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1 第19课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1 第19课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11 17:2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朓教学目标: 1.了解南朝诗的基本特色和谢脁生平; 2.品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色; 3.揣摩名句和炼字。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写景的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融情于景的写作特色。 导入 1.朗读《登池上楼》,并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内容。 2.新课导入、作者简介: 李白在《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中说:“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玄晖是谢朓的字,南齐“永明体”著名诗人。李白称引的“澄江静如练”,出自本诗《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朓出身世家大族,祖、父辈皆在刘宋王朝官居高位,他与谢灵运同族,经历有些类似。在当时的黑暗的现实环境中,谢朓目睹了仕途险恶,常常流露出忧生之叹。后来受到诬陷,36岁就死在狱中。 他也是一位著名的山水诗人。在中国山水诗的发展史上,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派,而谢朓则使山水诗发展起来,因此他与谢灵运并称为“大小谢”,谢灵运被称为“大谢”,谢眺则是“小谢”。他做过宣城太守,所以又有“谢宣城”之称。 谢眺的山水诗诗风清新、秀丽,李白曾写诗称赞“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小谢”是谢眺,“清发”就是赞美他清新秀丽的诗风。他的写景诗吸收了谢灵运作品中那种细致观察与逼真描写的优点,又避免了谢灵运诗作中的晦涩之感,成就很高。 在中国山水诗的发展史上,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派,而谢朓则使山水诗发展起来,因此他与谢灵运并称为“大小谢”,谢灵运被称为“大谢”,谢脁则是“小谢”。
谢脁的山水诗诗风清新、秀丽,李白曾写诗称赞“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小谢”是谢脁,“清发”就是赞美他清新秀丽的诗风。他的写景诗吸收了谢灵运作品中那种细致观察与逼真描写的优点,又避免了谢灵运诗作中的晦涩之感,成就很高。
2、解题: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题的八个字,点明了时间、地点和望的对象。

晚,傍晚时分
三山,在今南京西南,因有三座山峰相连而得名。
还望,回头望。
京邑,指京城建康。
赏析诗歌1、为何而望?
2、从何而望?
3、望见何处?
4、望后如何?1、为何而望?
诗人被贬去外地做官,即将远离京城健康,一旦离去,恐怕再也没有机会回来。2、从何而望?作者并不是望“长安”“京县”,为什么要写“望长安”“视京县”?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这两句以王粲望长安、潘岳望洛阳比喻自己
回望京邑。这是用典的写法,化用古人诗句。3、望见何处1、齐读诗人望见的景色,从中找出本诗的意象。2、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诗中的画面。
(提示:季节、色彩、声音)白日、飞甍、余霞、澄江、喧鸟、春洲、杂英、方甸4、望后如何诗人回望京邑看到这幅图画,产生了怎样的情感?从哪些字可以看出来? 怀、怅、泪、知学习炼字思考:如何我们同学们心情不好,写文章时笔下
的景物是怎样的?为何诗人处在即将去国离乡的愁绪中,笔下的
景色还如此明艳壮阔?紧扣“望”字写出了景色的壮丽,更加反衬作者
的离情。“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乐”。
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景?1、动静相对,声色结合。 2、运用比喻,生动形象。3、融情入景:紧扣“望”字写出了景色的壮
丽,更加反衬作者的离情。“以乐景写哀情,
倍增其哀乐”。4、精华鉴赏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①采用对比手法。
一是色彩相对:绮红练白,红白相衬,对比鲜明。
二是动静相对:霞动江静,动静相谐。②比喻得当。把霞比作绮,把江比作练,形象生动、具体。
③精于选词。
前句之“余”和“散”:因为霞“散”才显得“余”(残余);
后句之“澄”和“静”:因为江“澄”才现出“静”。
李白有“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的赞赏。
选词的精当揭示了事物之间内在的因果关系
全诗理解: 本诗描写了诗人即将离开建康时晚登三山所见京邑的春日明艳壮阔的美景,抒发了眷恋京城的情感。全诗层次分明,写景如画,感情真挚,开头八句描写春日京城暮色美景,色彩鲜艳,洗练流丽,最后六句写离开京邑的忧伤。因对京邑依恋,所以淹留不忍离开,因怀念乡国,所以三山风景虽佳妙,自己却已无心欣赏。 小结:诗人在诗篇中抒发了对京城的眷恋之情。他即将离京前往外地,不知何时回京,因此登山回望京城,所见京邑的春日明艳壮阔的美景,更触发了他的去国怀乡之情。讨论:
人们有时会被自然景物感动,你什么时侯被
自然景物感动过?感动你的自然景物是什么?有
何特征?感动的原因是什么?拓展延伸这两首诗在抒情写景上有什么异同?(课后题三) 明确:同:两诗都以乐景衬写愁情。 ?????异:“大谢”以写景来抒发其郁郁不得志之情;“小谢”则是以写景来抒发其眷恋京城之情。 [板书]          白日、飞甍 望 ?余霞、澄江  抒发怀乡之情 喧鸟、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