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12 16:33:32

文档简介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课题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课型
新授
1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元谋人、北京人、的基本生活状况。
2掌握元谋人、北京人、所代表的原始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图“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像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像能力。
2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2通过让学生查阅关于争夺北京人头盖骨的故事,培养学生珍惜、爱护和保护文物的意识。
3 让学生懂得劳动在人类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内容
分析
教学重点
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教学难点
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学情分析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初次系统学习历史的13岁的孩子,他们有旺盛的求知欲,对历史知识充满了探求的渴望,但同时他们又缺乏科学学习历史的方法,历史思维能力需要逐步建立。
教法
学法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具学具
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教学
过程
教材处理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
一、自主学习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 的国家之一。
2.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________年,被发现于我国的云南省 县,是我国境内 。通过对元谋人遗存的研究,我们得知他们已经能够 ,知道 。
(二)北京人的发现
1.北京人遗址位于 ,这处遗址1921年
首先被发现,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________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
骨化石,后又相继发掘出土四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经测定,北京人
生活在距今_________。
北京人的特征
1. 北京人能够_________,采用打制方法制造工具,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 。 他们过着 生活,已经学会使用_______和保存火种。学会用火是 。
2.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 具有重要意义。_________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
的直立人遗址。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化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 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
二、教师讲析
(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
展示多媒体图片(元谋人牙齿化石 、元谋人使用的石器):阅读教材第一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地点、什么时间、什么生活情况 、这个发现的意义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思考题:
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
1、北京人的发现
发现时间:1929年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
生存年代:20—70万年
2、北京人的特征
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留猿的某些特征
生活状况:群居生活
3、生产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
学生共同回答时间、地点、年代,分组讨论根据头部复原图得出的体貌特征。
(四)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和阅读要求: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问:读第5页小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多媒体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巩固练习:(见课件)
多媒体展示:设计的练习题,可以采取分组抢答的形式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三个远古居民的代表
板书设计:
教后
心得
课件26张PPT。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人类的起源中国人说天地初开,未有人民,女娲抟土造人西方人说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古猿说虽然我很丑,但必须承认,我是你们的祖先人类进化示意图一、自主学习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 的国家之一。
2.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________年,被发现于我国的云南省 县,是我国境内 。
通过对元谋人遗存的研究,我们得知他们已经能够 ,知道 。
(二)北京人的发现
1.北京人遗址位于 ,这处遗址1921年首先被发现,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________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后又相继发掘出土四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经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_________。
最多170万元谋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制作工具使用火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裴文中70-20万年(三)北京人的特征
1. 北京人能够_________,采用打制方法制造工具,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 。 他们过着 生活,已经学会使用_______和保存火种。学会用火是 。
2.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 具有重要意义。_________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 的直立人遗址。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化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 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 直立行走旧石器时代 群居火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周口店北京人齐全人类起源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元谋周口店元谋人马家窑丁村仰韶村大汶口龙山镇蓝田半坡良渚河姆渡巫山大溪屈家岭史前遗址分布图元谋人的门齿化石元谋人使用的石器元谋人遗址元谋人发现地点:生活年代:生活情况:发现意义: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云南元谋县距今170万年能够制造工具,知道使用火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人类二、北京人的发现认真观看视频,了解北京人的发现过程北京人遗址北京人发现地点:生活年代:发现过程:发现意义:北京人头盖骨北京人牙齿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距今70万—20万年1921年最先发现;1929年裴文中发现
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
了重要证据三、北京人的特征同桌之间相互观察,看对方的头部与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有什么不同?小游戏前额低平
眉骨粗大
颧骨突出
鼻骨短平
嘴部前伸像猿上下肢分工明显
能直立行走像人北京人的生产状况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旧石器时代北京人使用石器场景想象图生产状况:使用打制石器;通过采集和狩猎获取食物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北京人生活场景想象图生产状况:使用打制石器;通过采集和狩猎获取食物北京人的生活状况生活状况:群居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根据材料思考北京人为什么过着群居生活? 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此,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的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北京人对火的使用火的使用:已学会用火,会长时间保持火种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 北京人是如何得到火的?用火有什么用?火的使用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动脑筋煤的自燃雷电生火偶然碰撞生火森林自燃生火烧烤食物照明、防寒驱赶野兽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根据图片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么生活的?北京人及北京人遗址的地位、意义 北京人的地位、意义: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北京人遗址的地位、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1937年,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请根据课本“知识拓展”部分了解山顶洞人的情况二、巩固训练
1.曾经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和谐圣火”之“文明之火”在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采用人类最古老的钻木取火的方式点燃。大会组织者选择在元谋县采集圣火的主要原因是 ( )
A.元谋县我国海拔最高的地方
B.元谋县我国气温最高的地方
C.元谋县是我国境内发现已知最早人类的地方
D.元谋县是我国遗留人类化石最多的地方C2.根据最新考古拓展了解到,在我国重庆巫山龙骨坡发现了巫山人。一些学者经过科学测定认为,巫山人距今约240万—180万年。这样,我国人类历史至少可以向前推进的年数是 ( )
A.10万年 B.70万年 C.100万年 D.120万年

3.“从猿到人”的科学论断揭开了人类起源的秘密,魅力无穷的科学之谜吸引着有志者去发现、去探索。你知道世界上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和用火遗迹最为丰富的古人类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AB4.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远古人类最需要的是( )
A.住在山洞里 B.学会制造工具
C.懂得用火 D.过群居生活
5.在“周口店遗址文化节”的活动现场,小明很想体验北京人的原始生活。当主办方发给他一块兽肉让他切割时,他选择的工具应该为( )
A. 打制石器 B. 铁制工具
C. 棍棒 D. 磨制石器
6.下列有关原始人类北京人生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磨制石器 B.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
C.将石珠钻孔做成饰品 D.用骨针做衣服DAB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少而禽兽众,人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比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兽骨和树枝。 ----《中国历史》第一册教材(人教版)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气。而人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做怎样才能够生活下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个远古居民时期?过群居生活北京人会使用火;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人工取火;山顶洞人。
同学们,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