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1.贵州是我国最早探索乡村旅游发展的省份之一,形成了西江千户苗寨、开阳十里画廊、安顺天龙屯堡、贵定音寨、贵阳“泉城五韵”、黔北“茶海”等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下图为乡村旅游产业链示意图。
结合图分析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形成对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解析】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经济、社会及文化等多个方面,图中的信息是回答问题的关键,如文化产业、服务业、加工工业、交通运输业、信息服务业等多个方面。
答案:带动相关产业(手工艺品生产、农副产品加工等)的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乡村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促进乡村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等。(四点即可)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近两年,鄱阳湖旅游再次成为江西各界人士讨论的焦点。鄱阳湖旅游已经确定了“一湖(鄱阳湖)三山(庐山、龙虎山、三清山)两城(南昌、景德镇)一村(婺源)”的旅游线路。下图为鄱阳湖周边旅游线路图。
(1)根据图中信息,从位置、质量等方面评价该地区的旅游发展条件。
(2)简述旅游业对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解析】第(1)题,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越近越利于旅游开发;旅游资源质量高,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第(2)题,旅游业的作用较多,这里只需回答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案:(1)市场经济距离近;旅游资源种类丰富,集群性好,游览价值高。
(2)拓展市场,带动交通、商业、餐饮、金融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化;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3.(2017·鄂尔多斯模拟)农业旅游作为一项新的旅游项目,已成为世界潮流。20世纪60年代初,西班牙农场主把自家房屋改造装修,接待游客前往观光度假,被认为是农业旅游的起源。后来又向深层次发展,游客不仅“看”而且“干”,由过去欣赏结果,变为参与过程,真正体验农活的“原汁原味”。如今,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出现了更高级的农业旅游形式:租地自种。下图为农业旅游景观图。
指出上图中农业旅游体现的突出特色,并简析我国发展农业旅游的意义。
【解析】农业旅游体现的突出特色主要从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色和价值方面进行考虑。读图可知,农业旅游是面向城市的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对于城市人来讲,农村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农业生产特色特别突出。发展农业旅游的意义主要从发展农业特色旅游对农村发展的影响角度分析,由于农村旅游的开展,可以调整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农村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同时延长了产业链,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了城乡之间的交流,缩小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差异,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农村、农民以及农业问题。
答案:特色:农村自然或人文景观、农业产业特色。
意义: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别;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之一。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下图中白点是在美国同一地点全年不同月份部分日期早上8:30拍摄的太阳曝光照片。甲、乙、丙是在二分与二至日内从日出到上午8:30对太阳连续曝光拍摄而成的光弧。据此完成1、2题。
1.拍摄镜头朝向 ( )
A.东北
B.西南
C.东南
D.西北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光弧拍摄日日落时直立旗杆影子指向东南方
B.甲光弧拍摄日美国朝南开窗的房间内正午阳光照射面积达全年最大值
C.乙光弧拍摄日北京应在北京时间6:00日出
D.丙光弧拍摄日武汉的白昼达一年中最长
【解析】1选C,2选A。第1题,甲、乙光弧都有日出部分被遮挡住,在二分二至日内,上午8:30太阳位于东南部天空,拍摄到的光弧分布在东南部天空,所以拍摄镜头的朝向应是东南方向。第2题,根据图片中光弧的高度,甲是夏至日,日落西北方向,旗杆影子朝向东南方向;甲光弧拍摄日,美国朝南开窗的房间内正午太阳照射面积达全年最小值;乙光弧拍摄日是二分日,北京地方时6时日出,而此时北京时间为6:16;丙光弧拍摄日为冬至日,武汉的白昼达一年中最短。
读同一时刻不同日期晨昏线图,图中最外圈纬线为60°S,浅色阴影区域为T1时刻黑夜范围,深色阴影区域为T1时刻过后的T2时刻黑夜范围。完成3、4题。
3.T1时刻,世界时为 ( )
A.2月6日6:00
B.2月6日20:00
C.11月7日6:00
D.11月7日20:00
4.自T1至T2时期,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A.上海市盛行东南风
B.北京市正值多雨季节
C.亚洲高压势力增强
D.澳大利亚正值麦播忙季
【解析】3选C,4选C。第3题,从图中可以判断出T1时刻,90°E平分昼半球,其地方时为12时,由此可判断出世界时(0时区区时)为6时;从图中看出T1过后,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在扩大,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向南移动,因而T1时刻,世界时应为11月7日6:00。第4题,自T1至T2时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季节上应为北半球的秋季转向冬季,亚洲高压势力增强。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下图表示的是我国五个省级行政区的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矿物能源占全国总储量的比例。读图回答1、2题。
1.A、B、C代表的矿物能源分别是 ( )
A.煤、石油和天然气
B.煤、天然气和石油
C.天然气、石油和煤
D.石油、天然气和煤
2.图中①②③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
A.山西、黑龙江、新疆
B.黑龙江、山西、新疆
C.黑龙江、新疆、山西
D.新疆、山西、黑龙江
【解析】1选C,2选C。第1题,四川是我国天然气富集区,最多的是天然气资源,A是天然气;内蒙古是我国的煤炭大省,C表示煤炭;据此可推断B是石油。第2题,①省石油资源丰富,②省的天然气资源和石油资源都丰富,可判断①是黑龙江,②是新疆;③只有煤炭,且最为丰富,应是山西。
读我国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完成3、4题。
3.图示产业链体现出的核心工业部门是 ( )
A.发电
B.煤炭开采
C.焦化
D.钢铁冶炼
4.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对该地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 )
A.改善空气质量
B.减轻运输压力
C.减少煤炭开采
D.减少劳动就业
【解析】3选B,4选B。第3题,从图中三条主要产业链的起点可以看出都是煤炭开采,故核心工业部门是煤炭开采。第4题,煤炭燃烧产生电力,不能改善当地空气质量;发电烧煤还是要开采煤炭,促进就业;在当地发电,减少了煤炭运输,减轻了运输压力。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下图为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反映我国东部地区气温空间变化的规律是 ( )
A.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加而减小
B.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C.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加先减后增
D.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加变化不大
2.下列有关图中M点所对应地形区的地理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B.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
C.400
mm年等降水量线
D.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解析】1选B,2选D。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高纬度地区气温变化显著,气温年较差大;低纬度地区气温变化小,气温年较差小。第2题,M点位于34°N附近,与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相当,因而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和田玉矿脉位于昆仑山,开采难度大,发源于昆仑山的玉龙喀什河,自古是和田玉的主要产地,古代采玉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在河床拣玉。结合图,完成3、4题。
3.古人采玉的主要河段在 ( )
A.M河段
B.N河段
C.H河段
D.R河段
4.影响图中和田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
A.资源
B.地形
C.水源
D.交通
【解析】3选B,4选C。第3题,山脉中玉石出露地表,被河流侵蚀、搬运后带到河流落差较小处,因河流搬运能力下降而沉积。图中R、H位于河流上游,主要表现是侵蚀和搬运作用;N位于河流下游、山麓地带而水量大,图中等高线稀疏而落差小,河流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沉积作用,玉石最可能沉积在此处河床;M位于下游沙漠地带,因水量较小导致玉石基本不会被搬运到此处。第4题,图中和田位于山麓地带、沙漠边缘,属于干旱区中水资源较丰富地区,故水源是其形成城市的主导因素。
(2017·湖州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乌伦古湖为一内流湖,其离额尔齐斯河最近处不足2千米。为了改善乌伦古湖的生态,1969年修建了沟通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湖的水渠。完成5~7题。
5.图中地区主要山脉的走向是 ( )
A.东北-西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南北走向
6.额尔齐斯河注入 (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7.1969年水渠建成后,乌伦古湖和额尔齐斯河水流方向及湖水矿化度(水中含盐类的数量)变化为 ( )
A.乌伦古湖流入额尔齐斯河,变低
B.额尔齐斯河流入乌伦古湖,变低
C.乌伦古湖流入额尔齐斯河,变高
D.额尔齐斯河流入乌伦古湖,变高
【解析】5选C,6选D,7选B。第5题,读图可知,图示地区位于我国新疆北部,主要山脉是阿尔泰山脉,根据图中河流干流的走向,判断山脉是西北-东南走向。第6题,根据所学知识,额尔齐斯河向北注入北冰洋,是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第7题,1969年水渠建成后,根据图中支流流向,乌伦古湖距山麓地带远,地势较低,所以水渠的水流方向是额尔齐斯河流入乌伦古湖。大量河水注入,导致湖水矿化度变低。
(2017·郑州模拟)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8、9题。
8.该区域是 ( )
A.湟水谷地
B.雅鲁藏布江谷地
C.河西走廊
D.横断山区
9.该区域丰富的自然资源不包括 ( )
A.水能
B.地热
C.太阳能
D.沼气
【解析】8选B,9选D。第8题,根据经纬度及图中等高线数值等可知,该区域为青藏高原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第9题,雅鲁藏布江在图示河段流量较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该区域靠近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该区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多晴朗天气,因此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沼气最适合在温暖湿润的地区推广使用,而该区域海拔高,气温低,不利于沼气的生成。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下表为1800~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的国际比较,读表回答1、2题。
年份
1800
1900
1950
2000
2010
中国
3.8
4.4
11
36
49
美国
6.1
40
64
79
82
英国
20
69
84
79
80
德国
5.5
49
72
73
74
法国
8.8
39
56
77
85
1.表中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的国家为 (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2.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 ( )
A.城市化水平低
B.逆城市化现象严重
C.城市化速度慢
D.城市化问题较少
【解析】1选B,2选A。第1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1950~2000年,英国城市化比重下降,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而此时段其他国家的城市化率都在上升。第2题,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水平低,但城市化速度快;目前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突出,但并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水文系统主要包括城市人工水文系统和城市自然水文系统两部分。两个系统侧重点不同,又有一定的交叉。在城市现有的功能中,人工水文系统在供水、排水中起到重要作用,自然水文系统起到辅助作用。所以,多数城市水文系统需要修复。完成3~5题。
3.关于人工水文系统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
①部分降水被导入排水管网白白浪费
②增加了污水处理系统的负担
③充分利用了公园、绿地等蓄水空间
④城市地表径流会污染河流、湖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城市自然水文系统只起辅助作用,是由于 ( )
A.城市地面硬化多,蒸发、下渗少
B.城市降水多,排水困难
C.城市需水量大,降水比重小
D.城市污染严重,降水难利用
5.修复城市水文系统,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
A.合理布局功能区是唯一有效手段
B.应以改变整个流域的水循环为目标
C.应彻底恢复到自然水文系统状态
D.可用GIS对水系进行模拟分析
【解析】3选C,4选A,5选D。第3题,人工水文系统将城市雨水导入下水道排走,水资源没有被绿地、公园充分储存,所以③错误。第4题,由于城市地面硬化,城市自然水循环受到干扰,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第5题,修复城市水文系统,目标是改善城市水循环,但城市环境是一个人工系统,不可能恢复到纯自然状态,可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科学整治。
(2017·广东联考)下图为城市住宅用地的两种布局模式。读图回答6~8题。
6.我国目前很多住宅用地采用“大院式”布局,其主要原因是 ( )
A.地价低廉
B.人口密度大
C.便于管理
D.地形平坦
7.下列关于两种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院模式有助于功能混合布局
B.大院模式有助于节约城市用地
C.街区模式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D.街区模式有助于节约建设成本
8.城市住宅用地布局从“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的影响有 ( )
A.增加住宅小区公共空间
B.人口向城市中心迁移
C.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D.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解析】6选C,7选C,8选D。第6题,住宅用地采用“大院式”布局,四周有墙,相对比较安全,也便于在一个小区内统一管理,与地价、人口密度和地形关系不大。第7题,街区模式道路与住宅区混合布局,有助于节约城市用地,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但会导致建设成本提高。第8题,小区没有围墙,道路与小区内部道路联通,方便交通,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但不会增加住宅小区公共空间,与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人口迁移无关。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下图为1954~200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 )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2.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 )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通讯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解析】1选D,2选B。第1题,读图,根据图例判断,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负相关,A错。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正相关,B错。图中西北部的数值较大,说明相关性较大,C错。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D对。第2题,根据图中等值线,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江淮地区梅雨强度有的地方增大,有的地方减小,A错。此时耀斑活动也最强,通讯卫星信号易受干扰,B对D错。漠河地区不会出现极昼现象,C错。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年内变化,读图完成3、4题。
3.该地区 ( )
A.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
B.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
C.春季的太阳辐射高于秋季
D.日照时数夏季最长
4.该地区8月与12月太阳辐射相差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 )
A.太阳高度
B.日照时数
C.天气状况
D.植被覆盖
【解析】3选C,4选A。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春季(3、4、5月)的太阳辐射总量高于秋季(9、10、11月)的太阳辐射总量;该地区的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日照时数秋季最长。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8月的日照时数少于12月,但太阳辐射高于12月,这与8月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12月有关。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近年来,中国产业转移“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富士康集团从深圳到郑州等地设立新工业园;惠普公司关闭上海工厂,在重庆设立电脑制造基地……,据此回答1、2题。
1.“西进运动”( )
A.是以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为主要驱动力
B.是西部地区交通条件改善的必然结果
C.代表了工业由分散走向集中的发展方向
D.反映了市场需求对工业的影响减弱
2.“西进运动”的有利影响有( )
A.促进西部逆城市化的发展
B.导致东部工业化水平降低
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
D.促进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解析】1选A,2选D。第1题,我国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工资水平低、土地地价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西部地区布局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第2题,“西进运动”属于产业转移的范畴,相关产业转移到我国内地地区,可促进内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等。我国沿海地区可加速进行产业升级。
(2016·武汉联考)读日本产业向外转移比例变化图,完成3、4题。
3.日本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是( )
①接近原料地
②劳动力廉价
③政府政策
④市场广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1951~1994年,日本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是欧美,其主要原因是欧美( )
A.技术进步
B.交通便利
C.资金充足
D.市场广阔
【解析】3选D,4选D。第3题,日本资源不足,市场狭小,所以,把产业向外转移是为了获取原材料和市场,同时依赖相应的政府政策。第4题,1951~1994年,欧美经济发达,市场广阔,是日本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
读甲、乙两地某类企业2014年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图(单位:元),产品市场价格均为102元。回答5、6题。
5.该类企业从甲地迁往乙地的主导因素是( )
A.技术
B.原料
C.市场
D.劳动力价格
6.该类企业转移到乙地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①甲地产业结构升级
②甲地大量失业
③乙地产业结构调整
④促进乙地城市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5选A,6选D。第5题,图中显示两地成本差异主要表现在技术成本上,则企业由甲地迁往乙地的主导因素是技术。第6题,从成本构成上看,该企业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迁往乙地会促进乙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促进其工业化与城市化。对甲地而言,有利于资源要素向更高级产业集聚,促进其产业结构升级;由于劳动力需求较少而不会导致大量失业。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罗布泊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干涸,但地下埋藏着丰富的资源。读哈罗铁路示意图,完成1、2题。
1.哈罗铁路施工过程中 ( )
A.崎岖的地形严重影响施工进程
B.恶劣的生态环境是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
C.需要跨越大片沼泽地
D.需要突破冻土等技术难题
2.该铁路建成后有利于 ( )
A.哈密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
B.新疆全国性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C.罗布泊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D.东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解析】1选B,2选C。第1题,沿线气候干燥、环境恶劣,这是铁路建设过程中遭遇的重要难题,沿线地区没有冻土发育。第2题,该铁路所在区域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合建设全国性商品粮基地;该铁路主要服务哈密周边地区,特别是罗布泊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
天津港吞吐量在中国北方居第一位,跻身世界港口10强。天津港南北两侧各有一条长达数千米的奇特长堤,读下图,回答3、4题。
3.天津港跻身世界港口10强的主要原因是 ( )
A.位于渤海,有着优良的港湾条件
B.位于海河入海口,可以海陆联运
C.陆上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
D.依托天津市,有足够的资金保证
4.图中长堤的主要作用是 ( )
A.减轻风浪的威胁
B.避免来往船只相撞
C.便于货物的装卸
D.增添一道亮丽风景
【解析】3选C,4选A。第3题,吞吐量大小取决于港口周边地区的交通便捷程度和经济腹地的大小,故选C。第4题,天津港位于典型的东亚季风区,风大浪高,南北长堤的主要作用是减轻季风吹起的风浪的威胁。
(2017·南京模拟)2016年6月,历时8年全长2
266千米沪昆高铁(上海至昆明)全线通车(下图)。沪昆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据此回答5、6题。
5.贵州至云南是沪昆高铁建设难度最大、耗时最长的一段,其主要原因是
( )
A.雨多雾多,滑坡台风频繁
B.地形多样,地质条件复杂
C.交通不便,劳动力短缺
D.经济相对落后,科技水平低
6.建设沪昆高铁,最主要的意义是
( )
A.缓解我国东西方向货运压力,完善交通运输网
B.加强地区间联系,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C.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增进民族团结
D.促进沿线地区农矿产品的销售,缩小东西差距
【解析】5选B,6选B。第5题,贵州至云南是沪昆高铁建设难度最大、耗时最长的一段,其主要原因是经过云贵高原地区,地形多样,地质条件复杂,位于内陆地区受台风影响小,劳动力不是建设难度大的原因,我国高铁建设科技水平高。第6题,建设沪昆高铁,最主要的意义是加强地区间联系,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高铁以客运为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对外联系,对脱贫致富影响小,对沿线地区农矿产品的销售影响小。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2013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2013年,该流域 ( )
A.生物多样性锐减
B.土地利用率下降
C.城市化水平提高
D.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2.近年来,该地作物播种广泛采用地膜覆盖技术,目的是 ( )
①减少水分的蒸发
②改善热量条件
③防止水土流失
④减轻土地风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1选C,2选B。第1题,建设用地增加说明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提高。第2题,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地区,地膜保湿、保温,减轻土地风蚀,但对防止水土流失作用不大。
读我国黄土高原某地1990~2010年人类活动强度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关于1998年以前该地区人地关系及其生态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粮食生产压力不断增大
②毁林开荒、开垦草原、过度放牧等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
③羊存栏量和耕地面积同步增加,人口、粮食、环境呈现良性循环
④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加剧
⑤非农人口不断增加,工矿业不断发展,利于生态保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4.1998年以来,该地区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不可能是 ( )
A.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牧,植树造林
B.煤炭开发地区土地复垦
C.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和结构,牧业比重增加
D.工矿业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解析】3选D,4选B。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98年以前该地区耕地面积多,羊存栏量低。人口数量增加,对粮食的需求增加导致毁林开荒、开垦草原、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使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加剧。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98年以来,该地区耕地面积下降、羊存栏量上升,这与该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退耕还林、还牧的实施有关;同时,工矿业的发展、城市化的提高也会占用大量耕地。
(2017·青海联考)黑河中游流域地处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是甘肃省最重要的商品粮和瓜果蔬菜基地,集中了全流域90%以上的耕地和人口,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读图回答5、6题。
5.目前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 )
①水资源短缺
②水土流失
③植被退化
④沙漠化、盐碱化
⑤旱涝灾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6.该河下游弱水流段,近几十年来逐渐由常年性水流变为季节性水流,下游的湖沼湿地日渐干涸,向荒漠转变,其主要原因是 ( )
A.雪线上升,冰雪融水减少
B.降水减少,气候变干
C.植被减少,蒸发下渗增加
D.流域内水资源分配不合理
【解析】5选B,6选D。第5题,由于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发展,使得生产规模扩大,用水量增加,水资源短缺;河流下游绿洲植被退化;出现沙漠化和盐碱化现象。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多发生在地势坡度大、降水集中多暴雨的东部季风区。第6题,造成河流下游流量减少、湖沼湿地日渐干涸并且向荒漠转变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全球变暖、气候变干、蒸发增强等),也有人为原因(流域内水资源分配不合理),并且人为原因为主要原因。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读图甲和图乙,完成1、2题。
1.图甲中,形成该河谷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
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风化作用
C.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D.风化作用、冰川作用
2.图乙中,E、F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出现在河流的(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1选C,2选D。第1题,图乙中显示,R河的源头地带海拔接近5
000米,说明源头附近有冰川活动,源头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从图甲中的河谷形态看,该处河谷狭窄,呈“V”型,应是河流的上游河谷,且该“V”型河谷出现在一个大“U”型谷的底部,说明先经冰川侵蚀,后经流水侵蚀形成。第2题,图乙中E示意的河谷形态是河流在山谷中的形态,应该位于河流的中上游;图乙中F示意的河谷呈现出展宽的特征,应是位于河流的下游。
读地貌模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由图可知( )
A.沉积物主要是风力作用形成的
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
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
4.该地貌主要分布在( )
A.山间河谷出口处
B.大江大河的中下游
C.盆地中心
D.河流入海口处
【解析】3选C,4选A。第3题,图示地貌为冲积扇的剖面图,沉积物主要是流水作用形成的;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扇形地上部地下水埋藏深。第4题,冲积扇主要分布在地势和缓、沉积作用明显的山间河谷出口处。
(2016·潍坊模拟)下图为欧洲中纬度地区某小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甲地( )
A.以侵蚀作用为主
B.可发展为大城市
C.农作物一年三熟
D.易遭受洪涝灾害
6.该流域内( )
A.甲、乙聚落间以水运为主
B.乙地公路沿等高线分布
C.丙渡口建在河流的左岸
D.丁地修梯田发展种植业
【解析】5选D,6选B。第5题,由图可知,甲地位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地区,该处以沉积作用为主;地势平坦,易受洪涝灾害的影响;该地受地形的制约,不会发展为大城市;该地位于欧洲中纬度地区,热量条件不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三熟的需要。第6题,乙地位于山区,甲乙之间的河流落差大,不利于水运的发展;乙地位于山区,公路应沿等高线分布,以减小坡度;河流的左岸(凸岸)沉积作用明显,不利于建渡口,丙位于河流的右岸;丁处坡度过大,不宜修梯田。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西省某县低山丘陵区的花岗岩、钾长石和瓷土等建材资源丰富。下图为当地建材资源开发前后相关信息示意图。
该地区生态问题的分布特点有何变化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解析】读图可看出,开发初期问题区域呈点状分布,开发12年后,问题区域扩大,呈面状分布。该图为当地建材资源开发前后相关信息示意图,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建材资源开发,破坏植被与表土;该区域位于江西省某县,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且持续时间长;加之问题区域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多坡地,加剧流水侵蚀作用,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分布特点:以点状分布为主变为以面状分布为主。成因:①(露天)开采,破坏植被与表土;②该地区是低山丘陵区,多坡地;③降水量大且集中,流水侵蚀强(水土流失严重)。
2.(2016·昆明模拟)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罗布泊曾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罗布泊人是新疆维吾尔族最古老的族群,他们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新中国成立后,发起多次开垦浪潮,开展土地平整运动,致使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增加。在20世纪中后期,因塔里木河流量减少,周围荒漠化严重,罗布泊迅速退化,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完全干涸。
简述罗布泊干涸的原因及该湖干涸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解析】原因可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来分析。从自然角度来看,罗布泊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从人为角度来看,该地由于过度开垦,人口激增,用水量增加,塔里木河取水增加,导致湖泊来水量减少,最终干涸。该湖干涸会使水生生物死亡,周边环境恶化,荒漠化加剧。
答案:原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强;人口激增,造成上游河段过度取水。影响:水生生物死亡;周边植被成片死亡;风沙加剧,荒漠扩大。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某市位于北纬47°37′35″,西经122°19′59″。该市存在一条活跃的地质断层,它直接通过该市区下并不断造成地震。自从有历史记录的一百五十年间,该市一共发生四次大地震。据此回答1、2题。
1.通过该市的地质断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外力作用
B.内力作用
C.内、外力共同作用
D.太阳辐射的影响
2.该市风景秀丽,其多姿多彩的地貌形态是由于( )
A.地壳放射性元素衰变造成的
B.内力作用造成的
C.以内力作用为主,内、外力共同作用下造成的
D.以外力作用为主,内、外力共同作用下造成的
【解析】1选B,2选C。第1题,从经纬度判断该市是美国的西雅图,地质断层属于地壳运动的结果,属于内力作用。第2题,任何地貌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完成的,但总的来说以内力作用为主。
读某区域地层剖面图,图中数码①~⑦代表岩层,回答3、4题。
3.岩层①④⑤⑥从新到老的排序是( )
A.①④⑤⑥
B.⑥⑤④①
C.⑥①⑤④
D.①⑤④⑥
4.推断岩浆活动以前的地质演变过程( )
A.侵蚀、沉积、断层、沉积、侵蚀、沉积
B.沉积、侵蚀、沉积、断层、侵蚀、沉积
C.断层、侵蚀、沉积、侵蚀、沉积、沉积
D.沉积、侵蚀、断层、沉积、侵蚀、沉积
【解析】3选C,4选B。第3题,据图可知,④⑤⑥均为沉积岩层,故埋藏越深的岩层形成时间越早,①为岩浆活动形成的,且岩浆岩侵入穿过④⑤两个沉积岩层且①分界面不平整,故①形成在④⑤岩层之后⑥之前。第4题,据图推断,②及其以下底层有一个底层顶部不平整,应为在该沉积岩层形成之后受外力侵蚀形成的,之后地表物质又开始沉积,②及其以下岩层不连续,中间为一处断层,该断层位于③岩层以下,故断层形成以后,上覆岩层又开始沉积,②③岩层之间的分界面不平整,说明在③沉积岩层形成之前,②岩层受到过外力侵蚀。
(2017·襄阳模拟)灵璧石产于安徽省灵璧县,该地在震旦纪期间(距今8亿~4.4亿年),为一片浅海海滨,在海相沉积作用
(海洋环境下,近海洋动力过程产生的一系列沉积)下,发育成各类岩石矿体。在距今约4亿~2.3亿年前
发生了燕山构造运动,伴有火成岩喷发活动,原有岩石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现在的灵璧石。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能够表示灵璧石岩石类型的是 ( )
A.a
B.b
C.c
D.d
6.图中过程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5选C,6选C。第5题,灵璧石属于变质岩,分析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a为喷出岩,b为侵入岩,c为变质岩,d为沉积岩。第6题,变质作用指的是形成变质岩的过程,由图中可以看出c为变质岩,则③为变质作用。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齐云山的风光绮丽动人,山中奇峰、怪石广布,岩岩皆景,洞、涧、泉遍布其间,全山的地质构成为层积砂岩,赤如朱砂,灿若红霞,为典型的丹霞地貌。齐云山与黄山、九华山并称为皖南三大名山,现在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下图为皖南部分旅游景区示意图。
(1)简述齐云山形成的地质过程。
(2)试分析齐云山较黄山、九华山游客相对稀少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齐云山形成的地质过程主要是沉积、隆起和侵蚀。第(2)题,齐云山游客数量少的原因应主要从旅游资源特点、交通通达度以及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
答案:(1)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层;内力作用使地表隆起;风化和流水侵蚀作用使该地形成奇峰和怪石。
(2)齐云山距离黄山、九华山太近,而其旅游资源的景观特点与黄山、九华山雷同;交通通达度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接待能力不强。
2.阅读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台湾岛旅游资源众多,大陆不断升温“台湾游”,赴台热的原因有两岸直航开通,赴台旅游成本大幅下降等。
(1)评价台湾岛发展面向大陆旅游项目的条件。
(2)简述大陆不断升温的“台湾游”对台湾岛发展的意义。
【解析】第(1)题,从旅游资源、位置与交通、旅游设施等方面分析。第(2)题,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分析。
答案:(1)台湾岛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价值高;台湾岛地理位置距大陆近,两岸直航,交通方便;大陆旅游市场广阔;台湾岛旅游基础设施完善。
(2)带动台湾岛旅游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台湾岛就业机会,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促进台湾岛环境的建设和保护。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1.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说明苏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为旅游景观欣赏提供的启示。
(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简析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多风景名胜的自然原因,并分析其具有的美感特征。
(3)比较九江市和岳阳市发展旅游业所依托的主要旅游资源的差异。
【解析】第(1)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说的是欣赏角度,“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是欣赏距离。第(2)题,江南丘陵地区的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优越,所以易形成自然风景名胜,其美感主要体现在形象美、动态美、色彩美及听觉美等方面。第(3)题,从图中读出九江和岳阳的位置,看其周围的旅游资源有哪些,然后作出比较和论述。
答案:(1)旅游景观的欣赏应选择观赏位置,包括观赏距离、角度、俯仰视等。
(2)江南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茂盛,云雾飘渺,山地富有色彩美;流水的侵蚀作用强大,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山地地貌,富有形象美;清泉飞瀑,四季流水,富有动态美;流水潺潺,鸟鸣松涛,富有听觉美。
(3)岳阳市依托岳阳楼,属于人文旅游景观,九江市依托庐山,属于自然和人文并重的旅游景观。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一处举世闻名的自然奇观,位于美国科罗拉多高原,大峡谷全长446千米,平均宽度16千米,最大深度达1
829米,平均谷深1
600米,总面积2
724平方千米。
材料二 科罗拉多国家公园耗资3
000万美元的悬空透明玻璃观景廊桥,建造在大峡谷南缘老鹰崖距谷底1
200米的高空,为U字形,最远处距岩壁21米。廊桥宽约3米,底板为透明玻璃材质。
(1)说明科罗拉多大峡谷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具有的旅游价值。
(2)该地旅游业发达,每年可吸引50万游人前来观光。玻璃廊桥对改变旅游者观赏效果有怎样的作用
【解析】第(1)题,科罗拉多大峡谷是由于地壳上升,流水侵蚀而成,属于著名的自然景观,因此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第(2)题,玻璃廊桥的修建,改变了旅游者的观赏位置,因位置、角度、俯仰的变化,可产生不同的美感享受。
答案:(1)地壳上升,流水的侵蚀。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
(2)改变旅游者观赏的位置,深入峡谷,俯瞰峡谷和科罗拉多河景观。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美国每年都有一批人员定期随季节变化在国内迁移,其迁移主要路线如下图所示。回答1、2题。
1.导致图中人口迁移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环境变化
B.婚姻家庭
C.农业活动
D.气候变化
2.对该类人口迁移的主要时间和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 )
A.春季向东迁移
B.夏季向西迁移
C.秋季向西迁移
D.冬季向南迁移
【解析】1选C,2选D。第1题,此题注意审题,是一批人员定期随季节变化在国内迁移,该批人员随季节变化而迁移,所以其影响因素也具有季节性。农业活动具有典型的季节性,这批人员很有可能随农事活动而南北迁移。第2题,美国迁移的农业工人,冬季在南方进行越冬作物的管理工作;春季和夏季随作物的耕种、管理而北移,秋季和冬季又随作物的收获与耕种而南移。
下表为按输出地分的农民工地区构成(单位:%),读表回答3、4题。
2012年
2011年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部
中部
西部
农民工
42.6
31.4
26.0
42.7
31.4
25.9
外出农民工
31.5
36.7
31.8
31.6
36.6
31.8
本地农民工
60.8
22.9
16.3
61.4
22.7
15.9
3.从表中可以看出 ( )
A.在东部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在减少
B.在西部务工的农民工增速最快
C.东部地区农民工以外出为主
D.中、西部地区以就地就近转移为主
4.农民工数量的变化对西部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
A.改善投资环境
B.减小人口合理容量
C.加大环境压力
D.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解析】3选B,4选C。第3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12年东部地区农民工的比重在下降,中部地区的比重未变,西部地区的比重在上升,说明在西部务工的农民工增速最快;东部地区农民工的比重下降,但由于总量上升,因而在东部务工的农民工数量也在增加;东部地区农民工以就地就近转移为主,中、西部地区以外出为主。第4题,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从表中数据可知西部地区农民工增加较快,这可能会加大西部地区的环境压力。
(2016·浙江高考)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5、6题。
5.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 )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6.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解析】5选D,6选C。第5题,解题需要理解三者的关系,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因而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促进城乡间人口流动,带来农村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第6题,人口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我国目前人口流动来看,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区域协调发展会导致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缩小,从而减缓流动人口增长;小城镇人口也属于城市人口,人口从小城镇流向大城市,都是城市人口的变动,没有提高城市化水平。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某国际航班从罗马经18小时的飞行,于北京时间星期一17时10分安全降落在北京机场。此时,飞行员看到一轮红日正在跑道西边的尽头。据此回答1、2题。
1.飞机降落时,晨昏线的位置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 ( )
2.飞机从罗马(东一区)起飞的时间是当地时间 ( )
A.星期一的18:10
B.星期一的12:10
C.星期日的18:10
D.星期日的16:10
【解析】1选D,2选D。第1题,航班在北京机场降落时,飞行员看到一轮红日正在跑道西边的尽头,也就是日落时分,此时北京时间为17时10分(120°E),北京地方时(116°E)应为16时54分,即该日北京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南半球。能反映太阳直射南半球且116°E附近有昏线(日落时分)的是D。第2题,罗马在东一区,北京属东八区,两地相差8-1=7个时区,北京比罗马时间早。航班降落时,罗马区时=北京时间星期一17:10-7=星期一10:10;航班飞行了18小时,飞机从罗马(东一区)起飞的时间应往后退18小时,所以飞机从罗马(东一区)起飞的当地时间是:星期一10:10-18=星期日(24+10:10)-18=星期日16:10。
下图是我国四个城市下半年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
3.日出时间变化幅度最小,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
A.①城市
B.②城市
C.③城市
D.④城市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城市位置最靠南
B.②城市自转角速度最小
C.③城市纬度比①城市高
D.④城市位置最靠东
【解析】3选B,4选D。第3题,读图可知②日出时间变化幅度最小,位置最靠南,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最大。第4题,位置最靠南的纬度最低,应该日出时间变化幅度最小,为②城市;四个城市的角速度相同;③城市日出时间变化幅度比①城市小,故③城市纬度比①城市低;找秋分日这一天,几个城市都是地方时6时日出,结合北京时间,可以得出D选项正确。
下图中D地此时是2015年12月21日的正午时刻,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据图回答5、6题。
5.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是 ( )
A.等于1/2
B.大于1/2
C.小于1/2
D.全球同在一天
6.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 ( )
A.2016年1月6日16时
B.2016年1月5日8时
C.2016年1月5日16时
D.2016年1月6日8时
【解析】5选A,6选C。第5题,图示时刻,180°经线为12时,0°经线为0时,0时经线与国际日界线相对,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第6题,C地位于120°W经线上,C地时间的计算步骤如下:轮船到达B地时,用时6天,又因向东跨越了日界线,日期应减一天,故到达B地的时间为2015年12月26日12时;C地在B地以东,相差4个时区,故此时C地时间为2015年12月26日16时,期间轮船由B航行到C用时10天,故到达C地时的时间为2016年1月5日16时。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钱塘江大潮被誉为天下奇观,钱塘江的最佳观潮地点在海宁县的盐官镇,观潮的最佳时间是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到八月十八。
材料二 在钱塘江观潮时,杭州市曾发生几起潮水卷人事件,曾有数十人被潮水卷走,而且遇险者多为外地人。
材料三
(1)钱塘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2)试分析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一、三可知,钱塘潮的成因从三角形海湾地形、夏季风的影响以及天文大潮的叠加等方面分析。第(2)题,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应从旅游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硬件设施、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考虑。
答案:(1)杭州湾是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海潮涌起时,海水由外海进入湾中,潮位堆高;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天文大潮的叠加,加剧了潮势。
(2)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及社会文化环境等。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丝绸之路”是横跨欧亚大陆、举世闻名的国际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2
000多年来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二 下图为古“丝绸之路”路线图。
(1)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沿古“丝绸之路”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
(2)指出古“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开发的主要不利条件。
【解析】第(1)题,古“丝绸之路”途经区域气候干旱,旅游时应注意饮用水、食物、风沙、保暖、防晒、防暑、防迷路等安全问题。第(2)题,从自然条件、景点地域组合状况、交通通达度、客源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分析。
答案:(1)饮用水和食物短缺、防风沙、防晒、防暑,保暖,防迷路等。
(2)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景点分散,地域组合差;交通通达性差,远离客源市场;经济落后,开发资金短缺。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国家研究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下图为京津周边部分城市发展优势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
1.如需分散北京的批发、物流业,最合适的承接城市是 ( )
A.承德
B.保定
C.张家口
D.廊坊
2.保定服务业在京津周边城市中较发达的原因是 ( )
A.人口多
B.交通方式多样
C.环境良好
D.经济实力雄厚
【解析】1选D,2选A。第1题,批发、物流业需要便利的交通,分析图中四城市各因素可以看出,廊坊交通最为便捷,最适合承接北京的批发、物流业。第2题,服务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保定市在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且交通较为便利,所以保定服务业在京津周边城市中较为发达。
【误区警示】解答此题,易出现的失误:
(1)不能从图中读出四城市在交通、人口、经济、环境和服务业等方面的优势。
(2)不理解批发、物流业需要交通便利的区位条件。
梧州曾是广西最大的城市,但后来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柳州和南宁。读图,回答3、4题。
3.梧州曾成为广西最大城市的原因是 ( )
A.地形平坦
B.土壤肥沃
C.河运便利
D.人口稠密
4.梧州后来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柳州和南宁,这表明 ( )
A.政治因素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在增强
B.在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无吸引力
C.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发展影响很大
D.沿铁路的城市轴线已取代了沿江设市的布局
【解析】3选C,4选C。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梧州位于河流的交汇处,水运便利,有利于其发展。第4题,随着铁路运输的迅速发展,位于铁路枢纽的柳州和南宁发展迅速,而梧州的发展速度缓慢。
(2017·合肥模拟)高铁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对城市产业活动有较强的集聚性。读我国的某城市高铁站示意图,回答5、6题。
5.在高铁站核心区域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 )
A.工业
B.园艺
C.物流
D.商务
6.高铁站将会导致该城市出现 ( )
A.郊区城市化
B.城市空心化
C.逆城市化
D.过度城市化
【解析】5选D,6选A。第5题,从图中看,高铁以客运为主,高铁站核心区内交通便利且距城区较近,最适宜布局商务产业。第6题,高铁站交通便利,可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导致该城市出现郊区城市化;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较低,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城市空心化、逆城市化都出现在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2015年3月6日宣布,我国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对地观测卫星——高分二号正式投入使用。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获得该图像的主要技术手段是
(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2.利用该技术手段可直接 ( )
A.分析水灾损失
B.获得矿床露头信息
C.分析矿产种类
D.确定矿床露头位置
【解析】1选A,2选B。第1题,该图像为卫星影像图,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得的。第2题,RS可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可分析矿产种类、水灾损失,GPS可获取矿床露头位置。
第42届世界博览会于2015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意大利米兰市举行,超过2
150万名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体验了这场盛会。本次博览会参展方共有166个,会场面积100万平方米。回答3、4题。
3.某参观者想参观多个展馆,要想设计合理的参观线路,他应借助 (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4.利用上题所述技术还可以 ( )
A.了解各展馆的信息资料
B.统计某展馆的参观人数
C.监测会场内的交通拥堵状况
D.确定展馆的经纬度位置
【解析】3选C,4选A。第3题,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分析功能,可结合各展馆的位置合理设计参观线路。第4题,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检索、查询等功能,可用于查询展馆的信息;统计某展馆的参观人数直接计算即可,不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监测会场内的交通拥堵状况可结合遥感技术;确定展馆的经纬度位置需借助全球定位系统。
5.“滴滴打车”是中国首款便民打车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乘客可以轻松发单,“滴滴打车”软件采集乘客附近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显示在手机上,并且规划好最近的路线,其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 )
①GIS
②数字地球
③RS
④GPS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D。GPS具有定位导航的功能,可以确定出租车的位置;GIS对GPS获取的出租车位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数据后,可找到距客户最近的出租车,再传给客户,并能根据客户的要求规划好最近的行车路线。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1、2题。
1.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
A.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B.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C.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
D.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
2.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 ( )
A.资源短缺
B.劳动力短缺
C.环境质量下降
D.农产品供应不足
【解析】1选B,2选C。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第2题,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在工业化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是环境质量下降。
下图为青岛市区工业迁移方向图,读图回答3、4题。
3.青岛市区的工业外迁,对城市的影响是 ( )
A.城市的服务功能减弱
B.工业迁移有悖于城市新规划
C.城市空间结构更加混杂
D.城市中心商务区功能更加凸显
4.促使青岛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措施主要是 ( )
A.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B.引进知名品牌的机械、化工企业
C.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D.加快城区建设扩大城市规模
【解析】3选D,4选C。第3题,市区的工业外迁,导致城区规模扩大,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中心商务区功能增强,城市空间功能分区更加明显;工业外迁更有利于城市规划。第4题,使产业结构升级,需要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故A项错误,C项正确;引进化工企业,会污染城区,故B项错误;城市规模扩大与产业结构升级无关,故D项错误。
城市化过程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等过程。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市、自治区)2000年土地城市化质量的差异。完成5、6题。
注:城市用地人口密度等于城市人口除以城市用地面积;城市用地经济密度等于城市产业的GDP除以城市用地面积。
5.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出关于四省(市、自治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内蒙古的城市化进程最合理
B.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
C.重庆的城市化速度最快
D.贵州的滞后城市化程度最高
6.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 )
A.地势起伏较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第一产业发达
C.城市用地较为完整
D.城市化水平较高
【解析】5选B,6选A。第5题,图中显示上海城市用地人口密度较小,说明上海人居环境较好;同时上海城市用地经济密度最高,说明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值最高,即土地的经济利益高,则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第6题,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即单位面积的人口密度大,可能与重庆多山地少平地有关;城市用地经济密度低说明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值低,可能与经济发展较落后有关。故A项正确。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津城市新规划方案将天津城市性质确定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将天津滨海新区建设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极。下图为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图。
材料二 天津滨海新区与深圳特区产业结构现状比较。
产业
天津滨海新区
深圳特区
第二产业
重化工、电子加工装配
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产业
传统服务业(邮政、仓储、批发零售)
现代服务业(研发技术服务、软件服务)
(1)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2)开发滨海新区对天津老城区具有哪些积极意义
(3)在滨海新区未来开发中,需要面对哪些环境问题
(4)滨海新区作为带动天津区域发展经济增长极,若参照深圳特区,你认为滨海新区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
【解析】第(1)题,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从位置、地形、地价、交通、发展空间等方面回答。第(2)题,开发滨海新区对天津老城区的积极意义可结合卫星城分析,主要对分散老城区城市职能、缓解交通压力、改善环境等产生积极影响。第(3)题,滨海新区年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变化大,故面临水资源短缺;人口增多和产业发展,排放的“三废”会增加;因地势低平,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对滨海新区造成威胁。第(4)题,对比表格中滨海新区与深圳特区第二、三产业的差距,第二产业主要发展高新技术等高端产业,第三产业要从加强物流、旅游、研发技术服务、软件服务等方面发展。
答案:(1)水、陆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地价较低;发展空间大。
(2)分散老城区人口和部分城市职能;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压力;改善城市环境。
(3)水源短缺;三废排放;海平面上升。
(4)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现代物流中心;发展旅游业;发展现代服务业。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丹江口调水顺利进京、津(如图所示)。完成1、2题。
1.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调水的有利条件包括( )
①地势总体上南高北低,可以利用地势自流
②冰川融化量大,水源充足
③经济发展规模小,水质没有任何污染
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根据调水规划,7、8月份调水量相对较小,原因是( )
①江淮地区伏旱
②江淮地区梅雨
③华北地区春旱
④华北地区夏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1选D,2选B。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总体地势为南高北低,可以利用地势自流;渠首海拔低,没有冰川融水;水源区经济发展规模小,水质基本无污染,而不是没有任何污染;渠首位于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第2题,该调水工程水源地为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受水区为京津地区,每年7、8月份,江淮地区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天气,河流水量较小,而此时华北地区正值雨季,降水多,因此调水量较小。
(2016·武汉模拟)下图为某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读图完成3、4题。
3.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资源缺乏
②东部地区能源出口量大
③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消费量小
④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交通不畅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为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现状,在区际协调方面的对策可行的是
( )
A.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
B.东部地区大力支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C.将东部的工业转移到西部
D.加大东西部之间人口流动与文化交流
【解析】3选D,4选A。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耗量大于生产量,能源资源短缺,①正确;中西部地区能源生产量大于消费量,能源资源丰富,③正确。第4题,为了协调东西部地区资源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可以把中西部的能源资源输送到东部,进行能源跨区域调配。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下图为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山峰可能属于 ( )
A.秦岭
B.太行山脉
C.武夷山脉
D.祁连山脉
2.北坡1月降水量大于7月降水量的区域大致位于海拔 ( )
A.1
000米以上
B.1
000米以下
C.1
400米以上
D.1
400米以下
【解析】1选C,2选B。第1题,该山地1月山麓地带平均气温大于0℃,因而最可能为武夷山脉。第2题,读图可知,北坡1月降水量大于7月降水量的区域海拔在1
000米以下。
读我国某区域各时期新建城市平均海拔变化图,完成3、4题。
3.该区域最可能是 ( )
A.河西走廊
B.三峡地区
C.黄河下游平原
D.云贵高原
4.该区域新建城市平均海拔总体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地壳抬升
B.泥沙淤积
C.用地紧张
D.河流侵蚀
【解析】3选B,4选C。第3题,从海拔上看,早期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隋以后开始向平原、丘陵过渡地带布局。河西走廊和云贵高原海拔都远高于300米,可排除;黄河下游平原海拔低于200米,也可排除;而三峡地区有此海拔分布。第4题,新建城市海拔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地势低平的区域较少,只能向相对较高海拔地区发展。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A、B、C三点气压P相比较 ( )
A.PA>PC>PB
B.PA
C.PC>PB>PA
D.PA=PC=PB
2.此时A、B两点近地面的天气特征是 ( )
A.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晴朗
B.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阴雨
C.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晴朗
D.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阴雨
3.C点近地面吹
( )
A.西北风
B.偏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解析】1选D,2选D,3选C。第1题,根据材料,图示为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所以A、B、C三点位于同一等压面上,PA=PC=PB,D对。第2题,读图,同一等压面在A点分布的海拔低,B点分布的海拔高。所以在高空,同一海拔A点是低压,B点是高压。对应的近地面应是A对应高压,B对应低压。所以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阴雨,D对。第3题,C地近地面空气受三个力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从A指向B,风向大致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30°~45°,为东南风。
(2017·济南模拟)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4、5题。
4.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 )
A.①处为陆风
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D.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5.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解析】4选D,5选C。第4题,此时,风从湖面吹向陆地,④为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第5题,城市地面硬化,热岛效应增强,湖陆风增强;围湖造陆,湖泊面积缩小,湖陆风减弱;风从湖泊吹向城市,城市湿度加大,昼夜温差减小。
6.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大气中 (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解析】选B。本题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项
臭氧层破坏,会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③增加
错误
B项
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会使②减少
正确
C项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③减少
错误
D项
出现雾霾,大气逆辐射增强,④在夜间应增多
错误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读某区域图,回答1、2题。
1.20世纪80年代以来,甲地区炼油工业发展迅速,其主要区位优势有 ( )
①甲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②该地区有输油管道与产油区相通
③该地区经济规模大,对成品油的需求量大
④该地区接近消费市场,成品油出口方便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图中乙、丙两城市所在国家近几年服装工业发生了变化,该国服装工厂从其他国家进口服装,但使用本厂商标进行销售,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地 ( )
A.环境污染严重
B.市场需求萎缩
C.交通条件改善
D.工资成本上升
【解析】1选C,2选D。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区石油资源并不丰富,而是通过输油管道与产油区相通。甲地区经济规模并不大,市场主要面向欧洲,接近市场,便于出口。第2题,服装工业多属劳动力导向型工业,近年来该国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故从国外进口服装。
下图为美国铜矿资源开发布局指向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据图分析美国铜矿熔炼厂和精炼厂分别属于 ( )
A.原料导向型工业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B.动力导向型工业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工业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工业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4.大量铜材加工厂布局在精炼厂附近,有利于 ( )
A.加强各加工厂间联系,竞争发展
B.加强与精炼厂的协作,降低成本
C.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劳动力成本
D.减少市场交易费用,改善环境质量
【解析】3选A,4选B。第3题,据图可知,铜矿熔炼厂为原料导向型工业,靠近铜矿产区;精炼厂则分布在铜材消费区,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第4题,精炼厂为铜材加工厂提供原料,有生产上的联系,主要是为了减少运费、降低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
(2017·江西联考)读某类工业净收入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变化图,回答5、6题。
5.该类工业最可能是 ( )
A.钢铁工业
B.机械制造工业
C.食品加工业
D.电子工业
6.造成该类工业在市中心净收入状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地租高
B.市场狭小
C.运输不便
D.原料成本高
【解析】5选C,6选A。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净收入为正值说明盈利,净收入为负值,说明亏损。该类工业分布在市区才有净收入,且市中心外围(住宅区附近)净收入最大,说明此类工业要靠近市场,且污染小,四个选项中只有食品加工业符合此条件。第6题,市中心是商业区,地租高,在此建厂会导致总成本过高,净收入低;城市内市场广阔、交通便利;距离市中心远近对原料成本的影响较小。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读下图,回答1、2题。
1.导致贵州、江西两省耕地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
A.降水量多少
B.海陆位置
C.地质条件
D.农业生产技术
2.贵州省和江西省 ( )
A.分别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
B.分别属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C.少数民族分别以壮族和回族为主
D.分别位于黑河-腾冲界线东、西两侧
【解析】1选C,2选A。第1题,结合图中数据可以判断出贵州省的旱地比重大,这与其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易下渗有关;两省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差别不大。第2题,贵州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江西省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贵州省主要属于长江流域;少数民族以壮族为主的是广西,以回族为主的是宁夏;两省都位于黑河-腾冲人口界线以东。
下图示意某岛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读图,回答3~5题。
3.与图中南部相比,北部海岸线较曲折的原因是 ( )
A.受极地东风影响,受海水侵蚀严重
B.北部河流众多,流水侵蚀严重
C.冰川地貌广布,受冰川侵蚀严重
D.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频繁
4.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 ( )
A.年降水量较多
B.苔原比重更大
C.河流结冰期更长
D.交通通达度低
5.与同纬度的欧洲、北美洲相比,该岛屿植被种类稀少的原因是 ( )
A.热量不足
B.降水稀少
C.土壤贫瘠
D.与大陆隔离
【解析】3选C,4选A,5选D。第3题,该地区纬度位于64°N~66°34′N,经度位于20°W附近,可以判断为冰岛,冰川地貌广布,受冰川侵蚀严重,北部多形成侵蚀海湾。第4题,甲区域位于岛屿西南部河谷,受西风影响,迎风坡年降水量较多。第5题,冰岛与大陆长期隔离,导致植被种类相对稀少。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1990~2009年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读图完成6、7题。
6.②③④⑤地区从一般余粮区变为重要余粮区的原因是 ( )
①耕地面积大量增加
②农业科技投入增加
③农田水利设施完善
④农业人口数量增加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7.导致南部区域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城市化进程快
②网络化水平高
③区域化分工好
④工业化水平高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6选A,7选B。第6题,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因素主要有耕地面积和粮食单产,该省(江苏省)农业历史悠久,适宜农耕的土地早已被开垦,因而耕地面积不会大量增加,影响上述区域从一般余粮区变为重要余粮区的主要原因为粮食单产的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增加和农田水利设施完善有利于单产的提高。第7题,对比两图可知该省南部区域人均粮食产量下降,这是因为该区域地处“长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占用大量耕地,导致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减少。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灰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固体物质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混浊的天气现象。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工业城市近年来月均灰霾天数与月均气温的年变化。
指出冬、夏季节灰霾天数的差异,从气温角度分析其成因,并简述治理城市灰霾可采取的交通措施。
【解析】图中折线显示灰霾天数冬季多,夏季少;对比图中气温变化曲线分析,夏季近地面气温更高,导致气流对流旺盛,利于近地面空气中污染物扩散;而冬季近地面气温较低,大气稳定,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稀释扩散,所以易形成灰霾天气。从减少汽车的数量分析,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分析,改善交通工具的能源消费构成,使用清洁能源;从减少汽车的行驶时间分析,合理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整治交通拥堵。
答案:差异:冬季多,夏季少。
成因:相对于冬季,夏季近地面气温更高,对流更旺盛,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稀释扩散。
或:相对于夏季,冬季近地面气温较低,大气较稳定,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稀释扩散。
措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改善能源消费构成,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合理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整治交通拥堵。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地下水水质状况令人担忧,农村饮用水源和地表水也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据调查,农村试点村庄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达标率为77.2%,地下水达标率仅70.3%,地表水达标率只有64.7%。
(1)分析我国农村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差的原因。
(2)针对我国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污染问题,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题,水质变差与各种污染关系重大。第(2)题,解决水污染要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集中处理生活垃圾、畜禽养殖垃圾等,减少污染源;集中供水,提高供水水质等措施。
答案:(1)工矿业发展产生大量的矿渣、废水,渗入地下导致地下水污染;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垃圾、污水增多,导致地下水污染;农药、化肥的使用及农村地区畜禽养殖导致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流动慢,更新时间长,受污染后自净能力弱,污染重。
(2)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集中处理生活垃圾、畜禽养殖垃圾等,减少污染源;集中供水,提高供水水质等。
3.华北平原多年来以开采深层地下水为主,是严重的高氟水地区。而高氟水会造成氟斑牙等各种疾病,其形成受到背景岩石、气候、地温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图为华北平原地下水氟含量与岩石氟含量的相关关系图。
分析华北地区高氟水的成因,并给出两种减轻高氟水危害的措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问题、水质问题。华北平原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以开采地下水为主,而地下水,尤其是深层地下水更新慢,与岩石接触时间长,地下岩石含氟量又高,水中溶解了大量氟。减轻高氟水的危害,可以采用人工降低氟含量、跨流域调水、保护地表水资源等措施。
答案:原因:水资源不足,以开采深层地下水为主;深层地下水埋藏深,更新慢,与含氟岩石接触时间长;地下岩石含氟量高。
措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氟;保护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任答2点即可)
4.(2016·全国卷Ⅱ)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
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解析】快递业务迅猛增长的当前,快递包装垃圾的处理迫在眉睫。本题以快递包装为背景考查环境污染与保护。若这些包装不能及时处理,会造成大量的垃圾堆放,同时伴随的还有难以降解的塑料袋和胶带污染。针对此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观点要切实可行,并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可。
答案: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品,实行分类回收。
5.(2017·韶关模拟)中国人更换手机的频率为8~12个月,这些被废弃的手机中,回收率却不到1%。除了塑料和电解液之外,手机中还含有铜、铝、镉、锡、铅、汞、金、银等多种金属;大部分手机里对环境可能有害的物质至少有20种,一块电池的锡含量能污染6万升水,可以满足一个人一生的饮用量。
分析我国废弃手机增长的原因,简述废弃手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解析】我国废弃手机增长的原因主要从手机销售量以及更换频率和回收率角度考虑:从手机销售量来看,销售量大,且增速快;从回收率来看,不足1%,从更换频率来看,为8~12个月,使用时间短,更换频繁,导致废弃手机量大增。废弃手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主要从环境污染角度分析,废弃手机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污染(塑料等),如果这些固体废弃物被简单焚烧,其产生的气体会污染空气;多种金属(铜、铝、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一块电池的锡含量能污染6万升水,说明电池污染水体;生产手机消耗大量资源。
答案:原因: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收入快速增长,我国手机销售量大且不断增长,更换频率高而回收率低,使得废弃手机数量大且增长快。
危害: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污染;如果这些固体废弃物被简单焚烧,其产生的气体会污染空气;多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体;电池污染水体;生产手机消耗大量资源。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气压带代表 (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2.图中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 )
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
B.受风带1影响,台湾省东部夏季多暴雨
C.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
D.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旧金山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解析】1选D,2选C。第1题,根据风带风向,图中气压带代表的是高压。极地高气压带周围是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只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第2题,根据图中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分布,结合风带的风向判断,图示位于南半球。该气压带不能影响北非地区;风带1位于南半球,不影响台湾省东部夏季降雨;受风带2影响,南半球的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旧金山位于北半球,不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
(2017·运城模拟)下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读图回答3、4题。
3.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是 ( )
A.自北向南冬雨率递减
B.自内陆向沿海冬雨率递减
C.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增
D.自沿海向内陆冬雨率先减后增
4.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巴塞罗那的冬雨率与罗马相同
B.东南部受西南季风影响时间长,冬雨率高
C.的黎波里的冬雨率远高于雅典
D.西北部受盛行西风影响时间长,冬雨率低
【解析】3选C,4选D。第3题,根据图中冬雨率等值线大小及分布状况可知,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是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增。第4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巴塞罗那的冬雨率低于罗马;东南部受西风影响时间短,冬季降水集中,冬雨率高;的黎波里的冬雨率与雅典相同;西北部受盛行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比较均匀,冬季降水比例相对较小,所以冬雨率低。
(2016·杭州模拟)下图为某区域某季节高空一等压面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据图判断,甲地此时近地面的风向最可能为 ( )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
6.若用此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则此季节 ( )
A.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B.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
C.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快
D.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解析】5选B,6选C。第5题,甲地区位于南半球,此时35°S附近高空为低压中心,近地面则为高压,近地面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南半球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第6题,副热带高气压带主要在30°S附近,图示信息显示移动到35°S,说明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故可判断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快。
7.(2014·四川高考)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解析】N渔场位于北纬60°附近,终年受西风带影响,多阴雨天气,海面风浪大;M渔场位于30°N~40°N大陆西岸,冬半年盛行西风,多阴雨天气,海面风浪大;夏半年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答案: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下图为我国六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四种农作物秸秆占本省区秸秆总量的比重,读图回答1、2题。
1.图例中①、②、③、④依次表示的是 ( )
A.水稻、棉花、小麦、油菜
B.棉花、油菜、水稻、小麦
C.油菜、小麦、棉花、水稻
D.小麦、水稻、油菜、棉花
2.下列对农作物秸秆的处理符合生态农业模式的是 ( )
A.秸秆——燃烧——能源
B.秸秆——沼气池——能源和肥料
C.秸秆——原料——造纸
D.秸秆——原料——手工编织产品
【解析】1选C,2选B。第1题,水稻好暖喜湿,主要集中分布在南方地区,属于南方地区的四川、湖北、广东省份④农作物比重最高,所以判定④是水稻;小麦和棉花主要集中分布在北方和西北地区,北方以小麦为主,故②为小麦,③为棉花。油菜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故①为油菜。第2题,生态农业强调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
A选项粗放利用秸秆,燃烧还会产生污染,不符合生态农业特征;C、D选项都是以秸秆为原料,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忽略生态效益,故选B。
(2017·云南师大附中模拟)新西兰的奶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这一特征是由牧草的生长季节所决定的,新西兰的奶牛每年有60~70天的干奶期,称为“奶牛假期”。下图为有机牧草季节性生长曲线与产奶量的关系图。据此回答3、4题。
3.“奶牛假期”期间 ( )
A.塔里木河以降水补给为主
B.我国东部城区地面沉降较快
C.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
D.新西兰牧羊业正值剪羊毛的最佳时期
4.影响新西兰奶牛产奶量和草场生长状况的共同因素是 ( )
A.气温
B.降水量
C.市场
D.土壤
【解析】3选C,4选A。第3题,“奶牛假期”出现在6、7月,为北半球夏季,塔里木河流域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此时气温高、融水多形成夏汛;此时我国东部正值雨季,下渗强,地下水位高,地面沉降速度较慢;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南信风控制;6、7月为南半球冬季,新西兰气温较低,不宜剪羊毛。第4题,根据图示曲线变化特征,产奶量与草场牧草生长状况呈正相关,5~8月气温较低,产奶量和产草量均较低,成为“奶牛假期”;新西兰绝大部分区域气候湿润且降水比较均匀,与草场的生长变化特征不一致,所以影响因素不是降水量;草场生长状况与市场因素关系很小;土壤一般不会出现季节性变化。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中的D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泊周围人口密度较小,居民大都将作物当作饲料从事动物饲养。有人建议,为利用该区域的草场资源,引进来自中国青藏高原的牦牛发展放牧业。
材料二 图2是湖区的降水统计资料。
(1)分析湖区周围的农业偏向于动物饲养的主要原因。
(2)你认为该区域引进牦牛发展畜牧业的建议是否可行 请简述理由。
【解析】第(1)题,由材料中湖泊海拔高可知,该区域热量不足,谷物难以成熟,不利于种植粮食作物,适合饲料作物的生长;由人口密度小可知,人均耕地多,土地面积广,草场多,适合发展动物饲养。第(2)题,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选择哪个观点都可以。若选择可行,则从该区域的气候特点、草场广阔适合牦牛生长方面回答;若选择不可行,则从该区域与青藏高原环境的差异、对环境的破坏等方面回答。
答案:(1)湖区海拔高,热量不足,谷物难以成熟,故种植作物作为饲料饲养动物;人均土地面积广
(或草场面积大)。
(2)可行。理由:该区域为高山高原气候,草场广阔;牦牛适应高寒的气候;可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不可行。理由:该区域为热带高原,与青藏高原环境差异较大;发展放牧业会破坏当地草场(生态环境);外来物种引进会破坏当地生物多样性
(物种)。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1.下图为我国某湖区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描述该地60年来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并简析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解析】读图比较,2010年与1950年相比湖泊面积减小,聚落等居住用地增加,工农业用地增多。湖泊面积减小,对气候的调节能力、对河流的调蓄能力下降,旱涝灾害增加。工业废水的排放,导致水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变化:湖泊面积减小;居住用地增加;工农业用地增多。
影响:湖泊对气候的调节能力(或对河流的调蓄能力)下降,旱涝灾害增加;工业废水的排放,水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2.(2017·珠海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稀土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它含的有效元素含量很低,有“工业维生素”之称。下图为江西赣州稀土开采和利用状况。
分析稀土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并为稀土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措施。
【解析】稀土开采的利用率仅为10%,说明其开采利用率较低,应提高资源利用率;每开采1吨稀土金属会排出大量有毒气体,说明污染严重,应对毒气回收利用;稀土开采时山林面积被破坏,应恢复植被;开矿时产生的大量废渣会占用土地,污染土壤,应加大治理。
答案:问题:开采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破坏地表植被;采空,使地面塌陷下沉;大量矿渣占用土地,污染水土。
措施:提高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持合理的开采规模;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加大废弃矿山的复垦,恢复植被。(答对3点即可)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下图为某国四个不同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按照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演变的一般规律,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
为 ( )
A.①→③→④→②
B.①→②→④→③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2.对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
A.生育政策
B.国内移民
C.经济水平
D.医疗条件
【解析】1选C,2选B。第1题,人口增长模式演变的一般规律为: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结合四个时期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特点,可判断出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④→①→②→③。第2题,生育政策、经济水平、医疗条件都会影响到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国内移民对该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没有影响。
抚养比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15~60岁)数之比。读某国抚养比变化及预测示意图,完成3、4题。
3.不同时段人口变化为 ( )
A.甲-乙:少儿人口少于老年人口
B.乙-丙:劳动人口比例上升
C.丙-丁:总人口数量增长缓慢
D.甲-丁:老龄化持续加剧
4.该国劳动人口比重最大的年份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3选C,4选B。第3题,老人负担系数不断上升,老龄化加剧,说明人口增长缓慢。第4题,乙年份总负担系数最小,劳动力比例最大。
结合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制约加拿大人口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条件为 ( )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气候条件
6.加拿大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主要表现在 ( )
A.地域辽阔,地广人稀
B.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集中
C.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
D.气温低,人均消费水平较低
【解析】5选D,6选A。第5题,加拿大地处中高纬度,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因而气候(气温)条件是制约加拿大人口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条件。第6题,加拿大地域辽阔,人口密度很小,因而其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3题。
1.乙地湖泊形成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 )
A.断层陷落
B.冰川侵蚀
C.河流侵蚀
D.火山喷发
2.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高差可能为 ( )
A.50米
B.200米
C.400米
D.600米
3.图中丙处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 )
A.流向东南
B.流向正东
C.流向东北
D.流向正南
【解析】1选D,2选B,3选A。第1题,图中湖泊位于山顶,大致呈圆形,可判断为火山喷发形成的漏斗状洼地,后积水形成湖泊。第2题,结合等高线分布规律,图中甲地海拔在1
500~1
600米,乙地海拔在1
700~1
800米,故两地之间的高差在100~300米范围内,B项正确。第3题,结合指向标可以判断丙处河流流向为自西北流向东南。
(2017·衡水模拟)某高中研究性学习小组到下面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区域实地考察。读图,回答4~6题。
4.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望塔,在①、②、③、④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5.研究小组对该区域考察的项目最不可能是 ( )
A.山区植被种类调查
B.中心商务区选址研究
C.河流水质取样分析
D.村落空间分布研究
6.小明同学沿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图中的 ( )
【解析】4选D,5选B,6选A。第4题,④地地势最高且四周没有障碍物阻挡,视野最开阔,建防火瞭望塔瞭望范围最大。第5题,结合图示信息,该地山地面积较大,聚落规模较小,市场欠发育,不适宜建中心商务区。第6题,根据a→b剖面线与等高线关系及穿越区特点即可确定结论。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下图为不同社会阶段资源利用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智力资源、矿产资源、空间资源(主要指区位条件)。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数字与资源类型配对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智力资源 ②-矿产资源
B.①-空间资源 ③-矿产资源
C.②-空间资源 ③-智力资源
D.②-矿产资源 ③-智力资源
2.工业文明阶段,曲线①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
A.资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
B.资源种类增多,利用率提高
C.区位条件增多,影响程度增大
D.劳动力数量增多,素质提高
【解析】1选D,2选C。第1题,随着社会推进,智力因素影响越来越重要,故③为智力资源;工业革命后,矿产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进入生态文明阶段,矿产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减弱,故②为矿产资源。第2题,由上题可知,①为空间资源,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人们掠夺式开发空间资源,空间资源的利用广度和深度快速增加。
下图是沼气池、猪圈、厕所和蔬菜日光温室的“四位一体”生态模式,读图回答3、4题。
3.此“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可能所在的地区是 ( )
A.海南岛
B.云贵高原
C.山东半岛
D.江南丘陵
4.此“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所改良的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 )
A.积温 光照
B.温度 土壤
C.土壤 水分
D.光照 土壤
【解析】3选C,4选B。第3题,日光温室主要改变的是热量条件,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温度低,自然状态下蔬菜难以生长,但利用温室种植很常见,故选C;而海南岛、云贵高原、江南丘陵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上,不需要温室。第4题,温室改良的是热量(温度),利用沼渣、猪粪可改良土壤,故选B。
5.据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15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倡导人们合理优化日常生活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 图甲为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劳动力、土地、科技、资本中的一项。图乙为人地关系示意图。
(1)指出四类经济增长主导因素中增长最快的因素并分析其负面影响。
(2)试分析工业文明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3)环境文明时代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出此战略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4)选择企业或个人身份,分析指出其为“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应有的主要行为模式。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a在农业文明时期影响程度最高,代表土地;b在狩猎文明时期影响程度最高,代表劳动力;c在工业文明时期影响程度最高,代表资本;d在环境文明时期增长明显,代表科技;所以增长最快的因素是d。科技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负面影响有环境污染加重,造成大范围生态危机,加剧资源短缺,加剧社会动荡等。第(2)题,工业文明阶段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过度排放废弃物,导致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增长过快,过度消费,导致压力巨大;造成环境问题突出的现状。第(3)题,可持续发展原则包括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第(4)题,若选择企业,可结合清洁生产从资源利用、节能减排、产品消费、企业管理等方面回答;若选择个人,则从接受可持续发展观念、选购环保产品等方面回答。
答案:(1)d(或科技)。负面影响:①环境污染加重;②大范围生态危机;③加剧资源短缺;④加剧社会动荡。
(2)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②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③过度排放废弃物,导致环境污染;④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压力巨大;⑤过度消费。
(3)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4)企业:①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减量化原则);②废弃物回收利用,增加资源附加值(再利用原则);③企业对售后产品进行回收再利用(再循环原则);④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增强环境安全(安全处置原则);⑤加强企业员工技能培训,建立全员参与可持续发展基础(共同性原则)。
或个人:①接受可持续发展观念,选购环保产品(树立可持续观念);②废弃物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消耗(资源再利用);③适度、理性消费,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实践性原则);④积极参与环保公益行动,促进贫困地区和贫穷群体的发展(共同性原则);⑤珍爱生灵,万物共存。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下图中R河流域是我国西电东送南部通道的源地之一。读图完成1、2题。
1.R河流域 ( )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北低
B.河网密布,江阔水深,航运便利
C.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D.煤炭、铁、铝土等矿产资源丰富
2.R河流域综合开发整治的主要方向是 ( )
A.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建设商品粮基地
B.建设电力-冶金-化工产业链
C.加快水陆交通建设,发展外向型经济
D.退耕还林还草,防治土地荒漠化
【解析】1选C,2选B。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及分布判断,R河流域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西南高、东北低。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云贵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第2题,结合图例可知,R河流域有丰富的铝土矿、磷矿等资源,煤炭、水能等常规能源丰富,靠近原料、能源产地。冶金和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对外交通便利。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该流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黑河下游过去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地方,现在到处是荒漠戈壁。读图完成3、4题。
3.黑河下游地区草原退化、生态恶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
A.陡坡修筑梯田
B.水资源利用不当
C.工业规模扩大
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4.为恢复黑河下游地区往日的生态,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 )
①上游推广节水灌溉
②中游建设河流防渗工程
③下游修建平原水库
④全流域用水统一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3选B,4选C。第3题,黑河是我国内流河,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黑河下游地区草原退化、生态恶化主要与其上游水资源利用不当有关。第4题,恢复黑河下游地区往日的生态,上游推广节水灌溉,可行;中游建设河流防渗工程,减少水资源流失,可行;全流域用水统一管理,进行水资源统一调配,可行;下游修建平原水库,会加速干旱区水资源流失,不可行。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二十多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增加
B.河流流量增加
C.植被覆盖率上升
D.河流含沙量增加
2.二十多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②水库面积增加
③经济林面积增加
④灌溉面积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选C,2选B。第1题,与1990年相比,该河雨后流量曲线变化和含沙量曲线波峰降低,说明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提高。第2题,除植被增加因素外,水库也有明显的调节径流量和拦截泥沙的作用。
读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回答3、4题。
3.该山地南坡属于( )
A.阳坡和背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阴坡和迎风坡
D.阳坡和迎风坡
4.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
A.高山草甸
B.高寒荒漠
C.针阔混交林
D.高山针叶林
【解析】3选D,4选B。第3题,从雪线在南、北坡的分布高度上可以看出南坡高度低,说明降水多,应该是迎风坡。7月份等温线在南坡分布高度比北坡高,说明南坡是阳坡。第4题,雪线以上是积雪冰川带,其下面最可能是高寒荒漠带。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商丘位于河南东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介于114°49′E~116°39′E、
33°43′N~34°52′N。下图为商丘地区1971~2010年气温、降水量和日照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区1971~2010年气候 ( )
A.趋向于暖湿化
B.趋向于冷湿化
C.趋向于暖干化
D.趋向于冷干化
2.该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农作物是 ( )
A.玉米
B.水稻
C.甜菜
D.甘蔗
【解析】1选A,2选A。第1题,该地的日照曲线呈下降趋势,气温和降水曲线呈波状上升状态,说明气候趋于暖湿化。第2题,该地处于黄淮平原地区,属于暖温带,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水稻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地区,该地种植水稻的面积较小,不是主要作物;甜菜属于中温带作物,本地区很少种植;甘蔗是亚热带、热带作物,该地区不种植甘蔗;故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农作物为玉米。
读北美洲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3、4题。
3.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 )
A.Ⅰ
B.Ⅱ
C.Ⅲ
D.Ⅳ
4.有关图示四类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Ⅰ-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B.Ⅱ-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C.Ⅲ-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D.Ⅳ-受东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解析】3选B,4选C。第3题,世界各大洲(除南极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第4题,Ⅰ位于40°N以北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Ⅱ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Ⅲ为高原山地气候,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Ⅳ为热带沙漠气候,其形成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地形、洋流等综合影响。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下图示意近8年来中国对美国投资总额分布。读图完成1、2题。
1.中国对美国投资主要分布在 ( )
A.太平洋及北冰洋沿岸地区
B.太平洋沿岸地区
C.五大湖及大西洋沿岸地区
D.墨西哥湾沿岸地区
2.影响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家电制造业的主要因素是 ( )
A.矿产与技术
B.政策与市场
C.能源与交通
D.土地与劳动力
【解析】1选C,2选B。第1题,根据图例可以看出,我国对美国投资主要分布在五大湖及大西洋沿岸地区。第2题,我国到美国投资家电制造业主要受到美国的市场因素及政策因素的影响。
读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4题。
3.图中五大淡水湖的形成原因是 ( )
A.流水侵蚀
B.断裂凹陷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
4.图中某河流入海口附近有一世界著名渔场,该渔场是 ( )
A.北海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秘鲁渔场
D.纽芬兰渔场
【解析】3选C,4选D。第3题,北美五大淡水湖主要由冰川侵蚀而成。第4题,圣劳伦斯河入海口附近的纽芬兰岛海域,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5.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年9月,联合国发布数据称,欧洲将迎来“战后最大难民潮”。源源不断的难民主要来自叙利亚、利比亚等战争、局势动荡地区。据了解,此次难民潮有大批难民选择前往德国。德国的经济发达,当前人口出生率和失业率都很低,政府和民众对难民持欢迎态度。
材料二 一个叙利亚家庭需要花费两年的家庭收入,才有可能将家中的年轻人送到欧洲。到达欧洲后,他们要找到工作或者做买卖,再将攒下的钱寄回家里,让其他的家庭成员来团聚。
材料三 叙利亚邻国示意图和难民分布图。
(1)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大量叙利亚难民选择到德国避难的原因。
(2)从人口角度分析,大量难民涌入将会对德国带来哪些影响。
(3)说出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的突出特征,并简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掌握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是解答该题的关键,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因素,德国的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社会稳定,这些拉力因素吸引了人口的大量迁入。第(2)题,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区而言,存在有利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第(3)题,难民避难地多分布在邻国,迁移的路线近,文化的差异较小。
答案:(1)经济发达,能提供较好的救助(社会福利);就业机会更多;社会稳定,人身较安全;宽松的难民政策。
(2)有利:增加劳动力;缓解人口老龄化。
不利:影响社会安定;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加重社会负担。
(3)多分布在邻国;分布在多个国家。原因:距离近,路费少;走陆路(不走水路),易于到达;同处中东,文化、语言、民族、宗教等差异小。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某地质研究小组在我国一潮湿、黏稠的红色土壤分布区对某一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得到了下图所示数据:甲、乙、丙三处为探测点位置,斜线左侧数据为探测点所在地面的海拔(单位:m),右侧数据为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m)。据此回答1、2题。
1.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
A.东北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北地区
2.乙处地形可能属于( )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解析】1选B,2选A。第1题,根据“潮湿、黏稠的红色土壤分布区”可推知该区域应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第2题,根据图文资料绘制如下示意图,从而判断出乙处为向斜(岩层向下凹陷)形成的谷地。
年轻的贺兰山和银川平原位于亚欧板块内部的西域板块和中朝板块交界处,贺兰山北端和银川平原北端交界处的石嘴山地区因植被茂密被称为“旱海绿岛”。读下图,回答3、4题。
3.形成贺兰山和银川平原的主要地质构造分别是( )
A.向斜 背斜
B.背斜 地堑
C.地垒 向斜
D.地垒 地堑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贺兰山主要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B.受内力作用影响,贺兰山不断增高
C.银川平原地势低平、热量充足,适宜发展河谷农业
D.银川平原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易出现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解析】3选D,4选B。第3题,由图示信息可知,贺兰山岩层断裂上升为地垒,银川平原岩层断裂下降为地堑。第4题,由“年轻的贺兰山”和图示信息可知,贺兰山处于成长阶段,受内力挤压作用影响,高度在不断增加;银川平原地势平坦、热量充足,且靠近黄河,适宜发展灌溉农业;银川平原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土壤盐碱化问题,水土流失问题不明显。
5.读我国北方某山区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在沿A-E线进行地质考察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A、E两处最晚,其次是B、D两处,C处最早,由此判断该处的褶曲类型,并说出判断理由。
(2)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该处地质构造与凉水河之间的成因关系。
(3)图中虚线是当地规划在三个村庄之间修建公路的设计路线,请比较乙村→甲村、乙村→丙村两条线路的不同特点及原因。
【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提供的新老关系可知该处为背斜。第(2)题,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被侵蚀成谷地,河流在此发育形成。第(3)题,结合图中等高线判断其特点及原因。
答案:(1)背斜。该处地层显示为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2)该处的褶曲类型为背斜,由于背斜的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在谷地易积水成河。
(3)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原因是乙村到甲村之间地势平坦,乙村到丙村之间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大部分路段与等高线平行修建,可减小公路的坡度。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春季赏花可以拉动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云南省腾冲县以特产红花油茶为品牌打造“春花经济”。读下表完成1、2题。
云南省腾冲县花海节两年数据对比表
2014年
2015年
游客人次(万人)
15
25
经济收入(万元)
1
500
6
000
1.该县适宜发展油茶种植的自然条件有 ( )
①茶园位于坡地,排水条件好
②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③海拔高,气温低
④多酸性土壤,适宜茶树生长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腾冲县近两年“花海节”游客人次和经济收入的变化有赖于 ( )
A.灾害减少
B.降水增加
C.劳力增加
D.品牌打造
【解析】1选A,2选D。第1题,该县位于云南腾冲,适宜发展油茶种植的自然条件有茶园位于坡地,排水条件好,①对。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②对。茶树生长在亚热带、热带地区,气温低不是有利条件,③错。多酸性土壤,适宜茶树生长,④对。所以A对。第2题,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腾冲县近两年“花海节”游客人次和经济收入增加,属于旅游业收入,有赖于品牌打造,灾害减少、降水增加、劳力增加与经济收入、游客人次变化无直接联系。
如图所示区域,“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所产大米。清朝居贡米之列……”。图中的沙湖集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为一体,是著名旅游景点。读图回答3~5题。
3.该稻米产区位于 ( )
A.河西走廊
B.宁夏平原
C.三江平原
D.雅鲁藏布江谷地
4.近年来,当地逐步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最有可能是因为 ( )
A.生态环境恶化,水稻品质下降
B.市场环境变化,需求量减少
C.次生盐碱化严重,不适宜种植
D.人口增长、工业发展,用水量加大
5.沙湖能在一片沙漠广布区历经几十年仍没有消亡的原因。最有可能
是 ( )
A.地壳缓慢沉降,地下水不断补给
B.降水丰沛,水源丰富
C.常年受西北风影响,沙丘向南移动
D.海拔高峻,冰碛物堵塞
【解析】3选B,4选D,5选A。第3题,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因此选B。第4题,水稻品质没发生变化,还是以前的水稻,A错;市场需求量变大不可能变小,B错;次生盐碱化现象有但并不严重,可以改变条件种植水稻,C错;宁夏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是因为引黄河水灌溉发展,由于黄河上游人口增加、工农业用水量大,导致黄河水量减少,直接影响水稻的种植。第5题,地壳下沉使沙湖地势下降,地下水就可以不断补充沙湖使其不消失,A对;地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加之全球变暖,会使该地降水减少,B错;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贺兰山阻挡西北风影响,C错;冰碛物是冰川作用形成的,这里不受冰川作用,D错。所以选A。
读我国某省区地形构成及2013年农业产值结构图,回答6~8题。
6.该省区是 ( )
A.云南省
B.四川省
C.浙江省
D.吉林省
7.该省区适宜发展的特色农业是 ( )
A.棉花、瓜果、蔬菜生产
B.花卉、茶叶、中药材生产
C.乳品、肉羊饲养、甜菜制糖
D.天然橡胶、葡萄、马铃薯
8.该省区农业结构对当地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 )
A.降水减少,干旱加剧
B.水土流失,石漠化加剧
C.径流量增大,洪涝加重
D.黑土流失,荒漠化加剧
【解析】6选A,7选B,8选B。第6题,读图,该省高原、山地比重大,有山间小盆地分布,占比重小。高原最可能是云贵高原,该省区是云南,A对。四川省盆地、山地面积广,B错。浙江、吉林无高原分布,C、D错。第7题,云南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起伏大,适宜茶树生长。纬度低,生长期长,适宜花卉生长。山地多,气候类型多样,物种丰富,有利于中药材生产。B对。云南不是棉花产区,A错。甜菜、马铃薯是北方作物,C、D错。第8题,该省区农业结构种植业比重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石漠化加剧等问题,B对。种植结构不影响降水,A错。种植结构对径流量影响小,大量灌溉可能导致径流量减少,不会导致径流量增大,C错。该地不是黑土分布区,D错。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读中国区际间主要农产品(包括稻谷、小麦和玉米)虚拟水(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看不见的水)流动格局网络系统图,完成1、2题。
1.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 ( )
A.光热充足
B.地广人稀
C.交通便利
D.市场广阔
2.1999年与2010年华南、西北两地之间虚拟水流动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其最可能原因是
( )
A.西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激增
B.西北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C.华南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减少
D.交通条件制约了两地间的农产品流动
【解析】1选B,2选C。第1题,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平原广阔,人口密度小,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优势明显。第2题,随着华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耕地被占用,且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粮食的种植面积减少,使得华南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粮食流动格局变化明显,导致两地之间虚拟水流动格局发生变化。
新疆由于夏季气候高温干燥,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使农作物的红色素等固性物容易积累,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红色作物种植区。“地膜+滴灌”技术不但节约了水源,还免去了除草的辛苦。读新疆红色作物分布图,完成3、4题。
3.制约新疆红色作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A.劳动力
B.地形
C.技术
D.水源
4.“地膜”技术不但保水,还使红色作物 ( )
A.播种时间提前
B.生长周期缩短
C.热量需求减少
D.光照要求降低
【解析】3选D,4选A。第3题,新疆气候干旱,水源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第4题,地膜的作用主要是保温、保湿,提高地温,所以会使播种时间提前,满足作物生长。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读汽车制造业空间集聚与扩散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联企业围绕核心企业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
A.共用基础设施
B.开拓产品市场
C.共用廉价劳动力
D.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
2.阶段c中心区域出现企业向外扩散的原因有 ( )
①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②基础设施完善
③地价上涨
④劳动力成本升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1选D,2选C。第1题,顺畅的信息交流与便利的技术协作有利于促进关联企业和核心企业的协同发展。第2题,
a、b、c三个阶段中,阶段c中心区域的生产技术水平最高、基础设施最完善,但随着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心区域存在地价上涨、劳动力成本升高、政策优势减弱、环境成本上升等问题,从而推动部分企业向外扩散。
读陕西省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布图,回答3、4题。
3.陕西省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分布特点是 ( )
A.沿秦岭分布
B.分布集中
C.沿河分布
D.沿交通干线分布
4.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市场广阔
B.高校众多,科技发达
C.矿产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
【解析】3选C,4选B。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陕西省高新技术开发区主要沿河分布。第4题,陕西省高校众多,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发达,适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它通常包括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等。读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分布图,完成5、6题。
5.创新经济的兴起,使上海首先改变的是 ( )
A.人口分布
B.发展速度
C.环境质量
D.产业结构
6.老工厂废弃的大型厂房或仓库成为创意产业发展初期的首选场地,其主要原因是 ( )
A.租金
B.市场
C.交通
D.环境
【解析】5选D,6选A。第5题,创意产业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它的兴起使上海的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加大。第6题,废弃的大型厂房或仓库成为创意产业发展初期的首选场地是因为此时资金不足,这里租金较低。
7.(2015·北京高考)世界博览会通过展示科学技术成果,预示世界发展方向。1962年世博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
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人类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下图是西雅图主导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
归纳西雅图产业转型过程中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
【解析】结合材料和图,写出转移企业的各自主导因素即可,注意体现出变化的词语。
答案:从资源、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型,再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型。
【误区警示】解答本题,易出现的失误:
(1)不能准确理解区域产业转型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2)不了解产业转型的原因主要是主导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引起的。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2016·浙江高考)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飘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1、2题。
1.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 )
A.③至④
B.④至⑤
C.⑥至⑦
D.⑨至⑩
2.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 ( )
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
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
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
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
【解析】1选A,2选B。第1题,图中探空气球随气流基本沿50°S呈顺时针飘移,沿线下垫面以海洋为主,所以其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都差别不大。其飘移速度主要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因此在相同时刻间隔内,飘移距离越远的路段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第2题,读图甲可知,⑦、⑧位于顺时针辐合的气旋边缘,该气旋为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锋面气旋。结合乙图的经纬网,可知⑦、⑧两点近地面空气运动为西南风,气流来自高纬度的寒冷气团,因此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形成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冷锋。
(2016·宜宾模拟)读我国华北部分城市初雪日期和2014年12月~2015年2月降雪日数与常年降雪日数的比值(K)统计表,回答3~5题。
城市
2014~2015初雪日期
常年初雪日期
K
天津
12月10日
11月27日
0.82
太原
12月9日
11月26日
0.89
石家庄
1月24日
11月25日
0.61
济南
1月21日
12月6日
0.11
郑州
1月24日
12月2日
0.68
3.根据表中数据,我国华北2014~2015年 ( )
A.初雪日期较常年早,降雪日数较常年多
B.初雪日期较常年晚,降雪日数较常年少
C.初雪日期较常年早,降雪日数较常年少
D.初雪日期较常年晚,降雪日数较常年多
4.影响我国冬季降雪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 )
A.暖锋
B.热带气旋
C.冷锋
D.反气旋
5.形成表中所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来自北方的冷气流偏强,来自南方的暖湿空气较强
B.来自北方的冷气流偏强,来自南方的暖湿空气较弱
C.来自北方的冷气流偏弱,来自南方的暖湿空气较强
D.来自北方的冷气流偏弱,来自南方的暖湿空气较弱
【解析】3选B,4选C,5选D。第3题,对比2014~2015年初雪日期与常年初雪日期可以看出,初雪日期较常年晚。结合K值均小于1,可以判断2014~2015年降雪日数较常年少。第4题,我国冬季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受冷气团影响大,故降雪主要是受冷锋影响。第5题,表中显示初雪期晚,降雪日数也较少,说明暖湿气流较弱,而冷空气也较弱,锋面形成不明显。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2015·全国卷Ⅰ)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3题。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
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
【解析】1选D,2选B,3选C。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模式的底部为砂层和砾石层,土壤层位于其上,故土壤中水分下渗快,保水性差,因此为保证地上植被用水需用一定数量的树皮覆盖后保持土壤水分。第2题,雨水下渗后种植土层和砂层可对雨水起到过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净化雨水的作用。第3题,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并回收利用雨水,所以此模式在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同时,还可有效降低暴雨后城市内涝的频率和程度。
国家地理频道“探寻欧洲河流”摄制组到欧洲采访,历时一年,绘制出欧洲四条河流年相对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河流流量变化受气温影响明显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依次位于 ( )
A.欧洲北部、欧洲东部、欧洲南部、欧洲西部
B.欧洲西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欧洲南部、欧洲东部
C.欧洲南部、阿尔卑斯山区、欧洲东部、欧洲西部
D.欧洲东部、欧洲北部、欧洲西部、阿尔卑斯山区
【解析】3选B,4选C。第3题,四幅图中,图②在夏季径流量最大,应该是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图③在春季补给量大,应该是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这两条河流流量都是受气温影响明显的。第4题,欧洲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雨型,本区域河流冬季径流量丰富,应为图①。欧洲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相对较小,但冬季气温低,积雪量丰富,春季积雪融化,河流以春汛为主,图③符合要求。阿尔卑斯山海拔高,冰川丰富,河流补给形式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汛期在夏季,②符合。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河流径流量稳定,④符合。
6.(2016·太原模拟)下图是我国某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该河流甲、丙两个汛期形成原因的异同。
(2)分析乙时段河流流量较小的原因。
(3)归纳该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解析】第(1)题,图示显示该河径流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径流量总体较小,说明该河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春季和夏季各出现一个汛期,甲汛期出现在春季、较小,应该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的影响。丙汛期出现在夏季、较大,应该是夏季冰川融水形成的。第(2)题,乙时段在4、5月份,此时气温升高,蒸发量大增,农业用水量大,导致该河径流量减少。第(3)题,根据第(1)题的分析概括总结。
答案:(1)相同点:影响因素均为气温。不同点:甲汛期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所致;丙汛期是夏季冰川融水所致。
(2)4、5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加,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不断减少,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同期,农业用水量较大,致使河流流量较小。
(3)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和春季,冬季断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读世界某资源分布图(阴影区),回答1、2题。
1.该资源最有可能为 ( )
A.石油资源
B.森林资源
C.湿地资源
D.水资源
2.该资源的减少会导致 ( )
A.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
B.全球变暖加快
C.干旱呈全球化趋势
D.人们的生活陷入困境
【解析】1选B,2选B。第1题,根据经纬度可判断出图中资源主要分布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因而该资源为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第2题,森林资源具有维持全球碳氧平衡的功能,其数量的减少会导致全球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温室效应加剧,加快全球变暖的趋势。
读下图,完成3、4题。
3.一日内CO2浓度变化最大的地面高度范围是 ( )
A.0~5
m
B.10~15
m
C.20~25
m
D.30~35
m
4.根据图示信息推测,一年内森林周围常出现CO2不足现象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3选A,4选B。第3题,结合图中的等值线可知,在地面附近0~5
m一天中CO2最高浓度介于360~370,最低浓度介于310~320,CO2浓度变化为40~60;在10~35米高度范围内,CO2浓度变化都不超过40。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白天森林CO2浓度最低,会出现CO2不足的现象,在一年内,夏季的白昼时间长,因而会经常出现CO2不足的现象。
结合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最新统计(下图),回答5、6题。
5.导致三江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减少的共同主要原因为 ( )
A.建设占地
B.泥沙淤积
C.湿地污染
D.湿地开垦
6.通江湖泊指与河流相通,有江河水自由入湖或湖水自由入江河的湖泊。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数量减少带来的影响为 ( )
①加速湖泊的萎缩
②不利于长江水质的改善
③有利于湖泊生态功能的恢复
④湖泊对长江水的调蓄功能减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5选D,6选B。第5题,湿地开垦是造成三江平原湿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湿地开垦(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建设占地等原因是造成长江中下游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第6题,湖泊不通江,使得湖泊与长江的水体交换减少,湖泊对长江水的调蓄功能大大降低;湖泊不通江使湖泊的淤积速度加快,同时有利于围湖造田,因而会加速湖泊的萎缩;湖泊不通江使湖泊的生态环境单一化,使得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且极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湖泊不通江,对长江水质的影响不大。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读下图,完成1、2题。
1.关于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
B.社会稳定,经济高度发达
C.终年温和多雨,有利于畜牧业发展
D.夏季气候炎热干燥,水资源紧张
2.图中城市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其名称是 ( )
A.梵蒂冈
B.圣地亚哥
C.耶路撒冷
D.麦加
【解析】1选D,2选C。结合图中经纬度可知乙为地中海沿岸的加沙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区,它是阿以冲突频繁地区,居民多是阿拉伯人,属白色人种,多信仰伊斯兰教。图中城市耶路撒冷被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三教尊为圣城。
下图中用虚线圈出的部分表示的是某种役用农畜的饲养地区范围。读图回答3、4题。
3.该种农畜是 ( )
A.牦牛
B.水牛
C.马
D.骆驼
4.该种农畜与该范围内的农业生产活动关系密切,其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大牧场放牧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游牧业
D.水稻种植业
【解析】3选B,4选D。第3题,牦牛主要生活在青藏地区,骆驼生活在干旱地区,马主要生活在我国北方地区与草原地区。图示区域多为水田农业,因而最可能为水牛。第4题,图示区域水热条件好,多发展水稻种植业。
5.(2016·哈尔滨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某岛屿分布图。
材料二 右图为该海域附近国家建筑物景观图,该地房屋多建在山丘上,建筑材料为火山灰混凝土,混凝土表面常贴一层大理石板,白色调为主,屋内有众多回廊、过道,该建筑簇拥着碧海蓝天,令人向往。
(1)比较A地与B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分析成因。
(2)P地地形类型是什么 判断依据是什么
(3)甲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乙区域,从自然资源方面考虑,分析原因。
【解析】第(1)题,从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西欧,其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故处于迎风坡的A地降水量多于处于背风坡的B地。第(2)题,图中P地海拔数值大于500米,可知地形类型是山地。第(3)题,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较多,图中能体现的是土地资源和降水资源。
答案:(1)特征差异:A地降水多于B地。或降水季节差异A地大于B地。
成因:冬季受西风带控制,A地位于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而B地处在背风坡,降水少。
(2)山地。 等高线越向中心数值越大,且闭合;海拔高于500
m。
(3)甲位于沿海平原,地形平坦,而乙位于山地中,甲地比乙地土地资源优越;甲地能够受到从海洋吹来的西风影响,降水丰富,而乙地受地形阻挡,从海洋吹来的西风无法到达,降水较少,甲地比乙地淡水资源丰富。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造成①处气温与同纬度地区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
A.海陆分布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2.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南北单位距离温差最小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1选B,2选B。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处位于北美大陆的西南海域,该处受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气温较同纬度低。第2题,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可知,两条等温线相差10°C,等温线最稀疏的乙区域,单位距离之间的温差最小。
下图为某地区海陆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甲地与同纬度大洋对岸海域相比,海水表层等温线特征与成因是 ( )
A.密集——寒、暖流交汇影响
B.稀疏——寒、暖流交汇影响
C.密集——寒、暖流分流影响
D.稀疏——寒、暖流分流影响
4.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乙河 ( )
A.径流季节变化小
B.河流流速变化小
C.上游河道宽阔
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解析】3选D,4选A。第3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40°N附近大陆西岸的海域,为寒流与暖流的分流区域,海水温差小,等温线比较稀疏;而同纬度大洋对岸的海域为寒流与暖流的交汇海域,海水温差大,等温线密集。第4题,读图可知,乙河位于40°N以北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小,所以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小;由于乙河发育在高山地区,所以上游地区河道窄,河流侵蚀作用强,且河流流速变化大;上游可能有冰雪融水补给,但是整条河流是以雨水补给为主。
(2017·安徽联考)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特点是随深度增加而降低,但1千米深度以下,水温变化很小。读下图,完成5、6题。
5.据图可知 ( )
A.①为风海流、暖流
B.②为风海流、寒流
C.③流向随季节变化
D.④洋流自西向东流
6.海水温差发电是利用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温差来进行发电,海水温差越大发电效率越高,①~④海域宜采用海水温差发电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5选B,6选C。第5题,①是补偿流,为寒流;②洋流为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风海流,为寒流;③是南赤道暖流,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④是南极环流,流向为自东向西流。第6题,根据题干可知,1
000米以下水温相差不大,结合海水温差发电的原理,应选择在表层海水温度较高的地方,③为南赤道暖流,表层水温高。
7.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水,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a判断,说出该海域所在的半球,指出洋流的冷暖性质以及它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2)指出图a虚线所示的洋流的流向,并指出该洋流可能出现在图b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的哪一个海区。
(3)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
【解析】第(1)题,图a中海水表层水温向北越来越高,应为南半球;洋流流经处水温高于同纬度海域,所以为暖流。暖流对气候的影响是增温增湿。第(2)题,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则图a中的洋流由北向南流,与图b中的①处(厄加勒斯暖流)对应。第(3)题,北印度洋夏季盛行西南风,既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原因,也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作用。西南风吹拂形成的季风洋流大致向东流.和南赤道暖流共同组成顺时针环流。
答案:(1)南半球。 暖流。 增温增湿。
(2)向南流。 ①。
(3)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夏季亚洲大陆形成热低压,造成印度洋与亚洲大陆之间的气压差异,形成西南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风带的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加强了西南风。顺时针流动。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华北某城市市区人口约5万人,下图为该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甲、乙、丙、丁为该城市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结合图文材料,完成1、2题。
1.甲、乙、丙、丁为居住用地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为完善城市交通网,该城市迫切需要增建 ( )
A.环山公路
B.城市环路
C.滨河公路
D.过河桥梁
【解析】1选B,2选D。第1题,甲位于市中心,紧邻主干街道,应是商业区,商业区外围面积较大的乙应是居住用地。第2题,城市只有一条过河桥梁,两岸联系不便,要完善交通网,首先需要增建过河桥梁。
2014年12月11日,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出炉《新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对江苏省推进城镇化的影响和政策建议》,下表为江苏最新城市规模等级列表。据此完成3、4题。
规模等级(常住人口)
个数
城市
特大城市(500万人以上)
1
南京
Ⅰ型大城市(300万~500万人)
2
苏州、无锡
Ⅱ型大城市(100万~300万人)
8
徐州、常州、南通、淮安、扬州、连云港、昆山、江阴
中等城市(50万~100万人)
6
盐城、镇江、泰州、宿迁、宜兴、常熟
Ⅰ型小城市(20万~50万人)
33
邳州、新沂、金坛、溧阳、太仓、张家港、海门、如皋、启东、东台、高邮、仪征、丹阳、泰兴、兴化、靖江、睢宁、沛县、海安、如东、东海、灌南、灌云、涟水、盱眙、射阳、滨海、阜宁、建湖、宝应、沭阳、泗阳、泗洪
Ⅱ型小城市(20万人以下)
7
句容、扬中、大丰、丰县、洪泽、金湖、响水
3.下列关于江苏省城市新等级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城市面积越大,城市等级越高
B.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等级越高
C.经济水平越高,城市等级越高
D.常住人口越多,城市等级越高
4.新的城市规模分类后,不同城市将采取不同的人口引导政策。下列城市中最需要严格控制人口规模的是 ( )
A.南通
B.盐城
C.常州
D.南京
【解析】3选D,4选D。第3题,结合表中数据可知常住人口越多的城市,等级越高。第4题,目前在江苏省中,南京市的人口数量最多,已超过500万,因而最需要严格控制人口规模。
下图为我国南部某城市用地布局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城市功能区合理的布局是 ( )
A.甲为居住备用地
B.乙为食品加工区
C.丙为出口产业园
D.丁为重化工业园
6.丁功能区布局的有利条件为 ( )
A.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空气好
B.远离河流,对水体污染轻
C.靠近居住区,劳动力充足
D.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解析】5选B,6选D。甲地位于河流的下游,盛行风的下风向,且有铁路穿过,最适合布局重化工业园;乙地邻近城市中心,消费市场广阔,邻近居住区,劳动力丰富,因而适宜布局食品加工区;丙地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可作为居住备用地;丁地靠近综合物流区,交通便利,适合作为出口产业园。
7.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香港境内多低山、丘陵,山峰海拔多为300~400米,平原仅占香港土地面积的六分之一,人多地少。
材料二 香港城市用地结构示意图。
(1)据图概括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形式形成的区位条件。
(2)香港岛的高级住宅区向郊野公园附近、半山区和山顶方向发展,请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3)从城市工业布局的合理区位角度,评价香港工业区位置。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香港城市土地利用呈同心圆模式,这与该地的交通、地形、地租等因素有关。第(2)题,高级住宅区对环境的质量要求高,香港郊野公园附近、半山区和山顶地区环境质量好;同时交通的发展和私家车的普及,有利于高级住宅区向外发展。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香港的盛行风向为西南风和东北风,香港的工业区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地价低,对城区的空气污染小。
答案:(1)以维多利亚港为中心的同心圆模式。
中心城区位于海港沿岸,有铁路经过,水陆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开发较早;地租较高,有利于形成中心商务区。
(2)香港经济比较发达,高收入人群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郊野公园附近、半山区和山顶环境优美;从中心城区到这些低山丘陵的交通不断完善;私家车高度普及。
(3)香港工业区布局在郊区,地价便宜;位于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区,能有效减少对市区的污染。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1.(2014·全国卷Ⅱ)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球只有1
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余只,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解析】因迁徙距离过远和在越冬地生活时间长,沿途及越冬地食物的数量、质量都可能造成秋沙鸭数量的减少,且全过程都有可能遭到人类或动物的捕杀。结合减少的具体原因,分别从政策法规、湿地保护、污染治理等方面采取措施来保护有限的中华秋沙鸭。
答案:可能原因:迁徙路线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等。
保护对策: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与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现在滥用抗生素成了一道世界性的难题。2014年10月,科研人员在我国的主要河流——海河、长江入海口、黄浦江、珠江、辽河等河流的部分点位中都检出了抗生素。其中,珠江广州段受到抗生素药物的污染非常严重。山东某药厂大量偷排抗生素污水,浓度超自然水体10
000倍。家禽、家畜等养殖过程中滥用抗生素较普遍。
(1)简述抗生素随意排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
(2)对于滥排抗生素问题,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第(1)题,任意排放含抗生素的污水,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包括水体、土壤污染,危害动物及人类生命安全。第(2)题,对抗生素的滥用部门和行业进行重点监管,加强法律监督和行政手段运用。
答案:(1)造成水污染、土壤污染,影响动物的生长繁殖,影响人体的抗药性和对疾病的有效控制。
(2)通过立法加强对水源地保护;国家及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加强对医院及药厂周围抗生素监测;养殖业应严格控制对畜禽、鱼类饲料添加抗生素,并对畜禽、鱼类等体内进行抗生素检测,超标者不可投放市场;医疗行业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滥排部门严厉查处。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乙地所在国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
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
2.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海水的温度比对岸海域更高
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解析】1选C,2选A。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加勒比海”“里约热内卢”以及纬度分布,可判断该大洲为南美洲,乙国为巴西。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巴西的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巴西的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其农业集中分布在巴西高原。第2题,甲地位于南美洲东岸,有巴西暖流经过,与甲地所在大洋同纬度对岸的非洲西海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暖流经过海区温度高。
下图为沿某大陆80°经线7月气温分布曲线图。读图回答3、4题。
3.有关④地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南部濒临太平洋
B.气候干旱,以种植玉米为主
C.旱涝灾害频发,对农业影响大
D.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④地至①地气温逐渐降低
B.导致④地至②地气温变化大的主要因素是纬度
C.③地是谷地,气温偏低
D.③地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解析】3选C,4选D。第3题,根据图中气温随纬度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该经线是80°E经线,③地为青藏高原,气温低;④地所在国家为印度,东南部濒临印度洋,以种植水稻为主,该国为热带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发,对农业影响大。第4题,读图可知,④地至①地气温并不是逐渐降低的;导致④地至②地气温变化大的主要因素是地形;③地为青藏高原,气温偏低,热量不足,所以该地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2017·淄博模拟)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读图完成5~7题。
5.控制图中①②③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及数值递变的主导因素是 ( )
A.地形
B.洋流
C.纬度
D.海陆位置
6.图中R地的气温数值,可能是 ( )
A.16
B.20
C.23
D.27
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5选C,6选A,7选B。第5题,图中三条等温线大致呈东西方向,基本与纬线平行,数值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说明影响因素是纬度。第6题,图中R地外围等温线处于20℃与25℃两条等温线之间,则闭合等温线可能为20℃或25℃,再根据R地是两河源头,说明地势较高,故此处闭合等温线为20℃,由此可知R地气温介于15~20℃。第7题,乙地东侧等温线呈东北-西南走向,且气温较低,则此处有一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从乙地位置可知该地受西南风影响较大,位于山地迎风坡而降水较多。
下图五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欧洲和非洲大陆西岸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读图完成8、9题。
8.表示南美洲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 )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
9.甲地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解析】8选A,9选D。第8题,南美洲和非洲最低纬度为0°,但南美洲最南端的纬度比非洲最南端的纬度高,因此①曲线表示南美洲大陆西海岸降水状况,②曲线表示非洲大陆西海岸降水状况;北美洲最低纬度在9°N附近,故③曲线表示北美洲大陆西海岸降水状况;澳大利亚西海岸范围大约为10°S~35°S,故④曲线表示澳大利亚大陆西海岸降水状况,则⑤曲线表示欧洲大陆西海岸降水状况。第9题,根据上题解析可知,⑤曲线表示欧洲大陆西海岸降水状况,北纬30°~
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区,甲地位于这个纬度范围内,故D项正确。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