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学画中国画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课 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学画中国画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10-11 17:2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课
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学画中国画
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与内容设计:
写意花鸟画由于其独有的人文性,除了能够带来美的享受之外,还能够托物言志,深受广大人们所喜爱,其笔墨的特点,也有着极大的发挥空间,较工笔花鸟来说,它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学习,也能够充分展示笔墨的情趣。
在课本中,只是节选了一些近代画家的作品,对写意花鸟画的形成和发展没有一个系统的介绍。
所以,在本节课内,我将以写意花鸟代表人物为载体,回顾上节课所花鸟画的发展史,并展示花鸟画常见的内容。再分析两幅能够充分体现水墨特性的作品,以作品来展现写意花鸟托物言志的特性。另一个环节就是教学生动手画荷花,感受水墨的变化与情趣。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写意花鸟的由来和发展过程。
2 让学生了解写意花鸟画的常见题材内容。
3 通过课堂实践,让学生感受写意画的笔墨情趣。
4 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让学生体会到花鸟画的人文情怀,并能从画家身上感染到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怀。
教学重点:
花鸟画课堂实践,让学生能基本掌握笔墨线面的使用,学会使用泼墨和泼墨来完成写意荷花。
教学难点:
营造古典艺术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花鸟画家创作的意图,体会花鸟画的寓意,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文化史料,花鸟画代表作品,画家简介,笔墨,生宣纸张,
学生准备:生宣纸4尺对开,笔墨,白瓷盘,报纸
教学过程:
一、
写意花鸟画的发展简介
教师出示个人花鸟画作品《琵琶》,播放音乐
以老师作品直接呈现给学生,会给学生更直接的感受,且有一定的亲切感。以此为切入
点,回顾上节课所讲内容---花鸟画的发展,尤其是写意花鸟的形成过程。
图片展示:徐熙,文同,赵孟頫,(陈白)创新生宣纸作画,徐渭的作品
【隋唐时期,人物画达到顶峰,
与此同时,
唐代经济繁荣,统治者生活奢侈豪华,社会习俗与审美观念都有新的要求(此期间出现不少花鸟画高手,如画鹤的薛稷,画马专家曹霸、韩干,还有如韦偃画龙,戴嵩画牛)等
,画家们越来越倾向于描绘花鸟,花鸟画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绘画科目。
从隋唐五代到北宋中时期,花鸟画均以工笔为主,描绘细腻生动,色彩艳丽,描绘对象广泛,写实性极强,注重对象的“真实性”,成为花鸟画的主流。北宋中期以后,徐派画风开始发扬光大,工笔花鸟开始衰落,。以水墨梅竹为标志的人文画风形成,宋代文人画的标志是水墨梅竹成为独立的画科,其代表人物是文人画理论的倡导者文同、苏轼等。他们主张“不专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崇尚笔墨、形式的意趣,强调寓意抒情。元代,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是发展文人画的良好土壤,所以水墨梅竹风行一时,元代倪瓒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的说法,更是将花鸟画推向写意的航道。同时,墨法已备,艺术技巧也达到了足以适应这种表现的要求。明代以徐渭为代表的生宣水墨花鸟的出现是中国写意花鸟画风真正确立的标志。
到清代,写意花鸟画得到大发展出现了朱耷,石涛,扬州八怪尤其是郑板桥,吴昌硕,达到成熟阶段,近代有齐白石,潘天寿等画家。题材和形式都得到极大的发展。】
此内容为老师带领学生回顾

设计意图:水墨写意花鸟发展过程复杂,课堂上不能够详尽地给学生讲解,只能够将代表人物的作品以图片的形式(重点人物:徐熙,文同,赵孟頫,陈白,徐渭的作品展现给学生看,让其粗略地了解到真正地写意花鸟画是形成于明代,以徐渭为代表。
二、
花鸟画常见题材
梅、兰、竹、菊,荷,松,鱼虾,禽类(鹰,鹤,鸽子,麻雀,鸡)
为什么画家钟爱这些题材呢?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何渊源?
学生作答
教师归纳: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松—长青树,喻长寿。梅—--象征傲骨。兰---古人指君子品格。竹---比喻刚直不阿、正直、不屈眉折腰。菊---清雅,隐士,不问世俗。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洁净。这些都是形容人品中的高风亮节,都是好的品格,十分符合文人对道德的追求,所以画家会画这些被人们赋予特殊意义的花鸟。
三、
重点作品赏析和画家简介
本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对水墨写意花鸟画有一定认识,理解中国人文画的特点,理解作品托物言志的特点,感受画家是如何将自己的理想与民族感情寄托于画里的。对比以往的小写意或工兼写的花鸟画,感受大写意画的豪迈奔放,简练概括,洒脱无拘无束的特点,体验画面不拘于形,追求神韵的意境。
关于花鸟画意境:(一幅优秀的花鸟画并不是花鸟的单纯描绘,而是借助于花鸟的描绘,表现画家对自然、对生活的感受和意愿。被描绘的对象只是画家抒情达意的载体。当画家的思想感情和表现对象的神韵气氛交融在一起,通过特殊的构思和形象塑造,巧妙地反映在画面上,使画产生一种动人的境界。这就构成了意境。)
括号内的话摘自-----百度文库
1 徐渭:“青藤画中圣”
作品欣赏《墨葡萄》
画家简介:【徐渭,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号名很多)。他是诗人,他是画家,他是书法家,他是军事家,他是戏曲家,他是民间文学家
,他是美食家,他是酒徒,他是狂禅居士、他是青藤道士、他是旅行家,他是历史学家,他是精神病,他是杀人犯。
明清两代,出现过不少多才多艺的文人。不过象徐文长那样,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能独树一帜,给当世及后代留下深远影响的,却也颇为难得。他的诗,袁中郎尊之为明代第一,他的戏剧,受到汤显祖的极力推崇,至于绘画,他更是我国艺术史上成就最为特出的人物之一。郑板桥对徐文长非常敬服,曾刻一印,自称“青藤门下走狗”;近代画家齐白石曾说:“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故。”吴昌硕说:“青藤画中圣,书法逾鲁公。”徐渭在《书谢时臣渊明卷为葛公旦》中指出:“ 画病,不病在墨轻与重,在生动与不生动耳。”
然而,徐文长的一生却很不幸。他虽然有着强烈的功名事业心和报国愿望,却连举人也不曾考取,中年因发狂杀妻而下狱七载,晚年靠卖字画甚至卖书卖衣度日,终于潦倒而死。老百姓倒是十分喜爱他的,至今在浙江还流传着许多徐文长的故事。
2 朱耷:“哭之笑之----八大山人”
作品欣赏《荷花小鸟》、《孔雀牡丹竹石图》
画家简介:朱耷即八大山人,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法名传綮,字刃庵。又用过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道朗等号,后又入青云谱为道。通常称他为朱耷,但这个名字用的时间很短。
晚年取八大山人号并一直用到去世。其于画作上署名时,常把“八大”和“山人”竖着连写。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后二字则类似“之”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这样的形象,正是朱耷自我心态的写照,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
3 郑板桥:扬州八怪代表
作品欣赏:《竹石图》《兰竹图》
又名郑燮,江苏兴化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艺术名人。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主要代表,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郑板桥出身于书香门第,康熙末年中秀才,雍正十年中举人,乾隆元年中进士,五十岁起先后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计十二年。“得志加泽于民”的思想,使得他在仕途对连年灾荒的平民百姓采取了“开仓赈贷”“捐廉代输”等举措,这引起了贪官污吏、恶豪劣绅的不满,被贬官。之后,他靠卖画维持生活。郑板桥的一生,经历了坎坷,饱尝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态炎凉,他敢于把这一切都糅进他的作品中。品析郑板桥不同时期所画的兰竹图上的题画诗,我们可以透过有限画幅的形象联想到郑板桥的人生经历,联想到清代社会的种种腐败现象,使单幅画面犹如文学作品、影视片一样,叙说着许多许多
名人故事:郑板桥巧治盐商
4 齐白石:国际和平荣誉奖,中国人民艺术家
作品欣赏:《和平鸽》《荷花》《白菜图》“平凡而伟大”
齐白石出身贫寒,作过农活,曾居住于湖南省涟源市杨市镇。1877年,跟随叔祖父学过木匠,次年改学雕花木工,从民间画工入手,曾习古人真迹,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他学诗文书法,游山川名胜,作幕僚寓客,终于成了诗、书、印、画全人神品的千古伟人;他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的精神统一得完美无瑕,使中国画得到国际的重视;他朴实谦虚、自信自强的精神,使他的作品刚柔兼济,工书俱佳,不愧为人民的艺术家。在他的笔下,大凡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他成功的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深深得益于经典样式而又善于出新,故而他的画能够直接的感动人心,向天下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
画家介绍部分,为教师口述。
四、
荷花写意技法示范:《映日》----潘天寿
用笔:中锋,侧锋握笔示范。
用墨:泼墨,破墨(浓破淡)。通过用墨来教学生调墨。
荷叶:用大笔将调好的浓墨用泼墨法表现,(注意侧锋,活墨不要死墨,注意荷叶的形状。
枝干:用中锋,用焦墨,干一点,注意力度的表现,要直,虚实相映。
荷花:朱砂,用中锋加适量水分,采用中锋勾线法表现。
五、学生模仿,教师指导
六、学生作品展示
七、小结并下课
本节课共同学习了解了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代表作品,代表画家,并进行了花鸟画的实践练习,对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历程和特有的人文气息通过学习产生了一定的感受,对于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发扬,希望有兴趣的同学能够进一步加强学习,掌握更多的绘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