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圆明园的毁灭》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xiāo huǐ sǔn shī qīn rù ɡuī bǎo
hónɡ wěi ɡū liɑnɡ diàn tánɡ huī jìn
二、给下列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唐朝(tánɡ tán) 玲珑(línɡ nínɡ) 侵略(liè lüè)
奉命(fèn fènɡ) 置身(zhì zì) 灰烬(jìnɡ jìn)
三、写近义词。
估量( )毁灭( )损失( )精华( )玲珑 ( )
举世闻名 ( ) 金碧辉煌 ( )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读读。
不可( )( ) 金( )辉( ) 玲珑剔( )
诗( )画( ) 天( )海( ) 奇( )异( )
众星( )( ) 亭台楼( )
五、把下列词语搭配起来(用直线连接)。
举世闻名的 损失 维护 尊严
金碧辉煌的 亭台 维持 斗争
玲珑剔透的 殿堂 坚持 整洁
不可估量的 建筑 保持 秩序
六、我能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风景名胜( )
A 超过 B优美的地方 C能担任,能承受
2、举世闻名( )
A 听见 B消息 C知道
3、武陵春色( )
A 情景,景象 B种类 C脸上表现出的样子
七、选词填空。
宏伟 雄伟
1.圆明园不但建筑( ),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2.( )的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珍宝 瑰宝
1.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 )、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
2.辽阔的海底蕴藏着数不尽的( )。
八、缩句。
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建筑、艺术宝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教育网
3.北京西北郊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九、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21·cn·jy·com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联系上下文,想想文章中划线的部分起到什么作用?
A.总起 B.过渡
2.选择正确的解释。
武陵春色( )
A.情景,景象 B.种类 C.脸上表现出的样子
3.选择正确的解释。
举世闻名( )
A.听见 B.消息 C.有名望
4.选择正确的解释。
风景名胜( )
A.能担任 B.优美的地方 C.超过 D.能承受
5.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这篇课文的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文章为什么要花很大的篇幅去描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呢?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xiāo huǐ sǔn shī qīn rù ɡuī bǎo
销毁 损失 侵入 瑰宝
hónɡ wěi ɡū liɑnɡ diàn tánɡ huī jìn
宏伟 估量 殿堂 灰烬
二、给下列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唐朝(tánɡ√ tán) 玲珑(línɡ√ nínɡ) 侵略(liè lüè√)
奉命(fèn fènɡ√) 置身(zhì√ zì) 灰烬(jìnɡ jìn√)
三、写近义词。
估量(估计)毁灭(灭亡)损失(亏损)精华(精粹)玲珑 (小巧)
举世闻名 (驰名中外) 金碧辉煌 (富丽堂皇)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读读。
不可(估)(量)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诗(情)画(意) 天(南)海(北) 奇(珍)异(宝)
众星(拱)(月) 亭台楼(阁)
五、把下列词语搭配起来(用直线连接)。
举世闻名的 损失 维护 尊严
金碧辉煌的 亭台 维持 斗争
玲珑剔透的 殿堂 坚持 整洁
不可估量的 建筑 保持 秩序
六、我能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风景名胜(B)
A 超过 B优美的地方 C能担任,能承受
2.举世闻名(C)
A 听见 B消息 C知道
3.武陵春色(A)
A 情景,景象 B种类 C脸上表现出的样子
七、选词填空。
宏伟 雄伟
1.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2.(雄伟)的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珍宝 瑰宝
1.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
2.辽阔的海底蕴藏着数不尽的(珍宝)。
八、缩句。
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建筑、艺术宝库。
圆明园是宝库。
2.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毁灭是损失。
3.北京西北郊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是皇家园林。
九、1. B
2 .A
3. C
4. B
5. 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描写辉煌的过去可以让人感受到被毁灭的可惜和英法联军做法的可恨
第13课《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大量图片,让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2.通过播放视频,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过程;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激发学生表达自己对侵略者的痛恨,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课文阅读,初步感受毁灭前圆明园的美;
能够通过观看展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图片,进一步感受圆明园的美;
3.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21cnjy.com
4.能够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协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难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毁灭的经过,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生字卡,收集圆明园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导语:(出示圆明园的风景照,边欣赏边解说引入)北京圆明园是清政府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和耗费巨额资财,前后共用了一百五十年修建而成的。曾经是世界上最精美、最壮观的一座皇家园林,当时它被人们誉为“万园之园”“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如今,当我们走进圆明园游览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残垣断壁,一片荒凉的废墟。圆明园已经被彻底毁灭了。昔日圆明园是怎样辉煌、壮观,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看了题目,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欣赏圆明园美景时,不知不觉走进了课堂。老师富有激情的解说,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对课题的发问,便显得水到渠成,而这一问题的设计更具有发散性,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孩子们的回答五彩缤纷,极具个性。2-1-c-n-j-y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交流课外资料、开拓学生视野。
课前同学们都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了有关圆明园毁灭的资料。下面同学们六人为一小组,先在组内交流你所搜集到的资料。 21*cnjy*com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刚才,老师看了看,同学们搜集的资料真丰富,哪位同学把你搜集到的资料给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在全班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2.我们学习了本文的生字词,还给课文划分了层次。哪位同学还记得,本文分成几段呢?
[设计意图]课前让孩子们搜集资料,可以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这样的设计也无形中增大了课堂的容量,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通过交流,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了圆明园的情况,为上好这一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复习不仅检查了学生上节课学习效果,而且很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上,使教学过程浑然一体,天衣无缝。再次明强调文章的结构,也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全文,为下一步合作学习做好了铺垫。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精读感悟,品味文本
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合作探究。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合作学习来深入理解课文。)
1.学习方法指导。
(出示合作学习方法)
2.分组明确要求。
(1)我们把一、二、三组分为“园林艺术组”。四五组分为“历史文物组”。六七组分为“园林毁灭”组。
(2)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有什么疑问。老师经过综合精炼出以下几个问题。请每个组把自己组的要求齐读一遍。 www.21-cn-jy.com
园林艺术组:①用文中一个词概括园林布局的特点?
②“买卖街”为什么加引号?
③圆明园中都有哪些景点?
历史文物组:①圆明园有哪些文物?
②这些文物为什么珍贵?
园林毁灭组:①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② 课文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的过去?
3.合作学习比赛。
这节课我们进行合作学习比赛,回答一个组内的问题,我们给这个组奖励一个圈,回答别的组的问题,我们给这个组奖励两个圈。最后看看哪个组是优胜者。 21·cn·jy·com
〔设计意图〕学习在比赛中进行,让每个组员都有代表集体和展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成员间角色互换,增进互动的有效性,形成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强化组员间的交流、合作,促进组员的共同进步。 【出处:21教育名师】
4.小组合作学习。
5.汇报学习成果。
(1).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园林艺术组的同学学习效果如何?
① 用文中一个词概括园林布局的特点?
(板书:众星拱月)
结合电脑课件理解“众星拱月”的含义。
〈师: 左边是圆明园,右边是长春园,下面是万春园。三园合起来就是?也是众星拱月中的?(月)再看这十几座小园就是?(星)〉 21教育网
②“买卖街”为什么加引号?
③圆明园中都有哪些景点?
(老师用不同的颜色标明它们不同的种类,圆明园中的景物真是风格各异。)
(板书:风格各异的建筑)
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些美丽的建筑吧!
(利用多媒体播放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⑤游览完圆明园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一悟:对圆明园的喜爱)
⑥指导朗读:在园内游览景色众多看不够也不想走,应该用依依不舍、缓慢的语调来朗读。谁给我们读一读。 www-2-1-cnjy-com
圆明园景色优美,风格各异。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体会圆明园建筑的宏伟,景色的奇妙。
(过渡:园林艺术组的同学学得不错,我们看看历史文物组同学学得如何?)
(2)历史文物组汇报学习成果。
(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其余同学补充。)
(板书:珍贵的历史文物)
① 圆明园内究竟收藏有哪些珍贵文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利用多媒体播放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图片,让学生感受)
② 游览完圆明园,你能用自己的一句话说说此时的感受吗?
(学生二悟:文物的珍贵、失去的惋惜。)
③是啊!圆明园中文物收藏品种多,艺术价值高,而且十分珍贵,谁能给我们读一读。
(3)园林毁灭组汇报学习成果。
(过渡:就是这么一座世界上最大、最美,让人无比热爱的一座皇家园林。顷刻间,被大火化为灰烬。毁后的圆明园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下面我们请园林毁灭组的同学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毁时惨状、毁后惨景。 )
① 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当时当时圆明园是如何毁灭的。
(看《火烧圆明园》电影片段。)
② 看了影片,你最想说什么?
(学生三悟:对侵略者的仇恨。)
6.圆明园已经彻底毁灭了,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呢?
(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四悟:振兴中华。)
7.总结表彰合作学习优胜组。
[设计意图] 学习在比赛中进行,让每个组员都有代表集体和展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成员间角色互换,增进互动的有效性,形成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强化组员间的交流、合作,促进组员的共同进步。 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经验及情感体验勾通起来,做到既学语文,又学做人。2·1·c·n·j·y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依据板书请学生总结全文。
2.师总结: 如今140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了,圆明园内那一块块残石,一根根断柱,依然矗立在那里。它不仅记载着帝国列强在中国犯下的不可磨灭的滔天罪行,也记载了中华民族曾经经受过的那段奇耻大辱。 21·世纪*教育网
同学们,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段耻辱。让我们奋发图强,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得更加强盛。
[设计意图]总结课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把想到的写下来。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写景优美,抒情真挚,是积累的典范。课后练习中也要求全文背诵。背会这篇课文,必会使学生以后的写作受益匪浅。第二个作业是一个习作练习,它也是学完本文后的延伸,这样的设计,无疑会为深化中心,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起到画龙点睛之举
板书设计 圆明园 的 毁灭
布局 众星拱月 掠
建筑 风格各异 毁 恨
收藏 奇珍异宝 烧
[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写作时,首尾呼应,题目是“毁灭”,但主要写它的辉煌,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在教学课文前,我根据课文的特点,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等相关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围绕目标我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深入地理解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力求突出以下“三情”:【来源:21cnj*y.co*m】
一、惋惜之情。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中国人民为之惋惜。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它的毁灭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世界人民也应感到惋惜。【版权所有:21教育】
二、赞叹之情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的“举世闻名”让我们自豪,值得世界人民赞叹。圆明园建筑宏伟壮观,充满诗情画意,“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两处“最”,赞叹之情溢于言表。
三、仇恨之情
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园林,这样一座当对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成一片灰烬,怎能不激起读者对侵略者的仇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统统掠走”“任意破坏、毁掉”“放火”烧园,这些词语写出了侵略者践蹋人类文化的残暴面目,令人痛恨。21*cnjy*com
但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感觉《圆明园的毁灭》再现的毕竟是历史,与学生生活的年代实在太远了,在学生的脑海里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形象思维,学生很难理解和想象这么一座历经几代皇帝辛辛苦苦设计、建立起来的美丽皇家园林就这样在三天的时间里,在英法联军的手里化为灰烬,这是多么令人感到惋惜和可恨,这是我们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的一个耻辱,为了使学生有一个具体的形象思维,我特意播放了《圆明园》的纪录片,映入学生眼帘的是圆明园的设计、建造、毁灭这一完整的历程,呕尽几代皇帝心血的皇家园林就这样化为灰烬已清晰地记入学生的脑海里,顿时引起了学生们的愤怒、激起了他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之情、告诫他们不要像统治者们的昏庸无能、激起他们发愤图强、热爱科学技术、振兴中华民族的雄伟决心。学生们纷纷在课上谈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是那么热烈、那么深刻、那么感人。
课件39张PPT。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的废墟法国大文豪雨果先生曾经这样赞美圆明园: 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一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
——雨果圆明园是一座(举世文明的皇家公园)
???圆明园是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是一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看到题目,你们想了解些什么?损失 皇上 玲珑剔透
杭州 宏伟 蓬莱瑶台
宋朝 侵略 统统
销毁 瑰宝 灰烬sǔnhuánglóng tīhánghónglái yáosòngqīntǒngxiāoguījìn我会读: 法国丹枫白露宫: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
现。收藏的中国历代名画、金
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
宝石和金银器有3万件。
我国的国宝在哪里!?园林艺术组:
①用文中一个词概括园林布局的特点?
②“买卖街”为什么加引号?
③圆明园中都有哪些景点? 历史文物组:
①圆明园有哪些文物?
②这些文物为什么珍贵? 园林毁灭组:
①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② 课文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的过去? 用文中一个词概括园林布局的特点? (众星拱月) 左边是圆明园,右边是长春园,下面是万春园。三园合起来就是?也是众星拱月中的?(月)再看这十几座小园就是?(星) 圆明园中都有哪些景点? (风格各异的建筑) 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些美丽的建筑吧!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安澜园蓬 岛 瑶 台武 陵 春 色西 洋 景 观西洋楼圆明园内究竟收藏有哪些珍贵文物呢?武 陵 春 色青 铜 礼 器名 人 书 画奇 珍 异 宝 2003年,何鸿燊出资600万人民币,自海外购回猪首铜像,捐献给国家。今年9月,再次出资6910万港元,购回圆明园马首铜捐国家。 圆明园十二件生肖兽首铜像有五件已经回归,另外五件龙首、蛇首、羊首、鸡首、狗首铜像一直不知所踪,鼠首和兔首铜像极有可能是最后的两件。 圆明园水池内的十二生肖复原图 法国丹枫白露宫: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
现。收藏的中国历代名画、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有3万件。
我国的国宝在哪里!?就是这么一座世界上最大、最美,让人无比热爱的一座皇家园林。顷刻间,被大火化为灰烬。毁后的圆明园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园林毁灭组: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毁时惨状、毁后惨景。 ) 昔日的圆明园现在的圆明园昔日的圆明园现在的圆明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总结: 如今140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了,圆明园内那一块块残石,一根根断柱,依然矗立在那里。它不仅记载着帝国列强在中国犯下的不可磨灭的滔天罪行,也记载了中华民族曾经经受过的那段奇耻大辱。 同学们,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段耻辱。让我们奋发图强,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得更加强盛。 作业:
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把想到的写下来。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是人教版小语第九册教材第六单元的开篇之作。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1·c·n·j·y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德育价值观,三个方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知识目标:能抓住重点词句透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并学会这种阅读方法。
2.能力目标: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
3.情感目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4.德育目标:教学中渗透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 我们知道,精读课文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为此,我将本课的重点设为: 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感悟、想象,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经过,体会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教学难点 通过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既是本课难点,又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突破口,采用多种策略,充分挖掘渲染语言文字感染力,拨动学生情弦。 21教育网
(五)、教材处理 本课安排两课时,本堂课是第二课时,课上以学生阅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充分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起来,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突破。www.21-cn-jy.com
二、教学手段
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
2.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直观感受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
3.利用图片与课件,今昔圆明园的对比,让学生领悟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教法、学法
新《课标》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据此本课拟认启发式和讨论方法教学。根据本课的目标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提问,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而本文中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只有通过学生的反复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故又拟认诵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词句,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感性材料基础上,启发学生与作者的感情同频共振。 利用多媒体教学,实施探究性学生的教学模式,同时融入情景教学法。21·世纪*教育网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因本堂课是第二课时,学生对课文内容已有了大致的了解,故引入课题开门见山。 21·cn·jy·com
(二)、质疑问难,自主学习。 苏赫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在引入新课之后,就质疑问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没读懂的问题,请抽出来。”再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分组学习,进行多形式读,整体感知,选择2、3、4自然段中你最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再让学生交流体会:看看从自己喜欢的那一段里体会到了什么?这既体现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又让学生直接接触课文中的语言材料,通过读、思、勾、画等多种方式,抓住重点,整体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这既培养了学生快速捕捉语言文字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形成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知识、主动质疑的习惯。 www-2-1-cnjy-com
(三)、品读交流,协作提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绘画、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而情景和协作对学习成功至关重要。”。今天,教科书不应该,而且越来越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图片,向学生展示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布局,在学生形象地理解了文字难词之后,再让他们回到课文中,理解体会圆明园风格各异的景观。为了突出这些景观各自的特点,让学生练习朗读,使他们在读中学习表达,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学生对语言材料理解的基础上,再映出这些风格各异的建筑图片,配上教师极富感染力的解说,使课文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皇家园林”的辉煌。相信此时此刻的学生已完全置于人间仙景般的世外桃源之中,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景观通过想象具体表达出来。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充分认识和理解昔日圆明园的布局和景观之后,师再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去研读、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让学生通过默读画出关键词“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奇珍异宝”来说明圆明园的文物多,从而激起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抓住学生的激情让他们谈感受:“作为中国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这就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模式。 就在学生激情高涨的时刻,师话锋一转,引入课文第五自然段,让学生通过“掠、毁、烧”等词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就是这样的一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在侵略者肆意的掠夺、毁坏、烧毁之下,变成了一片残垣断壁,通过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断,让学生突越时空的隧道,亲眼目睹圆明园是如何变成一片废墟的真切画面,从而激发起他们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对清政府无能的无限憎恨之情。此时此刻回到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深切领会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可以想象此刻的课堂,学生的情绪会是多么高涨,在这样的氛围中,师进行激情升华,激励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1-c-n-j-y
(四)实践延伸,培养能力。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师课前让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惧资料,收集资料,了解从先秦时代到唐宋元明清所经历的时间及圆明园大大小小景点的数量。这样的设计,既遵循了母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又勾通了课内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语文学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五、板书设计
这样的设计,既表现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又再现了侵略者如何把它化为灰烬的变化,也体现民学生由爱到恨的情感变化。 总之,本方案的设计力求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运用现代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淡化学科边缘,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理解、感悟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但是,设想付诸实施,还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