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
教学设计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教学目地
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语言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了解,从而奠定一定美术鉴赏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欣赏美术作品
的同时,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使用美术语言上的不同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开阔美术鉴赏视野,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形式特征和审美意韵的认识,提高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重点
美术语言整体和构成成分之间的辩证关系;几种基本美术语言的特征及其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难点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在于美术语言既是具体的、可分类的,又包含在整个美术作品之中,因而势必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所以必须结合具体作品,调动学生以往的美术知识,通过多样的美术作品来认识和讲解。
教法
讲授课
多媒体教学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是西安市西航一中重点班,学生学习能力较强,综合素质比较高,对美术鉴赏课程兴趣较大,但美术理论知识和美术鉴赏能力还是相对薄弱,对美术专业知识的了解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这类问题在我校学生中是普遍现象。
新课导入
1.(1)教师活动: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这说明人和动物各有自己传达信息的符号。语言是人们用来进行交流的一种手段。其实从我们呱呱落地开始,我们都在进行语言的学习和交流。生活中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语言方式,例如:音乐(节奏、旋律、和声、速度等)、舞蹈(音乐、肢体、服装等)、戏剧(文学、舞美、音乐、人物动作、唱腔、对话等),哪么美术又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来共同研究的问题。
(2)组织学生看图思考
学生活动:在图片中找到代表美术语言的图片作品,不同的作品他们有各自的内容特点,也就是说他们运用了不同的艺术语言。谈谈自己对图片的感受。
板书:美术语言的定义和分类,以及教师的个人见解。
2.讲授新课
一、
什么是美术作品中的艺术语言
二、
基本的美术语言符号:
1、色彩:
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美术语言。它可以分为:固有色、条件色、表现性色彩和装饰性色彩等不同的类型。
教师活动:通过4组8副绘画作品的对比,看看不同的类型色彩的差别。纠正学生的错误。
学生活动:看图谈自己的看法,找到不同的类型色彩的差别。
固有色:就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色彩。
条件色:是指物体周围环境对物体的色彩影响。在很多的写生作品中我们就能明显的感觉到条件色在作品中的运用。
表现性色彩:通过作者对色彩的独特感受和概括,在作品中添加个人情感,大胆的运用色彩来表现主题。
装饰性色彩:主要运用于工艺美术和建筑作品中。具有平面化单纯的颜色,具有装饰性。
2、
明暗:
明暗本来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物体由于受到光的作用而产生明暗变化。(它的基本内容就是:三大面,五大调的规律)
3、形体:
几何学抽象出的基本概念点、线、面、体,(点、线、面、体的关系)在美术作品中,都是作为美术语汇存在的,它们在美术作品中是和形象结合在一起的,来表现物象的轮廓和结构。4、
空间: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具有多维的性质。焦点透视,近大远小,近实远虚。作为美术语言,它是以视觉感觉为特征的。
5、
材质、肌理:
材质,是指材料本身的质地;肌理,是指材料表面的纹理。无论中外美术家创造艺术形象都与使用的物质材料有关。如西方传统绘画离不开画布和油彩的表现力,中国画也一样离不开笔墨和宣纸的性能。还有雕塑作品也一样。随着美术的发展,新型塑料(聚合树脂)和玻璃纤维为材料等综合材料也大量出现在美术作品中。
学生活动:观看了解
三、学生活动:
观看教师作品,学生了解讨论美术语言整体和基本语言的关系
刚才我们给大家分析了在美术作品中常见的几种美术语言,但这里要请大家注意,美术作品和文学作品中使用的语言是不同的。这些基本的美术语言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如果我们把一幅绘画作品中的一根线或一块颜色分解出来它就毫无意义了,也不会被人理解。因此,在鉴赏教师个人作品时,应该把美术语言和整体形象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才能表达出意义。之后教师点评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作品欣赏使大家进一步的认识到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通过美术语言创造的,我们只有了解了艺术语言才能更好的欣赏艺术作品。只有学会运用艺术语言才能创造艺术形象,传达社会意识,表现审美理想。
教师作品:山中云雾,静物花卉,1 2,抽象1号,2号,三号,玻璃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