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 (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 (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13 20:2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夏商西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8课 百家争鸣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易中天自学导航1、老子和孔子生活在哪个时期,分别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和孔子的主要思想分别是什么?
认真阅读教材第36.37页,找到下面问题的答案,并在课本中及时作出标注。老子与道家学派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老子认为,世间的事务都有其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面思考问题(辩证地看问题)。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老子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孔子与儒家学派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晚年到鲁国,主要从事教育和编订古籍工作。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两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仁”、“仁者爱人”
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政治主张从成语中体悟孔子的儒学思想: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者爱人3、苛政猛于虎也。
“仁”以德治国
反对苛政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者爱人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教育成就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弟子而设,
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开创私学使平民也可以接受教育,
从而突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因材施教教育成就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承认学生
个性的差异和程度的高低,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下,
注意因材施教。教学方法教学对象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文化成就《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
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
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
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山东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入选列为世界遗产,把孔子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为什么? 孔子学院2、百家争鸣中,影响较大的有哪些学派,他们的主要思想是什么?1、儒家和道家在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中有哪些发展?
自学导航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竞相称霸,各国都需要人才,促成了人才辈出的局面。
2.当时还没有形成对文化的管制,从而造成了言论非常自由的社会环境。
3.当时各阶级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诸子百家孟子荀子墨子 韩非子法家墨家儒家道家庄子百家争鸣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译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杂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兵等,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儒家的发展《孟子》
“施仁政,行王道。”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仁政民贵君轻道家的发展治理国家就像养鱼,经常到鱼缸去翻滚,鱼很快就死了。让鱼儿自由生长。这反映了什么样的观点?顺应自然墨子与墨家韩非子与法家“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君主树立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法、术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一派的学说对战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孙武与兵家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百家争鸣的影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孙武春秋春秋战国战国战国战国战国“仁”、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首创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仁政”,民贵君轻“礼治”顺其自然;辩证法;
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和民心兼爱,非攻,尚贤,节俭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春秋材料:“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结合本课所学试着概括材料中的
三种政治主张。仁政
无为而治
法治小试身手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孙武
老子
韩非改革变法
“爱人”
“无为而治”
“仁政”
“非攻”
“知己知彼”
朴素的辩证法小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