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
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同学们通过对玉石的了解学会基本的识别不同玉石的能力;
2、让同学们了解古人用玉石的物理属性来比喻德行的文化内涵;
3、让同学们了解玉石的审美追求,从而为玉器这一传统的文化根脉的传承
出一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玉石的鉴定与学习让学生学会基本的鉴别方法,同时让学生了解我国几千年的玉石文化;
2、图片展示法、实物展示法、鉴定法、分组讨论法,点兵点将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欣赏和分析以及实践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并更加全面的了解玉石及玉器这一大自然的瑰宝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并为玉石文化的传承出一份力,同时提高自身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识别不同的玉石;
【学习难点】对玉石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教学资源】玉石、玉器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导学过程(导案)
学生学习活动(学案) 【导学过程1:】.
1、导学:
音乐:《雨花石》引出玉石原石,(图片展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玉石的鉴赏,在探讨之前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
引入问题:玉石和玉器有什么区别?
(玉石经过人为的加工就变成了玉器,一个是原石,另一个是成品。)
【学生学习活动1:】
学生欣赏作品,初步感受玉石这一大自然的瑰宝给我们带来的震撼,
(学生自由发挥)
【导学过程2:】
一、玉的概述
古代人称“石之美者”为玉(即漂亮的石头)
1、玉石的形成:玉石的形成条件是极其特殊复杂的,它们大多来自地
【学生学习活动2:】
下几十公里深处的高温融化的岩浆,这些高温的浆体从地下沿着裂缝涌到地球表面,冷却后成为坚硬的石头。在此过程中,只有某些元素缓慢地结晶成坚硬的玉石或宝石,且它们的形成时间距离我们非常遥远。
引言:玉是石头,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玉石,人们给品种多样的玉石进行分类;
2、狭义上的玉:把玉分成硬玉和软玉两大类,硬玉即翡翠,而软玉主要是指新疆的和田玉。 (图片展示)
3、广义上的玉:不仅包括和田玉、翡翠,而且还包括玉髓,黄龙玉、黄蜡石、田黄、水晶、玛瑙、琥珀、、绿松石、青金石等其它传统玉石 (图片展示)
学生分组识别不同的玉石,完成下面任务:
(每个小组会拿到一件有标号的玉石,给同学们5分钟的时间鉴别并小组讨论,最终回答是什么玉石,在小黑板上学出答案)
答案:
1( )2( )3( )4( )
5( )6( )7( )8( )
【导学过程3:】
二、玉器文化的传承
1、玉器的发展
引言:玉石经过人为的加工就变成
了玉器,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
丰富的玉器;
(课件展示传统玉器代表作品的总
结表格)
小结:玉器由最初的单一的礼器发
展到后来饰品和工艺品行业,雕刻
的工艺水平也在不断的发展,玉器
的使用和制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
不断的传承。
引言:作为玩物的玉器为何能在人
类社会的发展中越来越普及,原因
是什么?(因为玉器承载着文化一
起发展)
【学生学习活动3:】
1、
(花2分钟时间阅读书本,主要了解传
统玉器的代表作品)
问1:作品是什么时期的?叫什么?做什么
用的?
问2:为什么玉器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衰落
反而越来越普及?
2、玉器的审美追求:
A、比德于玉:
东汉到两汉时期,人们把对于玉的审美,比附于社会道德规范,提出“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玉本身有着不同的属性,人们把玉的某些属性比喻成道德行为的相应准则,这样一来,实际上玉器就成了德行高尚的象征。)
B、玉器制作上的审美追求:玲珑剔透的华丽之美;突出玉的天然材质,追求至大至高的朴素之美(大圭不琢)
C、其他对玉器的审美追求。
2、阅读课本第七页“比德于玉”段落完成下列表格,用回答问题的方式来完成:(使用点兵点将的方式,寻找5位同学来完成下表)
玉的属性
文字记载
德行
光泽感
硬度
通透性
密度
清脆的声音
德育延伸:同学们应该佩戴一件玉器,时刻提醒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品德高尚的新时代人。
3、玉器制作上的审美追求:玲珑剔透的华丽之美;突出玉的天然材质,追求至大至高的朴素之美(大圭不琢)
4、养生(男戴观音女戴佛、节节高升,吉祥如意、知足常乐等)、殓葬(金缕玉衣,舌含玉蝉)。
【导学过程4:】
总结:
玉器的鉴赏跟中华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我们今天这堂课所涉及到的只是中国几千年玉文化的冰山一角,同时同学们要知道,玉器鉴定和传统的文化是离不开的,只有拥有丰富的传统玉文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玉器鉴定大师。
【学生学习活动4:】知识拓展:
玉石品质的鉴定(软玉和硬玉)
硬玉标准
1.颜色:绿色最好。最好的绿色翡翠是正阳绿(指鲜艳翠绿色)。
2.种类:最好的翡翠是“玻璃种”又称“灵地儿翡翠”。通透程度十分高。
3.坑
一般老坑比新坑好,籽料比山料和半山料好,半山料比山料好。
4.大小越大越好。当前大块的翡翠少见了。
软玉标准
1.颜色:白色最佳,羊脂玉为最佳。其它各色也有佳品。黄玉紫玉色浓的好,墨玉墨点多的好。玉颜色内蕴通透的好。
2.种类:和田玉最佳,其它玉种亦有佳品。
3.历史:古玉最佳。关于古玉的划分标准,有人认为民国时的玉为古玉,有人认为汉以前的玉为古玉。
4.雕工:软玉硬玉不同,软玉更注重雕工的。
概念:
俏色:也称巧色,即因材施艺,工匠利用玉石的不同部位的色彩、纹理,设计成具有浑然天成特色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