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学画中国画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课 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学画中国画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10-11 17:2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课
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学画中国画
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欣赏讨论与实践相结合方式、学生分小组完成作品。
教学时间:1课时
学生分析:
由于中国画的门类多,实际动手操作又有一定难度,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的兴趣可能不会很大,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以争取最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为指导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进行白描花卉临摹、写意花卉临摹、山水小品临摹、人物临摹或写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鉴赏作品和实际动手操作,使他们体验中国画的题材和分类、审美特征及中国画的不同技法的特点。我在使用该课时重点放在让学生尝试花鸟画的笔墨情趣和现代中国画的笔墨趣味的体验方面。
教学目标:
1、了解、体验中国画的题材分类及审美特征。
2、学习中国画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法,体会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风貌。
3、比较传统中国画与现代中国画异同,体验中国画的笔墨趣味。
4、激发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比较传统中国画与现代中国画的异同,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动手临摹,体验中国画的笔墨趣味感受传统与现代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风貌。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作画工具一套、范画、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中国画工具材料学生分为十组,每组四人。
2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中国画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为主要的美术门类,中国画又称国画是指唐宋以来流行的卷轴画,而其渊源则可追溯到战国秦汉时期,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人物,山水,花鸟三个主要的画科。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对于陶冶我们的性情,培养我们的品格,增长智慧和提高审美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我们作为当代的中学生就应该认识和学习中国画。
今天,我们就通过花鸟画这个画科的学习来走近中国画,亲身感受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板书: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学画中国画
二、讲授新课
1、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是中国画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先来了解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简单的说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就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在加上颜料。﹙以实物逐一展示给学生﹚
墨:有松烟墨和油烟墨。 纸:宣纸 砚:盛墨的容器。
介紹毛笔结构
:笔尖 笔肚 笔根﹙画示意图解决﹚用法。如勾,皴,点,染。﹙教师简单示范﹚。
2、“画之气韵出于笔墨”笔墨技法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它是构成中国画技法要素的基础。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实质就是指用笔和用墨的方法。
A、笔法:
中国画的用笔实即用线。线是中国画最基本的造型手段。线在形体的塑造中绝不是一种对轮廓线的描摹,而是在对物象形体把握界定的同时,还能表现出物体的质感、量感和动感。
一方面,线条丰富多姿的形态可以唤起欣赏者对现实生活的万般物象中类似物体形态美的联想,使抽象的线条成为现实事物形体美的一种间接曲折的反映,因而唤起人们的不同感受。
另一方面,画家在运笔过程中个人情绪、意趣、思想的灌注,使得中国画中的线条具有明显的画家个性特征,达到抒情、畅神、写意,进而表现画家的审美理想、气质、心灵、人格的目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画如其人。
中锋---笔锋在上居中,笔根先行,有浑厚刚韧劲挺趣味。
侧锋---笔锋在左、笔根在右,笔杆向右倾运行,反之亦然;或笔锋在上笔至右或自右至左运行,有松动、秀逸的味道。
顺锋---笔杆横卧,顺笔杆方向横抹或顺拖,有洒脆活泼利落的感觉。
逆锋---笔锋在前笔杆向后倾斜,朝笔锋方向运行,有苍茫古朴老辣之意。
3
此外,运笔的轻重缓急,能为各种笔法增加更多的感彩。
B、墨法:
“墨分五色”:焦 浓 重 淡 清(教师演示)。
“墨着得笼统一片,是为死墨。浓淡分明,便是活墨,死墨无彩,活墨有光”初学画者,最难掌握是水与墨的比例,须经长期的探索和练习数量的积累才能熟练驾驭。所以中国画的用墨与用笔是分不开的。笔墨紧紧相连,相得益彰。正所谓“笔情墨趣”。“焦、浓、重、淡、清”,墨分五色。黑白、浓淡、干湿产生出生动的节奏。(教师示范)
用墨的方法:如泼墨,宜表现宏大磅礴的气势,渲染激奋的情绪;积墨,宜表现积郁、厚重、苍茫的感受;浓墨,有热烈奔放,画龙点晴之妙;淡墨,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
C.展示齐白石的不同墨色表现的中国画作品,师生共赏
(稍点评)。
4
齐白石是妇孺皆知的国画大师,他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
、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他的绘画,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他成功地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深深得益于经典样式而又善于出新,故而他的画能够直接的感动人心,向天下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
这幅画是白石老人的经典图式。画中笔酣墨饱,力健有锋的廖廖几笔重墨勾画出篮子;与鲜嫩欲滴红色荔果形成强烈对比。偷香的小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整个画面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构图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造精神;﹙重点选择2-3幅分析画面的笔法,墨法,题材,画风﹚。
3、观看示范,学生练习
A、初步尝试水墨趣味 出示范图〈盘子樱桃〉。
抽1名学生上台直接画樱桃。再提示可以有更多的画法。
B、再示范(破墨法立体画法等)。
4、出示范图(凡高向日葵、陆春涛瓶花等)
5
随着社会的发展,东西方绘画的相互交融,当代有很多的画家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法创作作品,陆春涛瓶花系列就明显的受到了西方静物画的影响。强烈的色彩对比在墨色和线条的调和下仍然不失中国情调。
今天我们就用传统的笔墨方法画一幅现代题材的中国画来体验中国画的笔墨趣味。﹙并作适当的示范﹚
写意瓶花作画步骤:
①构思(举例说明) ②安排构图 ③勾画与落墨
5、学生尝试中国画的笔墨趣味﹙巡回辅导﹚
三、课堂小结学生互评作品,谈出喜欢的原因。
四、收拾整理工具,注意废水的处理,环境的爱护。
二〇一七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