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课标要求
(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3)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了解”西周的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
过程与方法
阅读《史料研读》和《相关史事》内容,了解史实;识读西周等级示意图,认识分封制。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夏朝奴隶制国家建立的讲述帮助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商朝奴隶制文明的介绍,不仅帮助学生认识到奴隶制统治的残酷性,同时还认识到奴隶社会扩大了生产规模,促进了经济繁荣,它比原始社会向前进了一步。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夏朝的建立和西周的分封制。
难点: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
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播放mv《家在新乡》
教师以此讲乡土史相关知识,导入新课。
史料解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礼记》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________的产生。禹的儿子________在他死后凭借强大的势力,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________制代替________制。
统治:夏朝建立了________,制定________,设置________,制定了历法,称为“________”。
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________遗址,反映了夏王朝的
分化、
界限和
进程。
思考:
1、“公天下”是如何变成“家天下”的呢?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什么?国家机构都包括哪些设置?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2、夏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灭亡原因:①夏桀实行暴政,引起人民的怨恨,失去民心,导致夏朝被推翻;②商汤礼贤下士,重用人才,实行仁政,是位有才能的君主,使得商国逐渐强大起来。
启示:统治者要懂得重用人才、勤政爱民、戒奢从俭。
二、商汤灭夏
商汤灭夏:夏朝经历400多年,到夏王________在位期间,国力衰弱,最终被商部落的首领汤联合周围部落灭亡。
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________建立商朝,都城建在________。
迁都: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________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灭亡:________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建
,残害忠良,荒淫无道。
知识链接:商末帝辛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比干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纣问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遂杀比干剖视其心,终年63岁。比干夫人妫氏甫孕三月,恐祸及,逃出朝歌,于长林石室之中而生男,名泉(林姓始祖)。比干为林氏之太始祖。
三、武王伐纣
1.武王伐纣:公元前________,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政治联盟,与商君在________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2.西周约公元前_______年,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_______(陕西西安),历史上称为_______。
幻灯先展示封神榜影视图片,联系家乡耳熟能详的相关传说故事,激发学生学习趣味;接着展示武王伐纣的动态路线地图和牧野之战图片,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史事》部分,认识商纣的残暴统治,联系夏桀比较共同点,明确夏商灭亡是统治者残暴统治的结果,周武王任用贤才,使周强盛起来,最终打败商,建立西周,也是人心所向,巩固对朝代兴衰更替的基本原因的了解。
四、西周的分封制
建立:公元前1046年,________建立周朝,定都________,史称西周。
统治: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________远近和________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________,服从周王________,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起周王朝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________”。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衰落: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__________”,厉王逃亡。到________时,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
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________族所灭。后来,________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史料解读: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学生代表讲“千金买一笑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知识链接:易中天《奠基者》:
封建是一种秩序
封建制,把世界分成了三个层次。
最高也最大的,叫“天下”。按照当时的观念,它就是“全世界”,所以又叫“普天之下”。天下的最高领袖叫“天子”,即周王,也叫“周天王”。他是天底所有人共同的君主,叫“天下共主”。他的邦国是“王国”,他的族人是“王族”,他的家庭是“王室”……次一级的叫“国”,也就是“封国”。封国的君主叫“国君”,其爵位细分应有五等,统称则为“公侯”。所以,他们的族人是“公族”,他们的家庭是“公室”……再次一级的叫“家”,也就是“采邑”。采邑的君主叫“家君”,也就是“大夫”。大夫也是世袭的,叫“某某氏”……大夫的族人是“氏族”,他们的家庭是“氏室”。
……这就是所谓“封建”。封,就是“划分势力范围”;建,就是“厘定君臣关系”……
所以,诸侯是天子之臣,大夫是诸侯之臣。大夫对诸侯,要尽力辅佐,并承担从征、纳贡等义务。诸侯的义务,则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等。如果受到其他诸侯欺侮,也可以向天子投诉,天子则应出面为他主持公道。这是天子的义务。
课外活动:实地考察参观获嘉同盟山,深入了解牧野大战的细节。
或实地参观代店村“赵氏宗祠”,了解宗族文化。
或查看自家的家谱实物(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记载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家谱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特殊的文献,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课堂小结:
建立时间
建立者
暴君
都城
重大事件
夏
①禹传位于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②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商
盘庚迁都到殷(即今天的河南安阳)
西周
①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双方在牧野(今新乡)大战②西周实行分封制
巩固练习:
1、我国古代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开始于
A.尧传位给舜
B.舜传位给禹
C.启继承禹的位置
D.商汤灭夏
2、下图是根据考古人员在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而绘制的一张宫殿复原图,请你判断一下这是哪一朝代的宫殿( )
A.夏朝
B.商朝C.西周
D.东周
3、如图是反映夏桀与民关系的图画,此图说明了
A.君民关系融洽
B.统治者很随和
C.老百姓愿意为桀提供服务
D.桀残暴,不顾百姓死活
4、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朝,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盘庚迁都
D.平王东迁
5、人们经常把帮助坏人做坏事叫作“助纣为虐”,其中的“纣”是指
A.夏桀
B.商纣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
6、4.下列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A.牧野之战
B.盘庚迁都
C.西周分封
D.国人暴动
7、公元前841年,因为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最终被人们赶走的暴君是( )
A.周厉王
B.周幽王
C.周平王
D.周成王
8、香港某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提到:“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材料中的“诸侯”产生于(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奴隶制
9、下列是某小组开展关于“启当上部落首领方式”讨论的四个结论,你认为哪一表述是最准确的( )
A.通过部落战争,战胜其他部落
B.凭借家族势力,继承首领位置
C.治水建立功业,人民拥戴上台
D.通过禅让制度,大家推荐继位
10、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西周开创的是( )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分封制 ④家天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请回答:(1)两则材料中所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一判断这种制度封什么人为诸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人可以被封为诸侯。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概括出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
(4)西周实行这种制度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