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8课
中华少年
开心回顾
1.开心阅读。
根
郑敏
根从很远处伸来
走过了几千年的地下通道
当我想去除掉它
好种上光辉的花朵
我追踪着,挖掘着
直到,猛抬头
看见一棵美丽的大树
我用带血的手指
画着避邪的符号
我知道我挖不了它
它是我们的坟墓的母亲
(1)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比喻、拟人、象征。
把根比喻成母亲,写出了根是孕育传统文化的根本,生动形象。
“走”赋予根人的情感。
根象征着我们的传统文化。
(2)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依恋之情,坟墓是最后的归宿,母亲是源头,表现了诗人对根的敬畏、依恋之情。
【解析】(1)对写作手法掌握情况的考查。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它是我们的坟墓的母亲”是暗喻。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如:“根从很远处伸来,走过了几千年的地下通道。”
象征: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2)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读诗要注意感受,仔细分析,比较鉴别,展开联想,认真品味,这样才能陶冶心灵,净化情感,获得美的享受。阅读现代诗的方法供大家参考:①了解作家流派和创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流派,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是我们理解和鉴赏诗作的钥匙。②咀嚼诗歌语言,把握诗的形象。诗歌是通过具体感人的形象来表情达意的。只有把握了诗的形象,我们才能更深一层地理解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情感,而诗的形象则必须是通过咀嚼诗的语言来把握。③体味诗的意境,领悟思想感情。阅读诗歌的关键和着眼点在于体味出诗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④分析诗的艺术表现手法。欣赏诗歌时,既要领会作者浓烈的情感,又要揣摩作者抒发情感的艺术手段,从而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都获得美的享受。诗歌的形象性、抒情性很强,因此,诗歌中表现手法也很丰富。如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象征暗示,还有比兴、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不了解这些,就不可能对诗歌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此外,小学生阅读诗歌还要注意以下三点:要多朗读;要有侧重;要有选择。
2.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棕红色的水杉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华贵的绒地毯。(
)
2.我想,灰惊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
)
3.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唱歌。(
)
4.大鹏鸟一下子就飞出了九万里。(
)
5.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
【答案】1.比喻
2.反问
3.拟人
4.夸张
5.排比
【解析】考查学生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
1.
把“水杉落叶”比作“绒地毯”是比喻。
2.
问句的意思是“我想,灰惊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没有什么好看的”所以是反问句。
3.“小虫为他演奏”
“麻雀为他唱歌”,把小虫和麻雀当作人来写,是拟人。
4.“飞出了九万里”中“九万里”是夸张,突出大鹏鸟飞得快,飞得高。
5.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三个句子形式一致,是排比句。
3.花丛觅诗。
(1)竹外_______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________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3)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_____。
(王淇《春暮游小园》)
(4)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_____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5)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_____。(李白《与史郎中聆听黄鹤楼上吹笛》)
【答案】(1)桃花
(2)红杏
(3)海棠
(4)葵花
(5)梅花
【解析】填花的名称补充古诗。首先要抓住题眼,所填的字必须是一种花的名称。其次就是考查学生对古诗句的积累了。古诗词的积累和运用对于提高语文素养,培养积极的思想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课前导学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能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通过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加深对这首诗的体会。
二、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在这篇诗歌中,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本诗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这是全诗的总起。接着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祖国锦绣的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祖国悠久的文化滋润着中华少年;祖国特有的民族传统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第5节是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喻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志愿。第6、7节是写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情怀。
全诗结构清楚,过渡自然,首尾照应,
8个小节一韵到底,朗诵时显得铿锵、悠远、激情。本诗把直抒胸臆和借物(景、境)抒情融为一体,反复运用排比句和对偶句,突出了诗歌直接抒情的特点,使无形的情感有了有形、有声、直观、可感的载体。
2.词语的解释
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立地顶天:也作“顶天立地”,诗歌是为了押韵而变换。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蹒跚学步:学走路时,摇摆不稳的样子。
艳阳天:指明媚的春天。
噩梦:可怕的梦。
3.句子的解析
①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
这句话写出了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她哺育了我们,培养了我们。朗诵时应充满感激、自豪之情。
②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这两句巧妙过渡。“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一句承上,是对2、3、4小节的总结,“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是启下,领起本小节诗句的内容。后面选择的两个典型事例写出了祖国曾经遭受的屈辱,告诉我们落后就会被挨打。
③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这是中华少年的铿锵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这四个排比句和前面四个“不”字句形成了鲜明对比,表达出中华少年的爱国之心、自豪之情。
作业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lǐng
lüè
chún
jié
yá
yá
xué
yǔ
(
)
(
)
(
)
zhuāng
diǎn
gāng
jìng
bǎi
zhé
bù
huí
(
)
(
)
(
)
【答案】领略
纯洁
牙牙学语
装点
刚劲
百折不回
【解析】考查学生对易错字的掌握。注意多音字和同音字,可根据词语的意思来判定字形是否正确。书写时要注意字的笔顺。“刚劲”的“刚”不要错写成“钢”。
2.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牙牙学语
百折不回
惹人讥笑
千灾百难
B.侵不安席
炎黄子孙
神州大地
波涛起伏
C.蜜罐温床
魂牵梦萦
可见一班
比翼连翩
D.苍苍茫茫
巍峨俊拔
水落石出
狂风怒号
【答案】A
【解析】对错别字辨析能力的考查。做题时要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区分形近字、同音字。
B项“侵不安席”应改为“寝不安席”。寝不安席: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着觉。寝,睡,卧。
C项“可见一班”
应改为“可见一斑”。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斑,杂色的花纹或斑点。
D项“巍峨俊拔”应改为“巍峨峻拔”。巍峨峻拔: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而雄伟。峻的本义是“山峰”,引申义:陡峭。
3.扩充词语。
(
)的雄鹰
(
)的摇篮
(
)的画卷
(
)的笑脸
(
)的诗篇
(
)的祝愿
【答案】
(翱翔)的雄鹰
(民族)的摇篮
(崭新)的画卷
(青春)的笑脸
(璀璨)的诗篇
(美好)的祝愿
【解析】对词语搭配掌握情况的考查。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恰当词语搭配的积累,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正确进行词语搭配的方法:①要理解词义,认真辨析,弄清楚词语的使用对象。②词语搭配要合乎日常生活习惯。③词语搭配要合乎日常生活习惯。④要注意修辞的因素。常用的词语搭配:“的”+名词(什么);“地”字短语:地十动词(干什么);“得”字短语:得+形容词(怎么样);动+名。搭配得当,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形成语感,就能自然运用。答案仅供参考。
4.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强悍——( ) 璀璨——( ) 祝愿——( )
反义词:铭记——( ) 纯洁——( ) 崭新——( )
【答案】
近义词:强壮
灿烂
祝福
反义词:遗忘
肮脏
陈旧
【解析】对近义词、反义词积累的考查。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①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如:强悍——强壮。②从词的意义上去找,即先弄清这个词的意思,然后想一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如: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非常绚丽。灿烂:形容光彩鲜明夺目,星汉灿烂。
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的方法:①抓词素的反义。如:“前进”同学们可以分别找出它每个词素的反义词素,即“前”的反义是“后”、“进”的反义是“退”,因此,“前进”的反义词是“后退”。②对原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如:“精致”的反义词就是“不精致”,
表示“不精致”的词就是“粗糙”,因此,“精致”的反义词是“粗糙”。③从具体语境中,找反义词。有些词不止一个反义词,如“老”的反义词就有“少”、“幼”、“嫩”、“新”……因此,对这类词就不能用简单否定的方法去找它的反义词,而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确定反义词。
5.我会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在空中回旋地飞。
(
)
(2)可怕的梦。
(
)
(3)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
)
(4)形容辽阔,无边无际。
(
)
(5)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
)
【答案】翱翔
噩梦
立地顶天
莽莽
蹒跚
【解析】考查学生理解、积累词语的能力。平时要多积累常用的词语。阅读一篇文章,也从理解重难点的字词句入手,所以解释词语很是关键,只有弄明白重难点的词语,才能正确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从而深入体会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
6.关联词语填空。
(1)(
)决心已下,(
)应该坚持坚持不懈。
(2)(
)有春种,(
)有秋获。
(3)(
)遇到什么挫折,我们(
)能想法克服。
(4)我(
)不要奖品,(
)在考试时作弊。
【答案】
(1)(
既然)决心已下,(
就)应该坚持坚持不懈。
(2)(因为
)有春种,(
所以)有秋获。
(3)(
不管)遇到什么挫折,我们(总
)能想法克服。
(4)我(宁可
)不要奖品,(
也不)在考试时作弊。
【解析】对关联词积累和运用能力的考查。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关联词一般分并列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等。常见的关联词语有: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尽管……但是……;……
却……;既然……也……。
假设关系:如果……就……;要是……那么……;即便……也……;即使……也……;
倘若……就……;要是……就……;倘若……便……。
并列关系:一边……一边……;一会儿……
一会儿……;既……又……;又……又……;一面……一面……;有……有……。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
选择关系:是……还是……;要么……要么……;或者……或者……;与其……不如……;
宁可(宁愿)……也不(决不)……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由于……因此……。
承接关系:先……再……;首先……接着……然后……再……又……;先……然后……
接着……最后……;一……就……。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
(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
……却……;……是……是……。
结合这些关联词语的作用,分析本题的句间关系,即可正确填空。
7.快乐阅读,我能行:
甲
不期望脚下处处阳关道,
乙
不幻想头顶一片艳阳天,
丙
不迷恋父兄给予的蜜罐温床,
丁
不忘记“最危险的时候”战歌飞旋!
甲
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
乙
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
丙
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
丁
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的含义。
“阳关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艳阳天”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蜜罐温床”用的是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指的是__________。
“最危险的时候”是《__________》中的歌词。
(2)后面四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3)从这一小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光明的前途
明媚的春天
比喻
父兄给我们创造的优越的生活条件
义勇军进行曲
(2)排比
(3)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解析】(1)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主旨,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基调,有助于我们理解关键词句的引申义。
(2)对排比修辞手法的考查。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排比是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3)对文章中心思想把握情况的考查。这一小节最后的排比句,用坚定的语气告诉了我们,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情怀。
8.快乐阅读,我能行:
甲
到刚劲端庄的方块字里,
感受“水浒”“三国”的英雄豪气;
乙
到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
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
丙
在外婆的歌谣里牙牙学语,
女娲、大禹的故事萦绕耳畔;
丁
在爷爷的臂弯下蹒跚学步,
冬子、雷锋的脚印引我向前。
丙
丁炎黄子孙,中华儿女,
黑眼睛黄皮肤,不改的容颜。
(1)诗中提到的两部古典名著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由“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我分别想到了张继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和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娲、大禹是我国古代__________中的人物。
(4)冬子指的是电影《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他和雷锋在诗歌中是__________的代表。
(5)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感受——(
)
领略——(
)
(6)这一小节的主要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朗读时要读出__________的感情。
【答案】(1)施耐庵
罗贯中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神话故事
(4)闪闪的红星
革命英雄人物
(5)感觉
领悟
(6)祖国优秀的文化滋养着中华少年
自豪、感激
【解析】(1)(2)(3)(4)对相关文学常识了解积累的考查。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可以以一篇带多篇,以课本上的一篇课文,引领着去读课外的相关的多篇文章。
(5)对反义词掌握情况的考查。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的方法:①抓词素的反义 。如:“前进”同学们可以分别找出它每个词素的反义词素,即“前”的反义是“后”、“进”的反义是“退”,因此,“前进”的反义词是“后退”。 ②对原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如:“成熟”的反义词就是“不成熟”,
表示“不成熟”的词就是“幼稚”,因此,“成熟”的反义词是“幼稚”。③从具体语境中,找反义词。有些词不止一个反义词,如“老”的反义词就有“少”、“幼”、“嫩”、“新”……因此,对这类词就不能用简单否定的方法去找它的反义词,而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确定反义词。
(6)对诗歌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情感把握的考查。诗歌的理解要结合具体的内容来分析,如:“水浒”“三国”;唐诗宋词;外婆的歌谣;冬子、雷锋的脚印等等。
朗读诗歌要理解诗歌的意思,准确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正确处理重音、停连、语速、节奏、语气等,能用声音生动地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做到以情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