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一) 课件(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三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一) 课件(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13 09:5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
——列宁[课程标准]
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感受列宁列宁9岁时的全家合影
(右坐者为列宁)感受列宁  1919年,列宁与妻子克鲁普斯卡娅在苏维埃宫。  1922,莫斯科郊外戈尔克村,列宁夫妇在天文望远镜旁。感受列宁列宁与斯大林感受列宁  列宁勋章为苏联的最高奖赏,是1930年4月6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发布命令设立的。列宁勋章章体为金质。其上的列宁头像,早期的为银质,1934—1936年的为金质,其后改为白金。章上有俄文ЛЕНИН(列宁)字样。感受列宁感受列宁  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套军装就按列宁装设计。由于此时适逢列宁逝世5周年,为缅怀列宁,红四军前委决定将4000套灰色军衣的红领章上都缀上黑边,这也是红军历史上唯一缀有黑边的军服。  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是慢性自杀。
  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
  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感受列宁名言一、列宁早期的革命活动1、良好家庭教育形成了列宁坚毅的性格、强烈的责任感和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中学毕业证书
2、在喀山大学因参加反对沙皇的学潮被开除和流放;
3、1888年开始研究《资本论》,加入喀山马克思主义小组
4、移居萨马拉,建立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思考:
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及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①一个政党:
②一个国家:
③一个主义:
④一大政策:①缔造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
②领导十月革命,创立社会主义俄国
③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
④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俄国发展道路列宁的贡献二、列宁的伟大贡献㈠布尔什维克党的缔造者:1、俄国建党的有利条件
  经济、阶级 : 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
思想: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
组织: 马克思主义小组的纷纷建立二、列宁的伟大贡献㈠布尔什维克党的缔造者:2、建党的组织准备:
  1895年创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意义?)
——这是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萌芽,第一次在俄国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3、建党的思想准备:
  1897年开始流放的三年中,进行大量理论研究
  1900年莱比锡创办《火星报》宣传革命理论3、建党标志: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多数派)。
二大内容:
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
在大会上提出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组织严密、有纪律的政党
形成了布尔什维主义
意义:
布尔什维主义的形成,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4、使布尔什维克党成为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
 1912年在党的六大上,将孟什维克驱逐出党。并决定出版发行党的机关报《真理报》条件经济条件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级条件俄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19世纪70年代,俄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俄国传播组织条件列宁主义诞生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多数派)。布尔什维主义的形成,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列宁主义诞生的意义:
  “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指导下俄国成功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1、列宁是如何从理论上、实践上来指导十月革命的?2、十月革命走的是什么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的又是什么道路?为什么两国的革命道路会有所不同?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1、 列宁是如何从理论上指导十月革命的?
⑴1905《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
第一次阐明在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的

⑵ 1916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社会主义可以在 首先胜利的理论
3)《四月提纲》
提出由 革命过渡到 革命的任务
4)《国家与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 国家机器,建立
特点、动力、道路、前途一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民主社会主义2、实践上的指导:2、二月革命1、1905年革命—失败3、十月革命 ⑴ 二月革命 结果: 性质: ⑵ 《四月提纲》指方向 (3)七月流血抛幻想 (4)十月革命现曙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两个政权并存社会主义革命3、(复习)十月革命过程从 革命向 革命过渡;全部政权归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苏维埃结果:
性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4、十月革命的特点(特殊性)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单独取得胜利;
⑵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
⑶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
⑷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夺权。俄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这些特点知识回顾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1)国内意义: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2)国际意义:
A冲破帝国主义包围,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B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C 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重难点分析:
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俄国已经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合点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 正如列宁所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经济基础
政治统治
阶级基础
直接1861年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相对落后的俄国集中了各种矛盾 ,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沙皇专制——大民大众
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大俄罗斯主义——少数民族
俄罗斯——帝国主义国家
俄罗斯——殖民地半殖民地三、巩固新生政权1、背景: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形势:内忧——地主、资产阶级发动叛乱;
外患——英法美日的武装干涉。 2、措施:(1)外交上:
(2)军事上:
(3)经济上:《布列斯特和约》 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红军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复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①目的:
赢得战争的胜利;向社会主义过渡
②内容:
农业——余粮收集制
工业——国有化;
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配给制、劳动义务制 ③特点:
排斥商品和市场,用行政命令的办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④评价:
●积极:
利于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争取战争胜利,巩固政权;
●局限:
损害农民利益,导致农民不满。
违背经济规律,导致生产下降。
——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探索。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只是战争时期临时措施,不能长期实行(1)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
(2)工业方面:恢复私人小企业,实行租让制、租赁制
(3)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让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4)分配方面:工资级别制,按劳分配
(1)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2)调动了工人、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使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3)巩固苏维埃政权;
(4)证明了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经济,对于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3.影响:2.内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实施新经济政策(1)长期的战争使经济面临崩溃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实施引发经济政治危机1.背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固定的粮食税
恢复私人小企业,实行租让制(国家资本主义)
允许自由贸易
工资级别制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发展生产,
经济恢复、
政权巩固;
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伟人的告别 1、列宁的逝世 2、在病重期间,仍然关注党的事业和苏维埃政权的前途,口授了一批重要的信件和文章。思考:这些信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党的团结问题;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
(3)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问题。评价列宁 1、贡献:
①一个政党:
缔造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
②一个国家:
领导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③一个主义:
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
④一大政策:
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行新经济政策
2、评价: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思想家课堂检测1、列宁提出的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 )
A、《国家与革命》
B、《四月提纲》
C、《告俄国公民书》
D、《和平法令》A2、下列哪项是新形势下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
A、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取得胜利
B、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C、明确提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
D、主张用革命的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A3、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 )
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
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A4、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
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
C、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D、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D5、列宁对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活动,下列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推行新经济政策
②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领导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④创办《火星报》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D6、列宁说:“我们本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产生的根源是( )
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规律
C、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
D、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军事干涉和经济封锁所致B【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 ,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办法上来。” ——《苏联兴亡史》  思考:据材料一,“冲击的办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列宁说它“已经失败了?”答(1)“冲击的办法”指的是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失败”是因为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材料二】 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列宁全集》  思考:据材料二:苏联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有何特点?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有益的启示?答:(1)特点:充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调节和恢复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2)启示: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生产关系的调整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