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专题 9一 美苏争霸课堂导入美苏街面对峙课堂导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战时共同对敌,并肩浴血奋战的反法西斯同盟瓦解,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两极对峙。
美苏两国为什么由盟友变成了敌人?什么是“冷战”?“冷战”的表现有哪些?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对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课堂导入推进新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丘吉尔铁幕演说推进新课自主学习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
实质:美苏两分天下;
作用: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推进新课自主学习“冷战”的起因:战后美苏实力相抗衡的局面形成;
美苏反法西斯联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
苏联实力的增强及其在世界上影响扩大,引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敌视;
美苏意识形态的分歧。推进新课自主学习“冷战”的开始: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标志: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推进新课马歇尔推进新课自主学习马歇尔计划:原因:二战后,西欧经济凋敝,社会动乱,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目的:以美援为手段,稳定和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内容:美国4年内向欧洲提供224亿美元援助;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西欧和土耳其渡过了经济困难,进入了经济恢复阶段,带来了政局的稳定,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秩序,但“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使受惠国纳入美国的范围。推进新课自主学习经互会:苏联针锋相对,同东欧国家签订一系列贸易协定,并成立苏联与东欧“经济互助委员会”,使欧洲的社会主义国家自成一个经济体系。推进新课合作探究思考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推进新课自主学习相同点:背景:都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的形势之下。
实质: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推进新课自主学习推进新课北约与华约北约与华约柏林街面对峙推进新课北约推进新课自主学习北约: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12国外长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北约”成为战后初期美国“遏制”苏联、推行“冷战”政策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推进新课华约会徽推进新课自主学习华约:为了对付美国咄咄逼人的扩张和威胁,苏联于1955年5月与东欧7国代表在华沙缔结了《华沙条约》,规定了集体防御的原则,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这样,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推进新课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美苏争霸推进新课自主学习“冷战”与“热战”:冷战”:美苏之间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热战”:直接的军事对抗,实际上是“冷战”的结果,属于“冷战”影响的一部分。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导致了世界的动荡不安。推进新课德国柏林墙推进新课自主学习柏林危机:德国无条件投降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1948年6月,美英法决定在合并后的德国西占区和柏林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这个行动成为引发“柏林危机”的导火线。作为反击措施,苏联于6月24日起全面切断西方占领区同西柏林的水陆联系。1948年的柏林危机由此产生。这是战后东西方关系出现的第一次“冷战”高潮。
1949年9月,西占区组成了以阿登纳为总理的联邦政府,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告成立。同年10月,在苏占区内,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德国分裂。推进新课克拉克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推进新课自主学习朝鲜战争:概括: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纠集英、法等国组成“联合国军”,介入战争,越过“三八”线。美国军舰进犯台湾海峡,侵犯中国主权。10月,志愿军入朝作战。1953年,交战各方签订停战协定。
影响: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推进新课美国越战纪念雕像推进新课自主学习越南战争: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南人民英勇抗击,迫使法国殖民者撤出;
概况:1961年美国发动对越南的侵略战争,1973年美军被迫撤出越南;
影响:越南战争耗费了美国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而苏联此时在军事实力上大体赶上了美国。推进新课合作探究思考两极对峙格局对世界的影响?推进新课教师解读积极影响: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共存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世界的整体发展。
在两极格局下,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利益,组成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推进新课教师解读消极影响:政治上,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使战后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
经济上,严重妨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军事上,由于两个军事集团扩军备战,局部战争不断,人类陷入了新的战争威胁中。课堂小结本课小结美苏争霸“冷战”“热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的成立经互会成立华约的成立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当堂达标1.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这里“新敌人”指的是( )
A.美国
B.德国
C.苏联
D.日本C 当堂达标2.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这主要表明( )
A.“冷战”局面已经形成
B.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确立
C.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
D.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建立C 当堂达标3.这是一场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以不同程度卷入这场战争。这也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由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这场战争是( )
A.朝鲜战争
B.柏林危机
C.古巴导弹危机
D.越南战争A 当堂达标4.英国约翰?梅森在《冷战1945-1991》一书中写道:“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