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6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2016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12 10:2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标要求
(1)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青铜器的出现、发展以及用途和功能方面的变化;掌握甲骨文发现的意义,了解甲骨文的由来,知道汉字的演变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和思考归纳青铜器高超工艺的主要情况和特点,甲骨文的特点及意义,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视频播放,图片展示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青铜器的特点、高超工艺及甲骨文的历史渊源和影响
难点:青铜器的铸造及汉字造字法
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播放《古都安阳令人向往》
视频资料
师:安阳是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目前有史可考的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久远的都城之一。安阳是中国最早文字——甲骨文的故乡,是五经之首——《易经》的发祥地,是世界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的出土地。殷墟是河南中考乡土史的重点。
黄金周期间,赵中同学去安阳,参观了殷墟和中国文字博物馆,对中国古代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历史,有了直观全面的了解认识。让我们跟着赵中同学游安阳学历史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出发前,赵中同学先做了案头工作,上网搜索“青铜”“青铜器”“青铜器发展史”“青铜时代”等知识
1、青铜是红铜与铅、锡的合金。由
的合金铸造的器具,因颜色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铜器。
2、出现时期:
用途:



商朝以后,青铜器的功能由
等发展到
,成为
象征身份地位乃至
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

3、青铜时代: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产用具的文化发展阶段。当时的青铜器已经渗透到农业,畜牧业,商业之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将这一时代称为青铜时代。它介于“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在青铜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称作青铜文明。
在殷墟赵中同学参观了宫殿区、妇好墓、青铜器发掘处等。他看到商代武官村大墓殉葬奴隶40多人,还有人头几十个,血淋淋地反映了商代奴隶主用奴隶殉葬的野蛮情景。
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近距离观看司母戊鼎(复制品)。导游讲解了这个当地人叫“马槽鼎”的世界之最的发现过程、抗战时期的保护情况的传奇故事,以及名称的变化与争议等。
关于青铜器:______朝的代表作____________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青铜器中的精品是湖南宁乡出土的造型奇特的

上的铭文记述了牧野伐纣的过程。四川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别具一格。
“鼎”是古代贵族烹饪祭祀用的器具,一般为圆形,多为三足两耳,也有四足两耳。西周时,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
“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你知道哪些与鼎有关的成语:



好奇的赵中同学问导游,青铜器是如何铸造的?导游给他看了手机里收藏的甲骨文“铸”字的图片,来个说文解字。最后还给他传了青铜器制作的视频资料。
“上从两手持倒皿,中贮销金之液,两手持而倾之范中也。下从皿则范也。中从火,象所销之金”
青铜器高超的工艺过程:准确掌握铜、锡、铅的
,来铸造不同用途的器具。铸造方法(技术)是“
”,其工艺流程是制模、
、翻制
、高温
、烧注
、加工修整。根据器物的大小制作不同的泥范,再合范烧注铜液。青铜铸造业规模
、组织
、分工
,能铸造大型器物。
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型里。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商周青铜器的特点:1、生产过程上规模大分工细;2、工艺上工艺精美;3、种类上种类繁多;
4、制作特色上造型独特。
二、甲骨文记事
中国文字博物馆让赵中同学流连忘返,眼界大开。在汉字源流绎古今主题展前,赵中同学对汉字的演变有了全面的认识。
1、文字出现前先人们结绳记事。中国的文字起源很早,传说黄帝命
发明创造了汉字,半坡氏族村落出土的陶片上刻画的符号,被认为就是中国文字的萌芽。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到了
朝后期,文字已相当成熟。
2、
当时的占卜风气很盛行,统治者遇事都要通过占卜询问吉凶祸福,然后把占卜的情况用文字刻在

上,后人称这些文字为“甲骨文”或“卜辞”。
3、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方形的字块被线条所取代,曲折象形的线条被拉直,象形程度逐渐降低,即复杂到简单、形象到抽象
最精华的“一片甲骨惊天下”主展区,解说员详细讲了甲骨文被发现的传奇故事。
1、清朝人
是发现、收集和研究甲骨文第一人,国际上把他发现“龙骨”刻辞的
年作为甲骨文研究的起始年。
2、
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叫

3、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
、战争、农牧业、
、刑法、医药、
等。
4、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

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
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赵中同学疑问:为什么说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呢?
1、甲骨文以象形、
、会意、
等为主要造字方法;今天的文字仍是以
字为基础的形符文字。
2、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
,很多字体至今
,是汉字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
巩固练习:
1.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很多地区出现了铜器。距今4000多年的甘肃(
)遗址出土了铜镜。
A.良渚文化
B.齐家文化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2.2014年11月12日至2015年3月,“周野鹿鸣——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出土青铜器展”于上海博物馆举行。青铜器是哪三种金属的合金(

A.铜、铁、锡
B.金、银、铜
C.铜、锡、铅
D.
铁、锡、铅
3.商代青铜器的工艺精湛,种类繁多,主要用于(

A.农业
B.祭祀
C.日常生活
D.手工业生产
4.古代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豪奢生活,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有(

A.乐器
B.食器
C.盛水器皿
D.装饰品
5
.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中华第一鼎”正式移驻该馆。“中华第一鼎”指的是(

A.后母戊鼎
B.毛公鼎
C.大孟铜鼎
D.商朝虎耳铜鼎
6.图1是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2月发行的生肖纪念币,该生肖(属相)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历史文物中着力体现该动物形象的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虎耳铜鼎
D.青铜立人像
7.
著名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B、农耕文明出现原始
C、奴隶的命运
十分悲惨
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8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图所示文物透露出来的相关历史信息
A.原始居民的生活
B.商周的青铜文明
C.春秋战国的纷争
D.秦汉时期大一统
9.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让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记载于(

A.龟甲或兽骨上
B.竹简或木牍上
C.丝帛或麻布上
D.麻纸或宣纸上
10.
下列有关甲骨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B.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C.一经发现的甲骨文至今已有16万片以上,其中商代有字的甲骨10余万片
D.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单一,主要用于战争、卜卦
11.
甲骨文中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

A.象形
B.指示
C.形声
D会意.
12.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金文比甲骨文更加规范,这两种文字的命名
都是
A

刻写材料
B.发明人物
C.发现时间
D
.文字结构
14
.下列关于金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古人称铜为金,故把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
B.金文因常铸刻在钟或鼎上,故又叫钟鼎文
C.金文是研究夏、商历史的珍贵资料
D.金文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字体与甲骨文相近
古代中国的三张名片
一千年前是瓷器;
两千年前是丝绸;
三千年前是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