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一) 课件(8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五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一) 课件(8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13 10:2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86张PPT。东方红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 他是人民大救星 毛主席爱人民 他是我们的带路人 为了建设新中国 领导我们向前进 共产党像太阳 照到那里那里亮 哪里有了共产党 那里人民得解放 大救星 20世纪中国
三次历史性巨变 三位伟人 称号 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改革开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1893.12.26——1976.9.9)课标要求:
了解毛泽东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当年中共领导成员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一批为救国救民而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中国优秀先进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是也。第二类是“天上掉下来的马列主义者”,以王明为代表,死抱洋教条,脱离中国实际。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同志是好的。第三类是土生土长的山沟里成长起来的马列主义者,以毛泽东为代表。他们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创建了毛泽东思想,……开辟了中国历史新时代,……但其缺点是没有出过中国,没有见过外部世界,因此也有自己的局限性,越到后来其局限性就越明显。”
(——《世界知识》2008年第5期)
  第四类就是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在欧洲创建和参加共产主义组织的那一批共产党人。欧洲是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和工人运动的中心,周恩来等在这里的几年中,搜集各种信息,比较各种主义,使他们的眼界比中共其他几个方面的人要开阔,这是不争的事实。
红太阳---毛泽东白太阳—-蒋介石娘希比 ! 老子不信邪!逃兵-----张国涛第一代领导集体实干家----刘少奇阴谋家---林彪最后一次握手粉碎“四人帮”“凡是派”——华国锋 (新教条主义)学习建议1、背毛主席诗词
2、欣赏毛主席书法
3、调查群众对毛主席的评价
4、阅读一、青少年时代(1893——1921) ——立志改造社会,投身中国革命:毛泽东 (1893--1976)毛泽东故居——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上屋场毛泽东与父亲 ----毛顺生、
母亲 ---文七妹及毛泽民、毛泽潭一、青年毛泽东:
—立志改造社会,投身中国革命1.青年时代立下宏志:救国救民,改造社会⑴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打下基础勤奋好学、关心时政、立志改造社会⑵创办新民学会:立志改造社会2.思想转变:改良主义(资) 马克思主义(共) ⑴原因: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马克思主义著作影响(五四)⑵标志:1920年夏,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克思主义3.投身革命:标志:1921年夏,参加中共一大,成为中共创始人之一
(后派去湖南工作) 七古 咏蛙(1910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1910年毛泽东抄写的立志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陶斯咏 初恋情人——陶斯咏 电视剧中的
陶斯咏 北京 杨昌 济故 居杨昌济(1871——1920.1.17)伦理学家,教育家 湖南长沙人。又名怀中,字华生。杨开慧之父。1903年春至1913年春,先后在日本弘文学院、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及英国爱伯汀大学留学,并赴德国考察。对西方教育、哲学和伦理学之历史与现状、理论与实践均有深入研究。归国后,相继任教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省立高等工业学校,讲授伦理学和教育学1918年秋就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授,“强避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拄长天”,领路恩师
——杨昌济杨开慧的父亲母亲 ——杨昌济、向振熙杨开慧 故居结发妻子——杨开慧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候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 1925年: 马克思主义者队伍: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
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阶级斗争》,考茨基著;《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 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毛泽东、蔡和森持杨昌济手书拜见章,求予资助。章当即以二万元巨款相赠,毛以一部资助赴法学生,一部用于湖南革命活动。 在英国留学时期的章士钊毛泽东与章士钊章士钊(前)与养女
章含之(后排中)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什么叫新民主主义革命? 它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毛泽东 何叔衡 王尽美 陈潭秋 李达 刘仁静邓恩铭 董必武 周佛海 张国焘 陈公博 包惠僧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13人二、民主革命时期(1921——1949) 开创中国革命的道路,建立新中国(一)建党——大革命时期(1921------1927年)
⑴参加中共一大,成为中共创始人⑵领导工农运动:①建立湖南地方党组织,开展……
②参加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
③从事农民问题研究(中心问题、代表著作?)
———标志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④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广州、武汉)红色美术经典《毛主席去安源》
画的是年轻的毛泽东顶着密布的浓云无畏地向前迈进,去发动安源的矿工,领导工人运动。这幅画在1967年10月展出后,非常轰动,许多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仰望着这幅画久久不愿离去。画中的毛泽东比真人还要大。它迅速被制作成各种印刷品发行,印量达9亿多张,是世界上印数最多的一张油画。 菩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 1927年春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作者自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击,从此找到了出路。” 二、民主革命时期(1921——1949) 开创中国革命的道路,建立新中国(一)大革命时期(1921------1927年)
(二)国共对峙时期----开创革命新道路 ?
(1927------1937)
1、参加“八七会议”
2、领导秋收起义,开辟--------,开创了-----------的革命道路
3、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西江月 秋收起义(1927年)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题解】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中共中央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发动武装起义。会后,毛泽东赴湖南、江西交界处,领导工人、农民和部分北伐军,组成一支工农革命军,与9月9日举行了秋收起义。本篇作于起义开始时。遭到敌人围击后十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成功地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八七会议”会场秋收起义(油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开创革命新道路 ⑵活动:实践:①1927年参加八七会议
(内容:a/批判错误 b/总方针 c/论断 d/决定)
②1927年秋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
③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第一块?),
开创革命新道路?
④采用正确战略战术, 粉碎敌人“围剿”
理论:⑤发表《井冈山斗争》…提出“工农武装割
据思想”(为中国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3.革命转折: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1)长征:(原因、时间、过程、胜利标志、意义)⑵遵义会议:(时间: 内容:a/..b/.. 意义: ①②) 西江月·秋收起义 1927年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P99.学思之窗?★思考:党的工作重心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图⑴背景:大革命失败,国共合作破裂(教训?)井 冈 山  井冈山斗争初期,毛泽东揣两本最宝贵的书: 《共产党宣言》、《三国演义》。彭德怀也揣两本最宝贵的书: 《共产主义ABC》、《水浒传》。
——金一南:《苦难辉煌》 问题探究:毛泽东把军队由城市转向农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决定了敌强我弱的革命形势,而敌人主要集中在城市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什么特点?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新道路作了阐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体现了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据说《战守第二一三号训令》里面,每日进二里,一年吃掉苏区的算盘,就出自蒋介石的德国顾问。作为这一盘算基础的碉堡政策,也是德国顾问的主意。甚至说得十分具体: 主意都出自德国顾问团首领赛克特。   这使人想起在苏区红军中也有一个德国人李德。   于是有人便说: 第五次"围剿"与反"围剿"是一场德国人之间的战争。
6、井冈女杰——
贺子珍1930年,
杨开慧英勇就义毛泽覃 、贺怡毛泽覃之子
贺麓成(导弹专家)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隆重开幕。出席大会的有来自中央苏区、闽西、赣东北、湘赣、湘鄂赣、琼崖等苏区的代表,以及红军、全国总 ?? 工会、全国海员工会等代表 共610人。越南、朝鲜的来宾也应邀出席大会。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毛泽东“一苏大”会址(瑞金叶坪谢氏宗祠)“二苏大”会址(瑞金沙洲坝)洋教条---王明博古、 李德4、参加长征、遵义会议----
挽救革命参加遵义会议,并确立了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遵义会议会场遵义会议会址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时的毛泽东 ★遵义金沙江★陕北★瑞金赤水大渡河雪山草地★会宁习仲勋刘志丹
(三)领导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四)领导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
1、争取和平民主


2、解放战争

1、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建立抗日根据地,
3、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4、1942年的整风运动
5、“七大”召开 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毛泽东在抗大作《论持久战》的报告 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延安时期8、三流影星——蓝萍 与贺子珍闹翻后的毛泽东十分痛苦,有很长一段时期,心情不好,郁郁寡欢。恰在此时,1937年8月底,蓝萍(江青)来到了延安。蓝萍1914年出生于山东,当时23岁,比毛泽东小21岁。那时的蓝萍身材苗条,年轻美貌,主动活泼,很会体贴人,她每次到毛泽东这里来,一面与毛泽东说着话,一面手脚勤快地收拾屋子,她反应快,又善解人意。当毛泽东要吸烟时,她立即把烟拿来,放在毛泽东手里,而且亲自点燃。当毛泽东要看书时,她马上把书取来,翻到毛泽东要看的部分。她发现茶水凉了,轻轻地换上热的,而且杯把正对着手的方向,拿起来非常方便。吃饭前,她主动拿来毛巾,含情脉脉地帮助毛泽东擦擦脸和手。经过一年的恋爱,中央政治局同意了毛泽东和蓝萍的婚事,1938年11月20日毛泽东与蓝萍在日军飞机的轰炸下举行了婚礼,蓝萍改名江青。 毛泽东
江 青江青、李纳、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1945年的中共七大提出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毛泽东作七大的政治报告重庆谈判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和命运的抉择;关键时刻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左上图)解放南京。
(左下图)国民党的青天白日
旗被降下来。
(右上图)毛主席在看解放南
京的简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4)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他们怎能不胜利!我们怎能不失败!" 师哲在其自述中有一段精彩回忆,记述解放战争时期的彭德怀:"一个炎热的下午,押解一批俘虏军官的队伍在村边树下休息,从西边走来两个人:前者为青年,身背短枪,牵着马;数十步外为中年,50岁左右,光着头,帽子抓在手里,脚上的布鞋破烂不堪,用麻绳绑在脚面上,走路却非常稳健有力。一挑水农民正在树下歇息,中年人笑呵呵走近问:'你给家里挑水啦,我想喝你几口水行吗?'农民说:''你尽量喝吧。'中年人便倾下身去,从桶里狠喝了几口水,然后谢过农民,继续赶路。路边坐的俘虏中有认出中年人者,指背影说: '那就是彭德怀,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其他国民党将校俘虏大惊失色,起来呆视半晌,直到背影不见,感慨万分地挤出一句话:他们怎能不胜利!我们怎能不失败! ——金一南:《苦难辉煌》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66)——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49—1956): (二)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新中国外交的探索、开拓 1)巩固政权:继续追歼反动势力,全国领土基本解放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
2)恢复国民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合理调整工商业,引导人民进行工农业发展
3)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A、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B、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
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49—1956):标志 (二)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正确:
经济:1956年,中共八大、《论十大关系》
政治: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的讲话一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二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三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四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五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六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七 党和非党的关系 八 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九 是非关系
十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1956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是中共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1957年毛泽东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独创性提出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二)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正确:
2、“左”倾
的错误: 经济: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经济困难
(1959-1961年)
政治:1957年反右扩大化、十年“文化大革命”(三)新中国外交的探索、开拓1949年12月,
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举国悲恸。冷眼向洋看世界 怎样评价毛泽东?(称号)
功绩:-1、-----
2、
过失:1、
2、
总之, 【人民心目中的毛泽东】 “纵横历史,毛泽东是目前最伟大的人。毛泽东是民族英雄,因为他是有骨气,不论是多么强大的敌人,他都敢于斗争。毛泽东最有智慧,因为他在无数仁人志士中探索民族独立的失败中,找到了成功之道,毛泽东与人民心贴的最近,因为他处处为人民着想,毛泽东最能称得起是人民的公仆,因为他从不谋取私利,毛泽东永远活在每个真正的中国人心里,因为正是他,也只有他领导真正的炎黄子孙打败了侵略者,汉奸走狗,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网民谈 一位中国网民:

说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却 在敌人 的枪林弹雨中迂回奔走;
说他是战略家,他却在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口若悬河;

说他是理论家,他的书法却遒劲有力, 气吞山河。

他是一位神奇人物。他就是影响20世纪中国 历史的一位伟人------毛泽东。

对他,你应该如何评价呢? 毛泽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的进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1、领导党和人民找到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道路;
2、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3、领导党和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4、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5、领导党和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6、为探索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局限性: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也犯了“左”的错误。 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挫折。特别是晚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使“左”的错误发展到高峰,造成全国大动乱,给党、国家和社会带来建国后最严重的损失。
总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历史已经证明,没有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