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标要求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春秋大国争霸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春秋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收集成语典故,讲述成语故事,如管鲍之交、老马识途、问鼎中原、一鸣惊人、卧薪尝胆、楚等故事,培养表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认识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做人要有目标追求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诸侯争霸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也加快了统一步伐,促进了民族融合。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春秋争霸局面的出现和齐桓公称霸。
难点:相关知识拓展力度的把握问题
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师:讲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的故事。
西施本名施夷光,又称西子,春秋时越国人,天生丽质。越国称臣于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设美人计。国难当头,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救国,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夫差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终于亡国丧身。传说,吴亡后西施和心爱的人范蠡隐居江湖,范蠡经商成为巨富,被后人尊称为“商圣”,称之财神。
由勾践称霸引出春秋五霸,导入新课。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阅读书本p27,找一找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提示:
可以从农业(生产工具、生产方式)、手工业(具体的行业)、商业(城市、货币)方面了解
1、东周前期,从公元前_______年至公元前_______年,因孔子编订的史书《_________》而得名。
2、农业:春秋时期,出现了________农具和________,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3、手工业:手工业的规模扩大,________业、冶铁业、________业、________业以及________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4、商业:商业活动逐步活跃,很多城市开设了
市场,________货币越来越广泛地流通。
5、春秋时期的各地经济的发展,使各诸侯国实力得到增强。诸侯国设置
,委派
管理,加强对
的控制,
逐步瓦解。
二、王室衰微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的官衔名)。
——《史记》
1.背景: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_______状态,_________逐步瓦解。根本原因是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表现: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________一带。诸侯国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周王室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________支持。
3.影响:大的诸侯竞相__________,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____________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
1.原因:由于
、
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当时
也有所发展。
2.霸主: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______________”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__________、晋文公、________、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也先后北上争霸。
3.影响: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出现了大规模的____________。
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1.经济:齐国是东方大国,有
之利。
2.政治:
改革,发展生产,国富兵强。
3.外交:顺势而为,“
”,扩充疆界。
4.军事: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公元前651年,召集诸侯“
”
与齐桓公称霸相关的成语:一箭之仇
、管鲍之交
、老马识途
、
一鼓作气
、鲍子遗风、
视死如归
、管鲍分金
、各为其主
、风马牛不相及
齐桓公名小白。早年因故与弟弟公子流亡国外。后来齐国政变,两人回国争王位。为帮公子纠夺位,管仲单人匹马发箭射杀小白,箭中腰带钩,小白装死瞒过管仲,捷足先登。齐桓公即位,要封心腹鲍叔牙为相,鲍却极力推荐管仲。齐桓公捐弃前嫌,拜他为宰相。齐管仲深受感动,尽心辅佐,大胆改革,国力大增。
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合伙做买卖
管仲出的本钱少,分红却要多,鲍叔牙手下的人骂管仲贪婪,鲍却说:“他家生活
困难,是我自愿让给他。”
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
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
到赏识他的人。管仲曾经带兵打仗,进攻
的时候他躲在后面,退却的时候他却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鲍却说:“管仲家里有老母亲,他保护自己是为了侍
奉母亲,并不真是怕死。”鲍
叔牙替管仲辩护,完全是为了
爱惜管仲这个人才。管仲听到
后非常感动,“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晋文公称霸:前632年城濮大战,退避三舍,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今河南新乡原阳)会盟,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百年霸业。
与晋文公称霸相关的成语:退避三舍、竭泽而渔、危如累卵、兵不厌诈、艰难险阻、行将就木、志在四方
流亡时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有一年晋文公快饿晕了,介子推割了一块腿上的肉与野菜同煮成汤给他吃。晋文公归国为君,介子推携老母隐居于绵山。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逼,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柳树下。为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后来那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与楚庄王称霸有关的成语:问鼎中原、一鸣惊人、绝缨之宴、
饮马黄河
吴越争霸:1、吴王阖闾任用伍子胥和孙武为将,一举攻破楚国都城郢。2、吴王夫差时,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3、勾践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前473年破吴都,夫差自尽,灭吴称霸,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春秋时期的霸主有哪些共同点?①有成就宏图霸业的雄心壮志;②重用人才;③重视改革内政和发展生产,增强国力;④能运用正确的谋略,取得政治上、军事上的优势;⑤他们的争霸战争都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又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国家走向统一。
巩固练习:
1、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
A.大变革
B.大一统
C.民族政权并立
D.专制皇权加强
2.《国语 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
A.耜耕
B.牛耕
C.耧车
D.机耕
3.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4.《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
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
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5.
赵中同学历史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们探究的内容是(
)
A.周朝的分封制
B.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C.齐桓公称霸的过程
D.商代的重要城市分布图6.齐桓公在争霸过程中,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真实目的是
( )
A.赢得周天子的信任
B.发展齐国的政治影响力
C.表明自己无政治企图
D.保护周天子共主的地位
7.(2015 山东泰安)“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春秋
B.战国
C.西周
D.商朝
8.右图为春秋战车复原图。战车自商代晚期崛起,春秋趋于鼎盛,当时大的诸侯国往往号称拥有万乘战车。随着作战地域的扩大,战车受地形的限制,到战国时开始衰落,并逐渐被灵活的步兵、骑兵所取代。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
A.经济的发展
B.战争的需要
C.运输的需求
D.社会的安定
9.《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有位国君为了报仇雪恨,“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位“国君”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越王勾践
D.吴王夫差
10.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叙述正确的是( )①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
②战后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③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④周天子坐收渔
利,权力渐大
A.①②③
B.②
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春秋时青铜器珍品莲鹤方壶(河南乡土史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