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桥梁
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搭建三种不同形状的桥梁。
2、能够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桥梁的承重力进行研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桥梁的基本组成:桥面、桥墩等。
2、了解掌握桥梁的特点,知道桥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分类方法。
3、知道桥梁的承重力和桥的形状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桥梁的搭建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与快乐。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知道桥梁的承受力与桥面形状有关。
教学难点:学生自主搭建桥梁,引导学生恰当控制好变量。认识三种桥梁的承受力不同,知道同一种形状桥梁承受力大小与桥面、跨度等有关。
教学准备:
1、各种不同桥梁的图片(课件)。
2、卡纸若干张,线绳、小车、钩码若干,实验记录等。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激情入境
谈话:同学们,桥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而且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桥有关的知识。在研究之前,老师想知道同学们见过哪些桥,知道那些桥?能介绍介绍吗?
随着学生的回答播放课件(古今中外著名的桥梁图片)。请同学们再次观察这些桥,看看它们的结构一般有几部分组成?教师相机小结:桥面、桥墩。
根据桥面、桥墩的不同让学生将它们进行分类,尽可能让学生说出多种分类的标准,并阐明自己分类的理由。(按照材料、用途、跨越对象等分类)
师引导学生按桥的形状分为:平板桥、拱桥、斜拉桥。
(二)搭建桥梁、自主探究
关于桥你还想研究什么?你想做一次桥梁设计师,亲自建一座桥吗?你想建什么桥,怎样建呢?教师适时板书课题:建桥梁。
师:这里有两个钩码盒、一张纸板哪位同学能用最简便的方法搭一座桥?(指名学生搭桥并介绍桥的结构)
师:改变桥面的形状,你能设计出承受力更大的桥吗?适时指导学生做出另两种桥。
师:预测一下哪一种桥的承受力最大?(指名回答)
师:要比较这些桥谁的承受力大,怎样才能做到公平比较?
师生研讨总结出以下几点:
1、一张纸板做一座桥。
2、要用统一的重物来测试承受力,不能借助外力。
3、桥墩之间距离要统一。
4、用来搭桥的纸板应该完全一样。
师:同学们在实验时要分工合作,将结果及时记录下来,同时派代表将自己小组的结果记在班级的大统计表上。
提出实验要求,出示评价表。
谈话:这是一张小组实验竞技表,上面有“实验时是否影响到他人、小组成员是否都参与合作、数据是否据实填写、实验用具是否收拾整洁”几个评价项目,我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四颗星星,如果你们认为你们组在实验中这几项都做到了,就请你们在实验结束后到前面填实验记录时把星星贴上。我希望每个小组都得到四颗星,因为你们都像科学家一样去工作。
(三)学生分组实验,比较不同形状桥梁承受力的不同。教师巡视指导。
(四)分析数据,发现问题。
1、各组将实验数据填写在班级大统计表上。
2、师:仔细观察统计表上数据发现了什么?跟我们原来的预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发现:相对来说,拱桥、斜拉桥的承受力较强,平板桥的承受力较差。
师:什么原因使它们的承受力不同呢?(学生作答后小结:形状使它们的承受力不同)
(五)向课外延伸
为什么有的地方建平板桥,有的地方建拱桥,而有的地方建斜拉桥呢?引导学生从生活实用性角度去分析。旨在让学生明白建桥梁中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懂得建一座桥梁还要考虑到地形、结构、经济投入、风力等更多因素。不负责任的烂造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如:重庆彩虹桥坍塌事故)
那么在平坦的小河上,两岸幽深的峡谷,可以建什么桥?说明理由。
附板书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建桥梁》说课材料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形状与结构》单元中的第三课《建桥梁》。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旨在通过动手制作和查阅资料,使学生掌握一些浅显的桥梁知识,能自定标准将桥梁进行分类,自主探究不同桥面的承受力差异:通过学生“建”,引导学生理解形状、结构与承受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受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进度中的重要作用。依照单元和本课的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我拟订教学重难点为:1、学生自主搭建桥梁,引导学生恰当控制好变量。2、认识三种桥梁的承受力不同,知道同一种形状桥梁承受力大小与桥面、跨度等有关。
二、设计理念:
新课程中明确指出“科学课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搭建三种不同形状的桥梁。
2、能够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桥梁的承重力进行研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桥梁的基本组成:桥面、桥墩等。
2、了解掌握桥梁的特点,知道桥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分类方法。
3、知道桥梁的承重力和桥的形状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桥梁的搭建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与快乐。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知道桥梁的承受力与桥面形状有关。
教学难点:学生自主搭建桥梁,引导学生恰当控制好变量。认识三种桥梁的承受力不同,知道同一种形状桥梁承受力大小与桥面、跨度等有关。
三、说教法和学法: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宽松的环境下,在教师和学生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集体研讨”教学法进行教学。
为了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和“集体研讨”的教学策略,在学生获得充足的测量数据后,请学生静静地思考、小组讨论,在大家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再次就各小组测量的数量进行纵横比较,从中发现(1)拱桥、斜拉桥比平板桥的承受力大;(2)同一种桥梁的承受力大小也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这一发现,不是教师强加于学生的,而是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获得证据――归纳总结”这样的探究思考过程中自行获得的。
根据我采用的教学方法可以看出,本节课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发现法和归纳法。
四、谈教学过程:
本课堂教学力图体现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运用多元智力理论,将以往“个人主义”式的单向学习转为主动参与小组活动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根据以各教学要素分析,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看图导入,激情入境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到: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课一开始谈话:同学们,桥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而且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桥有关的知识。在研究之前,老师想知道同学们你还见过哪些桥,能介绍介绍吗?接着继续播放课件(古今中外著名的桥梁图片)学生观察思考:它们的结构一般有几部分组成?教师相机板书:桥面、桥墩。随后让学生将它们进行分类,尽可能让学生说出多种分类的标准,并阐明自己分类的理由。这样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科学事实出发,把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锲入点,使得开课简洁生动, 同时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直观形象,更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搭建桥梁、自主探究
学生对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我及时抛出问题:关于桥你还想研究什么?你想建什么桥,怎样建呢?教师适时板书课题:建桥梁。自然过渡到建桥的设计环节:1、确定建什么桥;2、需要哪些材料;引导小组讨论设计制作出三种不同形状的桥梁。
由此接着谈话:三种桥梁设计好了,你想研究些什么呢?自然引导出探究的目标-----谁的承重力大?
接下来是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讨论,尽量让他们说明控制的变量和注意事项:
1)桥墩一样(高度一样)
2)两桥墩之间距离一样
3)作桥面的纸板大小一样,厚度一样
4)放钩码在桥面上的位置一样(小车放在桥面中间,钩码都放在小车里)
探究的方案确定后,接下来进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环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为确保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我做了如下处理:
1)重整材料,使之结构性更强。对探究三种不同桥梁承受力的材料有意识的进行了调整,即每一组的材料控制的变量一样,而不同组的材料有意识调整不一样,如:有的小组桥跨度不一样,有的小组做桥面的纸张厚度不一样,还有纸张的宽窄不一样,这样弱化了学生在设计实验搭建桥梁中有关变量控制的研讨,而使研究的目的性指向更明朗,同时为学生进一步认识同一种桥形的承受力大小受桥的跨度、桥面的宽窄、桥面(纸张)的厚薄等因素影响做好了铺垫。
2)聚焦探究目标,有的放矢。学生天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在拟订方案后的那种蠢蠢欲动的心情由为迫却,为此,教师要适时调控,让学生在明确实验目的及分工后,然后动手操作。即想好了再做,让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观察更到位,实验更有效……。
3)强化互动,不断催进探究进程。在探究活动,教师应该是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巡回辅导中,时而提示学生观察记录、时而参与学生探讨、时而点拨、时而挑起矛盾、时而倾听学生的发现,同时激励小组互相合作,互相倾听,促使探究活动不断深入,提高探究效率。
(三)学生分组实验,比较不同形状桥梁承受力的不同。教师巡视指导。
(四)分析数据,发现问题。
(五)向课外延伸
我认为一节课下来,教师不一定给学生一个肯定的标签式的结论,不应该是一个圆满的句号,应该引发学生更多的探究活动,它不因课堂而结束,课的结束应成为学生新的探索起点。因此,课的结尾我设计了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