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汉字》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猜字谜、读对联的活动,感受汉字的有趣现象,尝试编字谜,增强热爱汉字文化的情感。
2.通过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3.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能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
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分组按要求准备有关字谜、谐音的资料。
2.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上节课我们一起制订了《畅游汉字王国》的活动计划,根据分工,每个小组都承担了具体的任务,大家完成了吗?游览了
“汉字王国”,一定有很多收获。这一节我们进行展示、交流,相信同学们会体味出更多的妙趣。
[设计意图]这样导入既是对上一节学习活动的总结,同时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展示交流活动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做游戏,了解字谜
1.出示教材中的字谜。(课件出示)
2.小组代表出示小组成员搜集整理的字谜,并宣布竞猜规则,开展竞猜比赛,教师做好组织。
3.自编字谜。
[设计意图]落实目标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展竞猜活动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感受中华汉字的有趣现象,然后进入编字谜实践,体现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三、精读感悟,品味文本
(一)活动二:读谐音小笑话
1.学生自由读故事。
2.指名师友读故事。
3.说说送礼人可笑在哪里?这个笑话让你明白了什么?
4.学生交流所搜集到的有关谐音小笑话的资料。
5.教师小结活动: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闹笑话。
(二)活动一:猜歇后语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猜字谜,编字谜等活动,感受了汉字的神奇和有趣。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还创造了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幽默的口头语言,那就是“歇后语”。
1.课件出示歇后语前半句。
2.学友猜歇后语后半句。师傅找出其中的谐音,并谈谈歇后语的作用。(谐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它有着双关语义,既富有幽默色彩,又饱含哲理,余味无穷。)
3.公布歇后语答案。
4.课件出示歇后语小知识。
5.师友在全班汇报:出示自己搜集到的歇后语,相互出题竞猜。
6.教师也可积极参加,并能及时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
7.小结活动: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学习。
(三)阅读材料,了解汉字来历。
1.提出阅读要求:
A、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仓颉造字》这个传说。
B、“册”“典”“删”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C、除了仓颉造字传说,你还知道哪些汉字起源的故事和传说?
D、你搜集到哪些汉字的来历?
2.快速读课文,组内师友讨论交流。
3.推荐代表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4.教师补充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课件出示)
5.学生谈收获体会。
[设计意图]
通过学习谐音歇后语、谐音笑话,使学生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了解汉字文化,感受汉字的神奇和有趣。教师的讲解小结,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谐音汉字,谐音歇后语、谐音笑话的兴趣,并注意合理使用同音字。同时,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来历及特点,体会到汉字不仅是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更可以在书写的过程中给你以美的享受。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总结回顾;同学们,通过学习,你们收获了很多,对汉字的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增进不少,更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2.扩展延伸:把搜集的字谜,有趣的谐音、汉字的起源故事、传说及一些汉字的来历整理归类,出一期黑板报。
[设计意图]有效地检验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自主地进行有效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有趣的汉字
奇妙的字谜 传统的文化
有趣的谐音 智慧的结晶
汉字的来历 悠久的历史
[教学反思]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是五年级上册课教材中出现的一个新的单元,它同以往的课文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在执教这节课之前,我在深深地思考,何为综合性?综合性学习,到底要教给学生一些什么?学生能否在这种自主的活动中学有所获,在各个方面有大的提高。执教综合性学习《有趣的汉字》第二课时之后,我发现,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第二课时是指导学生制订活动计划,在制订活动计划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从老师所给的活动计划的范例中发现值得学习的地方,汲取范例中的长处为我所用;我们要教会学生制订一份计划书,培养学生正确书写应用文的能力;我们要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我们要教给学生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等等。
虽然我的设想是美好的,但这一节课上完之后,还是有很多遗憾之处。遗憾的原因有老师教学方面的,也有学生学习方面的。由于前几次试课时,均出现了拖堂的现象,所以在执教这一课时,我害怕完不成教学任务,稍显急躁。如果我能多一些耐心,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观察,让学生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相信学生会有更多新的发现和收获,会有更多创造性的思维迸发出来。同时,也是由于急躁,我在引导学生观察完“文字式”的计划书之后,就让小组开始制订活动计划,没有紧接着出示表格式的计划书,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习,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订计划,在安排教学步骤方面出现了失误。为了不拖堂,在学生修改完活动计划之后,我也没有让每个小组来展示自己的活动计划,而是挑选了两位同学,匆匆一讲而过,这都是令我遗憾的地方。同时,在学生制订完活动计划之后,经过观察,我发现虽然许多小组都学会制定活动计划,但学生选择的活动内容仅限于课本提供的,没有选择更多新的课本之外的关于汉字的活动内容,思维不够开阔。这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培养学生从课外学习,从生活中发现的本领,除了学好课本知识,更要从课外汲取营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是任重而道远的,需要我们每一个老师去摸索,探究,寻找一个个更好教学方法,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综合性学习”教学之路。有趣的汉字的故事
1.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匈奴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后,变成了“未必敢来”。
2.有人给曹操送来一盒酥,曹操在盒子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杨修看后,立即把酥分给众人吃了,曹操假装责怪他,杨修说:你在盒子上分明写着一人一口酥,我们怎敢违抗丞相的指令呢,曹操虽然表面上嬉笑,心里却越来越讨厌他了,杨修与人分吃贡酥,则完全是曲解曹操的题字,纯属恶作剧,曹操“心恶之”,而尚能表现出“喜笑”之态,已很宽容。
3.唐朝有个人叫张打油,写了一首咏雪的诗: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全诗用语俚俗,浅白显露,张打油名声就此传开。,苏小妹的前额特宽,两人曾互作打油诗戏谑对方。苏轼首先发难:
前脚未出闺房内,额头已到华堂前。苏小妹不甘示弱,反唇相讥道:去年一点相思泪,今年始流到嘴边。明初大才子解缙生性滑稽诙谐,机智善变,一次随朱元璋同出钓鱼,朱钓了半天,不见一条鱼上钩《有趣的汉字》习题
一、猜字谜字
1.【字谜】:一月七日,猜一个字
2.【字谜】:一加一,猜一字
3.【字谜】:一半儿,猜一个字
4.【字谜】:一字十三点,难在如何点,猜一个字
5.【字谜】:一百减一,猜一个字
6.【字谜】:一夜又一夜,猜一字
7.【字谜】:一个人搬两个土,猜一个字
8.【字谜】:一个礼拜,猜一个字
9.【字谜】:一家十一口,猜一字
10.【字谜】:一家有七口,种田种一亩,自己吃不够,还养一条狗
兽
11.【字谜】:一根木棍,吊个方箱,一把梯子,搭在中央
12.【字谜】:一只牛,猜一个字
二、写出下列歇后语
1.鸟入笼中--
2.锦上添花-
3.卒子过河--
4.纸老虎---
5.阿拉伯数字8字分家——零比零
6.
按着牛头喝水——
7.阿公吃黄连——
8.按鸡头啄米——
9.阿斗当皇帝——
10.矮子推掌——
11.阿斗的江山——
12.矮子爬坡——
13.案板底下放风第——
14.按老方子吃药——
15. 庵庙里的尼姑——
16.挨鞭子不挨棍子——
三、写出乡长说话的意思
一个乡里开会,由于谐音,村长说:“兔子们,虾米们,不要浆瓜,咸菜太贵了。”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浆瓜。”
乡长说:“兔子们,虾米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
四、简答
1.什么是甲骨文?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隶书?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一、
1.
脂2.
王3.
臼4.
汁5.
白6.
多7.
佳8.
旨9.
吉
10.
兽11.
面12.
生
二、
1.鸟入笼中--有翅难飞
2.锦上添花--好上加好
3.卒子过河--勇往直前(难以回头/顶大车)
4.纸老虎---一戳就穿
5.阿拉伯数字8字分家——零比零
6.
按着牛头喝水——勉强不得
7.阿公吃黄连——苦也(爷)
8.按鸡头啄米——白费心机
9.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10.矮子推掌——出手不高
11.阿斗的江山——白送
12.矮子爬坡——贪便宜
13.案板底下放风第——飞不起来
14.按老方子吃药——还是老一套
15. 庵庙里的尼姑——没福(夫)
16.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软不吃硬
三、一个乡里开会,由于谐音,村长说:“兔子们,虾米们,不要浆瓜,咸菜太贵了。”(同志们,乡民们,不要讲话,现在开会了。)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浆瓜。”(现在请乡长讲话。)乡长说:“兔子们,虾米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同志们,乡民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用大碗吧)
四、1.甲骨文是用刀刻在动物骨头上的文字,主要用来记录占卜的结果。
甲骨文主要在殷商时代。商以后也有,周时还有甲骨文,但是数量很少。写有甲骨文的文物是1899年在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附近被发现的。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在石头上,所以甲骨文又叫“契文”。“契”就是用刀刻的意思。
由于甲骨文的内容多是记录殷商时皇帝的占卜的结果,所以甲骨文又叫“卜辞”。
殷代由于发生天灾,它的都城全部变成废墟,所以称为“殷墟”。甲骨文是殷时的文字,所以又叫“殷墟文字”。
甲骨文的特点有一下两个方面:
一是甲骨文的形体特点:由于甲骨文的书写方式是用刀刻在兽骨上,所以字的笔画细而硬。方笔比较多,圆笔比较少,因为便于刻字。甲骨文字已经具有线条化的特点。但是由于当时汉字的写法不固定,所以不同的人写的同一个字的写法不同,异体字很多。
二是甲骨文的结构特点:甲骨文中的文字已经具备各种造字法,说明甲骨文并不是初创时期的文字。但是,甲骨文的图画型仍然很强。
2.隶书的“隶”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徒隶。这是一个地位地下的小官,负责抓捕和管理犯人。由于他们每天又要抓犯人,又要写报告记录犯人的情况,所以写字很草率,由此而产生隶书。
根据时间的先后,隶书又可以分成古隶,即战国至汉以前的隶书,和今隶,即汉代以及汉代以后的隶书。隶书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形体特点:隶书的笔画具有线条化的特征。隶书是由小篆书写草率而成,隶书书写工整的就成了楷模,产生楷书。二是结构特点:隶书打破了小篆的规整结构,开启了现代文字的开端。《有趣的汉字》说课稿
一、说教材:
“遨游汉字王国”是五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单元。本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其中“有趣的汉字”部分有四个阅读材料,分别是字谜,有趣的谐音,仓颉造字,“册”、“典”“删”的来历。
字谜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游戏形式。《字谜七则》提供的字谜是一些范例。《有趣的谐音》介绍了使用谐音的几种传统语文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神奇和有趣。《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介绍了汉字的来历。文章的一、二两段主要讲人类早期没有文字,为了帮助表达,记性等。《“册”“典”“删”的来历》是一篇有关汉字的知识短文。它告诉我们,“册”,“典”,“删”三个字的出现和我国历史上曾今很长一段时间在竹子和木头上写字有关。
二、说教学目标:
1.开展“有趣的汉字”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
2.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习制定活动计划,培养探究合作意识。
3.阅读四篇相关资料,查找更多与汉字有关的资料。
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的意识。在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根据阅读提示,制定活动计划,让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序展开。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难点:体会汉字的丰富有趣。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培养人的分析理解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和学习,发展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幻灯片和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渴望。
2.活动探究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材料通过的形式获取知识,并且在选定调查内容以后,制定出活动计划,分工明确。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说学法:
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历史。让学生体会我们汉字特点,热爱我们祖国的语言。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从机械的问答向汇报交流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走近汉字
1.对于“汉字”同学们是最熟悉不过了,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她,都在跟她打交道。许多世界名人是这样评价汉字的。
2.课件出示:
3.过渡:一个汉字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请同学们静静的欣赏(课件演绎汉字的演变过程)
师:从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一直到现在的简化字,看一看最原始的甲骨文到现在与之相对应的简化字,当两个跨越几千年的汉字同时出现在眼前,你们心里有何感想。
相机板书:有趣
神奇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的76页,快速默读,你对汉字又会有新的了解。
4.学生默读后出示幻灯片,指名让学生分颜色朗读,并画出重点语句,加强对汉字的认识。
5.同学们,想去了解更多的汉字吗?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板书课题 有趣的汉字)
(二)阅读材料,初感汉字
1.师:汉字神奇,有趣,让我们一起浏览“阅读材料”,看看汉字有趣在哪里?
2.提出阅读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的“阅读材料”1~4思考这四份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的有趣,为什么说是有趣的。
3.学生个性阅读后同桌交流。(课文以字谜,谐音,仓颉造字,册,典,删的来历向我们讲述了汉字的神奇。)
4.学生汇报,出示课件,教师点拨。
将四个板块的阅读材料展示出来,其中猜字谜让学生说出谜底的依据;谐音部分体会谐音带来的效果,出示几个歇后语让学生猜,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让学生复述仓颉造字的过程;老师引导学生一起体会“册”“典”“删”造字的来历。
(三)合作学习,制定计划
1.师:同学们,汉字如此神奇,我们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很好地认识它呢?
2.自渎课文提示,明确学习方法:
3.指导制定活动计划:
将活动计划的内容展示出来,同时配乐。让学生在优雅的乐曲中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选活动内容,制定活动计划。
(四)小结:这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汉字的神奇,有趣,课后同学们应根据制定的活动计划,搜集查找,整理资料。在活动中真切感受汉字的奇妙。
(五)作业:搜集,查找资料,分组进行讨论。
七、说板书:
我比较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
有趣的汉字
有
字谜
趣
谐音
神
仓颉造字
奇
“册”“典”“删”的来历
结束语:这节课学生们从阅读材料中感受到了祖国文字--汉字的有趣,认识了汉字的起源学会了制定活动计划,进一步了解了汉字,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通过认真拟订计划,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学习和动手的能力。(共23张PPT)
有趣的汉字
掌握生字:
甥
舅
锥
鸿
迂
典
剖
蛀
恭
搁
一、字谜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
人都说味道好。
(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
站着想一想。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
遇食就可餐。
日
香
立
曼
1.一横又一直,不能猜作“十”。
(支)
2.舌头舔甘蔗。
(甜)
3.一物有千口,你有我也有
。
(舌)
4.一人一口
(合)
5.厂里有个白小子。
(原)
二、谐音笑话
《卧春》
暗梅幽闻花,
卧枝伤恨底,
遥闻卧似水,
易透达春绿。
岸似绿,
岸似透绿,
岸似透黛绿。
《我蠢》
俺没有文化,
我智商很低,
要问我是谁,
一头大蠢驴。
俺是驴,
俺是头驴,
俺是头呆驴。
谐音笑话(一)
一个口音很重的县长到村里作报告:“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
(翻译:同志们,乡民们,注意吧!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
县长讲完以后,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酱瓜!”
(翻译:现在请乡长讲话!)
乡长说:“兔子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
(翻译:同志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是大碗吧!)
不要酱瓜,我捡个狗屎给你们舔舔...
(翻译:不要讲话,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
三、谐音歇后语
1.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2.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
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
后一部分起“后衬”作用,像谜底,十分自
然贴切。
3.歇后语能揭示一定的道理。
歇后语
1、墙上栽菜------------无缘(无园)
2、扇着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3、孔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4、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5、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
6、耗子掉到水缸裏------时髦(湿毛)
7、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
歇后语
人们曾经使用过:
1.绳记事
2.物语
传说仓颉做了什么?
仓颉造字
《仓颉造字》
请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仓颉在野外的泥地上看到了鸟的足迹……于是他模仿鸟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画。
后来,他又根据龟纹
虫蛇
黍稷
山川
草木等的形状或动态,创造了文字。
仓颉怎么造字?
休
斗
有趣的甲骨图片
水
牛
明
(老虎)
(猪)
(兔子)
第一自然段:册
第二自然段:典
第三自然段:删
《“册”
“典”
“删”的来历》
啊!
汉“子”真有趣啊!
有趣的汉字
奇妙的字谜 传统的文化
有趣的谐音 智慧的结晶
汉字的来历 悠久的历史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