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克伦威尔
学习目标:讲述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分析其功过。
1.重点:掌握克伦威尔的主要活动。(军事和政治活动)2.难点: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
教材整理1 “新贵族”时代
1.成长时代
(1)1599年,克伦威尔出生于信奉清教的新贵族家庭。
(2)克伦威尔青年时先后进入剑桥大学和伦敦法学院学习。
2.政治生涯
(1)1628年,克伦威尔被选入议会,开始了政治生涯。
(2)1640年,克伦威尔在新议会中参与起草了《大抗议书》,反对国王的专制暴政。
教材整理2 从马斯顿到纳西比
1.赢得内战
(1)1642年,内战爆发后,克伦威尔招募了一支骑兵中队,并组建“东部联盟”。
(2)1644年,在马斯顿荒原战役中统兵战胜王军主力,军队以“铁骑军”驰名。
(3)1644年,根据克伦威尔的建议,议会通过《自抑法》,将长老派排除出了军队领导层。
(4)1645年,议会授权克伦威尔组建“新模范军”,并统领军队。
(5)1645年,纳西比战役大胜王军,成为内战的转折点,随后占领牛津,第一次内战结束。
(6)第一次内战后,克伦威尔“清洗”了议会,驱散了长老派议员。
(7)1648年,新模范军占领苏格兰首都,第二次内战结束。
2.处死国王
面对压力,克伦威尔宣布议会下院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并于1649年下令处死国王。
3.缔造共和
1649年3月,废除君主制和上院,成立英吉利共和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到高峰。
教材整理3 大权独揽的“护国主”
1.巩固政权
(1)对内镇压了要求保障民权的平等派和主张土地公有的掘地派。
(2)对外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颁布《航海条例》,扩大外贸和航海的利益范围。
2.独裁
1653年,解散议会,就任护国主,建立起军事独裁统治。
3.复辟
1658年,克伦威尔病逝。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深化拓展】 如何理解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统治?
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的时代需要以个人独裁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本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但独裁易激化矛盾,引发社会动荡;而且依靠个人威信维持的民主政体较脆弱,同时为复辟开了方便之门;并且独裁形式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民主共和原则,如驱散议会。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克伦威尔是英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其局限性,本质上是由当时资产阶级发展不成熟决定的。2.共和国成立后,克伦威尔出征爱尔兰与苏格兰,就任护国主,建立起军事独裁统治。
探究点 评价克伦威尔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然而由于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克伦威尔的野心使共和国建立的希望破灭,注意转折连词“然而”前后的内容。
史料二 在我们的时代,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纳萨尔尼·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
克伦威尔为维护自由进行不屈的斗争,史料二最后一句是关键句。
【史料应用】
(1)史料一、二在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方面存在的共同局限是什么?你认为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提示】 局限:评价过于片面。证据要全面;孤证不立;不要武断下结论。
(2)结合时代背景,你如何认识克伦威尔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之间的关系。
【提示】 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特定条件下,个人独裁和资产阶级民主制是相容的;个人独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主制的发展。
【史论拓展】 全面评价克伦威尔
(1)肯定之处
在反封建和发展资本主义方面贡献巨大,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法律,巩固了革命成果。
①军事上:在内战中率军击溃王军主力,为共和国与民主制度在英国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②政治上: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从而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③外交上:颁布《航海条例》,扩大了英国外贸和航海的利益范围。
④经济上:积极运用军事、外交手段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并积极发展工商业。
(2)缺点与局限
①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
②军事独裁统治和频繁的军事活动引起人们不满,社会动荡。
(3)总体评价:功大于过
①英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
②其缺点与局限,本质上是由当时资产阶级发展不成熟决定的,并非仅是个人原因造成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了针对荷兰人的歧视性法令,规定:“凡从欧洲运到英国的货物,须由英国船只或原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是从亚、非、美洲运送到英国的货物,须由英国船只运送。”到了18世纪,荷兰在经济发展和海外活动方面已落后于英国。
——摘编自刘祚昌等《世界史·近代史编(上)》
材料二 克伦威尔说:“真正的绅士我固愿尊敬有加,但与其信俗所谓‘绅士’,还不如信披黄褐色大衣的队长,任这种穿便服的人充骑兵队长。”这班队伍以“铁骑军”著称于世,“铁骑军”的雅号起初赠与他们的领袖,但不久即为全军所公用。
——摘编自屈勒味林《英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颁布歧视性法令的目的和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伦威尔“铁骑军”的来源及选拔军官的标准。
【规范解答】 第(1)问“目的”根据材料“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针对荷兰人”等信息,从打击荷兰、维护英国利益两个角度分析;“结果”根据材料“到了18世纪,荷兰在经济发展和海外活动方面已落后于英国”,再联系三次英荷战争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的“与其信俗所谓‘绅士’,还不如信披黄褐色大衣的队长,任这种穿便服的人充骑兵队长”的提示,再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答案】 (1)目的: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维护英国商业利益,巩固英国海上权威。结果:英荷战争爆发,荷兰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2)信奉清教的自耕农。根据勇敢和忠诚提拔军官,废除只有骑士和贵族才能充任军官的陈规。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克伦威尔与其他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国王专制统治的阵地是( )
A.议会
B.三级会议
C.教会
D.大陆会议
【解析】 17世纪初,英国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矛盾的焦点是税收问题。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议会为阵地,同国王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答案】 A
2.马斯顿荒原战役的参加者、苏格兰人列斯里说:“欧洲还从没有见过类似的带兵艺术。”他赞扬的是( )
A.拿破仑
B.克伦威尔
C.华盛顿
D.孙中山
【解析】 1644年7月,在马斯顿荒原战役中,克伦威尔指挥军队打败了王党军队,故B项符合要求。
【答案】 B
3.某班同学在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找到一段材料:“当这种王权由一个名叫查理者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寄生在一个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但是,天啊!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依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身上。”以下是同学们对“压迫的大树”的几种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
A.查理一世的统治
B.克伦威尔建立的军事独裁统治
C.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
D.威廉三世的统治
【解析】 材料中的信息:“寄生在一个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是指推翻了查理一世的统治;“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是指克伦威尔出任“护国主”,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独裁政权。
【答案】 B
4.下列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准确的是( )
A.自始至终领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出生于新贵族家庭,只代表新贵族利益
C.实行军事独裁,是反动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D.领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 A项错在“自始至终”,因为1658年9月,克伦威尔就病逝了,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1688年才结束;B项错在“只代表新贵族利益”,他也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C项错在“是反动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其前期是革命的,后期是反动的。
【答案】 D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52年11月,他(克伦威尔)发表讲话说,由于在国会议员们之上“没有更高的或者平行的政权来审查和指导他们的行动,因而他们就不可能使自己处在正义、法律和深思熟虑的范围之内。所以,必须建立另外的政权,其权力之大和地位之高,足以克服这些弊端,并把事情管理好。否则我们的失败就是无可挽回的”。
——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二 他的权力不像正统君主那样是世袭的、“神授”的,而是靠他在革命中的战功而取得的。因此,这一权力主要依靠他个人的威信来维持……当克伦威尔于1658年死去之后。……高级军官们争权夺势,无法建立新政权。共和主义者、平等派的残余力量也重新活动起来,农民运动也再重新掀起。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当时怎样的政局?为此,克伦威尔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克伦威尔掌权的特点。对此,应如何客观评价?
【解析】 第(1)问,考查的是对克伦威尔政治改革的背景及措施的理解。“政局”可以从政体共和制面临威胁和权力分歧、克伦威尔和国会加以分析;“措施”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解散国会,建立个人专制独裁统治“护国主”加以归纳。第(2)问,考查的是对克伦威尔掌权方式和对其评价。首先“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二概括:权力军功而非世袭、依靠个人威信;其次对其“评价”可以从积极(有利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局限性(军事独裁短暂而且脆弱,无法维持长久)两方面回答。
【答案】 (1)政局:克伦威尔与国会的矛盾加剧;共和国面临严重危机。措施:解散国会,就任“护国主”,建立起独裁统治。
(2)特点:权力靠战功取得而非世袭或神授;以个人威信维持。评价:体现了反封建的精神;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但具有短暂性和脆弱性,无法维持长久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