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挑山工 课件 (2)

文档属性

名称 2 挑山工 课件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西藏汉语)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12 19:1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2.挑山工作者—冯骥才 《挑山工》这篇课文是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作品。课文记叙“我“登泰山时发现挑山工登山的路程,虽然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却不比游人慢,经过交谈得知他们速度不慢的原因在于向着目标,一个劲地走,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走在前面。一.课文介绍: 1.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写人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了解挑山工的话,从其登山中感受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二.教学目标: 理解挑山工的话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从中受到的启发。三.教学重、难点: 主要采用“读—思—议—悟”的教学方法以及课堂交流法。四.教学方法: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1.生字词
挑( )( ) 膝( )
歇( ) 晃( )
蕴( ) 憨( )
2.成语
大吃一惊:
不解之谜:
心悦诚服:
意味深长:百里挑一挑拨离间膝盖歇脚晃悠包蕴憨厚难以解开的事物的原因或道理。形容对意外发生事情非常吃惊。诚心诚意地服从或佩服。形容意思深刻而耐人寻味。挑 山 工1.谁来告诉我挑山工是干什么工作的人? (1)搬运工.
(2)从山底下帮人挑东西上山但要收取一定报酬的人. 当代作家,生于1942年,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神灯前传》、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一.作者简介: 冯骥才 泰山简介:
泰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保护对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景区。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之称。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有关资料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两头垂下几根绳子,挂着沉甸甸的物品。登山的时候,他们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垂着,伴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保持身体平衡。他们的路线是折尺形的--先从台阶的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台阶,就到了台的右侧;便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次转身,扁担换一次肩。他们这样曲折向上登,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在台阶上,还可以省些力气。担了重物,如果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上直下,膝头是受不住的。但是路线曲折,就会使路线加长。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第一自然段:二.品读课文(带着问题去读) 问:1.挑山工的样子是什么样的?
2.挑山工的工具是什么?
3.挑山工的动作有哪些?
4.挑山工登山的路线是什么?
5.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6.挑山工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
7.挑山工走折尺形路线带来什么困难?
《挑山工》第一段.mp31.挑山工的样子是什么样的?答:肩搭扁担,挂着沉甸甸的物品。3.挑山工的动作有哪些?答: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垂着,伴随着步子有节奏的一甩一甩,保持身体平衡。4.挑山工的路线是什么?答:折尺形的。2.挑山工的工具是什么?答:一根扁担。5.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挑山工.mp4答:先从台阶的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台阶,就到了台阶的右侧,便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次转身,扁担换一次肩。6.挑山工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答:(1)东西不碰在台阶上。(2)还能节省些力气。(3)可以使膝盖好受一些。7.挑山工走折尺形路线带来什么困难?答:路程比游人多走一倍。归纳第1自然段的内容 第一自然段(1)
主要介绍了挑山工登山的特点。 (首先是挑山工的工具,然后登山的路线,之后还详细解释了挑山工登山时为什么要走折尺形。最后还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了伏笔:挑山工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奇怪的是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比游人慢,你轻快地从他们身边越过,以为把他们甩在后边很远了。你在什么地方饱览壮丽的山色,或者在道边诵读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题句,或者在喧闹的溪流边洗脸洗脚,他们就会不声不响地从你身旁走过,悄悄地走到你的前头去了。等你发现,你会大吃一惊,以为他们是像仙人那样腾云驾雾赶上来的。第二自然段: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问:1.作者为什么感到奇怪?
2. “腾云驾雾”指什么? 答:1.虽然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是他们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答:2.指传说中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行,本课来形容看到挑山工突然赶到前面引起的联想。归纳第2自然段的内容 第二自然段(2)
主要介绍了挑山工登山的路线和速度。 写“我”登泰山时看见挑山工登山与游人不一样,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奇怪的是速度并不比游人慢。课文第一部分(1-2)小结:1.作者?
2.第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什么?
(样子、工具、动作、路线、怎样登山?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走折尺形路线带来什么困难?)
3.第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什么?
挑山工登山的路线和速度。课后作业 一、P14(2、3、4) 二、掌握今天所学课文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