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同步精品课堂 纪念白求恩 (讲+练+测+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同步精品课堂 纪念白求恩 (讲+练+测+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14 07:39:33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第13课
纪念白求恩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的题目
(1)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2)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3)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7.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几段文字的内容。(2分)
8.联系选段,说说“纯粹的共产党员”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9.选文中的第一段和第二段都谈到了白求恩同志的工作,是否重复,为什么?(4分)
10.阅读材料,仿照示例,至少运用选文中的一个成语为白求恩同志写一段颁奖词:(4分)
材料: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胸外科医师。1936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时,他曾经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中国,3月底到达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有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受到感染,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山县病逝。
示例——2006感动中国人物丁晓兵的颁奖词:“这个用左手敬军礼的人,我们以他为骄傲。战时敢舍身,平时能忘我,从逆境中挣扎启程,在顺境中保持清醒。沙场带兵敢称无愧无悔,把守国门能说有骨有节。他像一把号角,让理想与激动,在士兵心中蔓延。”第四单元
第13课
纪念白求恩
(24分
30分钟)
一、积累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B、热忱:热情。忱:真实的意思。
C、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利益。
D、见异思迁:看见好的就想要。
2、“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这句话从表面上看,似乎有些重复,实际上作者这样说是为了更突出
,强调我们提倡国际主义,反对“
”。
3、把下列句子改为肯定句,比较一下,两种句式在表达的语意上有何区别?
无不为之感动。
4、“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句话共包括两层意思,分号前是
,分号后是
。这句话与“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一句相比较,其语言表达的方式是否相同,为什么?
5、本文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四种精神,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A、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B、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其他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C、文章赞扬白求恩的四种精神都是极其重要的,它们没有主次之分。
D、文章主要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一个人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才算是具有共产主义精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5分)
拾叶者言
李国文
①银杏树,在南方很多,到了太寒冷的北方,就比较罕见了。
②这种树,又名公孙树,那意思是说它的生长期很慢,也很长,通常是爷爷种下的树,要到孙子那一辈,才能结果。结的果子,叫做白果,因其外壳薄白而名,果肉色绿而糯,微苦,颇有不同一般的滋味。旧时,在上海,冬天,夜晚,常可听到有小贩叫卖”糖炒热白果”者,于小可盈握的炭炉上,炒一捧白果,热烘烘的剥来,在寒风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
③不过,长到这把年纪,看到过许多地方的许多银杏树,但树上挂着果实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所以,便把对于树的兴趣,关注到银杏树叶了。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集火花,集钱币一样,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在所有的树木中,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
④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就在双清别墅附近,有那么几株古老银杏,近些年来,又在空旷地上,栽种了一些,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不过,一到秋天,当满山黄栌红了起来的时候,这些银杏树,也飒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调的。色彩总是搭配起来,要好看些。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红中有黄,黄中有绿,于是,风景便格外好看了。
⑤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但我,却总要拾几片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
⑥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
⑦有时候,翻开书,未读文章,先读叶片,因为很容易就翻到夹着叶片的那一页,它马上就突然出来。于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地逗留的情景。
⑧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从来也不会扮演重要角色的。它在你的书页中,那种不想让你注意,也不想让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样子,其实,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实在内的。若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也就多了一点自知之明,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当然,也就有了尊严。
⑨叶是一回事,但无数的叶构成的树,则是另一回事。
⑩我记得有一年,在山东泰安的岱庙里,见到两棵并肩立着的古银杏树,中间只隔着一条甬道,可谓形影不离数千年。两棵数高约几十米,数径也得两三人合抱,确是一副非凡模样。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数,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有人说,泰山为五岳之首,那么泰山下的这两棵银杏树,也许是最古老的了。
⑾银杏树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端庄,是高标挺拔,但它的叶片,却是明洁俏丽,优雅可人。这也是伟岸的人,和寻常的人,各有其不一般的特色了。伟岸者有其抱负,寻常人有自己的志趣,这世界所以美丽,就是有各种不同的追求和目标。假如我们都能懂得大自然中,没有两张绝对相同的叶片,那么对于拾叶者的启示,莫过于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了。
⑿前不久,到广东韶关的南华寺,时值初冬,南方的季节要晚些,但那银杏树叶,也到枯黄坠落的日子。在香烟缭绕中,飘然而下,落地无声,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看着看着,也仿佛悟到了一点禅意。
⒀这世界,这人类,也不就这样一季一季地生生不息吗?这无限之中,具体到每一个人,又是极有限的。因此,叶片不大,却总是应该记下它的一段时光。人也一样,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绿碧绿的蓝天。去了,也就由它去了,但你留下了它呢,也就留住了。知识见闻的积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悦的感受也好,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也好,都是应该珍惜,应该谨记的。
⒁这样,你拾起一片一片叶子的同时,也就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了。
1、请分别说说第⑨段中
“一回事”和”另一回事”的含义。(4分)
2、
结合语境,欣赏下列句子的精彩之处。(4分)
(1)炒一捧白果,热烘烘的剥来,在寒风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
(2)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数,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21世纪教育网
3、
文章既写了泰安岱庙的银杏,又写了韶关南华寺的银杏,这样写是否重复?请说明理由。(3分)
4、文题为”拾叶者言”,请问作者从拾叶中收获了哪些人生感悟?请简要回答。(4分)(30分
30分钟)
一、积累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B、热忱:热情。忱:真实的意思。
C、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利益。
D、见异思迁:看见好的就想要。
2、“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这句话从表面上看,似乎有些重复,实际上作者这样说是为了更突出
,强调我们提倡国际主义,反对“
”。
3、把下列句子改为肯定句,比较一下,两种句式在表达的语意上有何区别?
无不为之感动。
4、“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句话共包括两层意思,分号前是
,分号后是
。这句话与“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一句相比较,其语言表达的方式是否相同,为什么?
5、本文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四种精神,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A、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B、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其他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C、文章赞扬白求恩的四种精神都是极其重要的,它们没有主次之分。
D、文章主要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一个人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才算是具有共产主义精
【答案】1、A 2、国际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狭隘的爱国主义 3、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双重否定句语气更重、更强,给人的印象更深刻。4、说明白求恩同志同事业高度负责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说明白求恩同志的医疗技术的精湛程度;不同,前者是记叙,后者是议论。 5、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根据语境,结合文本准确填写即可。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不改变原意,合理表述即可。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结合语境,理解主题,合理即可。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结合语境,理解主题,合理即可。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5分)
拾叶者言
李国文
①银杏树,在南方很多,到了太寒冷的北方,就比较罕见了。
②这种树,又名公孙树,那意思是说它的生长期很慢,也很长,通常是爷爷种下的树,要到孙子那一辈,才能结果。结的果子,叫做白果,因其外壳薄白而名,果肉色绿而糯,微苦,颇有不同一般的滋味。旧时,在上海,冬天,夜晚,常可听到有小贩叫卖”糖炒热白果”者,于小可盈握的炭炉上,炒一捧白果,热烘烘的剥来,在寒风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
③不过,长到这把年纪,看到过许多地方的许多银杏树,但树上挂着果实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所以,便把对于树的兴趣,关注到银杏树叶了。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集火花,集钱币一样,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在所有的树木中,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
④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就在双清别墅附近,有那么几株古老银杏,近些年来,又在空旷地上,栽种了一些,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不过,一到秋天,当满山黄栌红了起来的时候,这些银杏树,也飒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调的。色彩总是搭配起来,要好看些。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红中有黄,黄中有绿,于是,风景便格外好看了。
⑤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但我,却总要拾几片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
⑥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
⑦有时候,翻开书,未读文章,先读叶片,因为很容易就翻到夹着叶片的那一页,它马上就突然出来。于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地逗留的情景。
⑧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从来也不会扮演重要角色的。它在你的书页中,那种不想让你注意,也不想让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样子,其实,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实在内的。若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也就多了一点自知之明,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当然,也就有了尊严。
⑨叶是一回事,但无数的叶构成的树,则是另一回事。
⑩我记得有一年,在山东泰安的岱庙里,见到两棵并肩立着的古银杏树,中间只隔着一条甬道,可谓形影不离数千年。两棵数高约几十米,数径也得两三人合抱,确是一副非凡模样。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数,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有人说,泰山为五岳之首,那么泰山下的这两棵银杏树,也许是最古老的了。
⑾银杏树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端庄,是高标挺拔,但它的叶片,却是明洁俏丽,优雅可人。这也是伟岸的人,和寻常的人,各有其不一般的特色了。伟岸者有其抱负,寻常人有自己的志趣,这世界所以美丽,就是有各种不同的追求和目标。假如我们都能懂得大自然中,没有两张绝对相同的叶片,那么对于拾叶者的启示,莫过于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了。
⑿前不久,到广东韶关的南华寺,时值初冬,南方的季节要晚些,但那银杏树叶,也到枯黄坠落的日子。在香烟缭绕中,飘然而下,落地无声,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看着看着,也仿佛悟到了一点禅意。
⒀这世界,这人类,也不就这样一季一季地生生不息吗?这无限之中,具体到每一个人,又是极有限的。因此,叶片不大,却总是应该记下它的一段时光。人也一样,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绿碧绿的蓝天。去了,也就由它去了,但你留下了它呢,也就留住了。知识见闻的积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悦的感受也好,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也好,都是应该珍惜,应该谨记的。
⒁这样,你拾起一片一片叶子的同时,也就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了。
1、请分别说说第⑨段中
“一回事”和”另一回事”的含义。(4分)
2、
结合语境,欣赏下列句子的精彩之处。(4分)
(1)炒一捧白果,热烘烘的剥来,在寒风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
(2)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数,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21世纪教育网
3、
文章既写了泰安岱庙的银杏,又写了韶关南华寺的银杏,这样写是否重复?请说明理由。(3分)
4、文题为”拾叶者言”,请问作者从拾叶中收获了哪些人生感悟?请简要回答。(4分)
【答案】
1、答:“一回事”指银杏叶平凡普通又自然而然的特点;
“另一回事”指
银杏树疏朗端庄、高标挺拔的令人敬仰的伟岸气质。(每点2分)
2、(4分)
(1)这句话通过“炒”“剥”“塞”等一系列动词,细致入微地描写出冬天吃银杏果的美妙场景,流露出作者对旧时生活的怀念和对银杏果的喜爱之情。(2分)
(2)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银杏树历尽沧桑的非凡模样;又用短句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表达了人们古银杏树的敬仰。(2分)
3、(3分)
不重复,
因为两处描写的侧重点何用意都不同:泰安岱庙的银杏重在写树,突出其庄严高洁;(2分)
韶关南华寺的银杏,重在写叶,意在表现其平凡。(1分)
4、(4分)(1)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就会省得许多烦恼,也就有了尊严;
(2)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
(3)人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属于自己值得珍惜的东西。
【解析】
1、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如:通过“炒”“剥”“塞”等一系列动词,细致入微地描写出冬天吃银杏果的美妙场景,流露出作者对旧时生活的怀念和对银杏果的喜爱之情。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学生应理解作者的不同的写作目的。泰安岱庙的银杏重在写树,突出其庄严高洁;韶关南华寺的银杏,重在写叶,意在表现其平凡。学生表述合理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学习要点】
1、理解文本内容,明确中心论点。
2、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3、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温故知新☆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殉(
)职
狭隘(

热忱(

派遣(

纯粹(

鄙薄(

倔(
)强
晋察冀(

2、听写词语,同桌互相评改
派遣
狭隘
满腔热忱
以身殉职
鄙薄
晋察冀
拈轻怕重
和睦
颓唐
偃旗息鼓
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反馈矫正】
【答案】1.xùn
ài
chén
qiǎn
cuì

jué

2.略
试题分析:
汉字音形是中考必考点,要求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字形,复习中应重点把握音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特别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字形。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课堂探讨☆
要点一:识记文学常识
【探究活动】识记文学常识毛泽东和白求恩
【教师释疑】
1、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1893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1976年逝世于北京。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2、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加拿大共产党员,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936年随加拿大志愿军赴西班牙支持反法西斯斗争。1937年“卢沟桥事变”暴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胡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组成的医疗队于是1938年初来到中国援助抗日战争。他以精湛的医术抢救了大批伤员,培养了许多医务干部。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治疗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白求恩逝世一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课堂提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殉(
)职
狭隘(

热忱(

派遣(

纯粹(

鄙薄(

倔(
)强
晋察冀(

2、写出下列词语的释义。
殉职:
狭隘:
漠不关心:
拈轻怕重: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反馈矫正】
【答案】1.xùn
ài
chén
qiǎn
cuì

jué

2.略
试题分析:
汉字音形是中考必考点,要求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注意多音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要点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探究活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教师释疑】第一段重点句:“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重点句:“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讨论明确】
(1)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2)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3)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共产主义精神。
【课堂提升】
1.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答案】文章前三段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在第四段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21世纪教育网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的题目
(1)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2)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3)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7.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几段文字的内容。(2分)
8.联系选段,说说“纯粹的共产党员”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9.选文中的第一段和第二段都谈到了白求恩同志的工作,是否重复,为什么?(4分)
10.阅读材料,仿照示例,至少运用选文中的一个成语为白求恩同志写一段颁奖词:(4分)
材料: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胸外科医师。1936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时,他曾经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中国,3月底到达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有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受到感染,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山县病逝。
示例——2006感动中国人物丁晓兵的颁奖词:“这个用左手敬军礼的人,我们以他为骄傲。战时敢舍身,平时能忘我,从逆境中挣扎启程,在顺境中保持清醒。沙场带兵敢称无愧无悔,把守国门能说有骨有节。他像一把号角,让理想与激动,在士兵心中蔓延。”
【答案】7.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表示对白求恩同志的悼念,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2分。只要意思对即可)
8.不设统一答案。只要能概括意思,语言简明即可。参考:对工作有责任心,勇挑重担;不自吹自擂;对人民满腔热情。(一点1分,共2分)
9.不设统一答案。参考:不重复,第一段是赞扬白求恩在工作中表现出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二段是赞扬白求恩在工作中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虽然都是说工作,但是侧重点不同。(4分。能说出两段的不同内容即可给分,每段内容2分)
10.不设统一答案。参考:作为一名加拿大共产党员,您不远万里,带给中国人民的不仅是您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更重要的是您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精神,您用您的一生很好地诠释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含义。您的死重于泰山,您的精神将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心里。(4分,要能概括白求恩同志的精神,能说出白求恩同志对于中国人民的意义,运用文中的成语。视内容、表达、成语使用,分4、3、2、1给分)
【解析】7.读懂文段,抓住主要字眼,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突出“纯粹的共产党员”特点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看表述合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共14张PPT)
第四单元
第13课
纪念白求恩
【本节要点】
1、理解文本内容,明确中心论点。
2、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3、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要学会哟
☆温故知新☆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殉(
)职
狭隘(

热忱(

派遣(

纯粹(

鄙薄(

倔(
)强
晋察冀(

2、听写词语,同桌互相评改
派遣
狭隘
满腔热忱
以身殉职
鄙薄
晋察冀
拈轻怕重
和睦
颓唐
偃旗息鼓
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先学一点
☆温故知新☆
先学一点
【答案】1.xùn
ài
chén
qiǎn
cuì

jué

2.略
试题分析:
汉字音形是中考必考点,要求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字形,复习中应重点把握音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特别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字形。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课堂探讨☆
识记文学常识毛泽东和白求恩
探究一下
☆课堂探讨☆
探究一下
1、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1893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1976年逝世于北京。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课堂探讨☆
2、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加拿大共产党员,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936年随加拿大志愿军赴西班牙支持反法西斯斗争。1937年“卢沟桥事变”暴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胡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组成的医疗队于是1938年初来到中国援助抗日战争。他以精湛的医术抢救了大批伤员,培养了许多医务干部。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治疗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白求恩逝世一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你知道吗?
☆课堂提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殉(
)职
狭隘(

热忱(

派遣(

纯粹(

鄙薄(

倔(
)强
晋察冀(

2、写出下列词语的释义。
殉职:
狭隘:
漠不关心:
拈轻怕重: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做的怎样?
☆课堂提高☆
【答案】1.xùn
ài
chén
qiǎn
cuì

jué

2.略
试题分析:
汉字音形是中考必考点,要求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字形,复习中应重点把握音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特别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字形。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试题分析:词语辨析题和理解使用题所涉及的词语往往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所以一般不存在意思理解的问题,可从词义、范围、程度、褒贬、语体等方面去辨析。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做的怎样?
☆课堂探讨☆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做的怎样?
☆课堂探讨☆
第一段重点句:“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做的怎样?
☆课堂探讨☆
第三段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重点句:“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课堂提高☆
做的怎样?
1.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课堂提高☆
【答案】文章前三段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在第四段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解析】试题分析: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典型,一般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常用的议论文结构形式有总分式、递进式、并列式、对照式四种,其遵循的总体原则大致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弄明白各段落的内在联系,并注意文中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找到窍门了吗?第四单元
第13课
纪念白求恩
【学习要点】
1、理解文本内容,明确中心论点。
2、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3、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温故知新☆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殉(
)职
狭隘(

热忱(

派遣(

纯粹(

鄙薄(

倔(
)强
晋察冀(

2、听写词语,同桌互相评改
派遣
狭隘
满腔热忱
以身殉职
鄙薄
晋察冀
拈轻怕重
和睦
颓唐
偃旗息鼓
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反馈矫正】
☆课堂探讨☆
要点一:识记文学常识
【探究活动】识记文学常识毛泽东和白求恩
【教师释疑】
1、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1893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1976年逝世于北京。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2、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加拿大共产党员,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936年随加拿大志愿军赴西班牙支持反法西斯斗争。1937年“卢沟桥事变”暴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胡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组成的医疗队于是1938年初来到中国援助抗日战争。他以精湛的医术抢救了大批伤员,培养了许多医务干部。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治疗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白求恩逝世一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课堂提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殉(
)职
狭隘(

热忱(

派遣(

纯粹(

鄙薄(

倔(
)强
晋察冀(

2、写出下列词语的释义。
殉职:
狭隘:
漠不关心:
拈轻怕重: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反馈矫正】
【探究活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教师释疑】第一段重点句:“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重点句:“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讨论明确】
(1)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2)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3)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共产主义精神。
【课堂提升】
1.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