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 粤教版必修5 关于青少年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 课件( 11 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 粤教版必修5 关于青少年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 课件( 11 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11 14:4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关于青少年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沈 杰Wgsh1945制作 ?教学目的 1.学习调查报告的写法; 2.学习调查问卷的设计;? 3.形成正确的青少年消费观。 调查报告的特点1、社会性——是时代的镜子;
2、针对性——是问题的反映;
3、真实性——用事实来说话;
4、典型性——反映一般规律。社会性和针对性 据统计,从1979年到2003年,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7%。 2003年,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16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一年增长9.1%,加快1.1个百分点。人均年收入达到1090美元,民众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青少年的消费观念有什么特点呢?真实性 主张“兼顾实惠和高标准”的人占56.2%,则表现了人们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与实力。 ——定量分析 对勤俭节约精神的充分肯定,表明以往社会主导文化强调的这一观念仍然得到当今青少年的认可。 ——定性分析 总之,就当前青少年的……究其原因,一方面……另一方面……——因果分析典型性 本次调查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问卷调查时间为2002年6月10日至7月24日。在北京、上海、天津、广东、云南、陕西等地选取了12所大学、21所中学发放问卷30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2710份。自学阅读自学第20页《调查的开始和报告的写作》,结合本课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与报告之间有何关系?——《调查报告》是“七分调查,三分报
告”。“调查”是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
言权;“报告”是反映“调查”成果的“发言
形式”。2、本课的调查背景如何? ——见第15页注释①3、调查有哪些方式?各有何特点?本课采
取了哪种方式?——调查有表格调查、问卷调查、访问调
查、电话调查、文案调查、实地调查等。
表格调查和问卷调查较为便捷,访问调查
真实可信,电话调查省时省力,文案调查
易于操作,实地调查现场感强。 本课是问卷调查。4、对调查的选题有何要求?本课是否符合这一要求?——应以对当前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造成
影响的某些问题作为选题。本课选题既有
社会意义,又有时代气氛,符合要求。5、设计调查对象有何要求?本课设计是否
合理?——见该文第4自然段。6、本课是如何对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的?——见第21页第5自然段。7、调查报告的双行标题中的正标题和副标题各点明什么:①内容;②对象;③主题;④人物。——正标题点明了③主题;副标题点明了
①内容。8、调查报告的结构形式有哪些?本课采用了什么形式? ——见第22页表格。本课的结构形式是: 背景材料(注释①)——结论——调查结
果及分析——总结。问卷推测1、您是否独身子女?
2、就目前我国的发展水平而言,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应该把握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3、个人消费方面,应该把握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4、勤俭节约是否过时?
5、人是否应该及时享乐?
6、要体现人生的价值,是否应该努力追求眼前最大程度的享受?
7、如果由机会,您是否愿意通过打工挣点钱,补贴家用甚至养活自己?
8、是否正在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