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声声慢里寻清照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3.通过学习《声声慢》和《一剪梅》两首词,思考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2 .了解李清照的身世、著作,总结她前后期词作的内容及其风格有何不同。
词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在宋朝时达到顶峰。
① 词又叫 、 、 。
②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
③ 词按字数分成 (58字以内)、 (59~90字)和 (90字以上)三种。
④ 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
与词的内容无必然联系。
诗余 长短句 曲子词
小令中调长调标题词牌 李清照,号 ,山东省济南章丘人,著名 派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其作品散失很多,今有词集《漱玉词》传世。
李清照易安居士婉约写作背景 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宋高宗赵构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此时,李清照44岁,目睹黄河南北相继沦陷,夫妻二人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仓皇南渡到建康。两年后,其夫赵明诚奉诏赴任湖州太守的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此后,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始终无安身之所,过着动荡无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
她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愁 整体感知:
词眼轻吟慢读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文本研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结果引发动作眼前景肃杀凄清愁情凄然寡欢
惨然不乐首句写词人的处境和心情,寻觅无所获,只有冷清悲戚孤苦无依孤单清苦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三句连用十四个叠字,分析运用叠字的妙处。 内容上:营造出一种凄凉、萧条的意境,奠定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增强情感的表达。
结构上:富有音律美,回环往复,一 唱三叹文本研读 文本研读2、《声声慢》里出现了哪些意象?有何特点?词人是如何运用这些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词人通过下列主要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 淡酒过雁黄花梧桐、细雨酒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为何说是“淡酒”?酒“淡”是因为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酒是“愁”的象征雁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飞云过尽,旧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晏几道《思远人》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
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
1、雁声凄惨
2、传递信息的使者(亡夫之痛)
3、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国破家亡之苦) 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黄花 黄花——盛开的菊花
以乐景衬哀情,表现丈夫去世后自己的那种孤寂、凄苦。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细雨绵长,如绵绵愁绪。渲染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凄凉。
化用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梧桐、细雨
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是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淡酒 酒是“愁”的象征晚来风急 秋风渲染愁情雁 大雁象征离愁、思乡之情 黄花盛开的菊花,以乐景反衬自己的孤单愁情梧桐
细雨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向心头。诗词中意象的作用一、渲染气氛,营造意境。
意境的产生离不开意象,当众多的意象组合在一起,他们自然就会创造出与之特征相符的气氛、意境,读者也会产生置身其中、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在古典诗歌创作中,诗人习惯于将内心情感融入意象之中而不直接表白,这就产生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此时,意象不仅仅是客观的景物,而且满含着诗人的快乐忧伤。
三、借景抒情,为情铺垫。
借景抒情,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或乐景写乐情,或哀景写哀情;或乐景写哀情,或哀景写乐情。在表现手法上即是衬托,前两种为正衬,后两种为反衬。诗人极尽意象,为下面的诗歌抒情蓄势作铺垫,使情感的表达水到渠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哪些内容?亡国、无家之痛(家国)孀居之悲(孤独)沦落之苦(身世)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你能判断出这是作者哪个时期的作品吗?
(直接抒情的词语、意象)
词中出现了哪些意象?(2分)词人是如何运用这些意象表达自己的的思想感情的?(2分)
表达了词人在丈夫走后孤独寂寞的相思之情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李清照红藕:红色的荷花。
玉簟: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锦书:书信的美称。
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红藕(香残),玉簟(秋),渲染了一种萧条的氛围。借景抒情,通过云中锦书,大雁,月满西楼,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飘零的花,自流的水暗喻自己容颜随时光而消减。
古代写愁的诗句很多,请大声朗读下面写愁的诗句:
1.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2.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3.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千秋岁》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5.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相见欢》拓展延伸:她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
内容——闺阁生活和伤春怨别
词风——清丽柔媚
代表作:《一剪梅》《点绛唇》
南渡后:
内容——怀旧悼亡,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词风——凄婉哀怨
代表作:《声声慢》 《武陵春》总结 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鉴赏词的方法(找词眼,明词情;找意象,悟词意)试着鉴赏婉妁派另一词人——秦观的代表词,并将其改写成300左右的鉴赏短文。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