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2课时)
【课标要求】了解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学习要求】了解邓小平在民主革命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贡献。
【重点难点】
重点:邓小平的主要革命历程;了解邓小平领导开创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历程及其理论贡献。
难点:邓小平后来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同他在建国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的许多思想观点是有渊源的。
【教学过程】(2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一、在革命的风暴中
1、出生及学生时代
邓小平于1904年8月22日出生在四川广安城北的协兴乡牌坊村,起名邓先圣。他进私塾时,先生为他改名为邓希贤。
邓小平先后在协兴和广安县的小学、中学读书。
1919年春,15岁的邓希贤考入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
1920年10月,他来到法国,走上勤工俭学道路。(这时的中国已经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走上革命道路
(提问)课本P132“学习思考”:邓小平是怎样走上革命道路的?
(生)第一、他内心涌动着救国救民的激情;第二、在法国艰苦的工厂劳动使他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他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第三、周恩来、赵世炎的影响和帮助。
3、军事生涯
(提问)邓小平说过:我的真正的职业是打仗。从1929年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开始,到
1949年和刘伯承率部进军大西南,这位“军人”在战争的硝烟中整整走过了20年。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的革命生涯。
(生)①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成立红七军。
②发动龙州起义,建立红八军。
③创建左右江红色根据地。
④率领红七军到达中央苏区,建设瑞金、会昌的政权、扩红工作、建设赤卫队,参加长征。
⑤抗日战争爆发后,邓小平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委,开始刘邓合作。
⑥率领八路军一二九师创建太行山革命根据地。
⑦1938年初,刘邓指挥了长生口、响堂铺、神头村、关家垴等一系列战斗。
⑧在翼南、翼鲁豫平原实施战略展开,奠定了全国最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基础。
⑨1945年10月,刘伯承、邓小平指挥部队发起上党和平汉战役,有力地配合了毛泽东在重庆的谈判。
⑩1946年内战全面爆发后,刘邓所部在陇海铁路两侧连战连捷,为解放区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作出巨大贡献。
11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把中原变成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
12
在淮海战役中,刘邓率领中原野战军和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共60万人,夹击徐州地区国民党军80万人。
13
1949年3月,邓小平亲自起草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直接部署和指挥了渡江战役。
(提问)课本P134“学习思考”:邓小平军事指挥艺术主要特点是什么?
(生)英勇果敢、扎实推进,在关键时刻表现出非凡的胆略和勇气(非凡胆识、大智大勇)。
二、开国之初
1、进军大西南
1949年10月,邓小平参加开国大典后,即率领第二野战军以“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行动进军大西南。12月,成都解放,西南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
2、和平解放西藏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把和平解放西藏的重大任务交给了中共西南局。邓小平立即部署,仅用6天就完成进军西藏计划,并提出“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的方针。
(提问)课本P134“学习思考”在和平解放西藏的部署中,邓小平为什么特别强调政治和政策问题?
(师分析)西藏特殊而复杂的政治形势、宗教习俗和历史传统,决定了西藏的和平解放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更多的是一个政治问题和民族政策问题。
3、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提问)在哪次会议上邓小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毛泽东为什么推荐邓小平担任这一职务?
(生)①中共八届一中全会②毛泽东说:邓小平比较会办事,他比较周到,比较公道,是个厚道人。
(提问)阅读课本回答,为什么邓小平说:自己一生最忙的是1956年到1966年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时期?
(生)原因:确定“八字方针”,制定“工业七十条”,确定“七千人会议”的基调,支持包产到户。
课堂小结:(第一课时结束)
作业:课本P136“自我测评”。
(第二课时)
三、“文革”岁月
1、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后,邓小平被“打倒”;
2、被软禁中南海:在中南海含秀轩住处度过了三年被软禁和监管的日子;
3、1969年10月被“疏散”到江西劳改:三年劳动改造;
4、1973年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海外媒体称他“打不倒的小个子”;
5、1974年4月,出席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
6、1975年,主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全面整顿
(提问)邓小平全面整顿涉及了哪些领域?其实质是什么?有何意义?
(生)①涉及的领域有铁路(突破口)、钢铁工业、军队等。
②实质上是系统纠正“文革”的错误。
③意义:是后来拨乱反正的初步实践,国民经济开始复苏和发展。
7、1976年,天安门事件后,邓小平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邓小平在其政治生涯中陷入第三次逆境。
(提问)邓小平传奇生涯“三起三落”是哪三起哪三落?“三起三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①1933
年
2
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批评打击。遵义会议前,在毛泽东的努力在,邓小平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军秘书长。这是第一次(在中央苏区)。
②1966
年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后,邓小平成为毛泽东“炮打”的所谓“资产阶级司令部”中的第二号人物,再次被“打倒”,下放到江西南昌。1973
年恢复副总理职务,这是第二次(在“文革”初期)。③1976
年,“四人帮”策划和煽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邓小平被撤销一切职务,保留党籍。在全党的要求下,1977
年
7
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的党政军领导职务。
(生)根本原因:“三落”的根本原因是中共“左”倾错误的发展。“三起”的根本原因是实事求是。
四、改革开放的的引路人
1、批评“两个凡是”:
(师)“十年动乱”结束后,中国人民希望尽早走出困境,但是,当时的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却坚持所谓“两个凡是”。邓小平多次在不同场合批评“两个凡是”。
(提问)什么是“两个凡是”?其错误的实质是什么?它是如何纠正的?
(生)①“两个凡是”的含义见课本P139“知识链接”。
②
实质是坚持“文化大革命”“左”的错误。
③纠正:“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了极“左”思想禁锢,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
(师)1977年,邓小平复出之后,主动要求分管教育科学工作。他否定了曾得到毛泽东批准的“两个估计”,肯定新中国成立后科教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使知识和知识分子重新受到重视,从而开始了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在邓小平的主持下,1977年秋,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废弃的高考制度得到恢复,全国高校重新通过统一考试招收新生。
(提问)课本P140“学习思考”:恢复高考等学校统一招生制度有什么历史作用?
(生)它是“文革”后全国拨乱反正的开始,开始扭转了多年来对知识分子“左”的政策,是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的勇敢实践,它也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奠定了人才基础。
3、积极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全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了思想准备。
4、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提问)讲话内容?意义?
(生)①内容(略)
②意义:成为中国开辟改革开放新道路的宣言书。它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拥护,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5、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转折:
(师)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经过这次全会,邓小平实际上已成为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五、南方谈话
1、1984年初,视察深圳、珠海和厦门经济特区:推动了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高潮;
2、关心上海浦东的开发:
(师)1990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做出开发开放浦东的战略决策,并把浦东开发作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
3、1992年南方谈话:
(提问)课本P142“学习思考”:邓小平是在什么背景下南下视察的?
(生)见课本P142第2段。
(提问)南方谈话内容?
(生)见课本P142第3段。
(师)人们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视为又一次思想解放的宣言书。
(提问)课本P143“学习思考”为什么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又一次思想解放的宣言书?
(生)邓小平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提出了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和长远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做出了重大贡献。
4、1992年中共十四大:
(师)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5、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因病逝世,享年93岁。
六、评价
(师)邓小平同志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提问)“自我测评”P143:从哪些史实可以说明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生)理论探索——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实现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一次思想解放的宣言书。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1997年,中共十五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实践探索——实施改革开放,在农村和城市推行有效的改革,改变中国农村和城市的落后面貌。对外实施开放战略,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全面开放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使中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课堂小结】
邓小平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实践证明,如果没有邓小平,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是当之无愧的。
【作业】完成课本“材料阅读与思考”
【板书设计】
七、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一、在革命的风暴中
1、出生及学生时代
2、走上革命道路
3、军事生涯
二、开国之初
1、进军大西南
2、和平解放西藏
3、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三、“文革”岁月
四、改革开放的的引路人
五、南方谈话
六、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