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应用(三)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应用(三)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0-11 13:3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第5节 分数除法应用(三)
问题:①从图中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你是怎样理解“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的?情境引入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问题:②这道题怎样解答,请你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情境引入2.你是怎样画出线段图的,说说数量关系。①上半场的分数+下半场的分数=全场的分数自主探究1.根据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 ③上半场占2份,下半场占1份,全场的份数是3份。自主探究3.根据得到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答:上半场得28分,下半场得14分。自主探究3.根据得到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解法2:解:设下半场得x分,上半场得 2x分。
x+2x=4214×2=28(分) 答:上半场得28分,下半场得14分。自主探究3.根据得到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解法3: 42÷(1+2)=14(分)42-14=28(分)
或14×2=28(分) 答:上半场得28分,下半场得14分。想一想(1)在设两个未知数时,你是怎样想的?等量关系相同。设的未知数不同。 设时要根据两个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来表示另一个未知量。 解方程要注意检验。问题:(2)解方程时要注意什么?(3)两种列方程的方法对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检验1: 14+28=42(分)刚才同学们列出了两个不同的方程,分别求出了上、下半场的得分,那么对不对呢?可以怎样检验?检验2: 28÷14=2小 结练 习 答:书的价格是25元,钢笔的价格是10元。工程问题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画出线段图,说说你遇到了哪些困难。知道了两队单独修需要的时间,这条路有多长呢?工程问题2.我们能不能假设这条路有多长呢?可以怎样假设?假设1:这条路有36 km。假设2:这条路有180 km。假设3:这条路的长度不知道,我可以把这条路看作单位“1”。工程问题3.如果把这条路看作单位“1”,一队12天能修完,那么他们的工作效率该如何表示呢?二队的工作效率又是多少呢?如果没有具体的数量时,我们可以把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用单位“1”来表示的。工程问题4.现在我们假设了这条路的长度是36 km,180 km和单位“1”。请你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计算一下,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工程问题 解法1: 36÷12=3(km)36÷18=2(km) 答:两队合修,7.2天可以修完。36÷(2+3)=7.2(天) 解法2: 180÷12=15(km)180÷18=10(km) 答:两队合修,7.2天可以修完。180÷(15+10)=7.2(天) 工程问题 答:两队合修,7.2天可以修完。工程问题 解法1: 36÷12=3(km)36÷18=2(km) 36÷(2+3)=7.2(天) 解法2: 180÷12=15(km)180÷18=10(km) 180÷(15+10)=7.2(天) 一队1天修的长度。二队1天修的长度。两队合修完需要的天数。一队1天修的长度。二队1天修的长度。两队合修完需要的天数。工程问题一队1天修的长度。二队1天修的长度。两队合修完需要的天数。我发现:不管假设的路程是多少,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单位“1”可以表示任何一个路程,把路程假设为“1”,计算起来更简便。工程问题怎样才知道这些解题方法是否正确呢?练 习如果两辆车一起运,多少次能运完这批货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