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文档属性

名称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11 09:5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四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目标:1、知道列强瓜分狂潮的兴起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2、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3、了解《辛丑条约》基本内容与影响;
4、基本了解从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到八国联军侵华、《辛 丑条约》的签订,中国社会性质所发生的变化。一、瓜分狂潮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事件:列强瓜中国分三、瓜分过程 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简表
胶州湾山东大连 旅顺长城以北 新疆广州湾广东 广西 云南威海卫 香港新界长江流域 云南 广东福建门户开放政策的影响:虽使中国免于瓜分,但中国在经济上也丧失了独立性。瓜分狂潮的影响:

使得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
除了沿海、沿江少数城市的经济得到畸形繁荣以外,中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都濒临破产。
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
而自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集团再次控制中国的朝政大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不可能指望清政府抵御帝国主义的瓜分和侵略,只有民众起来进行殊死的斗争,以保卫祖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和民族的生存。
而中国长期受列强欺辱,使地方产生强烈的仇外心理,成为义和团事件的导火线。而掌握清政府大权的慈禧太后借义和团排外,于1900年6月21日以光绪名义向十一国宣战,引起八国联军之役。二、义和团运动原因:
时间:
导火线:列强瓜分中国
过程:在山东兴起
评价:是中国人民郁结多年的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
性质:爱国反帝的农民阶级运动
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扩展到直隶、河南和京津失败原因:
义和团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基本群众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最初,他们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屡遭清政府的镇压。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义和团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为了躲开义和团运动打击锋芒,被迫采取假宣战,真投降的欺骗手法,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义和团运动,使义和团处于内外夹攻的境地。 在国内外敌人的夹击下遭到了失败。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即主要原因)
主观原因:“扶清灭洋”中的“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应有的警惕,盲目的排外义和团团歌
神助拳 义和团 只因鬼子闹中原
劝奉教 自信天 不信神 忘祖仙
男无伦 女行奸 鬼孩俱是子母产
如不信 仔细观 鬼子眼珠俱发蓝
天无雨 地焦旱 全是教堂止住天
神发怒 仙发怒 一同下山把道传
非是邪 非白莲 念咒语 法真言
升黄表 敬香烟 请下各洞诸神仙
仙出洞 神下山 附着人体把拳传
兵法艺 都学全 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 拔线杆 紧急毁坏大轮船
大法国 心胆寒 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 尽除完 大清一统靖江山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1)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
  (2)保存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悠久文化;
  (3)阻止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的可能爆发;
  (4)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并成为“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三、八国联军侵华八国简称:俄、德、法、美、日、奥、意、英
中文谐音:饿 的 话 每 日 熬 一 鹰
奥——奥匈帝国,一战后分裂两个国家。三、八国联军侵华背景: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反帝爱国斗争打乱了列强图谋中国的瓜分步骤,引起列强的极大惊恐。
借口:1900年6月,列强借口中国内乱严重危及他们的在华利益,于是组织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路径:北京大沽口 京津地区
结果:8月,北京陷落,列强在北京进行了烧杀淫掠。
日本军队在其辖区内(北京安定门外)设刑场,斩杀中国人。北京城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下燃烧1900年8月15日,慈禧太后挟光绪仓皇出逃四、《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1、赔款4.5亿两白银2、严禁中国民众成立或加入任何
有反帝性质的组织3、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炮台一律拆毁,
允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4、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并
有各国派兵常驻5、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经济—— 政治——军事—— 政治——外交 (清政府成为了“洋人的朝廷)1842年1895年1901年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协定关税1.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4. 增辟通商口岸
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
收作担保。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
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要地
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
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开始加深完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危机全面加剧中国一步一步的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课堂小结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八国联军侵华:攻占天津 攻占北京
(1900)
经济:赔款4.5亿两白银
政治:严禁人民反帝
《辛丑条约》 内容 军事:拆毁炮台、驻兵要
(1901) 外交:划定使馆界
危害: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