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和技能:了解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进而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学习能力,通过引导鉴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课后用学到的鉴赏方法分析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赏析、评价故宫建筑,激发学生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进一步体会劳动创造艺术,艺术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
故宫和天坛的整体规划、屋顶样式、木结构构造及建筑装饰彩画雕刻等方面的介绍。
教学难点:
古代建筑的较多的专业术语,需结合具体图像,深入浅出讲清楚。
教学方法:
讲授、展示、评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材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去过北京吗?北京不仅是我们中国的首都,而且是一个历史文化古城,有相当多的名胜古迹,比如故宫、长城、天坛、圆明园等等(由学生说),这些都是古代建筑艺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世界上有过许多优秀的建筑体系,但有的已经中断,象古埃及、古印度的建筑,只有中国古达建筑同欧洲见者伊斯兰建筑延续至今,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尤其是中国古代建筑和欧洲古代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而最能代表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便是北京故宫,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这一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魅力。
二、讲授新课
展示中国古代建筑:北京故宫太和殿\苏州网师园\乔家大院\十三陵地宫\北京妙应寺白塔。 (总结: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
1、宫殿建筑
2、园林建筑
3、民居建筑
4、陵墓建筑
5、宗教建筑
(二)、中国古代建筑特点
北京故宫(紫禁城)全景展示
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这是一座举世无双的宫殿群。是世界五大宫殿(中国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美国白宫)之首。它是国内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
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北京故宫始建于永乐4年,永乐18年基本建成,历时14年,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地方。故宫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占地面积7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周有高达10多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相围绕,城墙的四角还分别建有角楼。它是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它。
北京故宫故宫,又称紫禁城,(名源自紫微宫,位于天空上的中宫中央,在北斗星的东北。有15星环列,古人认为是宇宙的中心,天帝之所居的地方。汉代首都未央宫就称为紫薇宫,清顺治十二年命名宫禁为紫禁城。
问:你们知道紫禁城一共有多少间房子吗?
相传,当初修建紫禁城时,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打算把宫殿的总间数定为一万间,可是就在他传下圣旨后的第5天晚上,突然做了一个梦,梦见玉皇大帝把他召到天宫责问
紫禁城的宫殿数为何要压过他天宫一万间的数。
永乐皇帝醒后连忙召刘伯温进宫,把那梦说了一遍。刘伯温听了也是一愣:“那玉皇大帝可是惹不得的
!他天宫是一万间,咱就建它9999间半。既不失玉帝的面子,又不失皇家的壮观气派和天子的尊严!”
实际上,9999间半
的数字只是传说而已,并不确切。目前故宫里殿、宫、堂、楼、斋、轩、阁、总间数为
8707 间。
若干条纵深的轴线来安排这么多的建筑,众多房间以院落的形式展开,每个院落当中都有成组的建筑,每栋建筑相互之间都是有主有从,有正有配,他就是这样用建筑的手段来表达封建社会封建礼制所表达的那种等级和秩序。
1.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
重要建筑都是以“群”的形式组成一个院落。除园林外,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横两条轴线进行布局,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故宫的这种总体布局,突出地体现了保守的封建礼教制度。而整个故宫的设计思想更是突出地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权力和封建等级制度。
2、巧妙框架式结构--木结构
中国建筑体系与其他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这种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具有“墙倒屋不塌”
之妙。木材料的缺点是易燃,于是宗祠大庙门口必放大水缸。
3、色彩的运用
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是由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方法,以维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的关接,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而且还可以防虫蚁。在封建社会中,色彩的使用也受到等级制度的限制。黄色是最尊贵的颜色,绿色次之。
黄色(尤其是明黄)琉璃瓦屋顶最尊贵,是帝王和帝王特准的建筑(如孔庙)所专用。宫殿内的建筑,除极个别特殊要求的以外,不论大小,一律用黄琉璃瓦。宫殿以下,坛庙、王府、寺观按等级用黄绿混合(剪边)、绿色、绿灰混合;民居等级最低,只能用灰色陶瓦。主要建筑的殿身、墙身都用红色,次要建筑的木结构可用绿色,民居、园林杂用红、绿、棕、黑等色。
(三)、故宫建筑群如何体现皇权至上?
1.展示故宫布局图
问:故宫的总体布局有什么特征?这样布局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
故宫的整体布局呈中轴线式布局,左右对称。这种布局体现了等级制度严格和皇权威严,封建时代一切以皇帝为中心的思想。整体布局以乾清门为界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功能为“前朝后寝”。外朝最主要的三座宫殿,自南向北,依次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外朝为礼仪及行政办公区。内廷包括南起乾清门前的广场,北至坤宁门,以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为主的位于中轴线上的大宫殿院落。这里座落着紫禁城的主人——皇帝和皇后的正寝宫殿位于前三殿后中轴线上,
故宫由于是皇宫,所以一切都以皇帝为中心,体现严格的等级制度,除了整体布局以外,其他的装饰也是这样。
2.展示纵轴线主要建筑示意图
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
(外朝三大) (内廷后三宫)
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学生游览故宫(由南向北)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此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午门是皇帝颁诏,宣布出征命令和将士班师回朝献俘的地方。大殿用的是最高等级的建筑规格,重檐庑殿顶九开间,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
“ 凹”方形广场,俗称五凤楼。
太和门紫禁城外朝宫殿的正门。北京故宫最大的宫门。门内为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堪称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门。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重建。面阔九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一千三百平方米。重檐歇山顶,汉白玉基座,梁枋等彩绘。门前列铜狮一对,是故宫六对铜狮中最大的一对。
外朝三大殿
外朝三大殿,为外朝区最主要的三座宫殿,自南向北,依次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外朝为礼仪及行政办公区。
太和殿是东方三大殿(北京紫禁城太和殿;曲阜fù孔庙大成殿;泰山岱dài庙天贶kuàng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
故宫外朝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故宫中最大的宫殿。为皇帝登基、完婚、寿诞、重大节日受百官朝贺、赐宴的地方,民间俗称“金銮殿”,位于故宫南北中轴线的显要位置,是皇城全部建筑的核心,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重檐庑殿顶,下坐3层汉白玉台阶,面阔11间,进深5间,殿高35. 05米,面积2377平方米,共55间,72根大柱。殿内设御座。是故宫中最高大的建筑。
太和殿内景:太和殿的装饰十分华丽,室内外梁枋上饰以级别最高的和玺彩画,正中设座,背后有七扇金漆屏风,全部雕饰彩绘以龙为主,太和殿内多采用金龙和玺彩画。藻井上有蟠龙戏珠。金砖铺地(因而又名金銮殿)(金砖是因其打造时所需的钱很多,因而得名),太和殿内地面共铺二尺见方的大金砖四千七百一十八块。但是金砖并不是用黄金制成,而是在苏州特制的砖。其表面为淡黑、油润、光亮、不涩不滑。太和殿匾额“建极绥猷”(
jiànjísuíyóu含义:君临天下,建立雄伟强大的国家,安抚海内的藩fān 属,创万世之功业)匾,为乾隆皇帝的御笔,现存的牌匾为复制品。原件在袁世凯称帝时被换下,已佚。
太和殿屋顶:规格最高重檐庑殿顶,仙人走兽为11个,九五之尊中“九”个都不能体现其规格。
太和殿前雕塑:日晷嘉良铜龟铜鹤体现江山永固。
中和殿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中和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建筑面积580㎡。屋顶为单檐四角攒尖,屋面覆黄色琉璃瓦,中为铜胎鎏金宝顶。是皇帝去
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
保和殿为庆宴与殿试之所,面阔九间,重檐歇山顶,规格低于太和殿。
北面御路九龙戏珠:这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块石雕,长十六米五七,宽三米零七,厚一米七零,重为二百五十吨。图案是在山崖、海水和流云之中,有九条口戏宝珠的游龙,它们的形象动态十足,生机盎然。御路的石料来之不易(距北京200公里的河北曲阳,沿途挖井140口,冬季用水泼街成冰,以旱船人力拉拽运送),凝结了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血汗,也体现了古代劳工人民的智慧。御路和一系列汉白玉石的龙纹雕刻显示了皇权的威严,再次体现了封建社会一切以皇帝为中心的思想。这条路,在当时只有皇帝才能走。尽管石雕御路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使用功能,但却大大增加了皇家建筑所特有的奢华、高贵气质,在视觉功能上对建筑的威严气势起到相当大的烘托作用。
内廷后三宫
位于前三殿后中轴线上,是内廷中心建筑。以门庑相围,平面呈矩形,包括南起乾清门前的广场,北至坤宁门,以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为主的位于中轴线上的大宫殿院落。这里座落着紫禁城的主人——皇帝和皇后的正寝宫殿。
乾清宫是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是故宫内廷正殿,内廷后三宫之一。面阔9间,进深5间,高20米,重檐庑殿顶。殿的正中有宝座,两头有暖阁。属于明清两代皇帝在紫禁城中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朝的顺治、康熙都以乾清宫为寝宫。它是后三宫之首,位于乾清门内。
交泰殿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和生日时接受庆贺礼的地方。泰殿平面为方形,面阔、进深各3间,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鎏金宝顶,小于中和殿。
坤宁宫坐北面南,面阔连廊9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明代是皇后的寝宫。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在古代皇后的地位跟皇帝相对,是天下女性中最尊贵的,皇帝是天,皇后就是地,皇帝是乾,皇后是坤,皇后也是天下间之唯一,皇后的寝宫名坤宁宫,乾清宫代表阳性,坤宁宫代表阴性,以表示阴阳结合,天地合壁之意。
御花园
从森严、宏伟的宫殿群走出来,进入御花园,我们终于看到绿色的树木了。尽管御苑依然不脱宫廷建筑的设计思路,但毕竟是与外朝内廷不同的环境氛围。
御花园总面积为一万一千多平方米,其中重要的建筑有钦安殿和万春亭、千秋亭等二十来座亭、榭、楼、台。
神武门紫禁城北门。初名玄武门,取古代“四神”中的玄武,代表北方之意,后因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改名神武门。内设钟鼓,与钟鼓楼相应,用以起更报时。但皇帝居宫中时,神武门上的钟不鸣。清代选秀女,将嫔妃迎入宫中均走此门。1924年,逊帝溥仪被驱逐出宫即由此门离去。门外上方匾额“故宫博物院”为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于1971年题写。
讨论:
故宫建筑群如何体现皇权至上?
1.总体布局
2.建筑规模
3.屋顶样式
4.龙的世界
5.各种雕塑
6.独特色彩的应用
(四)、祁县古建筑
山西祁县地处黄河流域的晋中盆地,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明清时代的商业重镇。
祁县古称昭馀,总面积85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自古就是“川陕通衢”之要塞,早在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春秋时为晋大夫祁黄羊食邑,正式置县为西汉初年,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漫长的岁月、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秀的文化遗产,为祁县留下了精美绝伦的民居建筑。
1994年1月3日国务院公布祁县为中国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建设部古建专家郑孝燮先生对祁县评价为“北京有故宫、西安有兵马俑、祁县有民宅千处”,给予祁县古建文物和历史文化以高度的评价。
祁县现有文物保护单位160处,馆藏文物5000余件,馆藏古籍图书5.1万册,现存明清两代院落1000多所,房屋两万余间,百家老字号遍布古城,素有“金祁县”之称。像乔家、渠家、何家等全国著名的巨商大贾与平遥、太谷商帮称雄商界,故有“执全国金融之牛耳”之誉。
祁县古建文化渗透着浓郁的晋商文化,宏大、厚重而精致。具有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的文化特色,以深邃富丽而闻名于世。2006年祁县已被确立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8处。东观镇被列为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
历经岁月之久。韶光流逝,几度春秋,风雨沧桑。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民国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并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乔家大院又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目前保留下来的北方清代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集适用与艺术为一体,有“皇家看故宫,民宅数乔家”之佳话。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所有场景都在乔家大院拍摄,因而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渠家大院是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汉族民居建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城,当年的主人在县城内建有40个院落,人称“渠半城”。整个建筑群总面积23,628平方米,现已开发出7,500平方米,整座大院宏伟庄重,高峻威严,气象森然,散发出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全国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明楼院、统楼院、栏杆院、戏台院巧妙组合,错落有致。悬山顶、歇山顶、卷棚顶、硬山顶形式各异,主次分明,浓缩着汉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和深厚艺术底蕴,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渠家大院是一座宏伟的民居建筑群,分8个大院、19个小院、240间房屋,迄今保存完好,五进式的穿堂院全国罕见。
兴梵寺,位于山西省祁县东观镇东观中学校园内。始建于宋天圣三年(1025年),原址在西管村,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迁移今址。寺内现存大雄宝殿,殿内塑像已毁。是祁县保存最早的一座寺庙,2004年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与渠家大院同时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课程小结
故宫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也因此导致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作为我们年轻一代,在引以为傲的文物面前,应该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