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的抗战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2014年7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说:“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任何人想要否定、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9课: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去了解日军的残酷暴行。导入新课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一、七七事变1、背景:2、经过: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热河省,进而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华北,1937年策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晚,日本军队悍然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北平保卫战:保卫北平的战斗_______、______将军壮烈殉国。7月底____、____相继失陷。佟麟阁赵登禹北平天津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民族英雄——赵登禹1933年喜峰口抗战有功,晋升为二十九军一三二师师长。7月下旬,被任命为二十九军北平南苑驻地指挥官。28日,在奉命转移时,遭日军截击而牺牲。31日,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民族英雄——佟麟阁 1912年投笔从戎,1933年5月,任代理察哈尔省主席兼同盟军第一军军长。1936年晋升为第二十九军副军长。1937年7月28日,在指挥部队与日军苦战时,壮烈殉国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7月29日 北平沦陷
7月30日 天津陷落
8月13日 进攻上海,发动了八一三事变
11月12日 上海沦陷
……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材料一: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
桥通电》(1937年7月8日)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对日政策如何?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蒋介石7月17日庐山谈话 共产党号召全民族抗战国民党决心抗日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国抗战的起点。为什么说七七事变后的抗日战争才是全民族的抗战?
七七事变之前,蒋介石一直推行不抵抗政策;
七七事变之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1、背景: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总指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参谋长:叶剑英
115师师长:林 彪
120师师长:贺 龙
129师师长:刘伯承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战斗序列军 长:叶 挺
副军长:项 英
参谋长:张云逸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2、工农红军的改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1937年9月中共中央公布
国共合作宣言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讲话,提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标志着:国共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试分析上述材料的意义。七七事变的爆发既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中国共产党及时准确地制定了抗战的方针政策,团结国内外一切支持抗日的力量,建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不仅结束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材 料 研 读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八一三事变直接威胁到南京,局势愈发严峻,为此国民政府迅速下达总动员,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即淞沪会战。1937年11月12日, 上海失守三、淞沪会战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淞沪会战时间:1937年8月13日主要战役:宝山保卫战(姚子青)、四行仓库战斗(谢晋元)结果: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意义: 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日军侵占北平、天津后,立即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在北方,日军分路进攻华北;在南方,日军于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史称
“八一三事变”
日本企图速战速
决,在3个月
内灭亡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读上述材料,用史实说明中国军民是如何进行抗战的。这对抗战初期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这种全民族的抗战,是建立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基础上的,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在抗战的初期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北平保卫战、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
一、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
二、为沿海沿江工业、高校的内迁熹得了时间。
三、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材 料 研 读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日军占领南京后的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1937年12月,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四、南京大屠杀1、背景:2、罪行: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下关大屠杀后的现场情况令人惨不忍睹。2000米,不,也许还要宽些,在这宽阔的江面上,漂流着数不清的尸体。一望无际,满眼皆是尸体。那不是士兵,而是老百姓的尸体,其中有成人,也有儿童,男男女女全都漂浮在江面上。尸体像木排那样,缓缓地漂流着。朝上游看去,尸山接连不断,似乎可以想象,那接连不断的“山”是看不到边的。相 关 史 事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杀人比赛的野田毅和向井敏明《东京日日新闻》报导日军在南京进行杀人比赛的消息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日军砍杀南京青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日军把南京青年当作刀靶练习刺杀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北平失陷(1937.7.29天津失陷(1937.7.30)上海八一三事变(1937.8.13)国民党迁都重庆
(1938年夏)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中国形势图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卢沟桥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由此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南京大屠杀牢记历史,肩负责任,开创未来本课小结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全民族抗战爆发的标志: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珍爱和平 拒绝战争
勿忘历史 强我中华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