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 课件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课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 课件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10-11 21:4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传统艺术的根脉 ———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第一节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

导入新课 播放图片:“完璧归赵”,讲述”完璧归赵”的故事。提问学生: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那么,玉石又是从何时分离出来,为何又有那么高的地位呢?
完璧归赵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
1、中国古代玉器艺术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是哪个时代?有哪些代表文化?
2、良渚文化玉琮、玉璧和玉钺的特点?
3、商代俏色工艺是怎样的?
4、东周到两汉时期人们把对玉的审美比附于社会道德规范(比德于玉),如何比呢?
5、玉器的制作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为哪两种不同的审美追求? 指导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生互动解决问题1、 中国古代玉器艺术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是哪个时代?有哪些代表文化?旧石器时代
把玉从各种石头中区分出来是人类审美认识的重要发展。
新石器时代晚期
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出现了第一个高峰时期。 (图片:《玉鹰》 、《玉人》、) 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猪龙玉雕》、《玉龙》良渚文化:《兽面纹玉琮》 、《玉璧》2、 良渚文化玉琮、玉璧和玉钺的特点?玉琮用以祀地,制造非常精细严谨,外方内圆的造型和层次的变化经过了精密的计算,不少器物上还琢出由浮雕与刻线组成的细如毫发的神人兽面纹。(图片《兽面纹玉琮》))
玉璧用以礼天,圆形有孔良渚文化的玉璧光洁无饰,突出了材质自身之美。(图片《玉璧》)
玉钺是代表着最高杀伐之权的武器,其墓主人可能是军事领袖。
3、商代俏色工艺是怎样的?俏色工艺雕刻的重要技巧,它要求工匠艺术家要善于相石,因材设计。(图片:商代《俏色玉鳖》、现代《龙盘》)
4、东周到两汉时期,人们把对于玉的审美,比附于社会道德规范,提出“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如何比呢? 首先“温润而泽,仁也”,玉的材质温和柔润有光泽,与儒家学说核心的仁可以相比。对于贵族人物的最高赞誉就是“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再就是对于玉的材质之内在结构的欣赏,以玉体密致坚刚(“缜密以栗”)比附于知(智);以“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具有很好的透明度,比附于忠;以玉材的重量感“垂之如队(坠)”比附于礼。
还有对于玉之声音的美(“叩之,其声清越而长,其终诎然”)比附于乐。
5、玉器的制作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为哪两种不同的审美追求?一种是追求玲珑剔透的华丽之美。(图片:战国《龙凤玉佩》、现代《群芳揽胜》、金《玉“春水”饰》、商《玉凤》)
另一种是突出玉的天然材质,追求至大至高的朴素之美。“至敬无文”“大圭不琢”(图片:《玉璧》、《玉龙》)
问题结论1、中国古代玉器艺术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是哪个时代?有哪些代表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 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山东半岛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东南沿海的良渚文化,把中国古代玉器艺术推上第一个高峰时期。
2、良渚文化玉琮、玉璧和玉钺的特点?
玉琮用以祀地,制造非常精细严谨,外方内圆的造型和层次的变化经过了精密的计算,不少器物上还琢出由浮雕与刻线组成的细如毫发的神人兽面纹。
玉璧用以礼天,圆形有孔良渚文化的玉璧光洁无饰,突出了材质自身之美。
玉钺是代表着最高杀伐之权的武器,其墓主人可能是军事领袖。
3、商代俏色工艺是怎样的?
俏色工艺雕刻的重要技巧,它要求工匠艺术家要善于相石,因材设计。
4、东周到两汉时期,人们把对于玉的审美,比附于社会道德规范,提出“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如何比呢?
首先“温润而泽,仁也”,玉的材质温和柔润有光泽,与儒家学说核心的仁可以相比。对于贵族人物的最高赞誉就是“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再就是对于玉的材质之内在结构的欣赏,以玉体密致坚刚(“缜密以栗”)比附于知(智);以“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具有很好的透明度,比附于忠;以玉材的重量感“垂之如队(坠)”比附于礼。
还有对于玉之声音的美(“叩之,其声清越而长,其终诎然”)比附于乐。
5、玉器的制作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为哪两种不同的审美追求?
一种是追求玲珑剔透的华丽之美;
另一种是突出玉的天然材质,追求至大至高的朴素之美。
“至敬无文”“大圭不琢”
中国古代玉器欣赏:中国古代玉器欣赏:课堂小结玉石文化与我们的生活距离较远,大家都比较生疏,平时的关注程度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品种有相当的差距,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从具体作品鉴赏入手,培养学习鉴赏的兴趣,要把玉器作为艺术作品来鉴赏,主要是玉石雕刻的艺术性传递出来的文化、技能、创造性。特别作为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才能的一种展示,玉石精品承载着伟大的民族精神。课后思考玉从石器中分化出来以后,石器雕刻有哪些发展?(参考第五课古代雕塑和第八课现代雕塑)。下课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