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一)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五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一) 课件(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13 10:0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无产阶级革命家单第
元五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划分: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1919
二、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 1919----1923
三、大革命时期 1924----1927
四、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1937
五、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
六、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
七、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1956
八、十年建设时期 1956----1966






期——社会主义革命课标要求: 1、了解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
历史贡献。
2、认识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
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造精神。
新中国的缔造者
毛泽东(1893-1976)一、毛泽东的伟大一生(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二)领导中国革命,缔造新中国(一)立志改造社会,投身中国革命1、青年时代立下宏志
2、思想转变
3、投身革命1、1949—1956年 领导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走俄国式的革命道路(1921-1927)
2、开创革命新道路 (1927-1931)
3、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4、领导全民族抗战(1937-1945)
5、抗战胜利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1945-1946)
6、领导人民解放战争 (1946--1949),新中国成立1910年毛泽东抄写的立志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一)立志改造社会,投身中国革命青年时代立下宏志:救国救民,改造社会毛泽东故居——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上屋场1.青年时代立下宏志:救国救民,改造社会⑴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打下基础⑵创办新民学会:立志改造社会2.思想转变:改良主义(资) 马克思主义(共) ⑴原因: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著作影响(五四)⑵标志:1920年夏,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克思主义3.投身革命:1921年夏,参加中共一大,成为中共创始人之一
(后派去湖南工作) 在中共成立后毛泽东从事了哪些革命活动?问题探究(二)领导中国革命,缔造新中国建立湖南地方党组织;
参加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
农民问题研究;1、走俄国式的革命道路(1921-1927)
——(明确革命领导力量和主力军)2、开创革命新道路(1927-1931)1927年参加八七会议——“政权由枪杆子中取得”;
1927年秋发动秋收起义;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粉碎敌人 “围剿”;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为中国革命胜利指明方向。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遵义会议会场理论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问题探究:“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指导中共在领导武装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的基础上,在广大农村进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并以此来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种革命思想。问题探究:毛泽东把军队由城市转向农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决定了敌强我弱的革命形势,而敌人主要集中在城市这一思想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什么特点?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新道路作了阐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体现了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工农武装割据”思想3.领导全民族抗战(1937-1945)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改编军队,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取得平型关、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的胜利
形成新民主主义理论
领导延安整风运动4.抗战胜利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45-46) 重庆谈判,与国民党在重庆签订《双十协定》5.领导人民解放战争 (1946--1949),建立新中国新中国的诞生:
问题探究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状况如何?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是如何确立起来的?(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956年底)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提出实行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1976)⑴《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⑵1957,《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⑶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⑷1966-197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左倾毛泽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二、毛泽东的贡献
1、领导党和人民找到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新道路;
2、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3、领导党和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4、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5、领导党和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6、为探索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
了艰苦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知识回顾: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主要原因。确立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三、对毛泽东的评价 “纵横历史,毛泽东是目前最伟大的人。毛泽东是民族英雄,因为他是有骨气,不论是多么强大的敌人,他都敢于斗争。毛泽东最有智慧,因为他在无数仁人志士中探索民族独立的失败中,找到了成功之道,毛泽东与人民心贴的最近,因为他处处为人民着想,毛泽东最能称得起是人民的公仆,因为他从不谋取私利,毛泽东永远活在每个真正的中国人心里,因为正是他,也只有他领导真正的炎黄子孙打败了侵略者,汉奸走狗,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网民谈 对许多海外华人来说,毛是个英雄。他使中国站起来反抗外
国的压迫,特别是西方和俄国的压力。
——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 他奇迹般地创造了一个不等式:毛泽东>马克思+列宁+斯大林。毛是20世纪的魅力超群的政治家。……?他的经历,足以使他成为马克思、列宁、斯大林合为一体的中国革命的化身。
——美国中国问题专家R·特里尔?? 对他,你应该如何评价呢?1、历史贡献:
毛泽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
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中国人
民的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总结: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
失。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对中国革命和社会
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局限性: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犯了“左”的错误。 1958年
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挫
折。特别是晚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使“左”的错误发展到
高峰,造成全国大动乱,给党、国家和社会带来建国后最严重
的损失。本课小结毛泽东的伟大一生立志改造社会,
投身中国革命领导中国革命,
缔造新中国毛泽东的贡献评价毛泽东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恰同学少年》天穹高高鸿雁飞, 书院深深松竹茂。
晓雾重重盼日出, 大地茫茫风雨骤。
咏长夜, 攀北斗。 蝶恋花, 梦难求。
书翻千秋史, 谈尽古今愁。
美哉潇湘伟少年, 踏浪湘江竞风流。
名与利,莫问候。 书并剑, 到心头。
挥毫万山红, 举臂托飞舟。
美哉中华伟少年, 他日神州竞风流。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