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散文诗两首 课件(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散文诗两首 课件(共5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12 20:4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24、散文诗两首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了解散文诗: 金 色 花泰 戈 尔(印 度)金色花金色花 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译名亦作“瞻波伽”或“占博伽”。印度著名文学家。罗宾德拉纳德·泰戈尔
《新月集》、 《飞鸟集》、 《园丁集》。
爱、欢乐、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题。
1913年,其作品《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
泰戈尔☆泰戈尔与中国
泰戈尔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早在1881年,他就写了著名的论文《死亡的交易》,谴责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贸易。1916年,泰戈尔谴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他预言:“中国这种巨大的力量一旦能够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运行 ,那就是说掌握现代化科学,那时候,在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拦阻他们向前迈进。”1924年,泰戈尔访问中国。1937年,他在自己创办的国际大学里开办了中国学院。 1 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2,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他欺骗我们。
3 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执灯的人,他是坚忍地站在黑暗当中呢 。
4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寂寥。       
踢脚只能从地上扬起灰尘,而无法从泥土中得到收获。
6 摘下花瓣,并不能得到它的美丽。
小草呀,你的足步虽小,但是你拥有你足下的土地。
黑夜悄悄地绽放花朵,却让白天去接受谢意。
9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朗读感悟
① 读准字音,理解生词
嗅( xiù ) 闻(气味) 花瓣( bàn ) 膝上(xī)
罗摩衍那( mó ,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两大史诗之一。《摩诃婆罗多》
匿笑( nì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偷笑。
祷告( dǎo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mùyù )----------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金 色 花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
话了。
思考题: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呢?请在文中找出我变成金色花为妈妈所做的事?并说说我为什么要“暗暗地”、“悄悄地”做这些事情?2、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为金色花?3、篇末,妈妈见到孩子为什么说“你这坏孩子”?这是什 么口吻? 为了能给妈妈做点事,回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 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温馨。
金色花是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坏孩子”:妈妈找孩子找了很久,非常着急担忧,一见到孩子又惊又喜,嗔怪孩子一声不说就走,把妈妈急死了。 ☆朗读感悟
1、② 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的妈妈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请用“当妈妈 的时候,我就 ”说一说。
示例:母亲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的心脾)。 母亲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
母亲去牛棚时,我就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朗读感悟
1、③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一个____________的孩子和一个____________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请说说你的理由。
示例:我读出了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爱读书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一位温柔善良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一位勤劳美丽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一位爱孩子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位圣洁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神奇的孩子,一位笃信宗教的妈妈。 ☆朗读感悟,深入理解,体验情感。(先由学生圈点勾画,朗读品味)
以下诗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
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
(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
③、“我不告诉你,妈妈。”
(要读出孩子的淘气、机灵、撒娇、调皮和对母亲的爱恋。)
④、“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要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总结诗歌中孩子的形象
思考:通过对诗歌的品读,文中的孩子具有怎样的特点?
天真烂漫、调皮可爱、热爱妈妈
你还想变成什么美好的事物
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呢?仿写延情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即是托物寄情的写法。写法探讨: 我要变作一串珍珠项链,挂在妈妈脖子上,让妈妈更美丽。
我要变作小鸟,时刻飞在妈妈身边,唱出美妙的歌给妈妈听。
我要变作影子,她到哪里我到哪里,永不分离。
我要变作手,代替她做烦琐的家务劳动。
假如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发卡,我要别在妈妈的秀发上,让她更加年轻漂亮。
假如我变成了妈妈的手,我要帮妈妈分担家务,让她不再那么操劳。
假如我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小丑,我要表演很多有趣的节目,逗妈妈开心,让她笑口常开。
假如我变成了一盏灯,我要为妈妈照亮夜行的路……
假如我变成了一把伞,我要为妈妈遮风当雨……
假如我变成了一把椅子,我要让妈妈下班后坐在椅子上消除一天的疲劳…… 我来朗读
☆小结
《金色花》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母子之情,正是因为母亲无私的爱,才会引发“我”奇妙的想象,把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来回报母亲的爱,从而也体现出“我”对母亲最圣洁、最美丽的爱。
荷叶 母亲冰心☆泰戈尔对冰心的影响
1、 而惟独冰心最得泰戈尔思想和艺术的精髓,成了“最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徐志摩《泰戈尔来华》)。
2、在没有看到《飞鸟集》之前,冰心初期的诗作只是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后来受到《飞鸟集》的影响,觉得自己那些三言两语的小杂感里也有着诗的因子,这才整理起来,而成为两本小诗集,这就是《繁星》、《春水》。 冰心,(1900---1999)
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主要作品有:小说《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超人》;散文集《往事》;诗集《繁星》、《春水》;儿童文学作品《寄小读者》。作者简介请听朗读
1、文章的2、3两段交代八九年前的往事的作用是( ) A、说明我喜欢莲花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B、抒发自己对故乡园院中红莲的思念之情,借以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怀恋。
C、写一段趣事,丰富文章的内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D、借祖父的话暗示“我”与红莲之间的关系,为后文主题的揭示设下伏笔。了解诗的大意,回答下列问题认真地读三次看连,当时环境是怎样的?“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红莲的情况又如何?感知课文内容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亭亭? 感知课文内容
环境:雷声作了
? 雨越下越大?
心情:不适意,徘徊?
红莲:左右倚斜,
无依无靠 感知课文内容
?环境:雨肆意地下 着?
?红莲:?在大荷叶的 覆盖下 不动摇
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1、这篇短文看似写__实则写__。3 3、全文的文眼是_____。 、以上诗歌和短文的写法叫什么?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2、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1、这篇散文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___。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作者又是借助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回答下列问题: 借物抒情是把情感寄托在具体的形象或事物上,这样,情感就有了个载体,可以使文章含蓄蕴藉,意味深长。自然万物皆可寄情,只是所寄情的物要恰当,物的功能或象征性要能负载人的情,否则是不能感染读者的。 借物抒情齐读课文,寻找感动文中的我感动于哪一个画面? “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荷叶护莲图1、荷叶护莲图,说说用“护”字的好处。 探讨与研究(一)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
——汶川地震遇难女子的短信吐露心声1、请以具体的形象作喻,来完成下列句子。
母亲,如果我是____您就是____,____。
母亲,如果我是____您就是____,____。
例子:母亲,如果我是红莲,你就是荷叶,无遮蔽的天空下你就是我的荫蔽。☆比较《金色花》《荷叶 母亲》
相同点:
① 赞美母爱的伟大神圣。-----思想感情
② 图画美。------想象空间
不同点:
① 《金色花》语言质朴秀丽。《荷叶 母亲》语言淡雅清婉。------语言特点
② 《金色花》是缘情造景。《荷叶 母亲》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方式
③ 《金色花》中既有母爱的光辉,还有孩子的爱心。《荷叶 母亲》更多的是赞美母爱。-----思想感情
④ 《金色花》是明朗圣洁的美。《荷叶 母亲》是凄清含蓄的美。----整体氛围
⑤ 《金色花》写一天时间里孩子三次与妈妈嬉戏,《荷叶 母亲》则是由雨中荷叶护莲的情景联想到伟大的母爱。----具体内容 拓展延伸 《纸船》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时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母爱如诗
……
我是云
随风远远的飘
而母亲
依旧是苍老的大树
深深地扎根在那方大地
有云无云的日子
总是遥望天空
无论我飞得多远,也永远像一只风筝一样离不开妈妈的视线。 ??
母亲,是系在心头的线。拉得越久越远,心就越痛。 母爱是“人生唯一可靠的避难所”一个母亲一生的八个谎言 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男孩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常去河沟里捞些鱼来给孩子们补钙。孩子们吃鱼的时候,母亲就在一旁啃鱼骨头,用舌头舔鱼骨头上的肉渍。男孩心疼,就把自己碗里的鱼夹到母亲碗里,请母亲吃鱼。母亲不吃,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爱吃鱼!――母亲撒的第二个谎。 上初中了,为了缴够男孩和他哥哥姐姐的学费,当缝纫工的母亲就去居委会领些火柴盒拿回家来,晚上糊了挣点钱补贴家用。有个冬天,男孩半夜醒来,看到母亲还躬着身子在油灯下糊火柴盒。男孩说,母亲,睡了吧,明早您还要上班呢。母亲笑笑,说,孩子,快睡吧,我不困!――母亲撒的第三个谎。

高考那年,母亲请了假天天站在考点门口为参加高考的男孩助阵。时逢盛夏,烈日当头,固执的母亲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母亲迎上去递过一杯用罐头瓶泡好的浓茶叮嘱孩子喝了,茶亦浓,情更浓。望着母亲干裂的嘴唇和满头的汗珠,男孩将手中的罐头瓶反递过去请母亲喝。母亲说,孩子,快喝吧,我不渴!――母亲撒的第四个谎。
父亲病逝之后,母亲又当爹又当娘,靠着自己在缝纫社里那点微薄收入含辛茹苦拉扯着几个孩子,供他们念书,日子过得苦不堪言。胡同路口电线杆下修表的李叔叔知道后,大事小事就找岔过来打个帮手,搬搬煤,挑挑水,送些钱粮来帮补男孩的家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左邻右舍看在眼里,都劝母亲再嫁。然而母亲多年来却守身如玉,始终不嫁,母亲说,我不爱!――母亲撒的第五个谎。

男孩和她的哥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下了岗的母亲就在附近农贸市场摆了个小摊维持生活。身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们知道后就常常寄钱回来补贴母亲,母亲坚决不要,并将钱退了回去。母亲说,我有钱!――母亲撒的第六个谎。
男孩留校任教两年,后又考取了美国一所名牌大学的博士生,毕业后留在美国一家科研机构工作,待遇相当丰厚,条件好了,身在异国的男孩想把母亲接来享享清福却被老人回绝了。母亲说,我不习惯!――母亲撒的第七个谎。
晚年,母亲患了胃癌,住进了医院,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男孩乘飞机赶回来时,术后的母亲已是奄奄一息了。母亲老了,望着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母亲,男孩悲痛欲绝,潸然泪下。母亲却说,孩子,别哭,我不疼。――母亲撒的第八个谎。
同学们: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
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
妈妈,
你每天为我烧的午餐,我记得;
你每夜给我盖过背角,我记得;
你每时每刻都不忘为我创造幸福,
这些,我都记得 … …美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