬与钦佩。通过有感情的讲故事,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深入剖析,充分理解课文,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使得学习更有收获。
总结规律,体会方法,把字写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