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 雨巷 课件(3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 雨巷 课件(3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11 05:4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雨 巷 戴望舒走进作者——“雨巷诗人”戴望舒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1925年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
早期的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的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一格式和韵律。现代诗的发现可以追源到清末,当时,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一些从西方引进的诗作已开始用白话进行翻译。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主要流派为新月派、九叶派、朦胧派。 新月派 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九叶派
九叶派特点之一注重现实。九叶派是20世纪40年代以《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中心的另一风格趋向的诗人群,代表诗人是辛笛、穆旦、郑敏、杜运燮、陈敬容、杭约赫、唐祈、唐湜、袁可嘉等。20世纪80年代出版有他们9人的诗歌合集《九叶集》,“九叶派”由此得名。文学史通常认为“九叶诗派”的艺术探求很有价值,拥有一批艺术水准较高的诗人诗作,对新诗的表达方式以及诗学观念都有大的突破。 朦胧诗派: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等。其标志便是1979年3月号《诗刊》上北岛短诗《回答》的发表,随着《回答》一诗的发表,“朦胧诗”开始由地下状态进入公开状态,新诗潮诗人不仅很快就占领了各种文学报刊的主要版面,他们还创办了自己的民间诗歌刊物《今天》杂志,推出了一批优秀诗人的作品,这类诗歌在创作手法上大量使用象征的艺术表达方式,使得诗歌的文学意义充满多样性和不明确性,所以也被人们称为朦胧诗。雨巷雨巷初读诗歌,明确感情基调
(哀怨 凄清 惆怅 )配乐朗读,有感情地读反复再读,体味诗歌意蕴雨巷品读诗歌合作探究 诗歌鉴赏 《雨巷》当中写了哪些意象?怎样理解和欣赏其中两个主要意象?

意象:雨巷 油纸伞 丁香 篱墙
人物形象:我 姑娘 雨巷:幽寂、凄清、迷蒙。油纸伞 未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像空间。油纸伞本身就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充满传统气息。暗合了“雨”,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又寂寥地下着小雨,更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和孤独的氛围。 丁香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美丽 高洁 柔弱 愁怨 篱 墙 颓圮的,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
幽深 寂静 朦胧雨 巷油纸伞复古、怀旧、神秘、迷蒙丁 香颓圮的,让人有种哀怨、凄
凉的氛围 篱 墙意 象 分 析美丽 高洁 冷艳 愁怨 哀婉 惆怅 《雨巷》中的姑娘有哪些特点?
诗句:
①“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②“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③“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④“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⑤“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特点:
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
冷漠、凄清、惆怅、凄婉迷茫
梦幻般
稍纵即逝 我 :
独自、彷徨、希望、默默、彳亍、冷漠、 凄清、惆怅
特征:孤独、迷茫、忧愁、寂寞、有追求。
原因探究:忧伤? 作者用雨巷、篱笆墙、油纸伞、丁香姑娘等典型意象,准确地传达出了“忧伤”这种典型情绪。为什么戴望舒这么忧伤呢?1、外貌的缺陷: 戴望舒出生于一个银行职员家庭,虽然不太富有,生活也是无忧无虑。然而一场天花在他脸上留下了偏偏瘢痕。这生理上的缺陷,常常被当做取笑的把柄,诗人的性格从此变得非常忧郁。?性格的忧郁2、失恋的痛苦:爱情的忧郁 1928年, 22岁的戴望舒深地爱上施蛰存的妹妹,17岁的施绛年。戴望舒那时对爱的表白只是一首诗接着一首诗地写。其中较为代表的是题为《我的恋人》:
我将对你说我的恋人,/我的恋人是一个羞涩的人,/她是羞涩的,有着桃色的脸,/桃色的嘴唇,和一颗天青色的心。
创作《雨巷》时正处在爱情的“雨季”。最终两人也没走到一起,8年最后分手。背景简介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3、现实的黑暗背景简介 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 、失望和感伤 、痛苦的情绪。时代的忧郁丁香姑娘? 丁香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终未能得的爱情,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也可能只是对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怀恋,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忆的寄托。
那么丁香姑娘到底是实写还是虚写呢?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 知人论世
实写:姑娘是心中的恋人,表现了青年雨巷邂逅美丽姑娘后产生的情感涟漪或失恋后的惆怅,作为一首爱情诗歌。
虚写:诗人在特定年代感到迷茫,人生失去方向的怅惘情绪的反映。或者象征了美好的事物及理想,表现了作者对其的追求。
遇见这位丁香姑娘,我(丁香先生)有何心情?情感有何变化?丁香先生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表现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丁香先生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表面上是说姑娘,实际上是在说诗人自己。他因为理想难以实现,心情是冷漠,凄清又惆怅的。
丁香先生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仍然怀着对理想的追求和憧憬
虽然理想渺茫难以实现,但诗人诗人继续追寻着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先生 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又带着淡淡忧愁的姑娘,这个姑娘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又希望自已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一点希望也消失了。“消散了她……眼光”,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将丁香一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也表现了理想幻灭后空虚和伤感的心境。
诗人把美好生活模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像梦一般美,又像梦一般远去。《雨巷》是诗人伤感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本诗主题 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世界的表露。 艺术特色本诗鲜明地体现了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创作特色。1、它采用了象征手法:丁香一样的姑娘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2、优美的音乐旋律。
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的舒缓悠扬的旋律。正如叶圣陶所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3.复沓句式的妙用
第三节:“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这些连贯的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
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4.叠词的运用
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停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