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 劝学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 劝学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11 06:5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 劝学(节选) 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有人说,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有人说,我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有人说,我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我们也曾雄心勃勃,也想卧薪尝胆,也想破釜沉舟,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太多的无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导学提示[读完文本想一想]
①本文对如何“学”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②本文是怎样环环相扣地阐述中心论点的?导学提示 走近作者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到齐国、秦国、楚国游学,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对立的两派。他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育的作用,这些都比前人的想法合理、进步。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用排比,又善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追溯背景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的中心思想为“仁”,孟子的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之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在人性问题上,荀子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他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人应受到圣王及礼法的教化,主张“明礼仪”,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的功能。本文即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预习学案1.zhòng róu pù cān xǐng  lì yú qì yú qí jì kuǐ nú qiè lòu zhǎo shàn预习学案预习学案2.(1)“ ”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有”同“又”;“暴”同“曝”,晒干
(3)“知”同“智”,智慧
(4)“生”同“性”,天赋,资质预习学案预习学案3.(1)古义:把……当作 今义:动词,认为
(2)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3)古义:使用心力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4)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预习学案预习学案预习学案预习学案4.(1)终止 与世隔绝 到了极点 非常 横渡 (2)有力的弓 健壮,强盛 有余 勉强 (3)借助 与“真”相对 借 (4)声誉,名声 听见 见闻,知识 (5)并列连词,并且 递进连词,而且 顺承连词,就 修饰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转折连词,却 假设连词,如果、假如 (6)介词,从 介词,比 介词,由于预习学案预习学案5.(1)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2)名词做状语,每天
(3)名词做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下
(4)名词用作动词,游泳
(5)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
(6)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预习学案预习学案6.(1) 判断句及介宾短语后置句;(2)~(5)为判断句;(6) 介宾短语后置句;(7)定语后置句;(8)省略句,应为“ 以(之)为轮”。预习学案预习学案7.熟语积累
青出于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曝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一曝十寒:比喻勤奋的时候少,懈怠的时候多,没有恒心。
锲而不舍:比喻坚持不懈。预习学案整体感知【主旨归纳】
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述了学习方面的问题。荀子强调学习的作用,提倡虚心求教,学无止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整体感知精华探究1.第二段中“善假于物也”中“物”所指的内容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不相同。这四者之间不是简单的重复,所以性质有所不同。“登高而招”“顺风而呼”中所假之物“高(山)”“风”,都是自然之物;“假舟楫者”“假舆马者”中所假之物“舟楫”“舆马”,是人的发明创造之物,两者有层次高低之分。(2)说明我们只有学习才能“善假于物”,能利用自然可谓善,能创造可用之物则是善中之善者,也只有“善假于物”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精华探究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对这两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华探究2.两位儒家大师的观点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相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需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学与思要结合起来。荀子并没有否定思考,他反对的是只坐在房间里苦思冥想的学习方法,主张利用外界事物,在实践中学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雄辩有力地证明了空想不如“善假于物”的学习方法。君子之所以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是说,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有成为君子的可能。荀子把“所学”和“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就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精华探究品读鉴赏1.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
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如:“积土成山……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如:“不积跬步……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之感,相反,随着用喻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2.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
文章中“吾尝跂而望矣……而绝江河”这样的简短的排比句式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于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
同样,文章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突出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品读鉴赏拓展阅读因专注而精彩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这种软体动物,既无强健的筋骨支撑躯体,也没有锋利的爪和牙赖以爬行,仅仅凭借“用心一也”的专注,在泥土中锲而不舍地上下通达,获取了生存所必需的东西。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生命可以因为专注而精彩。因为专注,故有其坚持不懈之精神。“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是种持久的耐力、坚定的信仰,它可以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可以借以正视并克服困难。正如非洲戈壁滩上的依米小花,要花费5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小花很难从戈壁滩的地下汲取宝贵的水分,没有水分,生命自然枯萎,毫无精彩可言。贵族小姐南丁格尔如果不是有坚定的信念,锲而不舍的精神,怎么能对抗家人的反对、世俗的偏见,忍受恶劣的条件,抛弃世俗的婚姻,把“护士”一词变成了天使的代名词?南丁格尔的名字在护士的篇章里熠熠生辉,生命的精彩因此得以无限的延长。拓展阅读因为专注,故有其积跬步至千里之善行。专注者,必专注自己的行动,即便是十驾驽马,也会以“不舍之功”来成就善行、德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日积月累定会绽放生命的精彩。壶口瀑布日夜奔腾,这柔和的水硬是将铁硬的石寸寸剁去,乃至壶口位置移动一千五百米处。石缝间的松柏,紧紧抓住每一粒泥土,专注于每一毫米的向上,几度寒暑春秋,终长成高树,伸展繁茂的枝干。邮差弗雷德走街串巷为人送信,专注于做好每一件小事,细节的付出终获丰硕的馈赠。由此可见,厚积薄发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自然界如此,人类亦如此。拓展阅读可以说坚持不懈是专注的内涵,积累善行是专注的外显。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依米小花蜿蜒盘曲根茎,插入地底,一点点蓄积水分,到第六年才吐翠绽放,成就生命的精彩。只有坚持了,专注才能有保障;只有积累了,专注才会有结果,一切的生命都因专注而精彩!拓展阅读【赏析借鉴】 “一切的生命都因专注而精彩”,如何能够做到专注?蚯蚓“用心一也”,依米花“坚持不懈”,南丁格尔“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是专注的内涵,积累善行是专注的外显,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你的生命也会因专注而精彩。拓展阅读写作借鉴【运用点拨】
1.借助于外物往往能让理想早日成为现实。“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告诉我们:当自身的力量不足时,应借助别人的力量,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达到自己的目的。善假于物是一种智慧。2.持之以恒,优劣互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每个人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总有一天能变劣势为优势,能达到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写作借鉴【运用示例】
示例1 善于借助外物,达成自己的目标。《劝学》中提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假于物,能帮我们横渡无边的大海,到达大洋的彼岸;善假于物,能帮助我们飞上太空,探索未知的宇宙世界;善假于物,能帮助我们战胜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摘取成功的果实……
成功,其实并不难,只要你学会借助别人与事物。借助支点会撬动地球,借助智者可以创造奇迹,借助外物可以成就自我……善假于物,智者的选择,成功的捷径。
(高考满分作文《善假于物》)写作借鉴示例2 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功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尊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
(高考优秀作文《积累》)写作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