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12 20:40:35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课 题
原始农耕生活
课 型
年级
学 科
课时
主备人
新授

历史
1
付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我建构初步掌握用表格进行归纳与分析的学习法,同时方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
1、农耕生活的南北方代表分别是:
2、他们分别的生活特点:
教学难点
很容易把南北方代表的生活情况与植物种植情况弄混淆。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图片展示、分析总结
教学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导入
1、复习
(1) 列举两种早期人类代表,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2)他们使用的工具是什么?
观看疯狂原始人视频(PPT)
问: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
3、我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知道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是通过采集或狩猎获取食物,我们都是农村的学生,我们现在吃的食物是怎么来的呢?(学生回答:从地里种出来的等等)对,这是就是农业,那我们祖先从什么时侯开始从事以种植农作物为起点的农业生产的呢?今天我们就体验一下我们祖先的农耕生活。我们的课本在众多的先民的遗址中选出了两个供同学体验,哪两个呢?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看谁先找到?(学生回答: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
二、自主学习指导
让学生阅读教材后完成,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填写上面表格,再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最终完成所填内容(课前印制,学生每人一份)
原始居民
时间
地点与流域
居住房屋
原始农业
原始养殖业
原始手工业
音乐绘画
工具
作物
教师需讲解:
1、磨制石器比打制石器先进,因此前者为新石器,后者为旧石器,上节课所学习的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就是用的旧石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在讲述的同时PPT展示相关图片
合作探究活动
1、通过对表格中的内容分析你认为哪一居民的文明程度更高?其根源是什么?
2、从表格中还可以看出来,两者居民所住的房屋不同,主要农作物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同?
3、 让学生从教材中找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什么?
长江流域“河姆渡”, 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 干栏房子供居住,
挖井养猪造陶器, 简单玉器和乐器。
黄河流域有“半坡”, 地穴房子能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 饲养猪狗等家畜,
半坡彩陶和捕鱼, 还会纺线和织布。
两个大河流域+两个代表遗址+两个世界之最
当堂检测
同步练习册P4选择题。PPT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原始居民
时间
地点与流域
居住房屋
原始农业
原始养殖业
原始手工业
音乐绘画
工具
作物
课件34张PPT。复习
(1) 列举两种早期人类代表,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2)他们使用的工具是什么?电影《疯狂原始人》片段 观看《疯狂原始人》片段后思考: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 结论: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需要经常迁徙。观影思考:肚子咕咕叫,也没有地方好好睡觉觉!郁闷死了!!
我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知道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是通过采集或狩猎获取食物,我们都是农村的学生,我们现在吃的食物是怎么来的呢?想一想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1.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
2、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学习目标第三章 览原始农业 看发展变迁第二章 话河姆渡人 寻先民遗迹第一章 观半坡遗存 展文明风采第 2 课
原始农耕生活 阅读教材后完成下列表格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距今
五六
千年距今
七千年陕西西安
市半坡村
黄河流域浙江余姚
市河姆渡

长江流域半地穴
式房屋干栏式
房屋普遍使
用磨制
石器
木制耒
耜 石刀开始使
用磨制
石器
骨制耒

世界上
最早培
植粟世界上
最早种
植水稻猪、狗
、水牛猪、狗彩陶器

纺织、
制衣挖井
陶器玉器
象牙雕刻纹饰
(鱼纹、
鹿纹)
这是中
国早期文
字的雏形骨哨第 一 章
观半坡遗存 展文明风采活动时间
约6000年前活动区域
陕西西安半坡村半坡原始居民半坡居民的生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之国半坡农业人面鱼纹彩陶盆鱼纹彩盆想一想:彩陶上是什么动物图案?你能说出这些动物和当时原始居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半坡手工业5、纺织纺织制衣半坡手工业第 二 章
话河姆渡人 寻先民遗迹活动时间
约7000年前活动区域
浙江余姚河姆渡镇河姆渡原始居民河姆渡遗址石凿石斧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砍砸器刮削器河姆渡农具耜: sì 原始翻土农具“耒耜”的下端,形状像今的铁锹和铧,最早是木制的,后用金属制。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骨耜河姆渡农具河姆渡出土的稻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农业陶猪刻画猪纹黑陶钵想一想:黑陶上的动物和当时原始居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说明当时手工业和畜牧业有何成就?
畜 牧:
手工业:养猪陶器河姆渡手工业和畜牧业1、通过对表格中的内容分析你认为哪一居民的文明程度更高?其根源是什么?
2、从表格中还可以看出来,两者居民所住的房屋不同,主要农作物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同?合作探究 半坡文明程度更高。因为半坡已经开始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来进行农耕了,大大提高了
种植的收成,粮食多就可以养殖更多家禽。 比较、半坡原始居民的不同有哪些?
房屋结构不同
农作物不同不
同干栏式 半地穴式
水 稻 粟半坡居民河姆渡人归纳分析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想一想:
半坡居民为什么会建成半地穴式房屋?这种房屋有什么优点?河姆渡为什么会建成干栏式房屋?有什么优点? 黄河流域(半坡)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暖。
长江流域(河姆渡)长期潮湿多雨,干栏式房屋可以防潮。顺应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半坡民居 比较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同之处有哪些?1、都生活在大河流域;相
同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归纳分析2、过着定居生活;4、从事原始农业和饲养业;5、普遍使用磨制石器;3、都会烧制陶器,手工业得到发展;新石器第 三 章
览原始农业 看发展变迁你能找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吗?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2.原始农业兴起的意义是什么?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A、农作物的出现
B、家畜饲养
C、聚落
D、磨制工具
E、城市出现 1.结合本课9至10页所学内容你认为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达标检测1.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的根本因素是(   )。
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 C.自然条件 D.劳动技术C2.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C
3.我们中国人见面喜欢问“你今天吃什么菜?”历史上,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这个最早种植地你认为是( )
A.北京周口店 B.浙江河姆渡
C.陕西半坡 D.云南元谋 ?C4.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有的情节( )
A、种植水稻B、饲养猪狗等家畜
C、住半地穴式房屋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C“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1)请你猜测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这个原始居民生活距今年代吗?
(2)农耕既普及”诗句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3)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郭沫若半坡原始居民没有发现中国古老的文字距今约五六千年农作物:粟长江流域“河姆渡”, 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 干栏房子供居住,
挖井养猪造陶器, 简单玉器和乐器。
黄河流域有“半坡”, 地穴房子能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 饲养猪狗等家畜,
半坡彩陶和捕鱼, 还会纺线和织布。课堂总结非常2+2两个大河流域+两个代表遗址+两个世界之最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