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学画中国画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学生对于中国画已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对中国画的欣赏和分析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但对于难度较大的一些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和画理、画论,还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本科侧重于中国绘画的实践知识的了解和操作,本课上完教学时间为5课时,主要内容为指导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进行白描花卉临摹、写意花卉临摹、山水小品临摹、人物临摹或写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使之能够从多个角度感受和热爱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提升他们对美的感受力。
学情分析:由于中国画的门类多,实际动手操作又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的兴趣可能不会太大,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以争取最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体验中国画的题材分类以及审美特征,学习中国画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法,体会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风貌。
2 能力目标:结合实际练习,使学生创造性地初步了解与掌握中国绘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情感目标:通过对中国画的练习,掌握中国绘画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传统工艺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动手临摹或写生,体验中国画的优秀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貌。
教学难点:中国绘画水墨和意境的把握,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解决方法:加强中国画的练习,从实践中感受中国绘画的精髓。
教学准备:
教师:图片以及相关的多媒体资料
学生:必备的中国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践法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新课导入:
欣赏《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作画的视频。边播放边介绍笔墨纸砚。
三
讲授新课:
介绍中国画的诗书画印,并介绍画家王维的成就。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形成独特的艺术境界,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思想感情受到感染。绘画是否具有意境,这是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而意境又必须通过笔墨来表达。
请学生朗读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欣赏古今“梅、兰、竹、菊”四君子作品,讲解其思想内涵与表现方法让学生感受作品的人格魅力与笔墨的情趣。画家通过这些植物表达怎样的志向?
介绍岁寒三友《松竹梅》。请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观看作品并思考。
请学生思考:
1.你能举出生活中能够托物言志的其它事物吗 2.画家是通过什么方法来传情达意的
老师总结:中国画家借山川树木花鸟蔬果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品格的追求,寄语笔墨,赋予作品崇高的精神气质,正是这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使中国画作品意趣盎然,充满勃勃生机.用笔和用墨是中国画独立于世界画坛的重要因素,经历代中国画家在实践中不断磨砺积累,创造了勾、勒、皴、点等多种技法,加之笔法墨法以及用水的灵活与多变,更兼利用宣纸自由渗化的特性,使画作呈现出随性挥洒,浓淡相宜,妙趣天成的艺术效果。
●古人把执笔方法归纳为推、押、钩、格、托五个字。
●学会正确的执笔方法后,再学运腕。用五字执笔法还要做到“指实掌虚”,掌不仅要虚还要竖起来,“掌竖才能腕平”,“腕平才能悬肘”。
●画工笔人物或者是细微处,必须枕腕来画,即把手腕靠在桌面上或另一只手背上,这样指头也得以稳定,便于描绘其精细处。顺锋:是指笔从怀内至怀外(由左向右),由上向下,这样的笔锋呈顺势。逆锋:是与顺锋相反的方向行笔,笔锋也采用逆势。正用和倒用都可以逆行笔,于笔锋推进中,受阻散开自然形成飞白效果。按笔的轻重,行笔的快慢,画出的效果也不相同。
●中锋:是将笔管垂直,笔尖正好留在墨线中间,画出的线条挺拔流畅,中锋也叫正锋,或叫正用笔。用中锋画的线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画时提、按用力比较
均匀,行笔较稳。若用力不匀,有轻有重,则线条会有粗细变化。
●侧锋:是笔管与纸面不垂直,笔管倾斜,行笔时笔管所指的方向和所画的线条方向也有一定的角度,笔尖不在墨
线中间,
笔尖的一边光,笔腹的一边毛,并有飞白的效果,侧锋线条一边轻、一边重,有一种切削感。
学生思考:ppt中作品用了哪些笔法?
教师介绍“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墨。结合《唐伯虎点秋香》讲解。
用墨:中国画的用墨法,一般是浓研淡用.墨的干湿浓淡,由墨中水分比例来决定.
焦墨:研好的墨,经放置一段时间,待水分蒸发一部分,剩下的墨黑焦浓重
浓墨:研好的墨,不加水直接用黑色浓墨
重墨:墨中稍加水调,虽仍显得墨色较重,却比浓墨稍浅
淡墨:水多墨少,墨色透明浅淡
清墨:以水调极少一点墨,能看见一点点磨痕
综合分析:结合本课所学笔墨知识,分析齐白石《虾》
1.画家的虾和你见到的虾一样吗 2.画家的用笔有你夸赞的地方吗
3.画家是如何表达虾壳的透明感呢 4.画家为什么能画这样生动虾呢 学生作业:
1.根据本课内容做笔墨练习,熟悉笔墨和水,了解生宣的性能
2.选择一幅你喜欢的作品,用简短文字分析一下它的笔墨情趣
思考:
这些画是用什么材料画的 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
这种墨与色相互交融形成的神奇效果,令我们回味无穷,遐想翩翩。其特点在于似
与不似之间,水、墨、色交融变化,颇耐人寻味,这就是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标准之一“韵味”,有“韵”才美,无“韵”是不美的。这些作品是利用水和墨在宣纸上的冲化、融渗产生的浓淡变化,通过墨与彩的泼洒、点染、堆积形成墨、色、水相互辉映的效果。这种效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水墨画的韵味。
国画:就是中国人用自己制造的工具材料,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创造出来的画。国画有几千年的历史
,每一时代的画家都以自己的创造,使传统中国画技法更加丰富多彩。
水墨画就是在传统技法上不断的创新,水墨画反映出来的审美情趣,既有历史的、民族的特点,又有时代的、创造的新意。富有韵味,是中国画特有的美感。介绍自己的作品,介绍中国画的分类:写意与白描。
要求:自己动手创作一到两幅水墨作品,用笔要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