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水的组成(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3 水的组成(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10-11 15:07:56

文档简介

《水的组成》
阜阳市第二十一中学
胡占仁
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和展开,符合事物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缩小学生与化学学科的距离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氢气燃烧实验和电解水实验探究得出水的组成结论,既与史实相符,又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渗透了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在学习水的组成基础上,结合前一单元所学元素、氧气的知识,从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使学生对物质的分类有更明确的认识。总体上,教材以水为载体,将化学实验操作和基本概念的学习贯穿其中,以学科知识充实水的主题,用水的主题衬托学科价值,两者互为补充,有利于整体提高学生对水资源和化学价值的认识。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氢气的性质,能说出检验氢气及验纯的方法;
2、认识水的组成,能明确说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资料,从探究水的组成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认识科学探究重要性;
2、充分利用活动探究,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电解水的实验。
【教学难点】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归纳、分析得出水的组成。
实验用品:锌粒、稀硫酸、氢氧化钠、启普发生器、火柴、酒精灯、小木条、试管、水电解器等。
1课时
一、设置情境,激趣引课
1973年的一天,在印度某海域发生一起海水燃烧事件。当时,海面刮起强烈飓风,风速高达70米/秒,卷起海浪三四十米高,突然峰顶燃起熊熊大火,火光冲天,照亮海面几十公里,观看者目瞪口呆。海水为什么会燃烧呢?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从而引入课题。
二、活动探究,探究新知:
1、猜想与假设:(学生讨论,进行猜想)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提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设计方案(小组讨论,设计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方案一、点燃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是否有水生成。
方案二、电解水,若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与结论
实验探究一、氢气在空气里燃烧
学生自学课本:P79页第三自然段,完成表格。学生自学后,得出氢气的物理性质:色、味、态、密度、溶解性。
【小结】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是否易溶于水
氢气
无色
气态
无味
比空气小
难溶于水
【强调】纯净的氢气可以安静的燃烧,不纯的氢气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呢,请同学们观看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氢气的验纯方法及氢气的燃烧实验。
【提问】氢气的验纯方法。
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
步骤
现象与结论
注意事项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表示氢气较纯。
如果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检验时,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时,需要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
氢气燃烧实验:学生观察视频中的实验现象。描述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
氢气燃烧的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有水滴产生。
【讨论】
a.上述实验中有无新物质生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b.上述实验中有什么物质生成?
写出文字表达式:
【讲解】人们发现氢气在空气或氧气里燃烧能生成水之后,又研究了水的分解实验。介绍水电解器,并强调:(1)是直流电源。(2)水中可加适量的硫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水的分解实验。教师来回巡视,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两个电极附近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
两电极
正极端的玻璃管
负极端的玻璃管
现象
比较两玻璃管中现象差异
【提问】两电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81页资料卡片,水的组成揭秘。(让学生猜想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氧气。为下一步的验证作铺垫。)
【验证实验】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正极端玻璃管
负极端玻璃管
现象
解释
水电解巧记忆: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体积比)
【结论】(1)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
【讨论】分析水分解实验,说明其中的哪些现象和事实能够说明水不是一种元素,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结论】(2)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播放】水分子分解的flash动画。
让学生感受化学变化过程中,微观粒子的变化,体会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而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没有变化。
以上再次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H)、氧元素(O)组成的。
4、反思与评价
(1)气体在玻璃管上方聚集的原因是什么?漏斗中的液面为什么上升?
(2)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体积比小于1:2的原因是什么?
【过渡】上面三种物质(水、氢气、氧气)分别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学生自己阅读课本,然后思考讨论下面问题:
问题1:水、氢气、氧气分别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氢气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问题2:现有氧气、氢气、铁、氮气、硫、臭氧、水、二氧化碳、氯化钾、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物质,
(1)哪些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2)哪些物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
(3)哪些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
(4)你能总结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吗?
【练习】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①CO2
②Fe3O4
③H2O
④O3
⑤O2
⑥P
⑦He
⑧P2O5

KMnO4

H2
(11)N2
(12)MnO2
【小结】物质的分类。
【练习】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右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l个氧原子构成的
(3)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知识小结: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还有什么想弄明白的?请同学们谈一谈。
四、布置作业:
基础作业:课本P82练习3、4。
提高作业:完成同步练习。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水的生成
二、水的分解
1氢气的物理性质
1
现象
2检验氢气的纯度
2检验
3
氢气的可燃性
3表达式:
H2
O2
H2
O2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三、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概念。
略。
教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共17张PPT)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
1973年的一天,在印度某海域发生一起海水燃烧事件。当时,海面刮起强烈飓风,风速高达70米/秒,卷起海浪三四十米高,突然,峰顶燃起熊熊大火,火光冲天,照亮海面几十公里,观看者目瞪口呆。海水为什么会燃烧呢?




猜想与假设:
怎样用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方案一:点燃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是否有水生成。
方案二:电解水,若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设计方案:
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提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实验探究一
氢气在空气里燃烧
1、氢气纯度的检验方法
实验步骤
现象与结论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注意: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2、氢气的燃烧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点燃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2.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产生淡蓝色火焰
放出热量.
有水滴产生.
1.文字表达式:
氢气
+
氧气

点燃
实验探究二
电解水实验
两电极
正极端的玻璃管
负极端的玻璃管
现象
比较两玻璃管的现象差异
实验记录一
有气泡产生
产生气泡速度慢
产生气泡速度较快
正极产生气体少,负极产生气体
多,体积比为V正:V负=1:2
实验探究二
电解水实验
实验记录二
正极端的玻璃管
负极端的玻璃管
现象
解释
记忆口诀: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V)】
木条燃烧更旺
气体能燃烧,
火焰呈淡蓝色。
产生氧气
产生氢气
分析与结论:
1、
文字表达式:

氢气
+氧气
通电
(水
H2
O2
)
有氢气和氧气生成,说明电解水是化学变化,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2、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O
H
H
O
H
H
O
H
H
O
H
H
水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
2H2O
2H2
O2
水分子分解过程
反思与评价
1、气体在玻璃管上方聚集的原因是什么?漏斗中的液面为什么上升?
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氧气密度比水小。
2、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体积比小于1:2的原因是什么?
(1)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稍大。
(2)氧气的氧化性强,与电极发生了反应,氢
气不与电极发生反应。
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玻璃管中压强增大,所以漏斗中液面上升。
氧气(
)、氢气(
)、铁(

氮气(
)、硫(
)、臭氧(
)…
水(

二氧化碳(

氯化钾(

高锰酸钾(
)、过氧化氢(
)…
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氧气(O2)、氢气(H2)、铁(Fe)
氮气(N2)、硫(S)、臭氧(O3)…
水(H2O)
二氧化碳(CO2)
氯化钾(KCl)
高锰酸钾(KMnO4)、过氧化氢(H2O2)…
【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四、单质与混合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氧化物】

定义:

特征: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①CO2
②Fe3O4

H2O

O3
⑤O2
⑥P
⑦He
⑧P2O5

KMnO4

H2
⑾N2
⑿MnO2






①②③⑧
⑨⑿
①②③⑧⑿
两种元素,一种是氧元素,化合物
物质分类:
物质
混合物
纯净物
根据物质种类
根据元素种类
单质
化合物
(多种物质)
(一种物质)
(一种元素)
(多种元素)
练一练
2:1
【2017年天津市】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右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l个氧原子构成的
(3)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
C

氢气
+氧气
通电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还想学习
我体会到了
我收获了






基础作业:
完成课本P82页习题3、4。
提升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水的组成》同步练习
通过阅读课本填写下列问题:
1、水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水是
颜色______气味的
体;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
,沸点是
,水在
度时密度(为
g/cm3)最大,水结冰时体积
,所以冰比水
,能__
_在水面上。
2、水的组成:右图为电解水实验,请你回答:
(1)接通电源后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2)接负极的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

可以用
检验,现象是

接正极的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是
,可以用
检验,现象是
。正、负极气体的体积比为

(3)上述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4)上述实验能证明的结论是:




3、物质简单分类:请分析下列物质(能用化学符号表示的请在括号内写出符号),试着将它们分类,并写出分类依据。
氧气(
)、氮气(
)、氢气(
)、磷(
)、硫(
)、铁(
)、铝(
)、碳(
)、水(
)、五氧化二磷(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三氧化二铝(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
)、空气(
)、河水(
)、液氧(

、过氧化氢溶液(
)、
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残留的固体(
)氯酸钾(
)。
(1)你能写出分类和依据吗?
分类:
分类依据
分类:
分类依据
分类:
分类依据
分类:
分类依据
分类:
分类依据
(2)根据上述分类依据,你能归纳下列概念吗?
单质:
,如
________

化合物:
,如
_______

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电解水的实验中,从正极得到的是______气,从负极得到的是______气,这个实验说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该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也可以证明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物质分类,用序号填空:①空气
②水
③河水
④液氧
⑤过氧化氢溶液
⑥二氧化锰
⑦硫粉
⑧氮气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3、下面关于水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
C、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D、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
4、右图表示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与A量筒中的电极相连接的是电池的____________
极,B量筒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VA和VB分别表示A量筒和B量筒中生成的
气体的体积,则VA:VB约等于____________。
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32g,则生成氢气___________g。(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
g/L,氧气的密度为1.43
g/L)。该实验能证明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右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
2:1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2、将下列物质分类,用序号填空:①空气
②水
③河水
④液氧
⑤过氧化氢溶液
⑥二氧化锰
⑦硫粉
⑧氮气
⑨铁丝
⑩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残留的固体
其中(1)属于混合物的是
(2)属于纯净物的是
(3)属于单质的是
(4)属于化合物的是
(5)属于氧化物的是

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右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l个氧原子构成的
(3)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1、没有
没有

0℃
100℃
4℃
1
增大
密度小

2、(1)正负极都产生气体,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大约是正极的二倍
(2)氢气
点燃的方法
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1:2
(3)略
(4
)
上述实验能证明的结论是:
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破裂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但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物质简单分类:
氧气(O2)、氮气(N2)、氢气(H2)、磷(P)、硫(S)、铁(Fe)、铝(Al)、碳(C)、水(H2O)、五氧化二磷(P2O5)、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三氧化二铝(Al2O3),过氧化氢(H2O2)、二氧化锰(MnO2)、高锰酸钾(KMnO4)、空气(
)、河水(
)、
液氧(O2)
、过氧化氢溶液(
)、(
)、氯酸钾(KClO3)。
(1)你能写出分类和依据吗?
分类:O2
N2
H2
P
S
Fe
Al
C
分类依据:都是单质
分类:P2O5
CO2
SO2
Al2O3
H2O2
MnO2
KmnO4
KClO3
分类依据:都是化合物
分类:空气
河水
过氧化氢溶液
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残留的固体
分类依据:都是混合物
分类:
P2O5
CO2
SO2
Al2O3
H2O2
MnO2
分类依据:都是氧化物
(2)根据上述分类依据,你能归纳下列概念吗?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O2
N2
H2
P
S
Fe
Al
C。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P2O5
CO2
SO2
Al2O3
H2O2
MnO2
KmnO4
KClO3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如:P2O5
CO2
SO2
Al2O3
H2O2
MnO2
知识巩固:
1、氧

氢氧两种元素
分子可以破裂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但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①③⑤
②④⑥⑦
②⑥
②⑥
3、C
4、(1)负
氧气
(2)2:1
4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能力提升:
1、A
2、(1)①③⑤⑨⑩
(2)②④⑥⑦⑧
(3)④⑦⑧
(4)②⑥
(5)②⑥。
3、2:1;O2;
(2)C;
(3)
解析:
1、A.硫酸钠溶于水产生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增强溶液的导电性;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氢气,氢气能燃烧,但不助燃;正极生成的气体时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该实验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A。
2、根据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进行分类。
3、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生成的是氢气,氢气是氧气体积的2倍;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l个氧原子构成的;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基础达标
知识巩固
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