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的老师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 我的老师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西藏汉语)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12 19:1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我的老师
课时:4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会写、会读、并且会组词。掌握本课的词语,了解它们的意思,并且会运用。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感受作者体验。
4、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难忘,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
教学难点: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揣摩人物的人格魅力
资源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同学们,看到“老师”这个词,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许多的老师形象。其中的“好老师”让我们铭记终生,能给大家说说你记忆中的“好老师”吗?(学生回答)下面让我们走进作家魏巍的童年,领略魏巍心目中的“好老师”的风采!
二、1.走近作者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
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
师蔡芸芝先生。
三、老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找出较难的字词。
四、讲解几个重点字词。
1、请几个同学上来,给这些加点的字词注音。
柔(róu)温柔
默(mò)默默
姿(zī)姿势
仿(fǎng)模仿
依(yī)依恋
至(zhì)至于
漫(màn)漫长
鞭(biān)教鞭
逢(féng
)每逢
托(tuō
)托起
2、给课文中难理解的词语解释。
难忘:难以忘记,无法忘却。
平生:一生;此生;有生以来。
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
模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迷糊:(神志或眼睛)模糊不清。
模糊:不分明,不清楚。
五:听老师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 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讨论明确:本文记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和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2.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 哪几件详写
哪几件略写
①从来不打骂我们
②课外教我们
跳舞
③教我们观察蜜蜂
(略写)
④教我们读诗
⑤我对老师的依恋
(详写)
3.这几件事有什么内在联系?
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日到假期,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4.本章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文章记叙了作者儿童时代生活在老师身边的几件小事,表现了蔡老师对学生的热爱,
抒发了作者对温柔敦厚的蔡老师的挚爱。
六:再读课文,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是什么 你能否列举数例,加以说明
本文的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
2,课文中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蔡老师的美好的心灵,抒发了作者热爱、感激老师的情怀。请问,这五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 如可以,请试一试。如不可以,能否谈谈理由
这五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叙的思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一步步上升。可见,这种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3,你觉得蔡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学生的好老师。
小结
蔡老师是一个温柔、热情、慈爱、公正、伟大、热爱孩子的老师。
“我”是一个机灵纯正、天真活泼、尊师好学的学生。记叙文中的抒情,有助于直接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板书设计
我的老师

美丽而温柔
假装发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