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天上人间——壁画 课件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课 天上人间——壁画 课件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10-11 22:1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天地之间——敦煌莫高窟壁画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四课长治学院附属太行中学 张慧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敦煌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窟中国著名石窟寺 公元367年,有位叫乐尊的僧人云游到鸣沙山?东麓脚下,此时,太阳西下,夕阳照射在对面的三危山上,他举目观看,忽然间他看见山顶上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万尊佛在金光中闪烁,金光在空中,飘舞,乐尊被这夕阳映照的奇景感动了,认为此地是佛祖的圣地。于是乐尊顶礼膜拜,决心在这里拜佛修行,他请来工匠,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 乐尊开窟千年敦煌艺术宝库

大而盛者曰敦煌,为丝路交通枢纽。
公元367年,乐尊和尚在鸣沙山开凿石窟,开凿一直延续到元代,明清废止。被世人称为世界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敦煌石窟, 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 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 其中以北朝和隋唐的作品最佳。 北朝(西魏)《狩猎图》北朝(北魏)《九色鹿王本生故事》 唐代壁画构图巧妙,场面宏大,主次分明,人物线条流畅,充满想象力,是敦煌石窟壁画中的佳作。唐朝《反弹琵琶》唐朝 《西方净土变》局部《夜半逾城》壁画题材之一——佛传故事 佛传故事,指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故事。
《夜半逾城》这幅画描绘了释迦牟尼做太子时,为寻求“解脱”,立意出家,半夜里骑马越过城池,入山修行的情景。画中悉达多太子头戴宝冠,骑马握缰,天神为他托住马蹄,马前有骑虎的仙人开道,身后有飞天、力士保护。飞天奏乐散花,流云飘动,天花飞旋,一派灵动的境界。
?
此画神奇而生动,想象力丰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九色鹿王本生故事》壁画题材之二——本生故事 这是敦煌最早的横条连环故事画。故事讲述了九色鹿王救起溺水之人,但溺水人见利忘义,到宫廷告密,并带领国王前往猎取鹿角及皮毛,鹿王毫无惧色,向国王诉述溺水人忘恩负义的劣迹。国王深受感动?,下令全国禁捕,而溺水人则因违背誓言而周身生疮。
  ?
本生故事指释迦牟尼前世的事迹,佛教认为人有前世。《九色鹿王本生故事》8个情节划分壁画题材之二——本生故事九色鹿救人1溺水者行礼2九色鹿的陈诉8国王和王后4溺水者 告密5捕鹿途中6溺水者指鹿7休息中的九色鹿3情节发展由两边向中间结束,把画面的高潮放在中间,令观者深思!《九色鹿王本生故事》片段欣赏而那个溺水者因为自食其言,顿时浑身长疮,满口腥臭。九色鹿用人语向国王说明了一切,被感动的国王从此下令不许任何人伤害、捕捉九色鹿。
?   
佛教理念
  
  故事抨击了见利忘义的行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明因识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壁画题材之三——经变故事经变画:以佛经为依据,用绘画的手法表现佛经内容的,即为经变画。 《西方净土变》天乐盈空宝树、楼阁西方三圣
与诸圣众七宝池与
八功德水层次分明
中心对称

佛教常识

南无阿弥陀佛,意为归命无量智慧,无量觉悟。
阿弥陀佛所在的 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 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世界。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西方三圣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佛说阿弥陀经》中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唐代画家采用中心对称式构图,场面宏大,主次分明,西方三圣居于画中,高超表现技巧,把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和神圣展示出来。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